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从李白开始:课本诗人陆续降临 > 第52章 苏轼在哪里?

荔枝虽然好吃,但是天天炫,一天还炫300颗。王莽表示他已经开始上火了。

王莽叹了口气,向村子里面走去,转过头来,对着高适说道:“唉,走吧,高适,还是老办法,你修建基础设施,布施行政,解决问题,我来教化万民。”

高适点点头,二人便开始了忙碌起来,和在第一站儋州没有区别,除了每天吃着让人牙疼的100颗粒之外。

还是老套路,做起来也算轻松。

……………………………

在一处幻境中,一个胡子拉碴,穿着青衣,有些露胸膛,有些胖胖的中年人,现在正盯着两块屏幕,嘶哈,嘶哈的流口水。

嘶哈,嘶哈!

“生蚝,我的最爱,我也好想吃。”

“荔枝,你叫我怎么理智?我要吃荔枝。”

“没想到李白居然是这样的,连策论都不会写。嗯,很符合我心中天真烂漫,潇洒不羁的李白形象。”

“杜甫,嗯,真,忧国忧民。”

眼前的这人,便是我们的苏大文豪兼大吃货,东坡先生,苏轼,苏子瞻。

他被困在了一处迷宫中,已经好几日,几日里不愁吃喝,也饿不死,眼前还有两块光幕,能看到其他地方的四个人在行动。

经过观看和猜测,他得知 ,四人分别是李白,杜甫,高适和王莽 ,唯一的问题就是前三个都是盛唐的诗人,还是都认识的,怎么混进了一个不相干的王莽。

对此,苏轼是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也不想坐以待毙,只是他手无缚鸡之力,走出去之后,外面的迷宫里有各种各样的怪物,他是寸步难移。

无奈又返回了这个密闭的虚幻房间,继续看着这四人的行动。

看着王莽和高适这一组,还把他给看饿了。

…………………………

画面看向李白杜甫这边,游戏就是游戏,一天就出榜了。

李白和杜甫一天就考出来了。

说实话,有些虚幻,真正的科举考试需要维持七天,一张卷子,一天之内根本做不完。

但李白和杜甫表示,自己可都是真实答了的。

而且试试中午考完的,下午就放榜了。

杜甫,三甲第十名,同进士。

李白,三甲第68名。

等到下午出榜的一瞬间,光幕便开始进行了结算。

【任务合格,杜甫获得4000龙珠,李白获得2500龙珠。】

【下一阶段任务:请前往杭州上任知州。】

这次李白倒是没有在心高气傲,李白手里面全是汗,从考场里出来的时候,心还砰砰跳。

苦笑着对杜甫说: “子美,看来科举挺难的。”

李白的笑容是那么苦涩,但转眼间又开始变得洒脱。

毕竟不过是一场游戏副本而已。

杜甫拍了拍李白的肩膀,表示安慰,什么也都没说,但是态度已经表明。

一切都在不言中。

就向着杭州飞去了。

经过两天的飞行,两人又来到了杭州。

下方是繁华无比的杭州,毕竟未来这里还要作为南宋的都城,肯定是繁华无二。

唐朝时期最繁华的是旁边的扬州,虽然如今扬州也很繁华,但是杭州这个后起之秀更加的繁华,特别是那么多传说。

比如那雷峰塔以及白娘子。

李白与杜甫落下之后,光幕便弹出了两个任务。

【1.请帮助杭州人民抗疫。】

【2.西湖堤坝,孤山寺,六一泉。请选择一个修缮。】

【任务为期三天。】

李白与杜甫对视了一眼,纷纷叹了口气,开始忙活。

【瘟疫来临】

李白与杜甫来到城里,就有一堆衙役过来禀报,说是不久前,一场恐怖的瘟疫席卷了杭州城。

街头巷尾,哀嚎遍野,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杜甫看着满地哀民的百姓,难受不已。

但眼瞎也没办法,只能来到知州府进行统筹。

李白与杜甫来到知州府,李维与杜甫出于好奇,来到知州的书房。

看看到底长啥样子,本是出于好奇进来之后,便注意到了那案几上有一份特殊的文件。

杜甫上前端详,发现这文件大有来头。

案几上竟然有完整的防疫措施,署名是苏轼。

杜甫翻开看了看,十分的吃惊,里面的内容面面俱到,从物理隔离到医学治疗以及药理知识。

杜甫越看越是吃惊,愈加对那位素未谋面,马上就要见面的苏轼感到好奇,这样的人真是了不起。

“老杜,看什么呢?”

李白看杜甫在那里聚精会神的看着文件,有些好奇,走过来问道。

杜甫便把文件推给了李白,让他也看。

李白的政治统筹能力虽然不行,但是看了之后也觉得颇为吃惊,没想到人有人能居然想的面面俱到,到如此。

李白:“那老杜,咱们两个快点实施吧!”

杜甫点了点头,说实话,杜甫比李白还急,因为他是真的心系万民。

李白与杜甫二人迅速制定了防疫计划。

李白站在城楼上,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向百姓宣布:“杭州的子民们,不要怕!我们将设立病坊,隔离病患,阻止瘟疫蔓延!”

杜甫,则亲自走访各家各户,他的眼中充满了同情和坚定。

他温和地对百姓说:“各位乡亲,请相信我们,我们会竭尽全力保护你们的安全。”

在两人的带领下,病坊迅速建立起来。

李白负责组织人手,调动物资,他的身影在疫区和病坊之间来回穿梭,像一阵风,给人们带来希望。

杜甫则负责病坊内的救治工作,他亲自治病配药,不眠不休,他的眉头紧锁,但眼中始终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他们一起商讨对策,李白提出:“我们要用中药的力量,结合民间验方,一定能找到对抗瘟疫的方法。”杜甫点头赞同,立刻组织人手搜集药材,熬制汤药。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不出两天瘟疫逐渐得到了控制,杭州城的生机正在一点点恢复。

瘟疫过后,李白和杜甫又将目光投向了日渐淤塞的西湖。

在那三个选项中,李白与杜甫最终选择了修缮西湖堤坝。

ps:

oK,各位读者老爷们,借够十万次,明天开始推荐,一天发三章,维持七天,如果哪天没有发三张,那就说明我存货用完了,还有就是国庆到了,我要出去打零工。

不然就要饿死了(╥w╥`)!

最后,祝各位国庆过的愉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