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铁血首辅 > 第143章 如何封印雪妖

大明铁血首辅 第143章 如何封印雪妖

作者:用灵魂去瞄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0:49

第143章 如何封印雪妖

第143章 如何封印雪妖

朱由校此时内心纠结不已,从小接受的儒家教育让他,对这些鬼神之说嗤之以鼻。

可是这个张宗贤说得有理有据的,而且他说的很多事情都已经应验,又不能不信。外一真的有雪妖作祟那。这天也确实是越来越冷了。

而且自从放弃那五个卫所后,大明无论是对外用兵,还是国力都不如刚开国那百年强了。

张宗贤见朱由校陷入了沉思,就知道他已经听进去了,整个北方被冰封你说你害不害怕。现在还是将信将疑,等他当了皇帝后,必将完全信任张宗贤。

朱由校想了半天决定先信此人一回,反正他现在是世子,什么也做不了,当他真的今年当了皇帝的时候,再按照他的说法办也不迟啊!

要是此人骗他,那就等着灭九族吧!

相通了后,朱由校先让魏忠贤将张宗贤扶起来,然后说道:

“非我不相信先生所说,只是此事非同小可,要先在这七处卫所建立祭坛,非得兴起大战不可,去年的大败朝廷还没有缓过神来。

在兴兵开战,皇爷爷必然不会允许的,朝廷的大臣也群起反对的。”

已经跪得腿都麻了,终于可以起来了。暗骂朱由校不识抬举,这个仇他记下了。张宗贤起来后顾不得活动身体,接着朱由校的话继续说道:

“微臣明白朝廷的难处,那雪妖至少还要十年才可以渡天劫,然而天气越来越冷,必然会使百姓田地歉收,如今朝廷为了,应对辽东建奴又加了辽饷。

而加征粮饷就会加重百姓负担,朝廷加征一分,那些贪官污吏就会加征百分,再加上田地歉收,大旱连年爆发,百姓依然已经是苦不堪言,沉重的赋税最终导致百姓活不下去进而造反。

如果单纯的只是百姓造反还好说,朝廷派兵镇压即可,可是此次灾劫不仅是百姓造反,边军也会造反,微臣原以为惩治贪官污吏,给百姓减轻负担即可,在西北之地呆了一年才知道。

这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已经是积重难返了。开国是戍边的军户,已经都成了世袭将官的佃户。招募而来的边军,则是被那些世袭将官喝兵血,死命压榨士兵。完全不顾士兵的死活。

再加上朝廷拖欠粮饷,随便一个火星子,这边军就会造反。这边军造反,必然会泥烂大半个北方,朝廷要想平定叛乱,必然要继续加税,税加的越多,百姓造反的越多。

最终将拖垮朝廷,没有了朝廷的支持,辽东必然也守不住。恐怕没等到雪妖灭世,大明的社稷也将不保啊。”

张宗贤说越多,世子的脸色就越白,接受过帝王教育的他,能不知道大汉死于黄巾起义,大唐亡于黄巢造反。陕西不比别的地方,九边重镇的三边都靠陕西供给。

那里的边军要是造反,北方泥烂都是好的。

张宗贤看着朱由校惨白的脸很是得意,直到这时他才开始说出自己的目的。

“微臣的师父因为泄露天机,已经遭受天谴驾鹤西去了,微臣也因为屡屡泄露天机,而随时会遭遇天谴,世子是真龙降世,有大明气运庇佑,微臣要见世子也是想向世子讨要一件贴身之物,

好借世子的真龙之气庇佑,暂时不遭天谴。”

说着就又跪在了地上。

“而且微臣师承诸葛丞相余脉,又在陕北之地为官,经过多方走访调查,再结合师门传承,已经有了完备的方案,解决边军造反之危。

不但不需要耗费朝廷一粮一饷,即可解决边军,还可以收服河套,重建东胜卫等历年放弃的六处卫所。就连封狼居胥山的大将,微臣也已经算到,收他为徒了。

待世子九月登基之后,微臣便会上奏献上完整灭妖方略。”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朱由校还不明白那张宗贤也没办法了。

听完张宗贤的话,朱由校不再犹豫,快步走到张宗贤身前将张宗贤扶起。然后摸了摸身上,发现带什么贴身之物,至于玉佩这种象征之物肯定不能给张宗贤。

“先生竟然是诸葛武侯的传人,怪不得可以窃得天机。武侯传人必然是大忠之辈,可惜今日本世子来得匆忙未带什么贴身之物。

稍后会让大伴给先生送来,本世子日产书写用的文房四宝,想必此物必能庇佑先生。”

张宗贤在心里骂骂咧咧的,连个玉佩都不给,这还是不信我的话啊!等到九月你不信也得信了。心里这么想,膝盖却很诚实,又跪下感谢世子道:

“微臣叩谢世子赐宝。”

魏忠贤看该说的话都说了,时候也不早了。害怕引起李选侍的怀疑。赶紧对朱由校说道:

“世子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娘娘那面?”

朱由校也怕李选侍发现,别说他不是太子,就是太子也不能随意接见外臣啊!要是被发现了,可不得了,他爹都未必能保住他。

张宗贤见朱由校就要走了,赶紧把剩下的话说完。

“世子登基前一定要忘了微臣,就当是从未见过微臣,一切顺其自然,万万不可有任何反常之举,一切都等到九月尘埃落定时,还有那雪妖最善于蛊惑人心,世子真龙护体那雪妖近不了身,可那些大臣就不一样了,贪赃枉法之辈最容易被雪妖蛊惑。世子登基之后一定要多多鉴别。”

魏忠贤没有给两人继续说话的机会,直接拉着朱由校就走了,丢下了张宗贤一个人在房间里。

待朱由校走了,张宗贤才赶紧坐下休息一会,心里暗骂,大明的朝臣们膝盖怎么受得了啊!这一天都跪多久啊!妈的等立宪的时候一定要加一条,可以跪天跪地跪父母就是不能跪人。

魏忠贤拉着朱由校往世子寝宫走的时候,朱由校问魏忠贤:

“大伴你觉得此人的话可信吗?”

魏忠贤先是瞅了瞅周围,见没人才说道:

“微臣之所以带他引荐世子除了他能预知未来外,还因为他对大明对皇上是极为忠心的,他在清涧县上任知县后,每天早上必会带领衙门里所有人,向着皇宫方向三呼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在上任知州后还是每天如此,大明那么多臣子哪个做到过。”

朱由校听了,觉得张宗贤的确是个忠臣。魏忠贤接着说道:

“世子就先忘了他吧!九月有事他就能活,九月无事他就得死。到时候奴才会办得漂漂亮亮的,请世子放心。”

一直到月亮出来,魏忠贤才回到了房间,手里拿着一个包裹,想必就是朱由校的文房四宝了,而后就告诉张宗贤他需要在这里呆上一晚上。

皇城已经封闭出不去了,等明天一大早就送他出去。

就这样张宗贤就在房间里的地板上睡了一夜,原本魏忠贤是要让他一起睡床的,但是张宗贤心里洁癖,就借口对方是长辈,在地板上凑合了一夜。

第二天天一亮,魏忠贤就带着他一刻也不耽误的出了皇城。直到出了皇城的那一刻两人才松了一口气。

毕竟要让人发现了,张宗贤死不死不知道,魏忠贤是死定了。等到了原先出发的酒楼。张宗贤在雅间换好衣服后,立即就向魏忠贤跪了下来。

“谢叔父救了小侄一命,叔父大恩小侄没齿难忘,今后叔父就是小侄的再生父母。”

魏忠贤赶紧将张宗贤扶起来,绷着脸对张宗贤说道:

“贤侄这是干什么?都是为了大明社稷安危,快快起来。今后你我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有什么事切不可再瞒着为叔了。”

张宗贤尴尬地笑了笑。

“叔父莫怪贤侄,世子是真龙,在他面前泄露天机不会被天谴,否则小侄说的越多,也会对叔父不好啊!”

听张宗贤这么说,魏忠贤的脸色才好看了点。在将世子给的文房四宝交给张宗贤后,魏忠贤也就要回东宫复命去了。

临走前,张宗贤为了感谢便宜叔父帮忙,又拿出太平号发行的一百两大额票据,包了五百张给了魏忠贤。

坐在马车里的魏忠贤拿出票据仔细地反复查看,太平号发行的一百两票据,做工更加精美,还有防伪水印,和一条金线贯穿整个票据。直到到了皇城下,魏忠贤才依依不舍地收起了票据。

等回到京城外的据点后,张宗贤没有耽搁,将带来的价值二十万两的票据给了马师爷,交代他用这些来贿赂大臣们,一定要保证在九月前,不让任何人察觉河套有变。

有任何举报张宗贤的上奏都要拦下来,花多钱都行,一定要撑到九月。现银随后就会送到京城来。交代完这些张宗贤就一刻不停地踏上了返回葭州的道路。

没有立法军在侧,没有众多弟子的包围,让张宗贤非常的缺乏安全感。

在张宗贤走后的几天,陆续有人拿着票据到太平号来兑换现银,开始换的都不多都是几百两的换,马师爷还专门调配了现银准备应对,后面竟然没人换现银了,反而开始用现银换起票据来。

而且换的人越来越多,张宗贤交给马师爷的原本用以贿赂大臣的票据都不够用了。原本没有计划在京城使用的小额票据也有人开始换起来。

马师爷一打听才知道,太平号的票据不知为什么在皇城内流行起来,票据携带方便,面额又大,再加上宫里的人也去太平号试过了,的确可以换成银两。

而且魏公公还打过招呼,那太平号是他侄子的产业,都掂量着点。

皇城里流行起来后,自然也就会流通到民间。宫里的公公拿着票据买东西,百姓们不敢不收,虽然他们拿到票据就会换成白银,但是只要流通起来,那市场存余就不是个小数目。

只要一家敢收,很快其他家都会跟进。老百姓早就苦于买东西随身得带着剪子,要不就是得背着一大串一大串的铜钱。小额票据的需要简直是无底洞。

原本在京师的分号是当成一个情报据点来发展的,平日里就没有什么业务,而如今每天人来人往的,伙计们从早忙到晚。不得不临时招募了一些人手。

马师爷此时才领会到这票据的厉害,单单这一个票据就能换来多少真金白银,未来更是可以动摇大明的统治基础。

马师爷想明白后,立即骑着快马去想要追上张宗贤。

他要当面说服张宗贤让京城的太平号分号扩展在京师的业务,让总号给京师分号提供更多的票据,借此机会让票据替代百姓手中碎银和铜钱。

还好张宗贤不像来时那么着急。经过两天两夜的追赶终于在进入山西前追上了张宗贤一行。

看到马师爷风尘仆仆地追来,张宗贤还以为出了什么变故,难道世子要杀人灭口,在得知是因为太平号票据的事后,张宗贤才松了一口气。

作为穿越者当然知道这票据的威力,前世丑国向全世界收铸币税的时候多爽,可是就因为他太暴利了,所以张宗贤才不敢大张旗鼓地发展。

毕竟张宗贤现在的势力只能辐射到延安府,到西安都勉强,即便有魏忠贤照应,可京城的水又深又浑,朱由校还没有登基,魏忠贤现在说的话,也就在宫里管用。

那些世家大族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内廷太监,又不是司里监的秉笔。

太平号的票据要是在京城完全流通开了,就等于整个北方都接受了票据的流通。到时候发行一个亿的票据估计都不够。

如此泼天的财富,那些世家大族能不动心吗?那些世家大族必然会巧取豪夺太平号。夺不过来也会使绊子,让太平号无法正常经营。

而且太平号现在也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扩张,毕竟一个分号掌柜不仅要会经营,还得要忠心。通信手段的落后也限制了太平号的发展。

不过马师爷也有他的理由,现在京城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可了票据的价值,此时正是大力发展太平号业务的好时候。

不能因为有顾略就自我限制,至于世家大族的巧取豪夺,这些早晚要遇到,现在起步初期就和那些世家大族碰一碰,也不完全是坏事。

新人新书求订阅!求!求推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