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铁血首辅 > 第139章 乌审部

大明铁血首辅 第139章 乌审部

作者:用灵魂去瞄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0:49

第139章 乌审部

第139章 乌审部

面对两万多骑兵的围攻,守城的少年们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武器。

班长们则来回走动着挨个拍打新兵的肩膀让他们放松,有些活脱的班长还不停的讲荤段子,说要是打完这一仗就带他们全班找个鞑子娘们开荤。

两米多高的防爆墙并不能阻挡敌人窃探的视线,在观察完整个朔方城,乌审部的台吉认定了朔方城里的大炮并不多,而且守城的汉军看起来年龄都比较小,守城士兵加起来也才见不到一万人,都不到他们的一半。

随即决定带领骑兵绕着朔方城骑射,两万人的骑兵绕着朔方城跑一圈,都用不了一炷香的时间,精于骑射的他们随随便便都可以射出十支箭来。

在这样的箭雨覆盖下,想必这座小小的朔方城将不攻自破。

自信满满的乌审部台吉开始下令:

所有部落的骑兵依次出发,绕着朔方城骑射,他的本部骑兵则是最后出发,所有骑兵必须在绕城一周期间射出最少十只箭,绕城三周后箭囊里的箭必须全部射完,没有射完箭的一律斩首。

并且许诺消灭这些汉军后,所有部落一起瓜分原属于鄂尔多斯万户部的草场。

虽然让他们这些小部落的人冲在前面,然而看着低矮的城墙,也让他们自信心爆棚,觉得可以轻松拿下朔方城。

伯仁站在朔方城中央的高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敌军的动向,事实鞑子的骑兵已经在火箭弹的射程内,但是伯仁不想吓跑鞑子,就没有让火箭弹发射。

伯仁见鞑子列出的队形,便明白了。鞑子要采取什么样的战术,平日里大家讨论战术的时候,就认识到防爆墙虽然方便,但是太矮了,敌人站在高处就可以观察到营地内布置。

对于弓箭的防御效果也不好,如果敌人绕着防爆墙骑射确实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有些马术好的也确实可以,直接跳过防爆墙跳入营地中。

他们也讨论了相关防御的办法,一是用大炮打散敌人,让敌人集结不起来无法形成骑射,二是在营地中设立多道防爆墙。

鞑子是想从西北角斜插入,在到达离防爆墙六十米左右的地方,再改向南方与防爆墙并行,与防爆墙并行后就可以开始向城内抛射。

伯仁的应对是,让骑兵团的人下马增援西面城墙,用持续不断的火力大量的杀伤鞑子,同时炮兵也发射霰弹,让鞑子好好感受一下火器的威力。

已经在朔方城的东南方向集结好的鞑子。不等乌审部台吉发令就急不可耐的发动了进攻。

当鞑子领头的骑兵开始转向北方,正要挽弓搭箭时,就见那矮墙上突然冒出一股股白烟,接着就感觉自己被什么东西撞下了马。

已经放平炮口的五斤青铜大炮,此刻也向着鞑子的后续队伍打出了霰弹。还没有来得及调转马头的鞑子骑兵,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一片一片地被扫落在地。

而十斤青铜炮则是向着鞑子还没有出发的队伍发射了实心弹。实行的炮弹在还没有化冻的土地上不断地跳起,一路上人马皆碎。留下了十二道血胡同。

防爆墙上的士兵射击完一轮后,立即接过装好弹药的燧发铳继续射击,让鞑子的骑兵即便逃过了大炮的霰弹也逃不过燧发枪的齐射。

还没有射出一只箭就遭到了如此惨烈的打击,还没有出发的鞑子立马就崩溃的四散逃开,已经出发的鞑子也是调转马头玩命地逃离城墙。

在鞑子讨论燧发枪的射程后,伯仁下令停止了射击,待烟雾散去,少年们看到防爆墙前被打碎的鞑子,他们没有呕吐没有紧张,而是高兴地欢呼起来。嘴里不断喊着立法军万岁。

远处观战的乌审部台吉也被立法军迅猛的火力,惨烈的战场吓傻了,半天说不出话来,直到有手下提醒他要赶紧收拢部队否则人就跑没了。

乌审部台吉这才反应过来让自己本部人马去收拢四散的骑兵,实际上这一波火力输出也就打死了几百名鞑子,只是突然的火力袭击一下子就把鞑子打蒙了。

在花费了一个时辰又杀了好几个小部落的头领后,终于收收拢好了队伍。

但是如何继续进攻又让乌审部台吉犯难了,也不能就这么在这里干耗着,马上青草就要长出来了,得让手下去放牧让牛羊吃草去。

必须尽快拿下朔方城,此时手下提议让那小部落的人覆土攻城,让他们填出一条斜坡到防爆墙那里,这样他们本部的骑兵就可以直接冲进苏方城里,这样做还可以消耗汉军的弹药。

等填好斜坡,汉军的鸟铳也就不能用了,此时他们还用几十年前和明军交手的经验来看待立法军。

乌审部台吉先将小部落的首领召集起来,宣布了将由他们覆土攻城,小部落的首领不敢反对,只能乖乖的按照乌审部台吉的要求,让手下人覆土攻城。

乌审部台吉还将本部人马作为督战队,要求每个骑兵都挖两袋土丢到选定的三处壕沟里,直到填出一条斜坡才能停下来。

而此时的伯仁则是思考如何全歼这股敌军,毕竟自己兵力少,和河对岸的骑兵团一起杀出,最多也就是击溃了对方,并不能将鞑子全部留在这里。

最终伯仁决定还是等到晚上,先用火箭弹将他们的马给惊走,再联合河对岸的骑兵团一鼓作气全歼乌审部的鞑子。

覆土攻城鞑子还是很有经验的,也不是一蜂窝的涌上来,而是派出人马先是诱使防爆墙上的汉军开枪,而后乘着装弹的功夫在抵近扔土袋子。

可惜的是燧发枪装填本就比鸟铳快,而且墙上的汉军是一个人射击,三个人给他装弹,开始鞑子的手段还能奏效,后面鞑子不靠近防爆墙三十米的地方都不开枪。

就这样拉锯了一下午的时间,鞑子都没有填满一条壕沟。只留下了壕沟前堆积的尸体,此时的鞑子士气低落,即便乌审部本部骑兵连杀了十几个小部落的骑兵,也没有人愿意上前送死了。

到了这个时候乌审部台吉已经想退缩了,可又不甘心这么退走。原先明军来是烧完草场就走了,现在是些汉军一直建定居点,是来了就不想走了。

如果就此退走,这些汉军必然更加猖狂地袭击牧民。两难中便想到出发前有人提议去达拉特万户部求援这件事,这股汉军灭了他乌审部,他达拉特万户部就下一个。

想通后立即派人去达拉特万户部求援,也不攻城了,开始扎营看住朔方城,汉军骑兵少肯定不敢出来。等达拉特万户部来了再一起攻城。

天黑后伯仁先是派人联络上埋伏在河对岸的骑兵,让他们在凌晨两点准时从敌营后面发起攻击,随后让朔方城的部队好好休息准备半夜突袭敌营,

到了凌晨一点钟开始布置火箭弹发射阵地,将两百只火箭弹减少装药后,对准了四里外的鞑子大营,十斤青铜炮也将射角调整到最大,装填好了实弹。

接着撑着夜色步军旅和留守的骑兵团分别从北面和南面悄悄的出了城,步军旅负责阻击鞑子向北面逃窜,在走到离鞑子大营两里地才停了下来。骑兵团则是绕到敌军大营南面。

而一直在外埋伏的四个骑兵团也已经运动到了敌人大营后面,等待发起攻击的信号。

乌审部台吉知道鄂尔多斯万户部是在天亮前被偷袭打败的,自然也防备着朔方城的偷袭,他还希望朔方城能够从防爆墙里跑出来偷袭他。

这样他就可以把守军消灭在城外,对于自己本部的骑兵他还是有这个自信的。

所以乌审部的大营看起来松懈都没有几个人站岗,其实整个大营里的骑兵都是和马睡在一起,甲胄都没有脱,随时准备起身战斗。

然而他并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降维打击,即便有逃出去的鄂尔多斯贵族告诉他,汉军有一种火箭很厉害,他也没有在意认为那只是,被吓破胆的鄂尔多斯部贵族的胡言乱语。

最多就是明军常用的手雷,那玩意他见过,就是声响大,炸不死人,最多把人炸成黑炭。

到了凌晨两点整,城内的炮兵按照要求准时发射了火箭弹,十斤炮的炮弹也怒吼而出。

就像辛弃疾的词里写的那样: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于此同时步兵旅也迈着步伐,随着鼓点排着整齐的队列,向鞑子的大营攻去。

火箭弹的呼啸声惊醒了鞑子大营,当他们走出营帐,首先看到的就是星星坠落,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

其他两个方向骑兵也同时发起了进攻,先是被火箭弹炸了人仰马翻,整个鞑子大营都乱作了一套,接着汉军骑兵就杀了进来,

因为鞑子睡觉时和马呆在一起的,一些反应过来的鞑子已经骑上了马,想要逃跑结果迎头撞上了进攻的骑兵。

被立法军骑兵的短铳直接打落下马,张宗贤教导弟子要火力至上,他的弟子上战场都带了不止一只燧发短铳,有的狠人直接带着六只短铳。直接将鞑子集结起来的骑兵打崩了。

杀入鞑子营地的立法军骑兵见人就砍,鞑子要是有骑兵集结起来,就拿短铳招呼。有些鞑子见北面没有骑兵冲进来,便向北面跑去,又撞上了营地外的步军旅。

直接被排枪齐射打落下马,端着刺刀的步军旅走到鞑子营地前,对着被骑兵驱赶过来的鞑子就是一阵排枪。

走投无路的鞑子纷纷投降,军官这才下令停止了射击。

战斗直到天亮才结束,两万名鞑子被炸死打死五千多人,剩下的都投降了立法军。

少年们兴奋地将鞑子们捆绑起来,全部押送到朔方城。

伯仁则是从俘虏里挑选出因为各自原因,逃出边墙投靠鞑子的汉人来,让他们带路前往乌审部的过冬营地。

伯仁要彻底消灭乌审部。大战完只是简单休整了一上午的骑兵们在此踏上了征程。

三天后完全没有防备的乌审部迎来了灭顶之灾,在杀死所有高于车轮的男丁后,驱赶着俘虏牲畜返回了朔方城。

原本已经出发增援达拉特万户部在得知乌审部已经灭亡后,立即返回了部落营地。迅速的将所有外围部落迁移至黄河北面。

至此河套上再也没有超过千人的部落了,剩下的小部落不是逃到了黄河北面,就是投降了太平号。

此战立法军死伤不到千人,斩首两万,俘虏了鞑子男丁一万,鞑子女人五万多,牲畜百万头,马匹六万匹。另外还收服了二十多个小部落。

张宗贤在得知伯仁在此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后,非常高兴,也感叹鞑子的没落,怪不得前世建奴收拾土默特部的时候那么轻松。

随即以立法学派的名义,给骑兵旅的五个团记集体和个人二等功,并且奖励每人十两白银。

这五个骑兵团率立大功,张宗贤决定以这五个骑兵团为骨干,将新组建的十二支新兵团直接补充进去,组成五个骑兵旅。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老兵带新兵快速形成战斗力。

伯仁还询问了对于投降的鞑子部落怎么处置。这次投降的部落不少加起来也快有两万人了,张宗贤决定给投降部落重新划分草场,让他们从游牧变为放牧。

只不过在此之前,得先将他们重新打散,瓦解原有的部落秩序,给他们编户齐名,束发异服。

完成这些后张宗贤就会给他们分配牛羊马匹,教他们如何青储饲料,未来还会给他们提供玉米秆,土豆的茎叶做青储饲料,让他们不用再奔波放牧。

毕竟缴获的牛羊那么多也需要有人去放牧,最重要的是,张宗贤的规划中,未来的草原上将再也没有什么鞑子了。

而且还可以把这些部落分散在黄河边上,起到为朔方城预警的作用。

为了完成此事,张宗贤让王国甫带领二十名内门弟子前往朔方城协助伯仁进行对投降鞑子的改造。

新人新书求订阅!求!求推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