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从李白开始:课本诗人陆续降临 > 第50章 满意的儋州人

最后,撒上葱花,点缀几片香菜。

灵魂之子,浇给!

如同一抹绿意盎然的春色,跃然盘中。

东坡生蚝出锅了,它的色泽,如同夕阳下的海面,金光闪闪;它的香气,仿佛海风轻拂,鲜美诱人;它的味道,咸鲜适中,肉质滑嫩,回味无穷。

实在是太香太好吃,就连王莽这个不爱吃海鲜的人也用筷子扒拉了两口。

对于一个合格的厨子来说,少则也需要学习一月,多则要学习半年以上,若是只是学习做一道菜的话,一天足以掌握。

王莽和高适当天便学会了这道菜,反正是抱着完任务的态度,做好之后,天上的光幕就收走了表示任务完成。

但这第二个任务就难了,不施行政教化万民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唯一能看到的就只有每一个Npc头上代表满意和不满意的图片。

高适有当官的经验,虽然是个武将,可以搞,是负责治理这一个小村落。

而王莽则选择兴办学堂,教这里的人汉语以及汉字。

在蛮荒之地的海边村庄,高适和王莽肩负起了施行政教化的重任,他们深知三天之期的紧迫,必须全力以赴,以满足村民们的各种需求,让每个人的头上都展现出满意的表情。

第一天,天刚蒙蒙亮,高适便带领村民们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他身先士卒,爬上高高的椰子树,帮村民们摘下新鲜的椰子。

椰子落地,汁水四溅,孩子们欢笑着捧着椰子跑回家。

同时,高适还组织了一支打捞海鲜的小队,他们驾船出海,撒网捕鱼,收获颇丰。夕阳西下时,海鲜大餐让村民们饱餐一顿,满意度明显提升。

王莽则着手兴办学堂,他因地制宜,将村头的空地打扫干净,用竹子和茅草搭建起简易的教室。

他耐心地教村民们汉语和汉字,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一笔一划,一字一句。

孩子们瞪大眼睛,认真模仿,而成年人也兴致勃勃地学习,希望掌握这门新语言,以便与外界沟通。

第二天,高适发现村里的小孩子对说话充满兴趣,但他们的发音不够标准。

于是,高适利用自己的武将经验,将训练士兵的方法运用到教孩子们说话上,通过有趣的口令和游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了正确的发音。

而王莽则带领村民们改善生活环境,清理污水,修建简易的公共卫生设施,让村庄焕然一新。

第三天,任务进入尾声,高适和王莽更加忙碌。

他们分工合作,高适带领村民们加固房屋,修补渔网,确保村民们的生活无忧。

王莽则组织了一场简单的文艺演出,让村民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歌声、笑声、掌声回荡在村庄上空。

夜幕降临,三天之期已到。

高适和王莽疲惫不堪,但当他们看到村民们满意的笑容,听到他们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表达感激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每个人头上的指标都变成了笑脸,这代表着他们在三天之内真的完成了任务。

随着光幕的出现,他们二人总算是松了口气

【恭喜二位完成任务,奖励3000龙珠】

随着话音落下,龙珠由光幕中吐出,散了一地。

紧接着,又有新的声音传出。

【下一关解锁,请前往惠州】

王莽 吐了口气,上前用罗盘将龙珠全部收起来。

擦了把头上的汗吐槽道:“真的是太难了!我们只干了三天而已,苏轼却是一辈子都在做教化之事,每到一地,百姓不务实称颂有加。”

平时话少的高适也回答的:“我没当官的时候,期盼着报效国家,当了官之后,主要干的是武将的活,这地方官我也是见过的,大多都是不把百姓当人看,经过这三天的任务,若是如你所说,像苏轼那样的人,可真了不起啊!”

王莽气喘吁吁地说道:“我们休息一天吧明天早上再出发。”

高适点点头,不想说话。

于是劳累了三天的两人就这么休息了。

第二天,这一个小村落的百姓,皆是提着各种各样的吃食,赠与二人,让二人多多保重。

眼光中多有不舍,王莽和高适有些内幕,但还是要继续前进,毕竟这只是个副本而已,还是个关卡副本。他们甚至都不是活人。

高适踩在自己的战马破军枪上,开始起飞。

不得不说,高适有自己的飞行法器,还是挺开心的。

王莽同样踩在自己的罗盘上。

两人就这样开始跨过雷州海峡,向惠州而去。

………………………

李白和杜甫都是聪慧之人,并不愚笨,经过杜甫的教导,第一晚上二人便连夜写出了自己的策论。

杜甫经过安史之乱后的苦命漂泊,真的是有感而发,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在套一各种典故写出了一篇完美的策略。

既有忧国忧民之心,又表达了对时政的关心,又用典恰当写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和真实的利国良策。

至于李白嘛!李白虽然知道策论主要是写对政策,政治以及时局的看法和自己提出的可行意见。

但是李白写着写着就飘了起来,感觉就不用写诗一样,往里面添了不少华丽鲜活,仙气飘飘的词法,充满了浪漫属性,但是观点和策略却不够明确。

两人写完便送往了欧阳府。

送入欧阳府的那一刻,光幕上的文字便标识着任务已完成了,原来这个任务只要做了就行,不论好坏。

李白还有点小担心,因为自己的策论不是很好。

只不过,两人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

下午吃饭时,便有不少的世子文人或者商贾富豪来巴结杜甫。

却把李白排挤在了一旁。

问过原因之后!

原因是欧阳修给两人的评价不一样。

这个欧阳修Npc给杜甫的评价是: 针砭时弊,有宰辅之才。

而反观李白的评价是:瑰丽玄奇,有唐玄之韵。

对于宋朝人来说,李白的评价可不是什么好评价。

所以,杜甫自然被巴结,而李白则无人问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