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八关锁凤邑,公子褐裘来 > 第八回 奉命北上

八关锁凤邑,公子褐裘来 第八回 奉命北上

作者:牧水道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56:02

第八回 奉命北上

宋演在府中闲坐,今日饮了半日酒,加之午后困乏,不觉沉沉睡去。睡梦中见到自己单枪匹马杀得北汉军四处退散,与谢玄将军南北呼应,生擒蒲刚得胜归来。朝廷封自己为龙骧将军,晋陵太守,并由太傅做媒,将庾文倩下嫁于己。一时风光无两,得意非常。

宋演正在温柔乡中沉醉,听得杨谧呼唤才悠悠醒转。他自觉可笑,不禁说道:“富贵堕人心志,果非虚言。我才在你府中留了半日,就做起了荒唐梦。不可不可,还是回大和尚处比较安心。”

杨谧笑道:“昌明兄气度宏达,赴死地尚能轻言笑,必是成大事之人!”

宋演道:“杨公子莫要取笑!宋演孑然一身,了无牵挂,惧什么生地死地,无非是刀山火海去滚一遭罢了。”

杨谧道:“我已禀过太傅,不日选定从人,就可出发,昌明兄尽管放心。”

宋演闻言不愿在此久留,定要告辞回栖玄寺。杨谧挽留不得,只得随他。

宋演信步回寺,道元和尚尚未归来。他自去精舍中静候。天将晚时,道元回来,才望他一眼就笑道:“昌明,今日观你酒足饭饱,不知在何处快活?贫僧还担忧你饥饿,带了好酒回来与你同饮,看来是有些多余了!”

宋演笑道:“大和尚,有酒肉自管将上来,宋演陪你饮了便是。”

道元命小沙门奉上酒肉,二人对座,各斟一碗酒。宋演饮了一碗,啧啧赞道:“还是大和尚的酒有劲,喝那果酒只能醉妇人小儿!”

道元奇道:“哦?昌明今日曾与佳人同饮?难怪红光满面,精神异于常日。”

宋演道:“大和尚,你总说能预知因果,料定来去。今日且猜一猜我在何处饮酒,同饮者何人?”

道元答道:“贫僧猜来,你应是去了武冈侯府。至于同谁相处……除了杨稚远,实不知其他。”

宋演望着道元双眼,看不出他所言真假,追问道:“大和尚,你当真不知?”

道元回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确是不知。”

宋演又道:“大和尚,我来问你,你每日去庾尚书府讲经,这朝中姓庾的尚书有几位?”

道元答道:“颍川庾氏虽是名门冠族,然前朝时为大司马桓元子所忌,族中俊贤被诛戮殆尽,到如今已凋零无几。尤其是庾冰一脉,七子仅存一子,还是因娶了桓大司马女儿做媳妇才留了一命。孙辈中唯有前广州刺史庾蕴之子如今在朝为官,其中除了尚书左丞庾廓,再无别的庾姓尚书。”

宋演斜睨他一眼,问道:“如此说来,只有一位庾尚书。我昨日在街中碰到惊马,你可知马车是谁家府上的?”

道元目中精光一闪,又倏然消逝,望着宋演笑道:“世事虽难料,无相即有相,有相亦无相。贫僧的确提前料知,那庾家小姐的马车会与你相遇,因而略做了些小手段。但姻缘天定,非贫僧可擅为。若是你二人无缘相遇,我纵有偷天换日之术也是枉然。今日在杨府之会,我当真毫不知情,昌明你太高看贫僧了!呵呵……”

宋演见他说的不像虚言,心中狐疑不定。难道是杨稚远一直派人盯着自己,才安排今日这场宴会。想到此节,宋演只得放下心事,与道元开怀畅饮。喝完一坛酒,又酩酊大醉不醒。

一夜无话,天明后宋演无事出寺闲逛,天黑回寺歇宿。到了第三天,宋演早起练拳已毕,恰好有人来访,仍是前日杨府家人。宋演随之来到杨府,

进入后堂假山亭上,杨谧早已在此握卷读书。

二人见礼毕,杨谧道:“昌明兄,你要的人选已备齐,今日随我去见上一见。”宋演领命,二人乘犊车一路往北,沿清溪至玄武湖畔,此地为水军操演之所,闲人禁入。

但见此湖南接台城,北眺大江,东望紫金山,西临石头城。周回三十余里,浩浩荡荡、波光粼粼。湖堤寨栅重重,水中舰舸靡靡。

宋演随杨谧停车,乘小舟登湖心之岛。岛上转过几排垂柳,前方赫然一亭。亭有六角,青石为基,碧瓦红柱。

上挂一匾,书“洛水亭”三字,柱有二联句,右为“河洛嵩岱山川竟为谁有”,左为“江淮荆吴九州何日归一”。此亭为前朝祖将军所作,直书收复中原,统一天下之志。

杨谧见亭下已有三人恭候,自与宋演入亭内石墩坐定。三人上前见礼,自报家门。为首一人四十五六岁年纪,身材瘦削,皮肤黝黑,有两撇短须,其貌不扬,短衫阔脚裤,足蹬麻??头戴小冠。自称是南北行商,年少时起就由会稽贩运丝绸绮罗去中原、关中,说得流利中州官话,熟悉各地山川城镇。 姓孙名安富。

第二人姓石名亮,字庚明。二十七八岁年纪,自幼生长于冀州。汉赵之乱时全家死亡殆尽,只身逃来吴国,至今十五六年。熟练幽冀官话,又兼燕赵男儿体魄雄健,习得一身好武艺。只见他一身土黄色裤褶服,头顶平巾帻。有寸许长短须,木讷寡言,颇像孙安富随从伙计。

最末一人面黄发稀,看不出年齿,中等身材,颇有病态,体微胖,一绺疏须长及颈下。身穿青色布袍,肩挎帆布囊。似是一位医者,却没将养好自家身体,让人始终不敢深信其医术如何。自言姓华名旬字百草。

杨谧对三人道:“你等三人是太傅亲点。此行须依宋校尉之命行事,不得稍有违抗。后日辰时于江津乘舟出发,且先下去吧!”

三人领命告退。杨谧又对宋演道:“昌明兄,这三人皆是我大吴典校署暗子,多有敌国探风经历。此行以你为校尉,后日一早由官船送至北岸,过淮河以后,一切就凭你自己处置。至于使节,约定在寿春城会合,到时自会有人寻你碰头。可还有事需我调度?”

宋演敛容正色道:“公子安排妥当,并无遗漏。宋演定不辱使命,请太傅与公子静待佳音。”

杨谧大喜,二人乘舟返回侯府,饯行饮宴不提。闲话少叙,两日后,宋演辞别道元和尚,收拾行囊出寺门沿秦淮河至江畔,孙安富、石亮、华旬早在此等候。四人登舟,北渡大江,踏上征途。正是:

刀兵又起奋干戈,击楫中流走洛河。

铁马金戈风云聚,英雄请待破敌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