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269章 望夫村

崛起,从1900开始 第269章 望夫村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269章 望夫村

“哎哟是省城啊,乖乖,大地方呵…看到巡抚大人了吗?”

“哈哈哈哈.....”

听到此处,顾祝年突然笑出了声,他耐心解释道:

“这位大叔,巡抚大人哪是咱平头百姓想看,就能看到的?他一般都在衙门里蹲着。”

船夫就像只好奇的家猫一样,又问道:

“那你是从外地读书归来,坐轮船回来的啊?”

“是的!”

顾祝年看上去比宋小牛秀气,眉宇间像个读书人。

现实社会里,大家迷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读书人有一种莫名的尊重。

无论船夫问什么,顾祝年都是尽可能耐心满足其好奇心。

说着话聊着天,时间过得挺快的,宋小牛听顾祝年与船夫聊天说话,他只是听懂一半。

华夏大地语言太丰富,尤其是南方语系,简直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杭州到山阴县钱青乡,两地也就距百余里路,那方言硬是不一样,钱青这带说的家乡土话,宋小牛就是听不太懂。

等到村头,宋小牛付了船钱,俩人上岸就走。

顾祝年见到了村头,整个人止不住的激动起来,虽未发声说话,但脸上的表情早就说明了一些,眼眶都变红了,双手似乎在颤抖。

望夫村原来叫汪家坝村,是山阴县钱清乡里最为偏僻,良田少,也是最为贫穷的一个自然村。

主要原因是这村所在位置,地势低洼,纵横交错的都是江河,许多河岸不是石岸而是泥岸,且长期失修。

每年,钱塘江流域在**月份涨潮发大水,江河上游水势过大,汹涌的洪峰蛮不讲理,一路横冲至汪家坝拐弯处,极容易造成此地溃坝,河岸塌陷。

低洼地段就容易被淹,房屋冲垮,田地颗粒无收。

所以,这个村里的男人,绝大多数是选择常年外出打工谋生,挣些钱养家。

村里的留守妇女们,都会在农忙或年底到来之际,在村头一块大岩石上站着远眺。

有如期归来的,也有不归者。

久而久之,这块大岩石叫望夫石,这村也被别的村子叫成了望夫村。

现在,你问汪家坝在哪?有人还会愣神,年轻的不一定记得这名称。

但你要是问望夫村,立马有人告诉你怎么走。

顾祝年告诉宋小牛,他父亲原是钱清乡里的私塾先生,他从小也读过几年私塾,就这点比小牛强。

光听他的名字,叫祝年,就比小牛要有学文多了。

他还告诉小牛,上有二个姐姐,他离家时都匆匆嫁了人,否则,一定许配一个姐姐给小牛哥。

这话说得宋小牛一阵傻笑,讨个媳妇儿可是一生中的大事。

三年前的一次发大水,顾父为救家人和捞财物,结果被洪水冲走给淹死了。

没办法,十五岁不到的顾祝年只好闯出去讨生活,如今二年多过去了,现在还乡怎能不高兴?怎能不激动?

对于河水泛滥成灾,这个宋小牛可不陌生,他的家乡千里淮河,那可是经常性的发洪水,家乡也是经常遭殃。

淮河流域的水灾在历史上很有名,他经常性的泛滥成灾,历朝历代都派人治理过,但收效甚微。

应该是后世,伟人那句最高指示,‘一定要将淮河治理好’,后来经过人民政府反复治理,现如今淮河基本被驯服了。

宋小牛肩背着个包裹,跟在顾祝年后面,走在河岸边坑坑洼洼不平的泥路,放眼望去,前方一片荒芜。

心里不禁疑问,莫非过年前又是河水泛滥?

走着走着,便远远望见前方大河一个急转弯,顾祝年兴奋的像个小孩,撒开脚丫子就往大河拐弯处跑。

江风把他的对襟衬衫吹得嘶嘶作响。

看着顾祝年慢慢变小的身影,宋小牛触景生情慢慢叹出一口气,他也有二年多没回淮北老家了,也很想念自己的父母兄弟。

这次,他为义弟顾祝年感到高兴,运气好在东岸码头上碰见他和左刚,就像他在煤山镇巧遇大少爷一个道理。

至少现在能活着,带了些钱回家不是么?

有多少人在这个贫困乱世中,身亡何处而不得知,弃家人于思念而不顾!

顾祝年的身影虽然变得很小,但却能清楚听见他边奔跑边大声喊道:

“嗯嬷,大年回来了,大年回来了!”

似乎并没有得到回应,顾祝年站在溃烂的土质河岸上,依旧在扯着嗓子在嘶吼,“嗯嬷,你去哪儿了?”

“……”

久久无人回应,宋小牛顿觉有些不对劲,收起了闲庭漫步的心思,快速向顾祝年那里跑去。

等走近了一瞧,才看到在堤岸背面,哪有什么人家,倒是看到有土墙砖瓦存在的痕迹,以及一片低洼水田,上面全是碎石垃圾。

顾祝年忽然“哇…”的一声,跪在他家门前的一颗枯树前,抱着枯树干大哭。

“嗯嬷,儿子大年回来了,您在哪,咱家搬去哪儿了?”

“……”

面对这样的场景,宋小牛心里也是咯噔一下抽紧了,这里应该是全村最低洼地段,明显是被大水冲垮淹没了。

他实在看不下去,忍着心里的悸动,背过身去寻个村里人来问问。

走出几十米正要迈腿进村,就看见在河里有人用小划船捕鱼,渔夫是位年过四旬的汉子。

他赤脚立在小划船的甲板上,用力将手中鱼网给撒出去,小船免不了一阵摇晃。

宋小牛连忙跑上去贴近河岸,对着渔夫抱拳躬身喊道:

“这位大叔,晚辈想问个事情?”

见这外乡人很有礼貌,那渔夫摘下草帽,划着船向岸上靠拢了些,?“年轻人,问啥事?”

“这里是不是望夫村地界?”

渔夫一边收网,一边答道:“是的呀!”

见地方没错,宋小牛又疑问道:“那这片四周村民都上哪里去了?”

渔夫苦笑了笑,仰起黝黑的脸庞回答道:“穷苦人家能上哪?去年秋冬间发大水,这片又被淹没了,这片里有三十几户人家,应该都搬到前面村东头了!”

宋小牛听罢顿时心里一喜,连忙追问道:“请问大叔,该怎么走?”

“村东头嘛,顺着河岸往前走,地势高点的地方就是,不多远你就能看见!”中年渔夫抬手一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