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铁血首辅 > 第140章 马拉铁路通车

大明铁血首辅 第140章 马拉铁路通车

作者:用灵魂去瞄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0:49

第140章 马拉铁路通车

第140章 马拉铁路通车

张宗贤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拿下了整个河套,反而定居点的建设有些跟不上了。

主要问题还是粮食短缺,移民要去边墙外开垦土地,那意味着至少要给移民提供半年的粮食,让他们有时间开垦土地种植粮食。

为了守住河套张宗贤重新调整了,定居点建设方向和军队的布防。

新的定居点将相对于边墙来建设,在离边墙五十里外的地方开始新建定居点。而后再以这些定居点竖向发展,一直建设到黄河上,当然是未来的规划。

军队的布防也重新调整,除了已经建设好的前卫一和前卫二外,在前世乌海市所在地建设前卫四,前卫三则是建设在前卫四与朔方城中间。

在四个前卫基地各安排一支骑兵旅,随后还要招募补充三支步兵团,补充前卫基地的防御。剩下的骑兵旅则是驻扎在朔方城随时策应各方。而后再将少年营从前卫一调往朔方城。

朔方城将作为今后河套的大本营,伯仁负责朔方城以西为包括朔方城的防御工作,良臣负责朔方城以东,在良臣重新建立东胜卫前,西面将不会再进行大规模攻略以防守为主。

防御建设和调整工作要在夏天到来前完成,毕竟现在刚开春,牛羊和马匹都需要补充冬天的消耗,鞑子不能随意出动大军。到了夏天就不一样了,鞑子必然不会坐视太平号的扩招。

шшш_ ttk an_ c o

就算是土默特现在是分裂状态,也要防止鞑子因为共同御敌而放弃彼此的分歧。

进入二月后定居点的百姓,就按耐不住开垦起土地来。有了耕牛的帮助,开垦土地的效率很高。

太平号也适时地开始向百姓推广种植,玉米和土豆。表示将来不管是还贷款,还是交税都只要玉米和土豆。

去求购种子的人,不仅带回来种子,还按照张宗贤的吩咐请来了,种植玉米土豆的能手,加入农学院,由他们教导定居点的百姓种植这两种粮食。

张宗贤还把自己从前世耕战频道,学到的套种,轮作知识教给了农学院的人。在即将到来的春耕中将直接采用套种技术。

等到了秋天,这一百五十万亩土地,提供的粮食将大大充实太平号的粮仓,为继续移民提供充足的保障。

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大明第一条铁路于二月二十二日正式通车,通车当天人山人海,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来看热闹。

经过无聊的剪彩环节,张宗贤带着素娥和儿子坐进了车厢。车厢里还有四大工坊的掌柜。

随着铜锣的响起,由十二匹马牵引的四节的车厢,开始在轨道上行驶起来,铁路协会除了邀请张宗贤乘坐外,还邀请了持股的前三十名股东,前来体验马拉铁路。

行驶了不到四十分钟就到了第一个站台,在站台的工作人员检查了马匹情况后,就继续出发往下一站,最终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就走完了八十里路。

原本骑快马都要走一天的路,不到一个半时辰就走完了。前来体验的宾客被这速度深深地震撼了。这东西运的又多又快,以往运一千斤煤得三辆马车走一天。

现在用这个马拉铁路,三个小时就能运六千四百斤,一天可以跑十趟,那就是一天就能运六万四千斤,换成马车运得两百辆马车才能运完。

用马车运煤一辆马车就得花三百文,而用马拉铁路运一千斤才五百文。而且这个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

接下来的几天马拉铁路都没有拉一斤煤,每天就是拉着前来体验的人群来回跑。有的人一天要坐好几趟。

虽说这条铁路是由铁路协会牵头修的,事实上张宗贤专门安排了一批弟子深度参与了建设和运营。尤其是运营这块,需要很多专业的知识,未来铁路的运营必然是要牢牢地掌握在学派手中。

撑着这热度铁路协会也适时地推出了,新的铁路线路招股计划,就是将这条铁路一直延伸到神木县去。事实上这条马拉铁路会一直接连接到边墙外的朔方城。

只是这边墙外的线路就不方便公开招标,只让四大工坊参与了投资。

新线路预计要修七百里当然不包括边墙外的三百里。预计需要两百万两银子,同样是太平号占股三成,剩下的将公开售卖出去。

新路线是十四两一股一共十万股,在三天内全部售卖完,没有拿到铁路股份的人,想要以溢价收购都买不到。

铁路协会其实更想修的是清涧县到延安府,然后延安府到西安的马拉铁路。一方面是因为路程远耗费大,另一方面延安府不是张宗贤的地盘。

儒生对于这种所谓的奇技淫巧向来不屑一顾。张宗贤也想把马拉铁路修到西安去,甚至修到京师去。最终张宗贤还是派出了赵幕僚,去和延安府沟通一下试试他们的态度。

然而张宗贤低估了马拉铁路的魅力,或者说是金钱的魅力,延安府知府上来就要五成的股份,张宗贤大骂这个知府贪心不足,只同意给一成的股份。

双方讨价还价了一个月才达成了一致,给延安府上下两成股,这两成股不能买卖只能分红,但是修铁路要征得地,还有地方豪强都由延安府出面解决。

这条铁路不会直接修到延安去,先是修到延川县的,然后再从延川县转到延安。

延安府的那一份股份的成本,原本铁路协会想分散的散户身上。张宗贤为了铁路协会的健康发展,便从自己掏钱的三成股里拿出两成给了延安府。

最终这条三百五十里的马拉铁路,以每股六两五钱发行了十万股,也是很快就卖了出去。

至于延安府拿走的两成股,早晚还会回来的,今天你是巡抚,但明天就不一定是了。没有延绶巡抚的撑腰,那延安知府怎么敢和他狮子大开口。

张宗贤现在已经盯上了延绶巡抚这个位子。就等着天启上位给魏公公送钱了。

进入三月后,虽然还是有流民涌入,但是比起去年来说已经少很多,先后两条铁路的开工,也让附近州县的百姓,额外有了补贴家里的事做。

立法学派新一届的招生也顺利完成,这次招收了将近两千名学生,随着张宗贤的弟子开始出现在葭州各个行业,百姓们也明白了,只要进入学派,那就意味着今后将衣食无忧。

不仅是葭州的百姓,就连关中和山西都有百姓送孩子来考试,对于这些原道而来参加考试的百姓,只要不是智力障碍者张宗贤都会留下来。

当然这些孩子大部分还都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真正的书香门第是看不上立法学派的。

关中书院还联名上书要朝廷查办立法学派,被在京城的马师爷给提前化解了。

在朔方城将来作为市中心广场上,从五支骑兵旅挑选出来的代表,接受了张宗贤的检阅。

“万胜”的欢呼浪潮中,授予了五个骑兵旅各自选定的军旗,对于两次大战中立功的军官和士兵,张宗贤亲自给他们颁发了勋章,以及奖励的土地证明。

面对所有受阅部队,张宗贤觉得应该让这些士兵明白此战的意义。

“今天,我们所有人站在这里!站在汉人的土地上!站在朔方,这块我们祖辈用鲜血和尊严浇灌的土地上!

我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正是你们让这片土地重新回归大明。

千百年来,草原上的鞑子无数次的南下烧杀掳强,现在该轮到我们了,寇亦可往我亦可往,我们要夺回失去的土地,重现汉唐盛世。

收回朔方只是第一步,还有安北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直到所有阳光下的土地都成汉家儿郎的耕田。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铁与血来实现。

我很骄傲,在我面前是一个留着千年不屈血液的军团!这血液曾经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流淌过,他们没有屈服过!

现在,他们在我们的血液中蹦涌,想要复仇,想要夺回失去的土地。

最后哪怕是战死,我们面对曾经战死的祖辈时,也能昂首挺胸地告诉他们:我,你的子孙,没有给你丢脸,为了守卫汉家的土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我们立法派是为了,汉家百姓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书读而战,为了让每一个汉家百姓都有田耕而战!为汉家的尊严而战!为立法派的大愿而战!

此乃吾辈之道!”

“吾辈之道!”

“吾辈之道!”

“吾辈之道!”

立法军的呐喊声响彻天地,整个草原都将会被这呐喊声漩翻。

朔方城建设已经开始,被俘虏的鞑子们正在平整土地开挖下水道,四家工坊也派出得立干将前来,誓要建造最好的工坊出来。

相信用不了一年跨时代的朔方城将出现在河套平原上。

从朔方城回葭州的路上,张宗贤还专门看望了,各个定居点的情况,所有开垦出来的土地已经种上了玉米,等过段时间后就可以套种土豆了。

每个定居点的百姓脸上都充满了希望。有了太平号提供的耕牛和铁质农具,就可以将地犁得更深,耕田的效率也会更高。秋天收获的收获就会更多。

每每路过一个定居点,张宗贤就将附近定居点的弟子们叫来开会,询问他们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给他们讲解如何处理百姓纠纷。

这些协助管理定居点的弟子都很小但是都很聪明,相信他们经过这样的锻炼后,未来必将能够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

在定居点的弟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贯彻张宗贤发布的所有命令,还要每天抽出时间教导定居点内的孩子读书写字。

这些在外实习的弟子,每个人都有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关乎着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出来实习的每个弟子每天都要写工作总结,每月找自己的负责人在工作总结上签字,工作总结将作为将来评定各自功绩的重要佐证。

张宗贤经常鼓励在外实习弟子们向学派发行的刊物投稿,还提高了投稿奖励,刊物上写的都是实习弟子在工作中的各自心得,每月出版一次,每个弟子都会收到。

在离开定居点之前,张宗贤都会鼓励弟子们,告诉他们未来有太多的土地需要他们去管理。

现在让他们管理一个一百户的定居点,将来随着夺取的土地越来越多,他们将要管理的是上千户上万户的百姓。未来是他们立法学派的,将来的大明也将由立法学派管理。

已经进入四月的红山墩市,今年开春以来没有一个部落来交易,即便是去年,被清涧县马市抢走了不少生意后,依然有很多部落来此交易。

如今一个部落都没有来,此事怎么也看着不正常。靠着市场吃饭的边军将领,开始还以为鞑子要扣边,所以不来交易,随即上报了延绶总兵。

延绶总兵也以为鞑子要扣边,随即让边墙各堡戒备起来,同时安排人前往草原查看。

此时调查科的人也发现了边将的异动。未防延绶镇的人发现,河套已经换了主人,随即安排投降的部落假装前去交易做个样子。

但是依然没有打消边将们的疑虑,便继续想派人去草原上看看,好在他们的手下都被调查科渗透,收了钱在酒楼躲了几天便回复河套无事,即便有死心眼的出了边墙也会被劫杀在路上。

张宗贤明白这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便想着等天启登基后,拿下延绶巡抚就可以节制这些兵将。

不仅朝堂的马市受到影响,自从拿下河套后,清涧县马市的商队与草原的交易,也就随着双方的交战而中断。

一部分商队转而开始发展内地的生意,还有一部分有闯劲的开始通过兰州往西域走。

现在西域那面是由蒙古察合台后代建立的东察合台汗国,将烈酒,茶叶运往西域利润也非常的可观,对于这些敢于闯荡的商队。

张宗贤给他们提供贷款鼓励他们往更远处走,为将来收复西域的地盘打个前站。

新人新书求订阅!求!求推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