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053章 忧国忧民文化人

崛起,从1900开始 第053章 忧国忧民文化人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053章 忧国忧民文化人

从后世的一些文献中,陈天华了解到,蔡先生对德国人和德国工艺技术很有好感,后来他还到德国、法国等地考察,组织国内青年赴欧洲勤工俭学。

期间,他在德国待有若干年,在德国政界和商界交有不少朋友,后来是陈琪美以国事为由,把他给硬叫了回来。

“先生高义,我以为日籍教师授课内容都是有所保留,关键技术,尤其是探矿技术与矿井瓦斯安全管理等诸方面,讲得甚少,或不很透彻。”

“而德籍教师讲得虽然透砌些,但他们的授课内容,大都是探矿和挖掘机械方面。不过以豫才之见,他们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国人想要真正成为一名矿业专家,难啊。”

迅哥儿腥腥地回复道。

看得出来,迅哥儿这时候虽然是在读矿务,但他已经对挖矿行业没什么兴趣。

这就决定了他后期留学日本,转而学医,后又转成书籍译者,一波三折。

最终,他阴差阳错,成为了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化斗士。

他的性格,决定了宁可生活清贫,也不和那些庸俗人士沆瀣一气。

鹤卿先生似乎对这位彬彬有礼、不卑不亢的年轻学子很有好感,对他的回答,都给予点头认可。

他认为迅哥儿有很强的社会洞察力。

陈天华认为,蔡先生之所以后来力邀迅哥儿去北大教书,估计从这次见面之后,慢慢积累起来的好感有关。

“泱泱大国,还是需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高等大学堂,培养属于自己国家的专门人才。”鹤卿先生不无遗憾的感叹道。

在坐的人都深刻意识到,没有系统的教育体制,是一件多么令人痛苦的事情。

最要紧的事,不在同一个高度的体制,培养出来的人,往往连别人在谈论什么都不知道。

大家都在边喝边议,陈天华只得认真聆听,加上仔细回忆曾经知晓的历史,也只能明白个鸡毛蒜皮,可谓痛苦至极。

好在还能多少知道点,时不时的插上那么在一二句,语出惊人的词语,还不至于像个傻子一样,成为一名旁听生。

……

再过一个多礼拜,就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

当然,春节这个词只能是陈天华自己在心里默唸,说出去没人搞得明白。

时下清末,还是延续千余年来的叫法,过年。

江浙的乡村里,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做过年准备。

四处是慢慢升腾的袅袅炊烟,该杀猪的杀猪,杀鸡宰鸭,收捡房屋,大扫除。

有钱人家谱摆得大些,没钱人家只能缩着脑袋小声盘算。

最不济,大年三十晚上,总得想办法让全家人吃上一顿饱饭,吃上几块肉,喝上一口酒吧。

大人们在竹竿上绑着新笤帚,在自家的屋顶上,柜子上,床底下,犄角旮旯里,扫除蛛蛛丝网和尘埃,以驱赶旧年的晦气,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妇女们坐着小板凳,在阳光下剪窗花,纳鞋底。

小孩子们穿着开档绵裤,相互追逐嘻闹着,比大人们要高兴百倍,因为过年了就有好吃、好穿,巴不得天天过年。

陈天华从绍兴城里返回之后,开始对春节过后,围网渔业等做些前置铺垫工作。

手里有钱就可以进行预先投资,他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运输工具。

他来到舅舅家里,找到刚回到家准备过年的大表哥薛朝源。

“大表哥,我想在你们船厂里订条大木船,五条划船。”

“订大木船?”朝源吃惊道。

时下订几条划船已属阔绰,还要大木船。

“多大的?”

见陈天华很认真的样子,估计不是在开什么玩笑,便追问一句。

陈天华要订一条排水量在二十吨,属于三橹摇的木船。5条划船要人货两用型的。

时下,这船只在清末的江浙,相当于后世的汽车,有了它,在水域地区,工作效率提高许多倍,出行也有派。

“土根,没想到你不到一年,就折腾得如此发达了,让当大哥的羡慕啊…但这一大加五小,崭新榆木做的船只,加起来估计得至少五百块银洋哦,你有这么多现钱吗?”

朝源表情疑惑,他真的不敢相信土根会订这些船,再说,要这么多船来干啥?

“我有现钱,今天都带来了,这是二张百元银票,还有,这五块大洋算是给你的佣金,订期最好是明年三月中旬之前,到时我亲自带钱去提船。”

“你最好在年前帮我把货给订了,然后合同给我带回来,我签字画押就是。”

陈天华说完,从衣兜里掏出二张百元银票和五块现大洋,一并交给朝源。

“啊…你这是真的要订船哦,让我帮你全权处理?”

薛朝源心头遽然一震,嘴都张开成了鳄鱼状,眼睛圆瞪,差点没惊掉下巴。

他不光是惊讶土根真能掏钱出来订船,而且更加惊讶的是,直接将这笔生意交给他来做。

陈天华的表情却轻松自在,好像在谈笔十几块钱生意似的,大大咧咧的满不在乎。

难道他不知道这买卖里面的弯弯绕吗?

他怎能不知?

这世上做的生意,都是买方市场。

订货拿回扣这是行规,在千百年间的历史长河中,这规矩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始终不变。

货主一般都会给购货方经办人一定比例的回扣,多少回扣则根据定价高低和谈判条件而定。

例如收的订金多少,交货期限,质量要求等等。

陈天华自己对船舶不懂,周边人员中,只有大表哥朝源是行家里手。

他不但懂行情,而且就是个高级木匠,对船的材料质量等等,也是专家。

如其这种生意拿给别人去做,还不如自家人来,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况且,大表哥朝源可不是贪婪之人,毕竟他们之间有这层亲情关系摆在桌面上,假如做过分了或把事搞砸,则他会遭亲人们的鄙视和唾骂。

所以,陈天华估摸着大表哥,他一定会把事做很恰到好处,既能交好差,自己又能合理赚点钱。

这就是陈天华想要的结果,一举两得。

见土根颔首,薛朝源和他老婆汪饶杏都喜形于色,内心十分感激这位小表弟,都不知道用什么言语表达为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