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一位清初文士的心路历程

一位清初文士的心路历程

——从反清到顺清再到绝望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相逢风雪满淮西,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清)毛奇龄《南柯子》

曾读著名的文化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作者为了说明清廷尤其是康熙皇帝的圣明,特意举了很多例子。其中一个就是黄宗羲坚持反清,不理会康熙帝向他抛的媚眼,但却好像最终被康熙帝的一腔真情所感动,自己不好意思出山,便让自己的儿子去做清廷的官。作者写到此,感动得无以复加,连连说,你看你看,连反清态度那么坚决的黄宗羲都认为自己的儿子能在康熙帝手下过上好日子呢!言下之意似乎是:你们有什么理由说清朝的坏话?有什么理由不崇拜千古一帝康熙?

可怜!黄宗羲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黄百家因为害怕清廷**的淫威,以至于在给黄宗羲写“行略”的时候,把他的事迹写成简淡得恨不得连字迹都淡化而近于无。直到几十年后,不怕死的全祖望才重新费尽心力为黄宗羲收集材料写“简历”。一代大儒,竟然四十余年无墓碑!难道,这就是有些人津津乐道的黄宗羲及其儿子在康熙帝手里过的幸福美好的日子?

在明末清初那场翻天覆地的剧变中,汉族文士们也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心灵惨痛。很多人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反清战斗中。战斗失败后,有的人殉国,有的人浪迹天涯播种来日火种,当然,也有人无奈降清。像某些人举的在康熙手里过上好日子的例子,其实根本不必到抗清义士的第二代人中去寻找,完全可以在那些抗清又后来归顺清廷的人中找到实例,比如清初的朴学大师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3),是一位一生经历坎坷而高寿的学者。他在明朝生活了20年,无论是精神气质还是为人作风,都带有晚明文人的某些特点。最初,毛奇龄的民族意识还是很强的,清兵南下江南,他作为一介书生,依然义无反顾地投笔从戎,上阵杀敌。末世终究是人力难以扭转的,军事失败后,毛奇龄逃入深山空门避难。后来见风头没那么紧了,又渐渐现身于人世,但清廷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他,很快又以“抗命”“抗试”“聚人杀营兵”等罪状通缉他。毛奇龄抽身远逃,浪迹天涯,写下了《续哀江南赋》等名篇。如果他的后半生就这样远遁江海,和顾炎武的经历将是非常相似的,“流落天涯意自如,孤踪终与世情疏”,留给后人的将是一个永远高洁而坚强的身影。

但是,就在此时,被无数后来的中国人所称赞乃至崇拜的帝王康熙轰隆隆地出现在了历史上。真是圣人出,黄河清,清廷很快就大赦天下,连毛奇龄这样曾经真枪实弹地和清廷干过的人都在赦免的范围内。那一道圣旨啊,如同春天般温暖,驱散了毛奇龄逃亡路上的云和雾,让他也觉得自己的人生开始阳光普照大地换新春了!毛奇龄的如百炼钢般的抗清意识没有在生死关头动摇,却在清廷抛的橄榄枝和玫瑰花中,在皇帝千叮万嘱的圣旨所传递的无限深情中,化为了绕指柔——他的心动了。

毛奇龄安然回乡了,而且,居然还捐资为廪监生,曾经坚持夷夏之辨的他,竟然也觉得自己能在康熙帝手里过上好日子了。这么绝佳的题材,怎么没入某些人的法眼?这样的例子,岂不比黄宗羲假惺惺地让自己儿子代自己出山更有力地说明了在康熙手里,无论男女老幼、妍媸贤愚、各色人等,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如此好的朝廷,让毛奇龄内心的仇恨转化成了在康熙帝手下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大好时光大好时代啊,比起明末各家乱纷纷的纷争,可真不能同日而语,一定要珍惜!后来,他举博学鸿儒,笑哈哈地入京了,笑呵呵地被授予翰林院检讨支持,笑眯眯地入史馆预修《明史》。而当年和他一样是兵败后逃亡顾炎武,则是坚决拒绝为清廷修明史。本来同样的人生道路,到这里就完全分道扬镳了。

事实证明,毛奇龄当时真的时有心要在康熙帝手下好好干,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在修明史的过程中,他锋芒毕露,就一些观点、做法和别人争吵不堪,其专心致志和投入程度可见一斑。但他很快就发现,他所作的一切努力,在上面看起来不过是儿戏。明史的思想和编修,是容不得他这样的人插嘴的。毛奇龄不惜背负贰臣之名出山为清廷效力,然而一腔滔滔热血却被泼上一盆冰水,于是短短几年时间,他很快就称病南归,从此隐居不出。

这一场人生历程中的当官闹剧,给毛奇龄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你可以想象,当你的仇人表示不再以你为仇,表示他爱上你的时候,而你的心也终于被他软化,甚至终于也爱上他,并且想凑上去亲热时,却被他一耳光、一口唾沫打了回来……呵呵,这是何等的伤害!

不过这一次被羞辱回乡后,毛奇龄倒可以专心研究学问,著书达数百卷,成为著名的朴学大家,反倒成就了他在清代思想学术史上的地位,反倒是一种幸事。

毛奇龄著述甚多,兼及各个方面,而且观点非常大胆。如被明清两代作为科举取士教材的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一直被读书人顶礼膜拜,而毛奇龄却写下《四书改错》,专门揭发朱熹作注的错误,竟达四百多处!堪称惊世骇俗之举。

此时的毛奇龄,对清廷依然有着残存的爱恋。他想在康熙帝南巡的时候,把《四书改错》献呈皇帝,有专家说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就是让康熙帝废除八股取士制度,即使不能废除,也希望能使朝廷的思想不至于太刻板。然而,毛奇龄错看、小看康熙帝了!

为缓解民族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康熙帝曾赦免毛奇龄这样的反清江南文士,此举不仅得到了毛奇龄们的感恩,甚至还博得了几百年后的文人们的无限好感,不仅毛奇龄们纷纷出山效力,连几百年后都还有文人为康熙帝恭写颂词高呼万岁,效果之奇佳,简直出乎康熙帝本人的意料。然而,康熙帝很快发现,很多汉族文人实在太不安分太不知趣了,给他一颗糖吃,他就摇头摆尾咂嘴流涎口中啧啧有声;说他几句好话,他竟然还亲亲热热地凑上前来在你怀里撒娇使小性子,实在让人生厌。

于是,雄才大略、始终站在社会最前端嗅觉极为敏锐善于捕捉不良气息的康熙帝准备拿一些人开刀杀鸡给猴看。很快,《南山集》案发,方孝标被戮尸,戴名世被砍头,而毛奇龄正要献书驳斥的朱熹则被列为大成殿的十一哲。这一切,再次让毛奇龄如堕冰窟。如果,他提前献了书,还不知能不能保住自己性命呢!

如果《四书改错》真的献给了一个宽松的王朝,也许会成为改变中国历史的一部书,至少也会轰动全国,毛奇龄名扬天下。但在崇拜朱熹理学,用暴力推行**的康熙面前,毛奇龄的献书之举被吓退了,不过好歹还保住了他头上那颗白发苍苍的脑袋。

最后,在一个昏暗的傍晚,年近九旬的毛奇龄颤巍巍地拿出已经刻好的《四书改错》的木印版,让家人劈了、烧了,并且不能收入自己的集子《西河全集》。

那一刻,在跳跃的火焰中,在噼啪的燃烧声中,在升腾扭曲的青烟中,垂暮之年的毛奇龄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他想起了自己青年时期的张扬放达,以至于一生连别号都取了好多个,恨不得把自己的个性充分展现无疑。

他想起了自己山河破碎时的投笔而起持戈上阵,一心只为社稷延续国脉有存,恨不得与强敌同归于尽。

他想起了自己亡命天涯,如同孤雁远飞,让弋人空自嗟叹云海茫然。尽管遍尝艰辛危机四伏,但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

他想起了自己遇赦后的捐学应荐,昂然入京黯然回乡的种种闹剧,始知枉入红尘若许年只会会带给自己一生的伤痕。

他想起了自己隐居生涯诗酒人生留下浩繁著述,却差点因自己最得意的著作献给明君引来杀身之祸,于是付之一炬,成为中国历史无法更改的隐痛。

那个轻狂少年,那个悲慨青年,那个倦怠中年,那个绝望老年,那种种的百味杂陈的人生经历,最后都定格在青烟后面那张流着泪的脸上,故国如尘故人如梦,无限事无从说,他已真的没有勇气回头。

分割線

5月14號嘛,a.d.1878年的今日,明治維新三傑之一的大久保利通被刺殺身亡,據說這傢伙自詡是“東洋俾斯麥”

a.d.1955年的今日,露西亞拉上東歐的那一票同志 兄弟簽署了《華沙條約》。

a.d.1991年的今日,李得勝的第三任妻子李雲鶴自殺身亡。其實李雲鶴應該是李得勝的第四任妻子呢!不過李得勝一直不承認自己的第一次婚姻,因為那是包辦婚姻來着。

另外,聲優秋谷智子(小魔女doremi的藤原羽月/初贵)是今天生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