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江山第一部 > 第十四回

大宋江山第一部 第十四回

作者:火色山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07:38

第十四回

十兄弟义社相结拜 智状元辞官归故里

韩通狠下杀手,三招打死那老兵,不过电光火石一瞬间的事情,众老兵都还没有会过神来。王峻看都不看那老兵一眼,问道:“他死了没有?”韩通答道:“已经断气了。”王峻点了点头,道:“抬下去,好生安葬,事后以阵亡抚恤,一个铜钱也不能少。”军吏当下拿来一张木板,把那老兵放在木板上,然后盖上草席。

这时一名中年军士挤出人群,伏到那老兵身上,嚎啕大哭,道:“阿爹,你死的好冤”。王峻问道:“你是他的儿子?”中年军士点了点头,道:“你们杀死了我父亲,我...我...”半天说不出所以然来。王峻神色阴沉,厉声道:“你想报仇雪恨吗?”拿出那张生死状,又道:“这是你父亲立下的生死状,白纸黑字,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好好生生安葬他,然后来领抚恤的钱,甚么事都没有发生。若敢闹事,休怪军法无情。”李荣抬了抬手,军吏后面的众亲兵齐刷刷拔出腰刀。刀光霍霍,杀气腾腾,那中年军士哪敢吱声,只是啜泣流泪。王峻道:“抬下去。”四名军吏当下抬起木板离去,中年军士哭天抹泪,扶着木板一起离去。

那二三千老弱病残这时才醒过神来,有的吓得呆若木鸡,有的心惊肉跳。王峻大声道:“还有谁不服老?”众老兵俱都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应声。众人见识了韩通杀人的手段,自忖不是对手。正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抚恤的钱虽然不少,可是人都死了,再多钱也无福消受,傻子才会白白送死。

王峻扫视一遍,又道:“没有人出来挑战了吗?”众老兵唯恐点到自己,悉数低下头去。王峻道:“军队是要打仗的,是要冲锋陷阵的。你等老的老,病的病,残的残,如何上阵杀敌?军中不养闲人,老弱病残者一体遣散回家,这是军法,不容违抗。”话声忽然又变得柔和,续道:“你们当中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军中效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也不能亏待了。自愿归家者三天之后来官署领钱,残者四十贯钱,病者三十贯钱,无病无伤者二十贯钱。冥顽不灵,依旧聚众闹事者非但一个铜钱也没有,还要军法处置。”他一出手就杀人立威,震慑了众老弱病残。他们可不想白白送死,思前想后,终于答应归家。

回到官署,王峻斜着身子坐在大堂上首,众人则坐在下首。他闭着眼睛不说话,众人也都默不作声。过了半晌,李荣问道:“监军在想甚么?”王峻睁开眼睛,道:“我在想怎么对付那些吃空额的军官们。”李荣道:“那些军官们手底下都有一班人,可不比老弱病残们好对付。一个处置不当,说不定会引发哗变。我想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不如等侍中回来再说。”

韩通道:“要他们把吃进嘴里的肥肉再吐出来,只怕谁都不会答应。”王峻道:“是我也不会吐出到嘴的肥肉,以前的事可以既往不咎,但是以后绝不能再吃空额了。”望着王朴和魏仁浦道:“你们有甚么好办法?”王朴沉吟片刻,道:“打蛇打七寸,要逼他们乖乖就范,就要拿住他们的软处。”王峻问道:“甚么是他们的软处?”王朴道:“他们除了吃空额,难道就没有别的贪赃枉法之事?拿住他们贪赃枉法的罪证,就不怕他们不服从军法了。”

王峻冷笑一声,心中已有计议,当下道:“齐物、道济,你们暗中收集军官们贪赃枉法的罪证,一个都不漏。”王朴和魏仁浦应声答是。王峻又道:“李荣、韩通、郭崇威,你们三人分头招募新兵,并加紧训练。”他们三人领命说是。

此后节度使官署里每天人进人出,格外忙碌。反而军营却风平浪静,似乎甚么都没有发生。那些吃空额的军官们以为王峻的三板斧使完了,依旧我行我素,浑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过了二十多天,李荣、韩通、郭崇威等武官这边招募了万名新兵,并加紧训练。王朴和魏仁浦这一头,也把众军官贪赃枉法的罪证收集的差不多了。王峻见万事俱备,于是召集众军官来节度使官署议事。

众军官陆续来到官署,这些赳赳武夫们有的五大三粗,有的面目狰狞。王峻还没有来,俱都肆无忌惮,打招呼的,说笑的,堂下叽叽喳喳,响成一片。这时脚步声响,两队亲兵踏步而入,站到了众军官身后。一个个手按腰刀,面无表情,站的和木桩一样挺直。众军官有的大惑不解,有的诧异惊奇。脑袋转的快的,终于明白这是进来容易出去难的鸿门宴。

这时一名军吏走进大堂,大声道:“监军到。”只到此时,众军官方才安静下来,各自正襟端坐。足音跫然,王峻走到堂上,站在案后,郭崇威和李荣站在他的两侧。其实韩通这时另有重任,他在外面埋伏了刀手,只要军官作乱,就听令冲杀进去。众军官起身行礼,齐声道:“见过监军。”王峻嘿嘿而笑,道:“诸位请坐。”他坐下之后,众军官这才坐下。王峻笑道:“来天雄军这么久,还没有和大家聊聊。今天好不容易请诸位来,齐聚一堂,尽管畅所欲言,有甚么苦水只管倒出来,本监军洗耳恭聆。”眼见堂众军官左顾右盼,但是没有一个人说话,又道:“你们都不是腼腆的小娘子,怎么都害羞起来了?”

堂下一阵大笑,众军官见他满面春风,一脸祥和,举手投足之间斯文和蔼,都觉如沐春风,不觉放下了戒备之心。一名军官站起身来,粗声粗气道:“要说咱们这些带兵的军官实在是太苦了。”对着众军官道:“大家说是不是?”众军官怎能放过这个起哄的机会,当下大声说是。王峻笑眯眯道:“如何个苦法,不妨说来听听。”

那军官道:“咱们带兵打仗,当真是提着脑袋玩命,饷钱又少,当真是苦不堪言。”众军官当下七嘴八舌,大倒苦水,大堂里顿时乱哄哄的。王峻陡然一拍大案,霍然而起。众军官见他忽然变脸,着实吓了一跳,各自住嘴。王峻冷笑几声,疾言厉色道:“你们还有脸跟本监军说委屈。”随即大声道:“把罪证统统呈上来。”话声刚落,王朴和魏仁浦分别捧着一大摞案卷走来,整整齐齐放在大案上。

王峻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案卷,道:“何初三。”坐在后面的一名军官站起身来,躬身道:“下官在。”王峻瞵目而视,道:“你做没做过甚么大逆不道的事?”何初三虽然心中发虚,但是仍然梗着脖子道:“下官一向恪尽职守,严于律己,没有做过大逆不道的事,监军莫要冤枉了好人。”顿了一顿,又道:“军营里还有事等着下官处置,下官告辞了。”不等王峻准允,大步往外走去,可是却被韩通堵在了大堂口。韩通手握钢刀,面目狰狞,恶狠狠道:“监军没有叫你离开,回去。”何初三下意识的要拔腰间兵刃,可是进大堂之前,已然解除了兵器,自是摸了个空。韩通双眼瞪的铃铛也似,厉声道:“回去,不然宰了你。”

何初三只得返回大堂,神情变幻,脸色忽青忽白。王峻嗤之以鼻,嘿嘿冷笑,道:“本监军冤枉你吗?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拿着案卷念道:“乾佑元年一月二十二日,你在酒楼吃花酒,与人争风吃醋,殴伤两名客人之后逃之夭夭。国丧期间,陛下一直带孝,清心寡欲。你却在酒楼狎妓吃花酒,简直丧心病狂,不忠不孝。单单只这一条,本监军就能治你大逆不道之罪。”

何初三背上冷汗直流,自知一旦认罪必受严惩,犹是嘴硬,道:“下官冤枉,请监军明察。”王峻咬牙道:“铁案如山,还不认罪吗?本监军倒想看看,究竟是你的嘴硬还是军棍硬。来人,把他拖出去,先重打二十军棍。”两名军吏当下把何初三拖出大堂,脱下他的裤子,揭开上衣。按在地上,噼里啪啦,重重打了二十军棍。每一棍都用尽全力,打在何初三背上屁股上嘭嘭作响。何初三杀猪一般嚎叫,叫声惊天动地。大堂里的众军官听在耳里,无不心惊肉跳。

刑杖过后,军吏把何初三拖进大堂。他背上屁股上被打的血肉模糊,巨疼之下,浑身发颤,额头脸颊犹是汗如雨下,不住的**。如同一堆烂泥一般瘫软在地上,只剩下半条命了。众兵官虽然都桀骜不驯、铁石心肠,但是此情此景,也不禁心生怜悯。更有心虚之人大咽口水,或者暗暗担心。

王峻沉声道:“还不认罪吗?”二十军棍下来,已然把何初三打怕了,再也不敢倔强,道:“下官认罪,请监军网开一面。”王峻道:“早点认罪不就好了吗?为甚么要白白受这皮肉之苦?”何初三无言以对,低下头去。王峻摆了摆手,两名军吏拖了何初三退下。

王峻不再言语,拿起一份案卷,斜着身坐在椅上,仔细查阅案卷。众军官不知道他又要点谁的名,无不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大堂上鸦雀无声,众军官各怀心事,如坐针毡,当真是度日如年。难受之情,无法言表。众军官虽然不敢说话,但是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彼此眉目传意。最后一名大胡子军官硬着头皮站起身来,道:“监军有甚么事,尽管吩咐,下官们不敢违抗军令。”众军官纷纷应声附和,道:“监军要咱们往东,下官们绝不敢往西”,“虽然下官们以前犯了点小错,但是念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请监军格外开恩”。求情的也有,起誓的也有,不足而一。

王峻放下案卷,道:“你们早点这么说,不就甚么事都没有了吗?”顿了一顿,又道:“军中有二三千老弱病残,本监军已经裁汰完毕了。有个老兵不服老,非要与马步军都校韩通比武,结果给打死了。本监军已经按阵亡抚恤了。”众军官连声说是,至于是甚么,就不得而知,反正说是大致错不了。王峻又慢条斯理道:“今天召集大家议事,为的是吃空额的事,想必事先你们也都猜到了。”那大胡子军官道:“下官愿意把吃空额退出来,下官一时糊涂,请监军法外开恩。”众军官纷纷说是。

王峻道:“郭侍中和本监军商量过了,以前的事可以既往不咎,不过从今往后,不许再吃空额。”话锋一转,又道:“话说回来,诸位都拖家带口,每月只靠这点饷钱,怕是要喝西北风。落得妻儿老小埋怨不说,自己脸上也没有光彩。人心都是肉长的,郭侍中不是铁石心肠之人。他体恤大伙的难处,拟定饷钱翻倍,不知诸位意下如何?”虽是询问众军官‘意下如何’,却是一付命令的口气。众军官没有一个是干净的,私下里或多或少做过见不得人的勾当,就怕老黄历给翻了出来,公之于众。

王峻先把何初三打得半死,树立了威信。然后又打又拉,其间屡次变脸,要命的狠话说出来斩钉截铁,规劝的话说出来又语重心长,时而霹雳雷霆,时而春风细雨,火候无不拿捏的恰到好处,耍猴似的把这些嚣张跋扈的军官们耍的晕头转向,摸不到头脑。最为要命的是,查实了众军官的把柄罪证。众军官虽然鲁莽颟顸,可是不傻,知道若不答允,下场比何初三只会更惨。可是点头答应,又断了财路。是钱财要紧还是性命要紧,二选其一,自是身家性命重要了。

众军官权衡利弊,纷纷断然答允。王峻心中暗笑,道:“大家既然答允了,那就一言为定。”陡然之间,脸色又变得严肃异常,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望诸位不要再三心二意了。”众军官异口同声道:“下官绝无异心。”王峻颔首称善,又道:“诸位回去之后好生练兵,郭侍中回来,就会去各军营查看。谁的兵带的好练的好,本监军做主,重重有赏。”众军官齐声说是。

王峻右手一挥,道:“诸位回去罢。”那知众军官口里答应,却不告退。王峻见他们神情古怪诡异,脸色一沉,皱眉道:“怎么,你们还有话说?”那大胡子军官嘻嘻而笑,指了指案上的案卷,道:“监军,这些东西...”王峻会过神来,笑道:“郭侍中和本监军商量过了,只要诸位忠心耿耿,以前的事都一笔勾销。至于这些东西,一把火烧了,就当甚么事也没有。”吩咐魏仁浦和王朴,要他们把案卷拿出官署,焚为灰烬。众军官看着每份案卷都烧成灰烬,这才放下心来。

众军官初看到王峻时,见他眉清目秀,宛如一介弱不禁风的书生,打心眼里就瞧不起。殊不知王峻工于心计,胸藏沟壑之城,腹怀山川之府,在座的众军官,加起来也难以匹敌。他略施小计,恫之以吓,晓之以情,打捏揉拿,把众军官收拾的服服帖帖。众军官出了官署,方才陆续回过神来,无不心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之感慨,再也不敢小瞧王峻了。

过了数日,郭威回到官署,当即召集众人,升堂议事。王峻道:“你出去巡视的这些时日,我裁汰了军中的老弱病残,另外还招募了一万新兵,眼下正在加紧练兵。”郭威大喜,笑道:“我不过出去巡视一个多月,秀峰兄就干成了这两件大事,辛苦你了,也辛苦诸位了。”王峻微微一笑,道:“咱们十几年的交情,不分彼此。现如今同在一条船上,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当仁不让,我都一一操办了。”

郭威道:“招募新兵容易,有钱就行。裁汰老弱病残也不是很难,难就难在不许军官们吃空额。”王峻道:“这件事我也办的妥妥当当了。”郭威又惊又喜,问道:“秀峰兄是怎么做的?”王峻道:“我先要文伯和道济暗中收集军官们私下里贪赃枉法的罪证,然后传令议事,先把一个军官打得半死,你当然知道这叫甚么?”郭威颔首道:“这叫下马威。”

王峻连连点头,又道:“这些军官们没有一个是干净的,生怕揭了他们的老底,当然唯唯诺诺,不敢说一个不字。”郭威大声赞道:“这件事秀峰兄办的漂亮之极。”有感而发,赞不绝口。他走到堂下,来回踱步,续道:“长久以来,兵强逐将兵悍欺帅,天雄军更是彪悍勇猛,素有狼虎北军之称。我虽然出外巡视,可是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军官们吃空额,大发横财。若是不理不睬,哪有多余的钱招募新兵?如果逼的急了,又怕他们聚众哗变。一想到这些,我就头疼不已。想不到秀峰兄摆个鸿门宴,就把他们治的俯首帖耳,当真高明之极。”

王峻自己也志得意满,翘着二郎腿,轻轻抖动,道:“对付这些骄兵悍将,不来点狠的,怎么能制服他们?”郭威颔首道:“秀峰兄所言极是,常言道:义不行贾,慈不掌兵。要整饬军纪,就是不能心慈手软。”顿了一顿,又道:“论说处置大事,我有些地方毕竟不如秀峰兄。”王峻笑道:“咱们这对难兄难弟,半斤八两罢了。”

郭威道:“秀峰兄干成了这三件大事,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今晚也能睡个踏实觉了。”王峻嘿嘿冷笑,道:“军官们眼见有把柄罪证捏在我的手里,央求我付之一炬,殊不知我留了一手,早已暗中誊录了一份。”郭威问道:“为甚么还要保留一份?”王峻似笑非笑,神色显得十分诡异,道:“我自有用处,日后再见分晓。”郭威脸上虽然不动声色,心中却想:“他这般心口不一,毕竟心机太深,心术不纯。”这个念头稍纵即逝,在心中没有留下痕迹,又道:“拿地图来。”柴荣当下打开地图,铺在案上。郭威道:“大家过来看看。”众人走上前去,站在大案周围。

郭威道:“此番巡视,各州县武备松弛,不但兵力不足,兵器也不足,弓箭朽烂,刀剑钝坏,比比皆是。再加上恐惧辽军,情势不容乐观。辽军不侵袭则已,一旦打进来,势必不战而溃。越往北走,人烟越是稀少。更有甚者,村落里鸡犬不鸣,成了废墟。边境荒无人烟,军心涣散,辽军更是如入无人之境。”王峻问道:“你有甚么谋划?”郭威道:“我早就想过了,把天雄军化整为零。裁汰了老弱病残,又招募了一万新兵,天雄军眼下共有多少兵马?”魏仁浦回道:“共有三万八千六百名军士,战马二千七百二十匹。”

郭威笑道:“道济,你能对答如流,下面一定十分用心。”魏仁浦道:“下官职责所在,怎敢不尽心尽责。”郭威目光赞许,点了点头,又道:“辽军所以能长驱直入,来去如风,靠的就是骑兵。咱们步军居多,战马太少了,要想办法购买良驹。”王峻道:“裁汰老弱病残,花了些钱,招募新兵又花了不少钱,如今府库里的钱也所剩无几了。购买良驹的事,能不能推迟一步再说?”

郭威叹息一声,笑道:“这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平定河中的时候,靠的是朝廷供给,一应辎重粮草,源源不绝,万事不用操心。现在做了节度使,就不一样了。” 王峻道:“府库里没有钱,那就加征赋税。”郭威摇头道:“加征赋税是竭泽而渔的做法,一网下去,把鱼都打干净了。等到再撒网的时候,甚么都没有了。河北百姓原本就苦,加征赋税只会招致民怨民愤,此举断不可取。”

王峻道:“不加征赋税,那就等着坐吃山空罢。”他见郭威不采纳自己的主意,言语之间竟然有些怨气。商议公事,难免意见相左。郭威浑然没有放在心上,笑道:“除了加征赋税,说不定还有办法生财。”王峻心中大奇,道:“还有甚么办法?”郭威道:“我巡视各地的时候,暗中观察,不少人暗中与辽人做买卖。少则一筐一筐交换物品,多则整车整车交换。”这句话点醒了众人,王峻恍然大悟,一拍大案,道:“对极,咱们就和辽人做买卖,用物品换良驹,双方各取所需,都不吃亏。”

郭威道:“做归做,可是不能大张旗鼓,免得给人抓住了把柄,诬告咱们通敌。秀峰兄,这件事就交给你了。”王峻早已跃跃欲试了,自是欣然应允。郭威道:“好了,现在言归正传,议议屯兵的事。”指着地图,又道:“我想在靠近边界的地方修筑营寨,驻守军马,扼守关隘。配以步兵骑兵弓箭手,少则三五百人,多则千人。各营寨之间遥遥相望,互为犄角。战时分进合击,驱逐辽军。平时操练兵马,耕种庄稼。”王峻皱眉道:“这般部署虽然天衣无缝,就怕激怒了辽军。”郭威正色道:“朝廷命我节制河北军马,为的就是抵御辽军。我若尸位素餐,无所事事,上对不起国家,下对不起河北一方百姓。”这句话说的大义凛然,铿锵有力,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众人商议既定,于是分头行事。王峻装扮成商人,与辽人大做买卖,李荣和韩通则负责修筑营寨。

李继勋投军之后,因为膀大腰圆,力大体壮,还有几手武功,兼且头脑灵活,人缘又好,很快就升为了小军官。他那日给赵匡胤一举撂倒在地,始终耿耿于怀,心想要不是事先和混混们大战一场,耗尽了气力,不然怎会落败?一直都在寻找机会,要和赵匡胤再公公平平比试一场,早就托人传话了。只是赵匡胤一直护卫郭威在外巡视,因此始终没能如愿。

赵匡胤刚刚回到官署不久,石守信和王审琦就找到了他。王审琦二十五六岁年纪,长的高高瘦瘦,和石守信十分要好。久而久之,和赵匡胤也成了好朋友。石守信问道:“你认识一个叫李继勋的人吗?”赵匡胤摇头道:“不认识,没有听说过。”王审琦道:“当日郭侍中出巡,元朗兄弟随行护卫,出了官署没有多远,一群地痞混混追打李继勋,那个被打之人就是李继勋。”

赵匡胤早已忘记了当日之事,他们这么一说,方才想起,道:“我想起来了,他怎么样了,那群混混还再为难他吗?”石守信道:“李继勋从军了,做了小军官。那群混混给掌书记王朴定了罪,重重责打了一顿,他们再也不敢找李继勋的麻烦了。”王审琦道:“倒是李继勋本人对当日之事耿耿于怀,早就托人传话,要和你比试武功。”赵匡胤眉头一皱,道:“事情过去了这么久,李继勋竟然还没有释怀?”

石守信问道:“比不比?”赵匡胤沉吟片刻,道:“要是以武会友,切磋武艺,倒也无妨。”王审琦道:“听说李继勋就是这个意思,你跟着郭侍中出去了一个多月,他寻不着你,因此才托人带话。”石守信道:“他是大名府本地人,咱们若不应战,倒叫他小觑了咱们这些外乡人。”王审琦心中也是这般想法,道:“比就比,你武功了得,还怕输给他吗?”赵匡胤笑了一笑,道:“既然你们都觉得可以比武,就这么定了。”王审琦道:“好罢,我替你约定时间地点。”赵匡胤颔首说好。

这日赵匡胤、石守信、王审琦、王政忠、杨光义、韩重赟一行六人来到城外。李继勋等人早已在树林外等候多时,他们事先约定,只比拳脚功夫,不比兵刃,因此都赤手空拳。双方见面,李继勋拱手道:“赵兄弟,咱们又见面了。”赵匡胤抱着以武会友的想法而来,还了一礼,笑道:“李兄别来无恙,这几位都是我的好兄弟,大家打个招呼,彼此多多亲近。”石守信等人当下自报了名号。对面诸人也自报了姓名,他们分别是刘庆义、刘守忠、刘光义、张琼。

刘光义对着杨光义笑道:“我叫刘光义,你叫杨光义,看来颇有些缘分。”杨光义道:“咱们都在军中任职,又都叫光义,看来确是缘分不浅。”张琼是个脾气暴躁的急性子,早就等的不耐烦了,道:“先比武,套近乎的话等会再说。”李继勋笑道:“他就是这么个牛急脾气,赵兄弟莫要见怪。”赵匡胤道:“张琼兄弟是性情中人,很对我的脾性。”张琼却瞪了一眼,道:“闲话少说,快点动手罢。”

李继勋笑道:“今天邀请赵兄弟出来,乃是为了以武会友,大家点到即止才不至于伤了和气。”赵匡胤性情豪爽,当下道:“李兄请。”大叫声中,李继勋挥拳而上,和赵匡胤打成一团。因为是以武会友,切磋武艺,赵匡胤出招未尽全力。但是李继勋好胜心切,出手就不留余地,全力以赴。他四肢健壮,如同牯牛熊罴,膂力过人。每招之出,力贯臂膀,拳势沉浑刚猛。但是高手过招,比的是招式精妙,而非力气。

十数招之过,赵匡胤看出了李继勋力大无穷而已,招式却是平平无奇。他因势制宜,不与他比拼力气,而是以灵动小巧的武功见招拆招。李继勋越打越觉得力不从心,仿佛给一张蜘蛛网缠住,空有一身力气,却施展不开。他越斗越急,竟然渐渐乱了章法。赵匡胤寻隙捣瑕,一拳打中他的胸膛。这一拳只使了五成力道,连李继勋的皮肉都没有伤到。击中李继勋之后,借力跃后,面带微笑,气定神闲。反观李继勋却是气喘如牛,额头上的青筋高高鼓起,显得有些气急败坏。两人的武功高下立判,其实不必再比了。

李继勋自负天生神力,不甘心就这么输了。虎吼一声,扑了出去,又与赵匡胤斗了起来。张琼愤愤不平,哇哇大叫,上前助战,成了两打一的局面。王审琦怒道:“你们以二打一,好不要脸。”撸袖攥拳,也要上前助战。石守信伸手拦住,笑道:“元朗虽然以一敌二,但是绝不会输。”王审琦与赵匡胤交手不止一次,知道他的武功高到了甚么地步,于是点了点头。

赵匡胤抖擞精神,使出自创的‘长拳’,立时拳声呼呼,掌影重重。斗到分际,踢翻张琼之后,出拳打退李继勋。张琼跃起之后,还要死缠烂打。李继勋一把拽住他,道:“咱们输了,不必再比试了。”张琼这才拍去身上的泥土灰尘。李继勋哈哈而笑,道:“咱们两个人加起来也不是你的对手,我心悦诚服了。”赵匡胤笑道:“承让了。”

李继勋又道:“我一身蛮力,在元城也算是个人物。原以为仗着一身力气足以横行天下,哪知道竟然是井底之蛙。兄弟手段高明,我服输了。”赵匡胤胸襟坦荡,光风霁月,道:“胜负乃兵家常事,大家切磋武艺,图的就是畅快淋漓。”李继勋出了一身臭汗,只觉四肢百骸无不舒坦,笑道:“可惜这里没有酒,不然一边吃酒一边切磋武艺,方乃一大快事。”

张琼道:“我去买些酒来。”李继勋心中大喜,从怀中掏出十数个铜钱,交给张琼。赵匡胤道:“怎能叫李兄一个人出钱,算我一份。”众人当下各尽所能,纷纷掏出铜钱交给张琼。众人皆是小军官,饷钱原本就少,又要养家糊口,剩余的零花钱也不多。纵然如此,毕竟人多,竟然凑了一百多个铜钱。李继勋道:“买两大坛酒,多的钱尽数买肉。”张琼答应一声,快步而去。众人当天从正午喝酒吃肉一直到黄昏,其间称兄道弟,猜拳行令,好不投机。

到得黄昏时分,酒也喝完肉也吃尽了。李继勋抹了抹嘴唇,笑道:“酒足肉饱,天也快黑了,咱们也该回去了。”赵匡胤道:“今天又认识了几位兄弟,好生痛快。能够相识,就是缘分,日后还要时常亲近。”李继勋连声说是,道:“过几天咱们再聚会喝酒。”

从此之后,十人时常聚会。只是每个人的饷钱都不多,这般大吃大喝,大享口腹之福,虽然痛快,可是花钱流水也似,自是捉襟见肘。于是集思广益,想了个办法。买了酒之后,去山上射猎,炖煮烤灸猎物下酒。众人都箭法娴熟,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这天十人和往常一样,打了诸多猎物,在山脚下支起一口大锅。将猎物宰杀洗净,一锅炖煮。十人围在锅边,一边喝酒一边吃肉。吃到中途,李继勋忽发奇想,道:“咱们年纪差不多,义气相投,何不义结金兰,结拜成异姓兄弟。”赵匡胤连声说好,道:“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患难与共,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咱们十兄弟结义,必也能成为美谈。”李继勋颔首道:“古有桃园三结义,咱们又叫甚么?”王审琦道:“咱们有兄弟十人,不如就叫义社十兄弟。”

众人闻言大喜,李继勋大声道:“义社十兄弟,这名字够响亮,就这么定了。”李继勋三十三四岁,年纪最长。杨光义整整三十岁,排行第二。十人按年纪长幼,从右自左,一字排开。跪在地上,双手抱拳。李继勋昂首对天,大声道:“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李继勋...”众人自报了姓名,又齐声道:“今日结为异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天地为证,若违此誓,人神共弃。”结拜之后,十人便以兄弟相称。从此以后,‘古有桃园三结义,今有义社十兄弟’的佳话广为流传。

这天郭威和众属官在大堂里议事,除了王峻,魏仁浦、韩通等人皆坐于堂下。王峻乔装打扮,扮成商人,在汉辽边界大做买卖。其间免不了假公济私,大捞油水。便是跟随他一同经商的陈同、颜衎等小文官也上下其手,获利颇丰。虽然买卖做的蒸蒸日上,如鱼得水。王峻却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除了换取良驹之外,还伺机刺探辽军动向。每日与郭威密函往来,送信的军士不绝于途。

王溥道:“禀告侍中,下官近日耳闻到外间流传着一句话,说是‘古有桃园三结义,今有义社十兄弟’,桃园三结义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义社十兄弟说的则是天雄军里十名军官结拜的事。”郭威随口问道:“是哪十名军官?”王溥回道:“他们分别是李继勋、杨光义、王审琦、赵匡胤、石守信、刘光义、韩重赟、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本来大家都在天雄军任职,情投意合,义结金兰,此乃人之常情,没有可以非议的地方。就怕他们心怀叵测,表面上结拜,暗中勾结私通,欲行不轨之事。”

郭威是过来人,也曾经年轻过,心中不以为然,微微一笑,道:“一群年轻人惺惺相惜,结拜成异姓兄弟,本是常事。放眼天下,这样的事比比皆是。我年轻的时候也曾与人结拜,掌书记用不着大惊小怪。”王溥正色道:“历来兵强欺将,将强凌君。兵将勾结,此乃祸乱之根源。前车之鉴,侍中不可掉以轻心。”郭威幡然醒悟,道:“荣儿,你暗中查查他们十人,看看是否图谋不轨。”柴荣领命说是。

说话之间,一名小吏走到堂外,道:“掌书记,外面有个叫王朴的人,说是你的故友,想见一见你。”王溥颔首道:“我知道了。”转头对郭威道:“侍中知道王朴其人吗?”郭威笑道:“你是乾佑元年的状元,他是二年的状元。”王溥道:“下官去去就来。”郭威点了点头。

王溥走出官署,只见王朴站在靠近大纛的空地上,身畔放着两个包袱,似乎是出远门的样子。王溥走上前去,笑道:“甚么风把你给吹来了?”王朴微微一笑,道:“我辞官了。”王溥以为他说错了或者自己听错了,道:“你说甚么?再说一遍。”王朴正色道:“我辞官了。”王溥这次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王朴没有说错,自己更没有听错。他知道必有原因,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进去说话。”

两人一人拿一个包袱,绕着官署院墙而行,从后门进了后院。进了厢房,王朴放下包袱之后,四下打量,这是里外两间房。里面的房间里一座衣柜,一张床榻,自是卧房了。外面这间房正当中一张书桌,东面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几张四四方方的木凳。陈设虽然简陋,但是一应俱全,甚么都不缺。

王朴问道:“你就住在这里?”王溥颔首道:“是啊,不但是节度使的属官们都住在这后院,便是郭侍中也与咱们住在一起,不过他的房间要大一些。”王朴道:“郭侍中是开府建牙,起居八座的节度使,居然这么俭朴?”王溥笑道:“请坐。”两人面对面坐下,王溥又道:“郭侍中是吃过苦的人,不在乎住小房子还是大府邸。咱们也劝过他,要他住在府邸,可是他说大名府也不是富庶的地方,能节俭一点是一点。住在府邸里,军吏又要做饭又要服侍,少不了花钱的地方。官署后院里房舍多,空着也是空着。住在后院,还能就近处置公事。因此一直住在这后院,府邸也一直空着。”王朴点了点头。

王溥问道:“说说你的事,好端端为甚么要辞官?”王朴摇头道:“甚么叫好端端的?当日你去客栈找我,得知我搬去杨枢相家里,心中定然在嘀咕,我趋炎附势,依附权贵,给自己找了一座靠山。”王溥确是这么想过,今天给他问起,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窘态,拿起书桌上诗文,微微一笑,道:“此一时彼一时嘛。”这句话云里雾里,答非所问。王朴也不深究,嗟叹一声道:“其实我也是身不由己,有苦说不出。虽然高中了状元,头带簪花,骑马游街,旁人看来风光无限。可是在当朝权贵眼里,我又算甚么?他们的一根手指头都比我的腰粗。杨枢相向我示好,我也是身不由己。”越说越是激动,说到最后,拂袖而起。

王溥问道:“杨枢相没有重用你?”王朴沉吟片刻,道:“他笼络我,大约是为了装点门脸。我几次三番规劝他任用文士,重新修订礼法典章,倡兴文教。他却说礼乐文教都是虚的,治理国家,靠的是长枪大剑,只要府库充实,就能高枕无忧了。”王溥问道:“你不受重用,因此愤而辞官了?”

王朴摇头道:“非也,非也。”顿了一顿,又慨然道:“当今天子昏聩无能,文臣沽名钓誉,武将飞扬跋扈。军臣不睦,奸佞横行,此乃乱世之征兆。”话声虽然不高,但是王溥听来,却如平地惊雷,震聋发聩。怔了一怔,方道:“方今天下虽然不太安宁,可是绝不是你说的乱世之前兆,你之所言未免太过武断了罢?”王朴冷笑不止,王溥见他举止放浪,情状似狂如颠,不觉大皱眉头。

只听得王朴又道:“你也是读过史书的人,岂不闻‘以史为镜’这句话?远的不说,就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朝,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擅权。安史之乱之后,藩镇拥兵自重,朝廷无法节制。几经折腾,大唐朝终于烟消云散。我敢断言,天下不久就要大乱。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为了避免受到无妄之灾,我决意辞官。见过你之后,就回去东平老家,专心著书。”瞥眼看到书桌上的诗文,问道:“这是你写的诗文吗?”王溥点了点头,笑道:“是我新写的诗,请文伯兄指正。”

王朴笑道:“你学识渊博,通贯古今,写的诗必是上品。”一边说一边拿起诗文,凝目端详,诗的题目是《咏牡丹》。王朴念道:“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念完之后,惊叹道:“好诗,好诗!”王溥问道:“好在何处?”笑吟吟的望着王朴,看他如何解释。

王朴道:“诗中看似描述枣花、桑叶、牡丹这三样东西,实则是以物喻人。牡丹是甚么?”王溥笑道:“是甚么?”王朴又道:“牡丹娇艳欲滴,供人观赏,素有国色天香之称。不过花开花谢,只留下一片狼藉。诗中的牡丹暗喻朝廷里的皇亲勋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竟是一无是处。而枣花和桑叶相比牡丹,简陋朴实,简直不堪入目。可是就是这朴实无华的东西却大有裨益,枣花结果成实,就是枣子,用以充饥裹腹。桑叶喂蚕,桑蚕吐丝,织以绸缎,可以制衣御寒。满腹经纶、才高千仞、立志济世安邦的寒士岂不正是朴实无华的枣花、桑叶 ?”目注王溥,又大声道:“你我正是诗中的枣花桑叶。”王溥击节叫好,站起身来,道:“知音,文伯兄,只有你才能读懂我的诗,真真是我的知音。”霎时之间,顿生惺惺相惜之慨。也正是这一瞬间,把王朴当成了知己。王朴也是如此,笑道:“正因如此,我才特意绕道来看看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