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手把手教你做公司 > 第70章 幽默

手把手教你做公司 第70章 幽默

作者:亭下听雨看剑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7 14:11:18

作为一个有口才的人,肯定对生活有高度的热情,对于生活的态度肯定是积极的。幽默的人谁都喜欢,黑暗的人谁都反感。有的人天生幽默,但有天赋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常规情况肯定是考虑大部分人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纠结那么极个别的人。幽默作为口才系的一个小分类,是可以通过学习,后天练习掌握的。生活也好,学校也罢,职场也好,会说话是亮点,那么幽默的说话,就是持续性的亮点,幽默就像反差感一样,必须会,但不需要长期用,一个机器的运转需要螺丝配合,而螺丝配合的好不好,取决于润滑油。说话是螺丝,那么幽默就是润滑油,油添加的恰当好处就会让螺丝更加有效,稳定的运转,而且对于螺丝的使用周期更长。生活中,说话,幽它一默,效果多多。

小李和小陈,同进一所大学,选的语言系专业。但大学跟高中和初中不一样,初中和高中是老师逼着学,大学是靠自学,所以几年后差距巨大。口才的好与坏,取决于知识储备,也取决于强大的文学修养,更取决于自己的临场能力,所以一个专业,不同的人玩出不同的水平。小李勤奋好学,若学问为生命,而小陈则是本着学完就行的态度,所以基本的专业小陈还是会,但专业延伸的知识点就不懂。会口才的人,必定是德才兼备的人,毕竟出口有水平,口才除了论辩,慎语,幽默,演讲,沟通,五大类。慎语考的自我修养,论辩考的是瞬间的反应,以及专业的知识储备,那么幽默考的是个人情商,以及个人的感情是否细腻,加上搞笑的文学知识专业储备。一个专业一个玩法,专业很难互通,想做好任何一个专业都很困难。所以小李想变得幽默,从行为到口才,就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储备搞笑而且有营养的文学知识,这个只能靠每天的阅读来慢慢积累,一个故事很小,十个故事也很小,但一百个故事就不小了,读了一百个故事后,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框架结构,起码能随手就是几个小故事,或者说典故。知识不嫌多,而且也不知道到底那个搞笑故事能应景用的上,但一个场景,总有故事用的上。而且随着搞笑类故事积累,阅读的数量增多,也会带动自己的情绪,与故事或者作者形成呼应。微笑作为人的一个基本表情,大笑作为情绪表情,是最有影响的表情,能一个人带动氛围。让自己先开心起来,然后再开心的学习更带劲。

幽默第一个条件是积累大量的文学题材,那么第二个条件就是临场反应能力,比论辩难的是,论辩只需要找个合适的词汇切进去,可以很生硬,而幽默不行。幽默要的是安安静静没有任何感觉的镶嵌进去,让人没有任何感觉,然后不动声色的引入自己想要说的话,或者一个小故事,来达到搞笑的效果。快了让人感觉太不爽,就会尬笑,配合式的皮笑肉不笑。慢了意思变了,生硬的接话,然后跳跃式的改变意思会觉得很莫名其妙的。所以小李在图书馆自学的时候,还会偷偷的练习自己的临场能力,慢慢的打磨自己,听别人讲话,然后就考虑自己如何接话,如何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就带来幽默的效果,听的多了,在图书馆的群体就那么多,人基本都是固定的,所以小李也在慢慢的尝试跟别人对话,然后再找到属于自己的幽默的说话风格,虽然最开始,说话多少会出错,而且因为不熟练而引起不爽都在图书馆里,所以影响并不大。加上跟别人对话,也知道自己的那个知识点,表达方面有问题,一点一点的改进。当小李还在努力的时候,小陈还在耍着手机游戏。从表面来看,两者没有太大的明显差距,至少几个月内没多少明显的差距。

幽默和演讲,都需要大量的题材来沉淀,题材越多,能应景的选择就越多,而越新的越没有人用过的题材是最有吸引力的。一个创意一个人用是天才,第二个人用是人才,第三个人用就是蠢才,再好的题材不停的用,是个人都会腻。一段对话大约在几十分钟到一两小时左右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段,能容下多少的信息取决于说话的人,而信息的有效价值,以及密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有的人说话,不论说多久,大众都愿意听,而有的人开口,不到三分钟就被轰下台。信息的内容必须足够精彩,准备的时间越长,越出众,内容的密度越大,听众才会感觉到说的好,才能听下去。只有留住了人,才会有下次展示自己的机会,若是几句话就走了一大把人,那就证明了自己专业还不够好,至少还没好到人家认可的地步。自己肯定有问题,而且有大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小李在图书馆也学了很久了,积累也到位了,加上图书馆的磨炼,最自己的口才有一定的信心了,所以在学校的一次文学口才比赛上,参加了比赛,而小陈则说大家都是语言系专业的人,要么会碰上强者,比赛竞争会很激烈。要么就是把自己的专业水平弄出来走个形式。所以不论是哪个角度来说都没有必要参赛,还不如玩会游戏,来的舒服和安逸。何必折腾,何必拼命。但小李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想知道自己的努力结果如何,现在来了机会当然需要把握,毕竟图书馆待了那么久,练习时候的被别人笑话的辛苦。为的就是练好口才,所以坚定去参赛了,不然都对不起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

学校举行口才比赛,肯定设备齐全,大环境条件够硬,然后参赛的人数量肯定多,来自各个年级的高手都有,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并不是说别人就一定比你弱。也更加知道自己的不足。既然有比赛,肯定有名次划分,也有对应的奖励。小陈知道学校为了选出本校的口才高手,设定了一定的奖金,还设定了一些校内的物质奖励,比如篮球,奖状什么的常规的。小陈看到那么多奖励,心动了,而且看到条件是如此的好,第一次对小李投来了羡慕的眼光,更希望小李能获胜,不说拿第一,多少拿个安慰奖也行。小陈不知道小李的努力,自然不相信小李会夺冠。不过还是大力支持小李。

一个专业,不同的人会掌握到不同的程度。然后专业的关联取决于本人的知识储备。小李没问题,但不代表别人没问题。第一轮比赛,直接淘汰50%的人,要么专业不熟,要么反应过慢,要么心理素质低了,上场就慌了,要么上场了说些废话,没有内容。淘汰的理由很多。第二轮比赛,淘汰30%的人。这30%的人属于上课混日子的人,专业不够硬,或者说硬不过对手。所以再次淘汰。小李经过第一轮淘汰,活着,经过第二轮淘汰,还活着。小陈再次投来羡慕的眼光。也知道了自己跟小李的差距其实已经很大了。平时没注意,天天耍手机,没注意小李的成长。

第三轮,真正的决赛开始,留下20%的精英,然后把精英进行名次排行,关键是选出前三名。特别是第一名,众人期待。学校选了一个具备深度的话题《深爱》。题目一出哪怕是精英,也慌了。因为能留在20%的人,个个都有水平,而深爱说起范围太大,不光范围大,深度也高,稍微不注意就出局。小李一听话题是《深爱》一下脑子就有题材了。比赛从一开始,就在不停的淘汰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走的人越来越多,小李的运气好,居然排在后面了。更神奇的是,另一个对手居然是同班的小刘。虽然小陈不怎么喜欢学习,但小刘跟小李一样,几乎天天在图书馆读书,只是没小李努力。小刘想的是多学点就行,没必要非要当精英,更没必要因为前三的名次,弄的自己那么累。所以小李是拼命式努力,小刘是一般式努力。

决赛圈,小李一人,小刘一人,还有一个是来自重点班的学霸。三人轮流在舞台上说自己对《深爱》的理解。学霸对于自己超级有信心,怎么可能输给一个普通班的人,所以要求提前出战,校方也同意这个方案,学霸第一,小刘第二,小李第三。深爱拆开就是一个深,一个爱,而组合成深爱,就很有难度了。学霸说:我深爱着我自己,深爱着周围的人,也深爱着周围的一切。对于生活也深爱着,觉得活着就是一个奇迹,呼吸着空气,晒着太阳,深爱着生活,也深爱着一切美好的事物。每天都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也为了世界的美好而努力着。我深爱着世界,拥抱着世界。不虚度时光,努力奋进。我深爱着一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来让学校变的更好,让深爱的世界因为自己更加美丽,更有魅力。谢谢大家。小刘说:我的想法很简单,深爱着周围的人足够,我的能力有限,本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绝不没有那个改变世界的能力,所以深爱着陪伴我的人就好。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比起深爱来说,简简单单的爱着生活,积极点就行,越复杂越烦躁,根本没必要把自己活的那么累,所以爱自己。

灯光一亮,主持人说:欢迎最后一位参赛的同学小李,看看小李有什么精彩的表现,热烈欢迎。小李缓缓的走上台,等着灯光过来,说道:谢谢大家等待那么久,希望我的努力值得。不快不慢的说道:我深爱着学校,深爱着家庭,深爱着国家。深爱着照顾我的同学和老师,深爱着给了一切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深爱着保护我的兵哥哥,深爱着上学的车,深深的爱着周围的一切,感恩拥有的一切。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还记得最开始进学校时候的喜悦,恨不得直接以八百码速度骑着汗血宝马扬着马鞭闯开铁门跑进来,看一下学校的美丽环境,再看一下美丽的学姐,再跟帅气的学哥们来一场划时代的拥抱以光速猛的扑上去,然后跟泥土的芬芳来个热烈的接触。来场刘关张的桃园结义,从天亮喝酒到天黑,再从天黑到天明。等把学哥喝醉之后,偷偷拍几张充满个性化的,流着口水和酒水的嘴有节奏的打着呼噜,惊天地泣鬼神极其夸张的雷人的绝密视频。然后安安静静的发到学哥的手机上,再配一句大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连睡姿都如此有个性。因为深爱,所以距离就近了,因为深爱,所以心就近了。所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整人也整的自然。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爱国家,爱着一切,虽然偶尔想着开着飞机坦克来学校来场个人秀。但想着自己实力不够,别说轮子多的坦克,两个轱辘的自行车都恼火,还是算了。晚上道路千万条,早上还是原路一条。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还是做好当下。若是那天需要打杂的,请喊我,若是那天需要扛钢筋水泥,也请喊我,爱人着爱返,只要不过分,墙可跳,江可渡,实在不行,我也可以选择跑路。我深爱着一切,爱到骨子深处,积极的热爱生活,感悟一切美好。谢谢大家。

比赛完后,同学们都觉得小李说的最好,有幽默,又有感情,而且那么长,又有诚意,搞笑又不低俗。特别是幽默和诚意。所以大部分人都支持小李夺冠。冠军有一千元奖金,还有一大把奖品,也让小李成为了校内的红人,一时风光的很,而小陈看到小李获胜后心里不是滋味,因为一起进校的,如今差距巨大,以后差距会更大。因为小陈知道小李的积累肯定多,远不止当下,不过也是送上了祝福。毕竟作为朋友嘛,友谊第一。幽默作为口才的核心之一,运用面相当广,只是不能经常用,因为不合时宜的用了,不但会腻,而且烦。人需要微笑也需要安静。适合的用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