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244章 小朝会上议漕事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244章 小朝会上议漕事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1:05:48

又一日,恰值冬春交替之际,运河的水流显着地减少,漕运因此面临着诸多艰难险阻。为此,一场气氛凝重且紧张的小朝会应时召开,其目的便是共同商讨应对漕运困境的良策。

几位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以及三位皇子皆齐聚一堂。众人神色严肃,心中各有思量。尤其是三位皇子,个个积极踊跃,皆欲在皇帝面前充分展露自身的才华与谋略,以博得皇帝的青睐。

齐王萧纬率先发声,只见他双手抱胸,脸上满是自信飞扬的神情,高高扬起下巴,声音洪亮且坚定地说道:“依本王之见,当务之急乃是加派人手疏浚河道,将其拓宽并加深。如此一来,便能确保水流顺畅无阻,漕运自然也不再受阻。”

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马东真闻听此言,眉头紧紧皱起,神色极为凝重,他恭敬地拱手弯腰,言辞谨慎而小心地说道:“齐王殿下,此举耗费的人力极为庞大。况且如今正值冬春之交,天气寒冷至极,大地冰封,劳工的招募实在是困难重重啊。再者,这所需的资费堪称巨额,户部当下的财政状况着实难以承担。”

齐王听罢,眼中顿时燃起怒火,狠狠地瞪了户部尚书一眼,怒目圆睁,大声怒喝道:“哼,本王既然说了要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资费不够,就从其他地方调拨,难道还能被这点困难给难住?本王看你就是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根本不敢行事!”

马东真赶忙再次说道:“齐王殿下,即便能调拨资金,可这一时之间也难以筹措到位啊。”

齐王愈发恼怒:“本王不管,办法你们去想!”

楚王萧纲清了清嗓子,神色从容地缓缓开口说道:“齐王兄莫要这般急躁。疏浚河道虽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耗时费力。眼下急需尽快恢复漕运,不如暂且减少漕运船只的载重,分批次运输。虽说耗时稍长,但也能解当下的燃眉之急。”

兵部尚书王子腾先是微微点头,随即又缓缓摇了摇头,脸上满是忧色说道:“楚王殿下此法可行,只是若采用分批运输,沿途的安保又成了新的难题。如今兵部事务繁多,要抽调人手怕是不易。”

楚王微微一笑,神色依旧从容,不紧不慢地回应道:“这有何难?可从民间招募一些壮丁,加以训练,组成临时护卫队。费用由朝廷出一部分,商户出一部分。况且,只要调度得当,也未必需要太多人手。”

王子腾又道:“招募壮丁训练成军,并非短时间内能完成之事。”

楚王回道:“事在人为,只要抓紧时间,总能有所成效。”

赵王萧继不紧不慢地说道:“二位皇兄所言皆有道理,臣弟以为,可同时开辟陆路运输,与漕运相辅相成。”

刑部尚书李可正面露难色,额头的皱纹愈发深刻,忧心忡忡地说道:“赵王殿下,陆路运输成本颇高,且路况复杂,不易把控。一旦遇上劫匪,损失将难以估量。”

赵王轻轻瞥了刑部尚书李可正一眼,一脸的不以为意说道:“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只要精心筹划,定能成事。可以多派些官兵沿途护送,加强巡查力度。再与沿途的地方豪强合作,让他们协助维护治安。”

李可正紧接着说:“与地方豪强合作,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恐难以把控。”

内阁大臣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皇子们的提议。

次辅王天培说道:“三位皇子的想法各有优劣,还需仔细斟酌,切不可仓促行事。毕竟漕运一事关乎国之根本,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位内阁大学士林之焕也附和道:“是啊,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齐王见众人反应冷淡,顿时恼羞成怒,提高音量,大声说道:“本王的法子简单直接,你们为何犹豫不决?莫不是故意与本王作对?”

楚王则不慌不忙,语调平稳而坚定地说道:“齐王兄莫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综合考量各种因素。毕竟漕运关系重大,稍有差池,影响的可是整个国家的运转。咱们得权衡利弊,找到最稳妥的办法,切不可盲目冲动。”

齐王冷哼一声,脸上满是不屑地说道:“就你楚王会说大道理,本王的法子就是最好的!若按你的法子,这得拖到什么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楚王冷笑一声,目光坚定而沉稳地说道:“齐王兄如此武断,怕是不妥。做事总得考虑周全,不能只图一时之快。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齐王怒目而视,额头青筋暴起,声如洪钟般大声吼道:“你楚王就是胆小怕事!不敢放手去干!”

楚王回击道:“齐王兄,这并非胆小,而是谨慎。盲目冲动只会坏事,还望齐王兄三思而后行。”

赵王在一旁煽风点火,脸上带着虚假的笑容说道:“二位皇兄莫要争吵,都是为了朝廷着想。只是这法子还得皇上定夺。”

皇帝坐在上方,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脸上没有丝毫表情,目光深邃如海,让人难以捉摸其心中的真实想法。

这时,齐王又说道:“都别啰嗦了,就按本王说的办,出了问题本王担着!”

楚王反驳道:“齐王兄,不可意气用事,关乎漕运大事,怎能如此武断?我们应当以大局为重,谨慎决策。否则,稍有不慎,便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齐王大声呵斥:“你楚王就是存心跟本王过不去!”

楚王沉着应对,不卑不亢地说道:“齐王兄误会了,臣弟只是就事论事,一心为了朝廷的利益着想。”

户部侍郎温庭凯这时站出来说道:“齐王殿下,这资费问题确实棘手,还望殿下三思。如今各地赋税尚未收齐,户部实在捉襟见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齐王大声道:“那是你们户部无能!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

户部侍郎温庭凯无奈道:“殿下息怒,实在是困难重重啊。”

兵部侍郎董昭也说道:“楚王殿下,招募壮丁训练成护卫队,也并非易事,还需时间筹备。训练不得当,反倒可能误事。”

楚王沉思片刻,目光凝重而深沉地说道:“此事确实需要时间,但总比盲目行事要好。我们可以先制定详细的计划,逐步推进,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一直沉默的礼部侍郎欧阳洵缓缓开口道:“各位殿下,这漕运之事不仅关乎物资运输,还涉及到礼仪规范。若行事匆忙,恐有失体统。”

齐王不耐烦道:“少拿这些虚礼来压本王!本王只看实际效果!”

欧阳洵不卑不亢道:“齐王殿下,礼仪之事不可忽视,否则易乱纲常。”

工部尚书刘洪浩接着说道:“齐王殿下,就算要疏浚河道,这施工所需的材料筹备也需时日啊。”

齐王怒声道:“那你们就赶紧去筹备,别在这里诸多借口!”

工部尚书刘洪浩赶忙应道:“殿下,这筹备也并非易事啊。”

吏部尚书张明华也发表意见:“诸位殿下,这人力调配也是个问题,还需权衡各方事务。”

齐王冷哼道:“你们就是一群胆小怕事之辈!”

这时,一直沉默的内阁首辅叶高缓缓说道:“各位殿下莫要急躁,还需冷静思考,共同商议出一个万全之策。”

齐王不屑道:“叶大人,您也莫要和稀泥,本王的法子就是最好的!”

内阁首辅叶高说道:“齐王殿下,还望您能听取众人意见。”

一位内阁次辅王天培也说道:“齐王殿下,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操之过急啊。”

齐王吼道:“你们一个个都畏畏缩缩,这朝廷要你们何用!”

这时,一直未出声的贾瑀依旧不参与几人的争吵。

皇帝永正知道贾瑀向来智慧过人,于是点名道:“贾瑀,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莫要沉默不语。”

贾瑀只得站出来,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或可考虑增加海运来补充漕运,甚至在条件允许时代替漕运。”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户部尚书马东真立刻说道:“海运风险巨大,风浪难测,万一遭遇风暴,损失难以估量。”

贾瑀回应道:“虽有风险,但提前做好防范准备,未必不可行。”

兵部尚书王子腾也跟着说道:“且海防之事也需重新部署,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贾瑀说道:“可逐步完善海防,循序渐进。”

齐王瞪着贾瑀道:“你这是出的什么馊主意!”

贾瑀平静地说道:“齐王殿下,还请息怒,臣也是为解漕运之困。”

楚王则若有所思道:“倒也未必不可行,只是需要详细规划。”

赵王阴阳怪气道:“贾瑀,你这是想标新立异,博陛下关注吧。”

贾瑀不卑不亢道:“诸位大人,微臣只是提出一种可能,还需大家共同商讨其可行性。”

于是,小朝会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激烈争论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