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113章 盐业弊端亟待改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113章 盐业弊端亟待改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0 21:45:09

第二天后,贾瑀将自己和公孙羽对盐政改革的设想仔细地写成奏折,恭敬地上奏给雍正皇帝。

永正皇帝在御书房中仔细阅读了这份奏折,越看越觉得盐政确实是当下解决财政困境的一个较好的着力点。他当机立断,即刻宣贾瑀入宫商讨相关事宜。

永正皇帝说道:“贾爱卿,朕看了你的奏折。你现在来详细地和朕说一说,你对当前盐政的看法,以及如何改革。”

贾瑀说道:“如今盐政有几个弊端:

其一,我朝盐政沿用前朝的纲盐法,此方法规定盐商能够凭借盐引到指定产地领取并销售盐。在这样的制度之下,那些实力强大的盐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某个盐产地的总承包商,被称作“总商”。

总商与官府关系紧密,其亦商亦官,负责协助盐运使衙门向盐商征收盐税。其后又出现专门转卖盐引的“窝商”,拿到盐引购得盐后到指定地区销售的“运商”,拥有收购盐场全部产盐垄断特权、把食盐转卖给运商的“场商”。

如此自发形成的庞大销盐机构,已然掩盖了原纲盐法的本质,将本应属于官办官营的盐业变成了由盐商垄断的行业。

其二,盐运使衙门已然沦为了“总商”及其下属各级盐商的后盾所在。官商相互勾结的后果便是盐务官吏对盐商肆意巧取、勒索。而盐商为了转嫁自身负担,便哄抬盐价。百姓难以承受高昂的盐价,民怨由此四起。

其三,一些盐贩子趁机通过各种手段逃避盐税,而后以低廉的价格将盐售出,私盐由此开始畅销无阻。私盐的泛滥致使盐商遭受重大打击,盐引滞销,使得国家的盐税收入进一步遭受影响。

那些贪官污吏与贩卖私盐的“盐枭”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将利润尽收囊中,致使国家盐税连年下降。”

永正皇帝听着,频频点头。

贾瑀接着说道:“我朝开国至今已近百年,户口人丁将近翻番,可盐税却同开国时相同并未增加。而臣听说江淮盐商却各个富可敌国,骄奢淫逸。”

永正皇帝说道:“不错,朕亦有耳闻。单一个吃字,这些盐商每日的餐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燕窝、鱼翅、熊掌等珍馐佳肴一应俱全。为了追求新鲜独特的口味,他们不惜花费重金从各地搜罗食材,甚至派人远赴千里之外采购。美酒佳酿如流水般供应,醇香的酒气弥漫在空气中。”

贾瑀说道:“听闻二十年前,太上皇北征凶奴,盐商曾经捐款犒军,一次捐款六百万两。”

永正皇帝点头道:“不错,父皇还赐下匾额“大淳义商”予以表彰。”

贾瑀说道:“这些人用套取国家的税款犒军,还挣下表彰,真是胆大妄为。”

“贾爱卿,你有什么对策?”永正皇帝急切问道。

贾瑀禀告道:“为了确保盐法改革能够顺利推进,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果断而有力的措施。

首先,应当将剿灭两淮“盐枭”的头目作为重中之重,以此来狠狠地震慑私盐贩子。这些“盐枭”头目长期盘踞在两淮地区,他们组织严密、手段狠辣,凭借着暴力和贿赂等手段,在盐业市场上兴风作浪。他们不仅逃避盐税,还大肆贩卖私盐,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盐业秩序,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只有对这些“盐枭”头目予以坚决打击,才能让那些妄图从事私盐贩卖的不法之徒心生畏惧,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我们应当派遣精锐的官兵,对“盐枭”的巢穴进行周密侦查,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在行动中,要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出击,将“盐枭”头目一举擒获。同时,对于那些参与私盐贩卖的从犯,也要依法严惩,绝不姑息。通过这样的行动,向整个社会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破坏盐业秩序、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其次,我们需进行精兵简政,革除陈规陋习,制定全新的规章制度。当前的盐业管理机构臃肿,人员冗余,效率低下,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财政资源,还滋生了诸多**现象。我们要对盐业管理部门进行精简和优化,裁撤那些无所事事的官员和吏员,选拔一批有能力、有担当、清正廉洁的人才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同时,要对现有的盐业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废除那些不合理、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重新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规章制度。

在新的规章制度中,要明确各级盐业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建立严格的监督和考核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行为的发生。要加强对盐业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依法依规进行。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的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广大民众对盐业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第三,必须革除总商的身份,严禁“商船借官行私”,坚决杜绝私盐的贩运。长期以来,总商凭借其特殊的地位和与官府的密切关系,垄断了盐业市场,获取了巨额的利润。他们与一些不法官员相互勾结,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我们要彻底打破这种垄断局面,取消总商制度,让所有的盐商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竞争。

加强对商船的监管,严禁商船借官行私。要建立严格的商船登记和审查制度,对商船的运输路线、运输数量等进行严格的管控。同时,加大对私盐贩运的打击力度,增加巡查频次,加强对交通要道和关卡的检查,一旦发现私盐贩运行为,要依法予以严惩,没收其私盐和运输工具,并对涉案人员追究刑事责任。通过这些措施,从源头上遏制私盐的产生和流通,维护盐业市场的正常秩序。

第四,推行“票盐法”。“票盐法”意为一式三票,其一为票根,其二存于有关管理部门留底,其三则作为盐贩贩运的凭证。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打破了传统的盐业垄断,降低了盐业经营的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盐业经营中来。最为关键的是,任何人只要缴纳税款领取票证,便能够凭票运盐,而后在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自行贩卖。

这一制度的实施,将极大地激发市场的活力,促进盐业的发展。一方面,它能够吸引更多的商人投身盐业,增加盐业的供应,从而稳定盐价,保障百姓的用盐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缴纳税款,能够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充实国库。在推行“票盐法”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宣传和培训,让广大盐商和民众了解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票证管理系统,加强对票证的印制、发放、使用和回收等环节的监管,防止票证造假和滥用。

总之,盐法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通过剿灭“盐枭”头目、精兵简政、革除总商、推行“票盐法”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打破盐业市场的垄断局面,杜绝私盐的泛滥,建立起一个公平、有序、繁荣的盐业市场,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永正皇帝皇帝听到贾瑀诉说,知道贾瑀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早已经有了计划。

“贾瑀,你真是朕的福将,”永正皇帝欣赏看着贾瑀问道:“朕该怎么赏你呢?”

贾瑀心念一动,跪下说道:“臣想求皇上赐婚。”

“哈哈”永正皇帝爽朗笑道:“如此大婚,只是为了赐婚,贾瑀,让朕怎么说你。”

贾瑀说了贾府众人反对自己和薛宝钗的婚事,故而求皇帝赐婚。

永正皇帝想起太上皇的提议,遂问道:“贾瑀,这薛家虽是皇商,但也毕竟是商人之业,的确算不得良配。朕打算把建阳长公主许配给你,怎么样?”

贾瑀惊讶:“臣认婚姻大事当求两情相悦,无关家世门第。而建阳长公主出身高贵,贤良淑德,臣配不上长公主。”

永正皇帝笑道:“贾瑀,你自己的话都前后矛盾。朕不逼迫你,再则朕也不想损失一个肱骨之臣。你说的赐婚之事,真会考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