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060章 人面情面场面

崛起,从1900开始 第060章 人面情面场面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060章 人面情面场面

陈天华忽然想起,有位江湖前辈说过这么一段话,说是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

说得还真是这么一回子事呵。

这七大姑八大爷的关系,自己必须得妥善处理好,否则,就有看得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闲言碎语传出来。

想到这里,陈天华端起汤碗中黄酒说道:

“各位都是我土根的表哥,表姐夫,大家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正月之后你们要进入商行做事,没问题,这个面子和机会我一定给。”

“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最终行不行,能否赚到钱,就得靠你们自己,靠真本事吃饭啰。”

“我给大表哥这单生意做,不光是因为他是至亲,关键是他有这个本事,它的本事就是懂船的行情和质量。”

“……”

……

陈天华从正月初二,到舅舅家走亲串门开始算起,一直到正月十五那天止。

在这十几天里,每天不是出去走亲戚,就是在家接待来访的亲戚,忙得是不可开交。

这正月期间,乡下人就像是吃转转酒、流水席似的,今天这家,明天那家……

来而不往非礼也。

最搞笑的是这过年的礼包,也是在众亲戚之间流转。

陈天华发现:今天刚收到的礼物,就是几天前自己家送出去的那包,因为他在红纸礼包上都有记号的。

呵呵…清末的绍兴乡下就是这样,每当过年,亲戚们才有时间走动走动,属于轮着转圈。

谁家在正月期间门庭若市,说明这家富庶、人缘好还吃得开,前来巴结的人多啊。

这是一种颜面的象征。

这不,陈天华家今年就格外的门庭若市。

但他却搞得苦不堪言。

有好几天经常是家里同时来几拨亲戚,招呼不过来了都。

据母亲说,有些来的亲戚,多年都没走动了,彼此都不怎么熟悉,有的连名字都叫不全。

但今年都来了。

好几天里,搞得家里没地方落脚,吃饭的桌子板凳,锅碗瓢盆,都得安排吴老三他们去临时借来。

堂屋里坐不下,就在门外搭个帐蓬来安置。

家里准备的鸡鸭鱼肉都不够吃,还得临时去到镇上高价买去。

但正月间铺面谁开张?

没辙,买不到就去借,凑合。

陈天华显得更加忙碌,这村里村外的,他除了亲戚还得走访属于自己的圈内人。

例如刘玉芳父亲的里长家,长辈需要拜望,吴老三,林根家那是死拉活拽的,非去不可。

走访他要亲自去,来访接待上桌时必须得他来陪,因为男主不在家,不礼貌不说,还不能开桌请客。

母亲只能陪着卿几句话,送上点心请客人吃,到了正餐时候,那只能把陈天华给叫回去。

在正月期间,陈天华经常是刚到西家坐落,幼娟就来叫了,家里来谁谁了,嗯嬷叫回去。

没办法,他只好跟主人家表示歉意,喝碗酒,动一动筷子就算吃过了,就抬屁股走人。

“土根啊,你现在发达了,可别忘了咱们这些穷亲戚哦,想当初你爹赌钱输光被人追着打,还是我帮他给硬挡下来的,否则…”

“……”

这些沉年旧帐,陈天华只能默默承受,这是父辈老帐,当儿子的只能替父受过。

不光这些,就连他准备的红包压岁钱,原先装备了一百好几十个,都发个精光不够,又去装备一百多个。

家里铜板没有了,就拿银元去镇上钱庄换。

每天,家门口来一堆小孩,都说是他的亲戚小辈,伸手就要红包。

“表叔新年好,恭喜发财!”

“表舅新年好,财源滚滚来!”

“堂舅新年好!”

“新年好,恭喜发财!”

“……”

每天十几二十个,有少年、有小孩;有认识或不认识的,有些根本就不是这几拨亲戚带来的。

见到陈天华,就缠着跪地拜年,随后就是一只只脏兮兮的小手,伸出来要红包。

刚开始,陈天华还辩认,道:“你是谁家的,叫什么名字?”

后来实在是太乱,也就不认了。

“好好…大伙都别挤,每人都有…嘿嘿。”

他手里红包很快就发完了。

“幼娟,快去屋里把红包给我拿来!”

“……”

“呵呵,土根在家门口发红包啰!”

“土根大佬在家发红包啰!”

这一呼,把周边墙角里猥缩的大人,也都眼红的围上来,巴不得来个浑水摸鱼。

这个正月,家里闹腾有个七八天,母亲累趴下躺在床上了,亭娟和幼娟姐妹俩也累得直不起腰来。

喔靠,就这过个年,比以前钓虾摸河蚌的日子,要累上好几倍,实在是招架不住。

没办法,好在还有手下一帮子兄弟,吴老三,林根他们及时安排家属前来帮忙。

后来,听吴老三和林根老婆悄悄议论,这种现象在江浙乡下,有个时髦词叫‘吃大户’。

“我这算是哪门子大户?家里也就三间平房,只是年前修膳刷了刷墙,重新做了几个窗户,把门刷了几道油漆而已,实在是冤枉呀。”

陈天华也一时想不通。

“瞧你这一身,啧啧…呢子大衣,洋表金链子露口袋外面…这不是大户?”

“就是说土根,年前又是做年糕,写春联的…这叫财相外露。”

“……”

经她们几个婆娘叽叽喳喳的这个一点拨,陈天华似乎也是恍然大悟。

这敢情还是像往年那样穷兮兮,夹着尾巴做人的好。

但这并不符合他做人做事的风格和习性啊。

管他的,老子高调了又能怎样?

陈天华心里不以为然。

……

虽然除夕夜已经过了,但过年的味道却没有在西埠头村里消失。

整个正月里,西埠头村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走亲戚,访朋友,唱大戏,耍龙灯,好不热闹。

这年的味道,在清末的时下,十五之后渐渐淡了下来,但是算正式结束,恐怕要过了正月。

这在当地称之为‘正月落台’。

在时下乡下人眼里,正月是展示自家实力的时候,好吃好穿好用的,都得拿出来比试。

每家每户把好不容易积攒一年的钱,都得一股脑儿用出去,唯恐被别人看扁。

开门迎客,让亲戚朋友吃好玩好,那怕年后自家人天天吃糠喝咸菜汁也认了。

陈天华发现,清末的乡下农村,比后世的大城市里面的人还讲究,最爱讲面子。

死要面子活受罪。

硬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