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狠宋 > 第342节 求雨发生的事情

狠宋 第342节 求雨发生的事情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2:15

第342节 求雨发生的事情

四川乃皇宋的赋税要地,不可不救,但要救之,谁可去救?朝廷拿不定主意。

李埴年纪老迈,力不从心,谁入四川主持军政要务?

目前可用人选有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宝章阁学士、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赵葵;工部侍郎、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吴潜等人,但史嵩之奏称不对旨,只愿意呆在京湖,不愿意挪窝。

其他人等,朝廷则有顾虑,主要是端平入洛后,朝廷使用赵范守襄阳,导致襄樊失守,造成大宋严重的战略失败,让官家成了惊弓之鸟,唯恐用人失误。

御史弹劾越范,风闻奏事,引用了临安民间评价为:“襄樊重要,朝廷不派头老虎去守,好歹也得派条狗去看着,偏偏派了只猪!”

这话其实是孟之祥说的,传到民间以打击赵氏。

老虎是史嵩之,他启用孟珙后,京湖战区都没打过什么败仗,狗是指赵葵,有点本事,而猪就是指赵范了。

经历了襄阳之事,派去四川的,万一又是头猪呢,朝廷实在丢不起这个脸。

朝廷考虑着人事安排,那是政事堂与枢密院的事情,象孟之祥即使做到大将,也没什么建言权,他所做的事情就是在本月二十五日,朝廷举行的祈求降雨的仪式中维持秩序!

是年东南大旱,临安、建康、扬州、镇江、湖州、苏州、婺州等皆受灾,临安府更因天旱,在上个月引发了临安府的火灾,烧掉大片街区。

进入了六月,这旱得更厉害了,草木皆枯,河塘干涸,于是迷信活动大行其道,先是民间自发的求雨活动,比如抬着龙王像游神,再就是地方官府求雨,不行的话,只有朝廷来求雨了。

朝廷求雨有一定的程序,比较规范,先是礼部出面,在临安的钱塘江边祈雨,再不雨的话,就到了地坛、日坛和月坛再行祈祷。

“老天爷啊,求求你下点雨吧!”礼部官员真是相当心诚。

道理很简单,求得到雨有赏,求不到雨被罚。

如果都不行,老天还是不下雨,就得劳驾皇帝老儿同面了,皇帝一般都要出面,他亲自到天坛,步行上坛,下面的文武百官,排列成阵,行大礼,如孟之祥之流的军人,就负责警戒,保卫诸位,不要让外人冲撞官家与礼仪。

他冷眼旁观,看着官家点香、念表、敬酒,一丝不苟地做下去,貌似天空就阴云密布,当官家亲自出马之后,还真的是在临安府下了一场大雨!

电闪雷鸣,滂沱大雨落下来,汇流成溪,临安府一片欢腾!

因此,官家非常有面子,老百姓也更崇拜官家了,不愧是天子啊!

显然,官家是很有诚意,为了国家和百姓,付出了真诚,感动了上天。

孟之祥则学到了如何求雨的诀窍,那就是折腾,起劲地折腾,各路人马一路折腾上去,持之以恒,不要怕麻烦!

一般到了这种地步,旱象已经待续很久了,就算老天不给面子,怎么也该下点雨了,所以,皇帝一求往往就有雨,属于瓜熟蒂落。

而且,在求雨之前,找专业人士来看过,选择过日期,即确保近期有雨!

行,以后俺要求雨,就这么办,保证百试九十灵!

军卒们在巡逻,无人知道孟之祥又学到了一招。

对于干旱,孟之祥早有应对之策,他选择的地方能地底出水,自淌小溪,水源充沛。

再就是建立水塘、挖好水渠、挖有深井,即做好抗旱准备。

他的养殖业与种植业没受到什么影响,相反,他发了灾难财,利用天旱,农民经营不下去的缘故,又在临安附近买进了二百亩水田。

本来能买多一百亩的,但与朝中一个权贵为争田发生冲突,不得不放弃。

皇弟赵贵谦的管家许万利也看中了那百亩水田,孟家管家钱大忠不知其人,与他竞价,买到水田,许万利含恨而去。

后来钱大忠知道是皇弟赵贵谦的管家,吓出一身冷汗!

皇弟赵贵谦为保康军节度使,逢一日、五日朝见皇帝,进封为天水郡开国侯,加食邑,是顶级的皇亲国戚,孟之祥这个乡下腌臜货,与人家没法比。

钱大忠禀明孟之祥,孟之祥暂不出面,由钱大忠去找许万利,向他赔礼道歉,免费奉上水田和礼物,然而许万利倨傲不受,公开扬言说走着瞧。

钱大忠无奈,再次禀报孟之祥,孟之祥自然不会这么低下地去找许万利求和,他请了赵贵禄出面,直接找到了赵贵谦。

赵贵谦、赵贵禄同属皇宋的“贵”字辈,是便宜兄弟,赵贵禄有兵权,孟之祥也有兵权,赵贵谦就给了他们面子,收了孟之祥的一百亩水田和一大堆的礼物,此事算是揭过去了!

孟之祥亏损了一大笔钱,唯有叹息临安府的水田真是抢手。

在宋朝,土地成了商品,一种最大的商品,完全可以自由买卖,从而打开了商品经济的闸门,使宋朝进人了商品经济时代。

宋朝的富豪和商人们把购买农耕土地作为最大的投资,而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也使他们的农业投资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

因此,在抢购土地的过程中,权贵们之间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管家钱大忠向孟之祥请罪,孟之祥并不罪他,只是扣除了他当月奖金而已。

不过呢,这赵贵谦与孟之祥搭上关系后,他倒也看得起孟之祥,不时来找孟之祥吃饭喝酒,问题是赵贵谦的酒品不好,他强压人喝酒,不喝不行,颇有晋时石崇与人斗酒时作风,即让美人敬酒给宾客,宾客不喝,则斩美人,逼宾客喝酒。

孟之祥很不爽,因为他生活自制,喝酒定量,不敢多喝,以免误事。

先前喝多误了事,端平入洛时,孟之祥不看好此举,酒后大放厥词,认为此举必败,结果被赵贵禄背刺,捅到了官家那里,导致他不得不参与端平入洛,要不是先前孟珙秘授他“慢慢走,等等看”的秘笈,如果他急进的话,说不定把他也给填进去!

孟之祥是无论如何不能多喝,他身上的秘密太多了,再来一次酒后失言,那就是万劫不复!

加上赵贵谦是纯宗室子弟,孟之祥他一个统兵大将,与他交往甚密,会犯了朝廷大忌。(赵贵禄也是宗室,他是殿前司高官,步军司孟之祥要接受殿前司的领导,之间有业务往来,可以交往)

追究起来,倒霉的人肯定是他!

因此,当枢密院问他可否愿意入四川统兵时,孟之祥忙不迭地答应了!

第四卷完,请看第五卷“四川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