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413章 木已成舟

崛起,从1900开始 第413章 木已成舟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413章 木已成舟

因为张香帅他压根就没有,建设一个钢铁厂所需的可行性研究与方案。

就连用何处的铁、石、煤、焦都不明确,让他拿什么东西去送样检测?

可为了颜面,他竟大言回复道:“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方所用者购办一套可耳。”

薛公使原话告之供货方,英国梯赛特公司只得从命,反正是业主自己主观使然,怨不得别人。

很快,五百多万两白银支付到位,几套炼钢的高炉通过海运到位目的地。

关于钢铁厂的选址方面,张之洞脑袋一拍,想当然的把偌大一个钢铁厂,设在自己衙门口能瞧得见的地方-汉阳。

冶炼钢厂的铁矿石选是大冶铁矿,也就是后来的汉冶萍公司的铁矿石产品。

煤炭用就近的安徽马鞍山煤矿。

可他居不知马鞍山的煤,灰矿并重,含硫量高,不是标准的炼焦煤,也就是不能炼成焦炭。

不得已,他只好挥出巨款,从遥远的德国购焦炭数千吨应急。

七拼八凑的还是成不了事。

从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二年这六年间,暂不算投入的人力和地皮征用等费用,光是设备和原料费用的陆续投入,约一千八百余两白银,可还没有炼成合格的碳钢。

后来,张香帅又改用盛宣怀汉冶萍公司的煤炭,也就是江西萍乡的煤炭,还调来全国各地的铁矿石来试炉,但制成的钢太脆易裂。

经过专家会诊,张香帅才知道他所购的高炉,采用酸性配置,不能去铁矿石中的磷,钢含磷太多,便易脆裂。

而酸性配置的高炉,不适用大清国的铁矿石品质,要想冶炼成碳钢,必须将高炉全部换掉。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四处筹钱换高炉。

可凑钱那么容易吗?

张香帅是个花钱如流水的主,只要有钱什么都想买,什么都想做。

纺织局的钱被他挪用的精光,以至于缺少流动资金而滞后发展,最后也是债台高筑。

真当他为筹钱走头无路,四处碰壁之时,日籍正金银行向他主动投怀送抱,并承诺要多少贷多少,五年期贷款。

这下,张大帅喜出望外,前后二次向正金银行借款八百余万两白银,将原来的炼钢高炉全部改用碱性配置,这才勉强制造出合格的碳钢。

可令人沮丧的是,汉阳铁厂出品的碳钢,其成本价比国外洋人进口到岸的同型号碳钢还贵。

这让汉阳铁厂如何赚钱?

就举工字钢来说吧,也就是铁轨,他的出厂价比英美德法等国的进口铁轨,还高出将近一成。

究其原因,除了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之外,原材料都是远离钢铁厂,光转运费,路途损耗等就让人受不了。

总的一句话,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可五年之后,欠正金银行连本带利近二千万两,这可是拿汉阳铁厂做的抵押。

原来,日籍正金银行采用复利计算法,日息垒进制利滚利,很吓人的。

说到底,张香帅的汉阳铁厂,是个赔本赚吆喝的庞然大物,他的销售不是靠品质和价格吸引人,而是依靠行政命令来强行摊派。

还有就是内部消化,他的汉阳枪炮厂等企业就需要大量碳钢。

到了光绪三十一年,汉阳铁厂走过来整整十五个年头,他成了一个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包括炼钢厂、炼铁厂、铸铁厂大小工厂10个、炼钢高炉三座,一线工人达到四千余人。

可让张之洞伤脑筋的是,他就是不赚钱啊。

那些债务怎么办?

原本一个好端端的湖北织布局,在光绪十八年在武昌开车,纱锭3万枚,布机1000张,工人2000余人。

三年之后,在东厂基础上,又开办了西厂。

可以说织布局一直是盈利的,但是张之洞却将织布局的盈利去弥补汉阳铁厂、汉阳枪炮厂的亏损,使得织布局一直处在高利贷的压迫下,无从发展。

对于汉阳铁厂的窘迫状态,陈天华是清楚的,他参加过几次张之洞幕僚会议,一起讨论过运作方式。

他还到上海跟盛宣怀,李经方等人一起商讨过汉阳铁厂的改革方案。

但工厂选址失误,目前已木已成舟,铁矿石等原材料运输成本减不下来,但炼碳钢所用的优质焦炭,他帮忙解决。

他的牛头山矿区,发现有二个矿井,出来的煤属于低硫的炼焦烟煤,他就在牛头山矿区建了一个焦化厂,生产焦煤供应汉阳铁厂。

现在牛头山至长兴铁路即将全线贯通,焦炭走铁路,转水路可直达汉阳铁厂的长江口码头,运输成本大为降低,而供应价随之降低。

除此之外,盛宣怀的汉冶萍公司至长江水域,也建成了一条长约四十余里的专用铁路,已经建成通车。

这条铁路是由盛宣怀投资兴建,筑路工程也是由陈天华的筑路总公司承包建设。

这样一来,能把汉冶萍公司的铁矿石,煤炭等物资,通过这条铁路专用线转入长江水运,这样,既提高了运力,也降低了运输成本,多方都赢利。

铁矿石的运输成本降了下来,销售价同样调价。

汉阳铁厂的铁矿石和焦炭进货价的大幅降低,铁厂的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

估计,从光绪三十一年开始,汉阳铁厂能扭亏为盈,加之全国铁路大干快上,三个高炉的产能可满负荷运行。

……

光绪三十一年,五月底。

轰轰轰,这不是战争的炮声,而是煤广自治区举行盛大庆祝活动的礼炮声。

自治区最近是喜事连连。

首先,煤山镇至牛头山镇的铁路已顺利通车,这就意味着从长兴至牛头山全长四十八公里的铁路线,全线贯通。

除了主线,牛头山至各矿区,包括铁矿,焦炭厂,建材总厂等数条支线都顺利通车。

煤山镇中枢车站将扩建三倍,这里是车辆调度中心。

而煤山镇下辖的煤矿支线,在早几个月都顺利通车。

除了铁路,还有发电厂一期建成发电,区属机关单位,公共场所,企业,矿井,军营等都架上电线杆,点上了时髦的钨丝灯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