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某心理分析报告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某心理分析报告

作者:天河優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14:01

某心理分析报告

来源新\浪

导论

海南万宁被指控“\性\侵幼\女\”的两个禽兽,小学校长陈某鹏和房管局职工冯某松,看来要脱几层皮了。

他们触到了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的痛处。

这个痛处就是四处弥漫的被迫害感、不安全感、不公平感。其激起的愤怒、仇恨情绪,借助道德优势,能量是惊人的。

“小学校长”、“房管局职工”这些符号,虽然不如“官员”、“富人”、“人大代表”等符号更逗人恨,即更能伤害、威胁没有防御能力的民众及其子女\,但也属于“体\制内”那一伙的,尤其是“小学校长”,他要“\性\侵幼\女\”的话,有足够的便利条件。

骂教育,骂体\制,骂权力对的袒护,表示要“阉”了禽兽们,这些活让别人去干吧。我来干点别的:对“\性\侵幼\女\”进行一个简单的社\会\心理分析,描述一下这类现象的“发生逻辑”。

\性\侵幼\女\的两大群体

如果我们还有记忆,就知道,海南万宁这次“\性\侵幼\女\”远不是最恶劣的,像贵州习水“嫖\宿幼\女\案”、河南永城官员强\奸幼\女\案等,太多了。大家之所以对海南万宁这个事情进行巨大关注并义愤填膺,是压抑后的情绪大爆发。

但实际上有两种“\性\侵幼\女\”,由中国社\会\的两大抽象群体来完成。

一类是利益链上的食肉动物,这个社\会\中的掠夺者,比如官员、富人;另一类是食草动物,丛林社\会\中的“失败者”,比如农村老人、乡村教师、打工仔、邻居、亲属。

值得注意的是,从数量上看,后者对幼\女\的\性\侵,比前者还要严重。广东省妇联在2012年所披露的一份报告,证实了这一点。大众之所以更容易对食肉动物\性\侵幼\女\表示义愤,说到底,是一种心理投射,把在其它方面受掠夺、受欺负,全投注到了这件事情上来发泄。

但如果我们有幼\女\,那么,对于心理失衡的食草动物,是必须防的,作为邻居、亲戚、教师、工友,他们实际上更有便利条件。

我还想恶狠狠地揭露,在今天,无论一个人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只要具备这两点心理特征中的某一点,一定\会\有“\性\侵幼\女\”的无意识或有意识冲动,尽管冲动不一定就变成行动。

这两点心理特征是:a、具有“占有”的强烈倾向或焦虑;b、心理失衡。

这两点心理特征,像狄仁杰对元芳所说的,背后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利益食物链,心理食物链

无论是怎么发生的,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稳固地形成了一条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的利益链(贫富悬殊、阶层固化、机\会\不平等都是对这个利益链特征的描述),而且这个链条越来越坚固。

这条利益链,根据一个人的权钱学历户籍容貌等综合排序,也大致对应一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心理的食物链。

插句题外话,所谓“diao丝”的自嘲,其实就是一种预先的心理保护——“我为了防止被你在心理上吃掉,先贬自己了,在心理上,你吃我,对于我也就没什么杀伤力了”。

当利益食物链和心理食物链一起变成每个中国人不得不参与的游戏,而且好像还改变不了时,就有了可怕的社\会\心理后果。

心理变态

第一个后果,食肉动物\会\心理变态。

在以掠夺为特征,且不公正的利益游戏中,一个人要得到什么,得拿出一个“资格证”,就是比谁更无耻,更无良,无论是当公务员在抢劫集团里往上爬,还是勾结官员挣钱,无一例外。

弗洛姆老师曾经揭秘过,一个社\会\,你要在制度上玩下去,得让人们具有某种匹配的社\会\\性\格和心理结构。比如,资本主义要能玩下去,就要培养人们的占有倾向,培养他们的“自由”意识,培养他们“努力才能成功”的信条。“社\会\主义”,则需要培养人们的受虐倾向。

党国体\制需要培养什么呢?培养把政府和国家看成是一回事,且在心理上寄生于这个体\制的五毛。

当一个社\会\形成某种掠夺成\性\的利益链,要能够玩下去,也是需要培养人们的某种社\会\性\格和心理结构的。一群道德上的好人,是不可能去掠夺别人的,而一群没有占有倾向,且不懦弱的人,也不可能容忍别人的掠夺。它相当于对参与这场游戏想得到好处的人发了一个命令:“你要想混进来得到处好,必须卖掉、扼杀你的自我和人\性\!”

而扼杀自我和人\性\,必遭它们的无情报复。

复杂的心理机制我就不讲了,只描述一下食肉动物们的心理后果:就是无论得到多少,内心深处都\会\受到谴责。这种谴责使他充满了焦虑,必须通过不断地占有、掠夺来证明自己这样干是合理的。不断地占有、掠夺,实际上相当于吃药来治疗心理残废的自己。

权力、金钱、房子、美人,这些稀缺资源,都是占有、掠夺的对象。

为什么要去\性\侵幼\女\呢?因为幼\女\是处女\,在今天这个时代,实际上是更为稀缺的资源,也差不多是最后可以占有、掠夺的资源了。在和别人的心理竞争中,她们更能满足食肉动物们占有、掠夺的快感,以及在变态中消除焦虑。

古今中外,\性\侵幼\女\的现象都存在。但在今天的中国,它远不只是道德问题,心理问题,而是不平等的利益结构的一个后果。

这个利益结构本身,具有一种恶\性\的正馈功能:食肉动物剥夺食草动物越深,就越需要自己更加变态,而这样一来,食草动物\会\更加愤怒,这引起食肉动物更加有末日心态,于是,害怕再没有机\会\剥夺,剥夺就更加疯狂,又导致他们更加变态……在这个正反馈中,\性\侵幼\女\因此更加疯狂。

心理失衡

但食草动物们也不就是好东西。

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心理后果,食草动物们\会\心理失衡。

我观察和思考过农村那些\性\侵幼\女\的老人,活了一辈子,为什么突然“晚节不保”?这并不是说他们原来就是装的。根源在于,面对这个社\会\的利益链和食物链,他们感觉自己成了被抛弃的失败者,有很深的“白活了”的可怕体验,在心理上处于极度的劣势。

来日无多,必须补偿自己,并“报复”社\会\。

去和别人玩追逐权力、金钱的游戏,对于他们来说已无法想象。但他们还有更好的机\会\:占有更为稀缺的资源——幼\女\。

\性\侵幼\女\,使他们在心理竞争中,突然找到了心理优势,并完成了对社\会\的“报复”,使自己觉得这辈子并没有那么失败。其内心的声音是:“太阳你妈,你们得到,老子也得到,而且是更有价值的东西!”

广西武\宣\县的一个70来岁农村老头,\性\功能早已退化,其老婆说“我那老头已经不行好多年了”。但这并不妨碍他\性\侵幼\女\,因为这样做并不是解决生理问题,而是治疗自己的心理失衡。

心理失衡的远不只是农村老人。某些教师、民工等,直接是这个社\会\残酷的利益和心理竞争的出局者,心理的挫败感、怨恨感更为蚀骨。

虽然食草动物们没有机\会\换来利益,但他们和食肉动物们在心理上其实是一类人,都具有占有倾向,都希望处在被人吃的地位的,不是自己,都随时都打算把自我和人\性\卖出去。他们的心理后果,和食肉动物的区别只是,不是恨自己卖了自己,而是恨自己的无能。

而为了补偿自己,他们必须具有“被迫害感”,以便为自己突然道德底线找到心理依恃和理由。

好,在占有权力、金钱、房子、情妇上,食草动物们玩不过食肉动物们,那怎么办?和农村老人一样,出老千!盯住幼\女\。

如果说食肉动物们\性\侵幼\女\,是变态到极端的疯狂做法,是其占有逻辑的激进延伸,那么,食草动物们这样干,除了心理变态,还是一种“耍赖”似的做法。好像这样干就可以补偿自己的失败,并完成对食肉动物,以及抽象的“社\会\”的“报复”。

总之,他们一定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结语

掠夺幼\女\“\性\资源”的禽兽们,并不仅仅是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心理需要。这种心理,正是这个社\会\的秘密所在。

当幼\女\作为一种稀缺的“\性\资源”,或者可以让食肉动物得到掠夺的最大快感,或者可以补偿食草动物在社\会\中的失败,她们就在劫难逃。

这是残酷的利益和心理竞争的一个后果。而当幼\女\成为这场游戏的猎物和补偿物品时,暴露出这个民族精神上的彻底沦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