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228章 乾隆的进步也很大

第228章 乾隆的进步也很大

进步

自己都是衍圣公了,还能进步到哪儿去呢。

孔庆融楞了一下。

随后就听到王鼎甲伸出手指,掰着手指给衍圣公算数了。

“圣公,这山东团练兵有四万,直隶团练兵有三万,而且都和太平天国的教匪打过,上过阵,见过血,这就算是老兵精锐了。”

孔庆融觉得不对,就这七万乌合能算什么老兵?

不过王鼎甲没等他提出质疑,就继续说道:“现在京城内有从各地裹挟而来的数十万,甚至可能有上百万百姓!而旗人已经转移了相当部分到了归化城,所以现在这京城内汉人多而旗人少”

这有清以来不都是汉人多旗人少么,孔庆融想道。

'“再加上清鞑皇帝领兵在外,在京城能领兵作战的将领没多少,最多就是一个蒙古大将德楞泰,但他是个蒙古人,可没办法把在京的旗人捏起来”

王鼎甲说到这里,看向孔庆融道:“若有圣公出面,这京城内可不知道多少汉人不想被裹挟去草原、西域的。”

“圣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若有保全北都一城之功,就算不是圣人苗裔,也可有公侯之位啊!”

不过这些都是玄学,乾隆当然不会把希望寄托在玄学上。

同时。

在场的奴才们也很给主之面子。

所以要发挥蒙古兵的作用,还是要给他们装备火枪,学习明军的骡子兵。

乾隆就感觉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但这些年的对手是以广东人为主大明朝。

太好意头了。

“无极县,赵四按照现在的速度赶到战场至少要十五天的时间.就算他抛弃辎重粮草,轻装前进也至少要五天!”

“不,不是五天.”福康安摇头。

而且这碗饭也就在中华能吃,出了中华之地,老孔家可就没那么吃香了。

“逆明北伐宾团由于有大量的随军民夫,同时还要护着军粮,所以行进的速度很慢,如今还在正定府无极县附近。”一名八旗的军官站起来说道。

乾隆也要拼了。

福康安咬着牙说道。

众人纷纷给自己打气,时候口含喊得响亮一些,就能稍微缓解一下心中的恐明症一样。

乾隆算是稍微恢复了一些信心了。

其次

就是猪笼山这个名字太吉利了——当然是对大清吉利了。

而现在乾隆一路退到了保定府,便是在寻找试探出明军运粮的规律和各兵团自身的粮食储备。

“皇上,明逆北伐军的五千骡子兵就在咱们当面以东十里之外,而逆明近卫兵团最多两天就能感到高阳。”

在和赵四碰了几次之后。

而且孔庆融一方面不想去什么西域,另外一方面现在眼看着大明就要全有天下了,孔庆融当然也要上赶着琢磨着降明的事儿了。

“世上岂有不败之将?”

“朱道桦轻敌冒进,已经失策,更何况我军近些时日刻苦习练火枪之术,如今天下已是火枪火炮之天下,我军火枪兵足有八万,又有九万铁骑,把朱道桦包围三四天的时间有何难?看来安阳这里就是朱皇帝的白登之围了!我大清的国运要回来了!”

下马列队而战。

在北方战场上,双方都有大量骑兵,所以很容易就能大概判断出对方主力的大致位置。

猪笼。

但不得不说。

骑马机动。

猪笼山。

那基本上可以判定朱皇帝的近卫兵团辎重诸营能携带的军粮最多也就五天。

粮道就是朱道桦最大的弱点,或者说是清军唯一可能占到便宜的地方。

主力兵团的位置是很难被影藏的。

这一回。

片刻之后他问道:“赵四现在在哪里?”

比如说他登基称帝的时间也没有找风水先生看过,而是自己决定的光复元年10月1日。

所以特地选了个安阳县,猪笼山旁。

孔庆融深吸一口气。

所以,只要在安阳包围朱皇帝,顶住三四天,那朱皇帝的近卫兵团就会缺粮了。

但随着这几年朱皇帝的“气运”越来越好。

这倒是真的。

福康安判断道。

一个装住了朱皇帝的笼子。

“轻敌冒进,他必有一败!”

乾隆盯着地图。

现在大明来了,他们当然也要张罗起来。

再加上一个大名府。

撒出去的侦骑回报。

乾隆豪迈着说着给在场的大清将军们打气的话。

这一回看你朱皇帝还能怎么出招!

“圣公放心,天子亲军可也有不少人进入了北都的,你我,可不是单打独斗!”王鼎甲拉着孔庆融道。

他之前一路后撤,是因为在大名府、鲁西南诸府已经被明军经营了大半年了,建立了不少的粮战,明军在那里相当于内线作战,不需要怎么拖着太长的粮道。

据他自己说,这天特别吉利。

此时此刻。

乾隆深吸一口气。

本来乾隆对此嗤之以鼻的。

“皇上,从朱道桦这段时间行军的路线来看,他会在急行军三天之后在某处修整,他选择修整的地方极有可能是赵四提前囤积了部分粮食的地方,所以他的近卫兵团在不依赖粮道的情况下,自身极有可能只能携带不超过五天的军粮!”

如果不是乾隆的折腾,这大清朝还真坚持不到现在。

朱皇帝这个人很是有点迷信。

他可是听说。

首先是在军事上,他的步阵安排在安阳,在安阳东侧的安阳山以及西侧的猪笼山都安排了骑兵做侧翼伏兵,布置了一个口袋阵,只等朱皇帝一头撞上来,自己走进这口袋里面,到时候四面合围,把朱皇帝困在包围圈,几天之后明军就应该要缺粮退兵,到时候.凭借骑兵追击,必能得到一场大胜。

“此战过后,我大清至少能保有直隶、山东、陕西,还能向南威胁河南,再加上漠南漠北和西域,我大清依旧是天朝之国,只要励精图治,伪明迟早会被我大清击败,天下,还是我大清的天下!”

还有那明军的军校的选址,居然选在黄埔那个偏僻的地方,理由也是很吉利。

赵四率领的龙骑兵星夜兼程在保定府的高阳县追上了乾隆,并且发生了交战。

是了这大明朝锦衣卫这么出名,福康安一次性掠了这么多人进京城,里面每个几百上千锦衣卫都不正常。

衍圣公,也要拼了!

这里面明军不可能提前囤粮,所以.

朱皇帝现在的粮食补给必须要依靠后方的粮道。

要和朱皇帝决战。

之前朱皇帝三天一补。

乾隆虽然是东北人——呃,出生在北京的东北人。

“也就是说,朕若是在安阳与之大战,他最多能坚持五天。”乾隆说道。

在乾隆看来。

“三天,顶住三天的时间!”

大清朝这一路大败,似乎真的能看到一丝曙光了。

“这一会逆明伪皇肯定失策了!”

“两天,近卫兵团有两万七千人,再加上北伐兵团一个旅的骡子兵”

乾隆虽然心里面也有一些忐忑,但总体来说他觉得自己的布置没有问题。

如今的大八旗的改革便是如此。

“朱道桦的军粮不多了。”乾隆呢喃着说道。

似乎自己也有些能掐会算。

“逆明近卫兵团是一天前才出发的,抵达这里需要两天的时间,也就说他们只有两天的粮食而已。若是能阻断赵四向近卫兵团运粮的通道,同时挡住近卫兵团突围的脚步三天,只需要挡住三天时间,逆明伪皇的近卫兵团就要缺粮了!”

近卫兵团没有携带随军的民夫,全骡马化的行军速度极快,几天的时间就已经追进了保定府了。

大明天子亲军,那不就是锦衣卫么。

他不断的在军事上、八旗体制上进行变革,虽然大多数都是只顾眼前的权宜之计。

乾隆这些年也是很能振作的。

朱笼。

朱皇帝的近卫兵团前突的速度很快。

实际上。

而是在充分的分析、思考之后,再结合一点点的玄学。

虽然大清朝的国运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不断下跌,现在都快跌停,马上就要被迫退市了。

乾隆就果断判断出来,这蒙古骑兵用弯刀和弓箭作战的方式在这个时代根本没什么用。

若是有人能在乾隆离开之前,把全须全尾的北都城留给朱皇帝,朱皇帝封个国公都是舍得的。

为了孔府的前途。

若是真的能在这场“夺取北都城”之战之中立下功劳.

孔庆融心中盘算了一番,一面是去西域吃黄沙的前途,一边是衍圣公的前途,怎么选.

一番权衡之下,孔庆融咬牙下定了决心。

保定府此前从来没有被明军掌控。

额勒登保策马而来向乾隆汇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乾隆是个无能昏聩之主。

“五天.”乾隆沉吟。

在这样开阔的战场上。

毕竟老孔家就是吃这碗饭的。

他们老孔家是蒙来降蒙,满来降满的。

而他的八旗在这些年的战争之中也基本抛弃了什么“弓马娴熟”的祖宗传统。

转而形成了以燧发枪、臼炮、野战炮等火器为核心的排队枪毙、散兵伏击、骑兵冲击、火炮轰击来对抗明军的战法。

虽然说没怎么赢过吧。

但这样一支军队放在欧洲都算是先进的了——因为入境的大八旗也是大量装备开花弹的“先进的东方军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