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鹤唳华亭剧本 > 2

鹤唳华亭剧本 2

作者:TXCW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10:31

2

eP02

1丹凤门内广场日外

丹凤门城楼下,坠楼的张尚服被禁军们包围,只能看见他们脚下被鲜血染红的残雪,如同染血的白绫。

(切)写着几行墨字的染血白绫被一双颤抖的手捧着。

李柏舟看着手的主人卢世瑜。

李柏舟:简直骇人听闻!——居然利用先皇后的旧宫人陷害手足,幸好此人还有一线良知,不然萁豆相煎的惨事,竟要再发生于我圣天子治下!

(字幕 中书令 李柏舟)

卢世瑜:今日事,分明是鼠辈存心陷害。中书令难道想一手遮天,掩盖真正狼子逆心吗?!

(字幕 太子少傅 吏部尚书 卢世瑜)

李柏舟:卢尚书是东宫业师,情急之下说出这话,在座都能理解。(黄赐等几个官员附和点头)只是诸位亲眼所见,说齐王有贺礼的,是太子殿下!难道那(指着远方张尚服的身体),就是他的贺礼?!

顾逢恩冷笑:也许就是呢?卢尚书是东宫业师,中书令还是齐王妃之父!(群臣望向齐王)中书令的话,也不是随口说来的吧?

李柏舟:不管是谁的岳父,臣先是天子之臣!休说今日之事天日昭昭,满朝都是证人。就是三年前,孝敬皇后薨逝之夜殿下未侍奉在侧,反命嘉义伯擅开宫门——

皇帝闻言,不由皱眉,望向萧定权。

而他眼中的萧定权已经平静了下来。

萧定权望着卢世瑜丹凤门城楼。

(闪回)彩棚内。

张尚服:殿下,齐王要我局内人用三年前的旧事,在冠礼之上攻讦殿下。请殿下早作防备——

萧定权:那个内人是谁?

张尚服迟疑了:隔得太远,小人没有看清楚——

(闪回结束)

朝臣还在争吵。

顾逢恩:李柏舟!你跋扈——

萧定权一声断喝打断了他。

萧定权:顾逢恩!上城楼,截住那个带轴子的宫人!

顾逢恩稍一愣,立刻回过神来,转身便向城楼的方向跑去。

众臣面面相觑。

2丹凤门城楼日外

城楼上,吴内人跌坐在地,裹着黑色锦缎外套的卷轴散落在她脚边。

(切)顾逢恩奔到了城下。

(切)吴内人抱着立轴,跌跌撞撞往城下跑。

(切)顾逢恩快步爬上城楼阶梯。

(切)几乎要遭遇之际,顾逢恩似乎听见了响动:什么人!

顾逢恩快步爬上城楼,城楼上已经空无一人。

щщщ?ttд n?c o

(切)禁军某捂着吴内人的嘴,悄悄开打了留着的小门。

(切)顾逢恩无奈地四顾。

(切)禁军某望着立轴低声:大王说,赶快回去,把这东西处理好。

吴内人惊惶点头。

3丹凤门内广场日外

回归的顾逢恩,向萧定权摇头。

萧定权向他点头,以示知情。

顾逢恩慢慢地退回。

李柏舟:嘉义伯拖延了这么久,殿下说的什么宫人在哪里?

萧定权没有回答。

卢世瑜:殿下!究竟有什么隐情,还请殿下直言!

萧定权悲哀地望着卢世瑜,还是没有回答。

卢世瑜:陛下,臣请三司介入,彻查此事,严惩奸宄,还国本清白!

李柏舟:到底师生情深,卢尚书还真是自信——

李柏舟跪地:陛下,不但今日冠礼应该中止。臣为国家宰相,质疑储君德行,不勘国本之位。请陛下明察!

半数臣工跟随李柏舟跪下:臣等请陛下明察!

皇帝看看李柏舟,再看看萧定权。他在隐忍。

皇帝:看来今天太子不说句话,他们都不会罢休的——

站在礼台上的萧定权,目光越过众臣,投向了张尚服坠楼的方向。

他看着张尚服被禁军们抬起,意图离开。

皇帝警告地:说话,太子。

萧定权喃喃:臣——现在无话可说——

皇帝大怒:典礼先停了。李重夔,送太子回宫去!

李柏舟胜利的笑意。

卢世瑜焦灼的神情。

李重夔向萧定权行礼:殿下,请——

萧定权跟随他向前走了两步。

丹凤门方向,他眼中的禁军突然止住了脚步,一人伸出手,探了探张尚服的鼻息,然后匆匆向礼台的方向赶来。

萧定权止住了脚步。

赶来的禁军匆匆报告李重夔,李重夔一惊,再上报给皇帝。

李重夔:陛下,坠楼之人尚存一息。

局势改变,跪地的李柏舟神情陡变,望向齐王。

齐王双手握拳,蹙眉望向城楼的方向。

萧定权突然转身面向皇帝,跪地:陛下,臣现在无话可说!但臣同卢尚书,请彻查此事!

卢世瑜见状跪地:陛下,臣等请彻查!

又有小半数的朝臣随他跪下:臣等请陛下彻查!

皇帝放眼望去,两跪者和余下的立者,派系分明地分割了整个朝廷。

皇帝:这是国是,你是国本。太子要想好了后果——

萧定权叩首:是!

萧定权转对台下齐王:本宫的提案,齐王赞同吗?

齐王:殿下,今天从头到尾,罹受无妄之灾的,是臣!

萧定权一笑:本宫就知道卿不会有异议——所以已经让嘉义伯,先行一步,去拘捕尚服局所有宫人了——

众臣惊哗,这才发现顾逢恩早已经不在场。

皇帝看看太子,再看看齐王。咬牙。

4尚服局库房日内

立轴放在齐王书写的几案上。

吴内人拉开一个个抽屉,在焦急地寻找着什么东西。

(切)尚服局,内人们尖叫着、哭泣着,被军士们一一从室内推出。

顾逢恩从惶恐悌泣的内人中一路走过去:按着名册搜,不许走脱一个!

(切)吴内人终于在某个抽屉的一角找到了火石和火镰。

(切)顾逢恩引人一路走过,路过库房院门。

他折返了脚步:这是什么地方?

(切)吴内人听见院内的脚步声,她击打着火石和火镰,但手指颤抖,几次都不能成功。

(切)顾逢恩在库房门外停下,一手推门,门从内被闩上了。

(切)吴内人终于打着了火。

(切)顾逢恩下令:砸开!

5晏安宫日内

已经将衮冕更换成紫袍玉带的常服的萧定权,站在皇帝的书房内。

皇帝:——庶人王子,同法同刑。君子今日,枉言成人?

皇帝转向萧定权:这是跳楼那人告诉你的?

萧定权:是,陛下。

皇帝:她说是齐王所书?

萧定权:是,陛下。

皇帝意味深长看了齐王一眼。

皇帝:那个宫人是谁?

(闪回)彩棚中。

张尚服:隔得太远了,小人没有看清楚。(闪回结束)

齐王关注着,想得知萧定权已知的信息。

萧定权:臣现在还不知道——但是逢恩应该马上能够查出来。

皇帝看着站在一旁的齐王。

皇帝:为什么不告诉朕?

齐王跪:陛下,臣真的没有——

皇帝打断了他:朕是在问太子——

萧定权抬起了头。

皇帝:如果你说的是真话,冠礼之前为什么没有告诉朕?

萧定权无言以对。

皇帝:如果你说的是真话,在冠礼之上,在天下人面前,你这么做,是想看你哥哥的笑话,还是想看你父亲的笑话?!

萧定权咬牙,仍然沉默。

皇帝冷笑:其心可诛!

齐王察言观色。

齐王:陛下,此事不论何情,都是因臣尚未之藩而起,令殿下忧扰,臣实死罪。臣请陛下,许臣离京——

萧定权:大哥,不要走——

齐王疑惑抬头望向萧定权。

萧定权:等那对轴子找到了再走——我身上罪名已经不少了,不想再背上不友兄弟、诬告手足这一条。

6尚服局库房日内外

库外,两个军士在顾逢恩的命令下撞门。

(切)库内,门即将被撞开,而轴子并未完全起火,吴内人惊恐地望向门外。

姜尚宫的声音响起:慢着!

(切)室外,姜尚宫带着数名女官站立在顾逢恩身后。

姜尚宫:嘉义伯认得小人吗?

顾逢恩轻蔑地:姜尚宫。

姜尚宫:六宫宫人,都由小人统辖。嘉义伯是外臣,请勿越俎行事。

顾逢恩挑衅:我倒想看看,统领六宫的姜尚宫,拿什么能够拦住我这个外臣,越俎行事!——砸开!

(切)库内,门闩断了。吴内人抱着还没有烧完的轴子,一脸惊恐,来不及了。

(切)库外。顾逢恩一手按在门上,即将推开。

姜尚宫平静地:陛下圣旨,命小人接管。

顾逢恩愣住,他的手慢慢离开了门。

7晏安宫夜内

齐王:殿下,臣请之藩,是想顾全跟殿下的君臣之义。可臣真写过殿下说的那东西,愿受天诛!

萧定权:下有三司,上有君父。何劳天诛?

皇帝向他们掷出了一本奏章:好了!

齐王和萧定权暂时都不敢再说话。

皇帝怒:——东西找到,该吵再吵,当诛再诛!

陈谨躬身:陛下,搜查尚服局的人回来了——

一人影背光入殿。

萧定权回头:逢恩?

人从背光中走出,出现在他视野中的并非顾逢恩,而是姜尚宫。

姜尚宫向皇帝跪拜。

姜尚宫:陛下,尚服局上下全部八十七人,都已拘系。

萧定权讶异的表情。

姜尚宫:尚服局内已经搜遍,殿下说的人和东西——都没有找到。

齐王悄悄松了口气。

萧定权不可思议地抬头望着皇帝,浑身颤抖。

萧定权:陛下命她去?陛下明知道她是——

皇帝面无表情。

_t t k a n_¢ ○

萧定权看着姜尚宫躬身行礼后,退出殿外。

萧定权看着好整以暇的齐王,失望地:刚才臣说的话,陛下不会相信了,是吗?

皇帝冷淡地:没有人证物证。几句话想让朕相信,想让天下相信,要三法司何用?

萧定权失落地:陛下问臣,为什么不事先告诉陛下——臣就是害怕会变成这样。

齐王不由蹙眉。

萧定权:陛下,如果张氏也醒不过来,陛下要怎么处置臣?

皇帝不言。

萧定权:就是陛下不处置臣,朝廷也不会放过臣。陛下会像想要保全大哥一样,保全臣吗?

皇帝不言。

萧定权:背母不孝,危君不臣——那道讨伐臣的檄文,如果臣事先不声明,就这么当着天下人的面抛了下去。千夫所指、群起攻讦的时候,陛下也会觉得,有罪的,是臣吗?!

皇帝不言,向内室的方向走去。

萧定权突然高声:爹爹!三年之前,为什么不给我开门?!

皇帝止步。

萧定权的泪水垂下。

8丹凤门外广场夜外

三年前雪夜,

丹凤门外,十七岁的萧定权奋力拍打着紧闭的宫门,语带命令地焦急呼唤。

萧定权:开宫门!我是皇太子!

隔着宫门,可以听到陈谨的声音。

陈谨os:国家法制,不涉危急军情,宫门关闭后绝不可擅开,免有谋叛之事,危及天子。殿下身为储君,更请谨守宫规国法。

萧定权伏在门上追问。

萧定权:陈常侍,皇后殿下,还好吗?

陈谨os:是。

定权仍然不肯相信,再度询问。

萧定权:陈翁,我娘,她真的还好吗?

门内沉默了。

萧定权:——陛下在哪里?

陈谨os:陛下已经安寝,小人不敢打扰。

萧定权:陛下,在登华宫?

门内陈谨叹了口气:小人先回去了。

片刻后,萧定权突然开始擂门。

擂门声伴随着少年泣血的声音回荡在无星无月的夜空,并折荡于广场之上。

萧定权:娘——娘——爹爹,开门啊!

身后突然伸过来一双手,将他整个人径直抱离了宫门。

定权挣扎中回头,看清了来人——同样只穿着单薄便服的少年顾逢恩。

萧定权啜泣:哥哥,我一定要进宫。娘大概——

顾逢恩没有答话,把他放在一旁,从怀中取出一份上带三枚鸟羽的军报,高声疾呼。

顾逢恩:长州紧急军报,要即刻面呈天子!开门!

9懿德宫夜外

萧定权的面前是如登天宫的玉阶。

雪积路滑,他跌跌撞撞,手脚并用地奔跑上玉阶。

玉阶的顶端,一双黑色暗花云龙纹的粉底皂靴出现在眼前。

顺着皂靴向上,看见的是寒风中微动的红色常服袍摆、腰上白玉带、以及相貌清癯,却神色阴沉的皇帝。

萧定权愣住止步,迷惘伤痛地望着父亲。

皇帝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一双不见真实感情的冷淡双眼。

试图向父亲寻找安慰和信心的萧定权,面对他如此的深心,有些不知所措。

萧定权:爹爹……

皇帝身后的殿内此时传来了哭号声。报丧的钟声响起。

众人:皇后殿下!

萧定权蓦然瞪大了双眼。

萧定权:娘!

10晏安宫夜内

萧定权强忍着眼中的泪水。

萧定权:臣有罪——那天晚上臣应该留在宫里,臣是昏定看皇后还算好(哽咽)——

臣有罪,臣为了见皇后,让嘉义伯谎造军报夜开宫门,让君父身陷险急。天下人面前,臣不能辩解分毫——可是为什么,爹爹——

皇帝冷淡地看着他。

皇帝:太子心里头,一直都在怨恨朕吧?

萧定权:臣不敢——一国之内,臣不能仇其君。

皇帝冷笑:可一家之内,子可以仇其父?

萧定权抓住了皇帝的衣摆,摇头:爹爹,我从来都没有过。我只是想问清楚,爹爹心里,我——

皇帝握住了他的手:明天早朝——

似乎有了一线希望,萧定权抬起了头。

皇帝将他的手从衣服上拨离:自己请罪吧。

萧定权呆住了,重复:明天早朝——

皇帝已经带着齐王向内殿走去。

萧定权看着他们的背影:臣不会请罪的。

皇帝止步,诧异看着他。

在他的注视下,萧定权站起身,擦了一把眼泪。

萧定权:爹爹刚才问,冠礼上我声明之后,世人再看到那轴子,大哥要如何自处。我也顾虑到了——

齐王惊诧。

萧定权:于公,齐王是我的臣下,臣下有错,我有教导他的责任。于私,萧定棠是我的手足,在天下人面前,我不能不想办法维护他。

萧定权看着齐王。

萧定权:张氏告诉我之后,我就重新写了一幅轴子,让她替换下来了。

(闪回)库房中,张尚服将案上齐王所写的立轴外套解下,换成了太子所写的立轴。

吴内人再度从尚服局库房中走出,她小心掩饰这手中那两卷黑色锦缎包裹的立轴。

张尚服躲藏在门后看着她,一脸痛苦。(闪回结束)

齐王惊惶的表情。

萧定权:刚才姜尚宫不管是烧掉还是毁掉的,是我写的那一幅。原来的,张氏应该藏在什么地方了。她醒不过来也没有关系,嘉义伯想必已经在找了——

皇帝神情复杂地看着萧定权。

11尚服局夜内

张尚服值房内。

顾逢恩指挥着数名军士正在翻箱倒柜。

12晏安宫夜内-外

萧定权:我说的话,大哥不相信吗?

齐王硬撑冷静,摇头:嘉义伯再精明,臣根本没写过的东西,他要怎么才能帮殿下找到?

萧定权:那么大哥不妨拭目以待,明天早朝,我能不能拿出大哥的原件?

(切)殿外檐下,姜尚宫转身离去。

(切)萧定权向皇帝行礼后,向殿门走去。皇帝无言地看着他,没有阻止。

(切)萧定权直走到殿门,适逢李重夔入殿。

李重夔:陛下,尚服张氏。

萧定权止住了脚步。

李重夔:——醒了。

皇帝看着两个儿子,沉吟片刻:你们两个,既然都言之凿凿。太子先不忙回去,留下来问个明白吧——

13晏安宫日外

两控鹤卫架着重伤的张尚服上了丹墀一侧的玉阶。

丹墀的另一侧,姜尚宫正在匆匆下阶。她看见了张尚服。

赵贵妃os:那个贱婢,是她和禁军的私生女儿?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姜尚宫os:有些事,瞒得过天地君亲,也瞒不过——(姜尚宫与张尚服,目光一瞬交错)和她一起进宫的同期。

姜尚宫看着张尚服被带离。

14尚服局夜内

张尚服值房内。

军士无奈向顾逢恩摇摇头:嘉义伯,全找遍了。

顾逢恩蹙眉: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来,不然殿下——

宦官某入室,对顾逢恩耳语了几句。

顾逢恩惊讶:醒了?陛下亲审?

15晏安宫夜内外

皇帝居中而坐,萧定权和齐王侍立在他的两侧。

张尚服已经无法跪拜,她瘫倒在大殿的地面上。

她看见了萧定权不忍的目光。

李重夔:奉旨问尚服张氏话——今天之事,是否有人加害你?

(闪回)张尚服模糊的记忆。

城楼上,张尚服拾起地上卷轴。

她再起身,眼前是吴内人的手,推向了自己。

跌落前,张尚服眼中吴内人的脸,和她随即扔下的一方白绫。

姜尚宫os:知道的话,天下谁会去犯这种逆人伦的大罪?

赵贵妃0s:也是可怜,两个人,都永世不得超生了。(闪回结束)

张尚服:是——

随着她这个动作,萧定权和齐王同时流露出了紧张的神情。

张尚服:小人自己跳下去的——

萧定权惊愕的眼神投向了张尚服。

齐王上翘的唇角。

萧定权声音颤抖:你说什么,张内人?

萧定权看到张尚服眼角,一行泪水滚落。

萧定权:张内人为什么要包庇她?她到底是谁?你不用怕,我答应过你,会保住你一局人平安的——

皇帝呵斥:你住口——

皇帝转而示意李重夔。

李重夔将那方白绫拿到了张尚服面前,给她观看。

张尚服的瞳孔因为惊悸而收缩。

李重夔:罪人想清楚了再回话,构陷储君,是谋反之罪!——是谁让你上丹凤门的?

张尚服:是——

她看了看齐王。齐王紧张不已。

张尚服:——小人自己上去的。

齐王轻松了下来。

萧定权喃喃:为什么——

赶回的顾逢恩显然听到了供述,他跨进殿,呆立在殿门前。

萧定权听见声响,无助地望向他。

顾逢恩万分无奈地向他,摇了摇头,以示卷轴并没有找到。

萧定权突然奔向了张尚服,蹲跪在她身旁。

萧定权握住她的手:张内人,别的事我都可以不问。但你一定要告诉我,你把齐王写的轴子放在哪里了?

16尚宫局夜内

尚宫局隐蔽的监室,几个提着宫灯的内人推开了门。

黑暗的室内被照亮,墙角蜷缩着吴内人。

吴内人抬头,面前是姜尚宫。

吴内人:小人——想见大王——

姜尚宫盯着她耳边的多宝耳坠。

姜尚宫:大王现在和陛下在一起,此事了结,就会带你去见他的。

吴内人点了点头。

姜尚宫:那副轴子,你烧掉之前,打开看过吗?

吴内人摇了摇头。

姜尚宫:你从小就跟着你们尚服,到现在快二十年了吧?

吴内人点头。

姜尚宫:宫里头,应该没有人比你更了解她了吧?

吴内人点点头。

姜尚宫:她要想藏住什么东西的话,你知道会是哪里吗?

吴内人迟疑了片刻,点点头。

吴内人:我们尚服,她怎么样了——

姜尚宫:她醒过来了——

吴内人:她知道是小人——

姜尚宫:她不会供出你来的。

吴内人疑惑的神情。

17晏安宫夜内

萧定权焦虑而殷切的凝视着张尚服。

萧定权:张内人。

张尚服摇摇头:殿下,小人对不起旧主,小人无话可说——

一行鲜血从她嘴角滑下。

李重夔走过,捏开张尚服的嘴唇,旋即向皇帝报告。

李重夔:陛下,罪人咬舌了——

萧定权试了试她的鼻息,对殿外高声:来人!

皇帝:太子想要干什么?

萧定权抬头:陛下,她还没有死——

皇帝:救活她,留着告诉天下,你做的丑事吗?

萧定权呆若木鸡。

皇帝起身:罪人,明日车裂弃市——(对李重夔皱眉)扶他起来,成何体统!

李重夔扶起了萧定权。

萧定权:爹爹,就这么想让儿变成乱臣贼子吗?救救她——

皇帝摇头:你,不只是朕的儿子。朕,也不只是你的父亲。明天早朝,自己请罪。

萧定权沉默。

皇帝作怒:回话!

萧定权闭上了眼睛:陛下,臣遵旨。

(切)殿外,窥视着这一切的宦官某的身影。

18晏安宫夜外

顾逢恩默默跟随萧定权出殿,下玉阶。

顾逢恩:难道她和齐王是共谋?根本就没有她说的那对轴子?

萧定权:张内人,她不是这种人——

顾逢恩:那为什么不肯把那个宫人供出来?

萧定权:也许有什么我不知道的苦衷。

顾逢恩:明天早朝,难道殿下——

萧定权:我无罪。逢恩,你是相信我的,对吧?

顾逢恩驻足悲哀的看着他。

萧定权:而且我知道在哪里了。我们走。

他们身后,刚才偷窥的宦官某尾随离开。

19皇宫夜外

姜尚宫和两三个内人,带着吴内人匆匆走过巍峨的红墙。

(切)萧定权和顾逢恩随后走过同一堵红墙。

(切)姜尚宫一行走过一道回廊。

(切)萧顾二人走过同一道回廊。

(切)姜尚宫一行走过一道宫门。

(切)萧顾二人走过同一道宫门。

(切)吴内人一行人止步,姜尚宫抬起头,眼前是懿德宫的牌匾。

(切)萧定权和顾逢恩止步,眼前是懿德宫的牌匾。

萧定权推开了宫门。

里面并没有人。

20御花园夜外

御花园,太液池的假山石下,已经绕过了懿德宫的吴内人指点着。

几个内人打着灯笼,在山石间翻找。

21懿德宫夜内

宫门打开了,萧定权的面前是一座瑰丽而冷清的宫苑。

如登天宫的玉阶。

没有人打扫,积雪也还没有消融。

他站在阶下望着眼前的玉阶,有些恍惚。

他的皂靴踏上了玉阶的第一级。

五六岁时的萧定权突然从二十岁的萧定权身后跑来,超越了二十岁的他,笑着跑上了玉阶。

二十岁的萧定权跟了上去。

五六岁的萧定权跑到了廊下,突然驻足。

十六七岁的张尚服正蹲在廊柱后哭泣。

五六岁的萧定权驻足,好奇地关切:张内人,你哭了?

十六七岁的张尚服的掌心中,是两截精美的断簪。

五六岁的萧定权接过:别怕,我帮你藏起来。不会让皇后知道的。

二十岁的萧定权含笑观看着这一幕。

五六岁的萧定权转身,跑进了殿内,一面喊着:娘——

顾皇后的声音:三郎来了?

听到这个声音,二十岁的萧定权急忙推门,跟了进去。

败落的殿内什么人都没有,更没有皇后的身影。

萧定权呆立片刻,穿过了外殿,来到书房。

他走到万签插架的书架前,从手大致比出了一个五六岁儿童的身高。

蹲下,在其中寻找着。

拉开一两个抽屉后。

某个抽屉里赫然放着一个黑色锦缎外套包裹着的立轴。

顾逢恩:真的在这里——

取出了立轴。

抽屉里,还有两截断掉的精美玉簪。

二十岁的萧定权,

看着和抽屉的高度同高的五六岁的萧定权发问:娘怎么一下子就知道是在这里的?

顾皇后摸摸他的头:因为三郎只有这么高啊——等你长大了,娘大概就找不到了。

一旁跪着年轻的张内人。

顾皇后:张内人,我可以不处罚你。但是有朝一日这孩子遇到一样的事,也请你们能够回报他——哪怕只是一句话。

顾逢恩:殿下是怎么知道的?

(闪回)张尚服咬舌前:小人,对不起旧主,无话可说——(闪回结束)

萧定权把玩着断簪落寞一笑:毕竟,我是她的故人之子啊。

22御花园夜外

御花园内,吴内人蜷缩在假山石的树后。

(切)远处,太液池旁,内人们显然什么都没有找到。

内人某:看来她一早就不知道,就是趁机想跑,尚宫——

姜尚宫:跑了她,我提头去见大王,但也要先生殉了你们!

两个内人焦急分散去寻找,却离吴内人躲避的方向越来越远。

(切)吴内人在躲藏地,等到三人都渐行渐远,逐渐没有了声息。

她想逃离之际,一条衣带突然从身后套上了她的脖子。

她艰难回头,是适才从晏安宫尾随而出的宦官某。

23懿德宫夜外

顾逢恩抱着立轴,和萧定权一道走出宫,到了廊下。

宫门突然打开了。

灯火通明。

十数名带甲的控鹤卫走入,分侍两侧。

皇帝在李重夔的侍卫下,走入。

齐王跟在他身后。

萧定权惊讶而无言地望着皇帝。

李重夔:殿下,交给天下之前,还是先交给陛下吧。

他从萧定权手中接过了立轴,解开外套,交给皇帝。

皇帝展开立轴后,看了一眼。

他先看齐王,齐王低头。

皇帝反手把立轴甩到了萧定权的脚下。

皇帝:就让太子这么拿去,给天下看吧!

萧定权疑惑地捡起立轴,展开。

立轴完全是空白的。

垂头的齐王,嘴角衔着一抹嘲讽的浅笑。

(闪回)尚服局库房中,齐王在书写立轴。

他的笔蘸的是清水,笔过纸面,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齐王看着库房门外张尚服的身影,对吴内人点了点头。

从他怀抱中吴内人的角度看,这是一卷空白的轴子。

吴内人读出了轴子上不存在的文字:背母不孝,危君不臣……

(闪回结束)

萧定权想起了晏安宫中齐王说过的话。

齐王os:嘉义伯再精明,臣根本没有写过的东西,他要怎么才能帮殿下找出来?

意识到自己从一开始就陷入了齐王的圈套,萧定权愤然怒目齐王。

顾逢恩不安地低声提醒:殿下,那个内人——

24御花园夜外

宦官某将用吴内人的衣带勒住她的脖子,将她带到了姜尚宫的面前。

宦官某:大王要我告诉尚宫,御审已有成论,张氏是按着尚宫的心意来供述的。

姜尚宫看一眼吴内人,点点头。

宦官某:大王说,太子就算找到了轴子也不要紧,他自有应对之策。

姜尚宫:这么说,她已经没有用处了——

吴内人:大王,一直是骗我,对不对——

姜尚宫:不要见血,收拾起来太麻烦。

吴内人眼中有泪光:为什么选中我?

姜尚宫:你不会想知道的。

吴内人尖声:姜氏!终有一天,你恶贯满盈,会永坠阿鼻地狱,不得超生!

姜尚宫平静地:永世不得超生的,是你。到下头去问问你们尚服,就明白了——

宦官某的衣带收紧,吴内人痛苦挣扎着,终于没有了气息,她的身体慢慢滑到了地上。

姜尚宫的视线下移,停留在她的多宝耳环上。

然后抬头意指内人甲乙,冷冷地吩咐宦官某:还有她们。

25懿德宫夜外

皇帝凝视着的空白立轴。

皇帝:你咬定说有那么一个宫人,她到底是谁?

萧定权颓然摇头。

皇帝询问李重夔:尚服局一共多少内人?

李重夔:八十七人。

皇帝:明日尽数处决。

李重夔一愣:臣遵旨。

萧定权大惊,试图阻拦:爹爹!

皇帝:太子明天上朝,记得免冠素服。

萧定权:爹爹,那些都是无罪之人!

皇帝指着他手上的空白立轴。

皇帝怒:先想想怎么保住你自己吧!

萧定权愣住了。

皇帝对李重夔下令:今晚不许太子出宫,明天你亲自送他上朝去。

看看顾逢恩,又怒:还有,把这个人给朕关起来!

控鹤卫士架起了顾逢恩。

顾逢恩不满地、焦急地:姑父!

这个称呼,让皇帝看了一眼懿德宫的宫阙,他迟疑了一瞬。

皇帝:——明天早朝之后,再放。

皇帝离开。

晚走一步的齐王贴近了萧定权:殿下答应保住她一局人?难怪人说轻诺必定寡信,以后可一定要量力而行。

萧定权看着空白的卷轴,咬牙:从一开始,你就打算杀了她的,是不是?

齐王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一笑,拍拍他的肩膀:三郎,别说这种孩子话,免得再惹爹爹生气。

齐王离开。

26皇宫夜外

李重夔侍奉皇帝前行,齐王跟在他身后。

皇帝突然止步。

转回身重重甩了齐王一耳光。

离开。

留齐王愕然驻足。

27皇宫夜外

李重夔无言地跟随着皇帝,控鹤卫士远远跟在后面。

皇帝:重夔,你在想什么?

李重夔摇摇头:臣没有。

皇帝:你也在想那副轴子是白的,很奇怪吧?

李重夔没有回答。

皇帝:你也觉得一味怪罪太子,是朕糊涂了吧?

李重夔:臣不敢。

皇帝叹气:朕知道,他们都说了谎,没准大郎的谎话还说的更多一些。就像小孩子打架,是他先动的手。

皇帝:家务事都不好判断,可——大郎先是朕的儿子,太子,先是朕的臣子。

李重夔沉默。

皇帝:顾思林再回长州,边城千里尾大不掉,手握二十万重兵,也尽数跟着他姓顾。

(插入画面)长州城头,顾字旗帜飘扬。城下骄兵悍马,顾思林正带着顾承恩在阅兵。

皇帝:除了太子,朕拿什么能够节制得住他?

皇帝:就算是大郎先动的手,也只能够委屈太子了。朕只能先当天子,再做他的父亲。但明天早朝之前,你可以私下去跟他说。——让他听话一些,不要再像今天这么不懂事了。

皇帝:就说你自己揣测上意,不要说是——

在幽长的红墙下,皇帝独自,渐渐走远:朕的意思。

28皇宫夜外

齐王在往相反的方向走。

姜尚宫:大王没有事吧?

齐王:那个人,已经处置好了吗?

姜尚宫伸出手掌,掌心是吴内人的一只多宝耳环。

齐王将耳环接了过来。

姜尚宫:大王事先,也不和小人说一声。

齐王:你是说轴子的事?几事不密则害成,尚宫不要介怀。

姜尚宫的疑惑并不完全在此,但是另换了话题:明天早朝上,太子真会——

齐王:现在他手上没有我半点把柄,反倒是自己一身泥水洗不干净。除了顺从陛下的意思,他还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吗?

姜尚宫:陛下要杀尚服局所有人,不单是为了保大王,恐怕也有想维护太子的意思。明天如果闹得太出格了,陛下会不会怪罪大王?

齐王:我原本也有些担心,但是挨了那一耳光,反而踏实了。陛下心里比谁都清楚,还是娘娘说得对,手心是肉,手背只是骨头。尚宫明天等着看吧——只要他一请罪——

齐王将手中的耳环丢弃在了红墙边。

齐王os:我说过,我要的不是他一个冠礼,我要的,是我家三郎这一整个人。

29皇宫夜内

几个控鹤卫士在室外把守着某处宫室。

李重夔带着一个端着饮食的卫士进室。

室内,萧定权独坐。

萧定权:殿帅也觉得我做错了吗?

李重夔沉默一秒:殿下,应该事情一开始就告诉陛下的。

萧定权垂头:我只是想知道,他心里,大哥和我……

李重夔:天心,何必试探?

萧定权:所以我才败了。

李重夔:殿下用膳吧。从一早到现在,还什么都没有吃过吧?

萧定权没有动作。

李重夔:陛下说是那么说,心里还是想着殿下的。

萧定权看了看饮食。

李重夔:殿下当众低个头,这事情就这么过去了。陛下不会为难殿下的。

萧定权:这些话,是陛下对殿帅说的吗?

李重夔迟疑地点点头。

30皇宫夜内外

李重夔已经走出。

卫士甲:殿下吃了吗?

卫士乙摇摇头。

卫士甲看着李重夔的背影:也只能先这么说了。除了这个,拿什么哄得住(目指室内)这位呢?

卫士乙:今晚是哄住了,明天怎么办呢?

卫士甲:那是肉食者担心的事情,你管这么多干什么?

(切)室内,萧定权抱膝蜷缩在床上的身影。

31空镜 皇宫夜至日外

过渡镜头。

层檐叠嶂、勾心斗角的皇宫全景,由夜至日。

32垂拱殿日外

等待早朝的臣工们聚集在垂拱殿外。

垂拱殿的殿门洞开。

满面得意的李柏舟率先走进。

卢世瑜看了看他的背影,跟入。

身穿朱紫官服的臣工,陆续鱼贯进入。

33皇宫日内

白衣的萧定权,在李重夔的陪同下,沉默地向垂拱殿的方向行走。

李重夔:殿下,这边请——

跨过某道宫门,萧定权突然止步。

他的面前,是尚服局二十几个年轻的内人,她们身着罪人的白衣,在宦官的解送下行将被送往某处。

内人们已经绝望,虽然都泪流满面,但都没有哭喊。

虽然行将赴死,看到了萧定权,她们还是按照礼仪,自觉地止步,面向他垂头行礼。

白衣的年轻太子,悲哀地望着白衣的年轻内人们。

画外响起了朝会的钟声。

李重夔:殿下,早朝要开始了——

萧定权:他说过,会保护我的对吗?

李重夔沉默地点点头。

34拱辰殿日内

早朝。

着朱色朝服、戴展角襆头的皇帝端坐于朝堂中央的龙椅上,陈谨侍奉在他身后。

玉墀下西侧站立着齐王。

文臣的范畴内,依序站立李柏舟、卢世瑜、张陆正、黄赐、杜蘅、何道然等文官。

众臣的注视下,萧定权从殿门外缓步进殿。

既没有看齐王李柏舟,也没有看杜蘅卢世瑜,他走到殿中无言跪拜。

皇帝环视群臣,语气也是消沉地:储君冠礼,不但是天家家事,也是天下国事,出了岔子,朕总得给你们一个交代。

对萧定权:——太子代朕说吧。

萧定权看了皇帝片刻后,终于将头上乌纱折上巾摘下,李重夔将纱帽接过。

萧定权:皇太子、臣萧定权,为冠礼变事,向天子及天下谢罪——

满朝惊哗。

卢世瑜喃喃:殿下?

萧定权:齐王身为亲藩,冠婚后未按祖制离京之藩,臣素怀隐忧。才捏造檄文,命尚服局首长张氏,冠礼之时于天下前抛下,欲以此举迫使齐藩离京——

李柏舟一笑。

卢世瑜试图阻止:殿下——

萧定权:不想张氏虽为孝敬皇后旧臣,进不敢诬告亲王,退又怕株连报复。两难之下,只有血溅城前,一死避难。令天子忧扰、典礼中止、臣工惊心——

卢世瑜:殿下!

萧定权:——臣罪同丘山,无言可辩。

满朝再度惊哗。

齐王舒了口气。

萧定权抬起头:陛下,此事——

李柏舟打断了他的话,捧笏出列,态度还算平和:皇太子既已供述,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皇帝片刻沉默。

皇帝:皇太子所做所为,尚无冠礼的资格。冠礼——先就不要办了——

萧定权无言。

李柏舟:太子殿下所作所为,冠礼本来就应该取消!

皇帝:削皇太子食邑两千亩,减俸禄三年——

萧定权无言。

李柏舟:储君食天下供俸,削田减邑,于其何损?处分太轻,难服天下!

卢世瑜忍不住开口:陛下!此事大不合情理,一定有重大隐情奸弊!请陛下明察慎审!

李柏舟看了他一眼:傅之以德义,师之以教训,是保傅之职。储君失德,卢尚书当付首责!

萧定权终于抬起了头:李柏舟!你不要太过分!

皇帝:怠忽职守贻误国本,太子少傅、吏部尚书卢世瑜——罢职审查!

萧定权望向卢世瑜,眼中泪水几出。

萧定权:陛下!这是臣的事情,和卢尚书没有关系!

皇帝警告地:太子——不要干政。

萧定权咬牙住口。

李柏舟:卢尚书自负其责天经地义。

皇帝蹙眉。

李柏舟:——构陷国家亲王,是无人君之道!诬告手足弟兄,是无人伦之情!使无道人,为未来主,是陷天下人于水火倒悬!臣决不能认同坐视!(从笏板后取出一封奏疏)——陛下!如此丧心病狂之人,怎可安居储君之位?!

皇帝蹙眉:中书令,逼迫太过,于已于人(看看站在一旁的齐王)都没有好处。

李柏舟有恃无恐:陛下,昨天冠礼上,皇太子攻讦齐王的话,天下都听到了。如果不按国法公开惩治,就等同昭告天下,有罪的——是齐王!

皇帝蹙眉看看齐王。

李柏舟:陛下——要怎么说服朝廷,说服天下——

半数朝臣跪地:陛下!臣等请按国法,严惩储君!

皇帝默默看着足下,属于李柏舟的势力。他想起了更为急切的压力——顾思林。

他的手攥拳至苍白,又松开。

萧定权紧张地看着皇帝。

皇帝:太子——去宗正寺反省,等候发落吧。

萧定权惊愕:陛下,宗正寺是禁锢重罪宗室的地方。臣是储君!

李柏舟冷笑。

皇帝:你站的地方,是国家明堂。触犯了国法,朕谁都不会庇护。

萧定权眼中带泪:可昨晚,殿帅跟臣说——跟臣说——

皇帝:你跟他说了什么?

李重夔沉默了一秒:臣什么都没有说。

萧定权呆若木鸡。

皇帝:亲自送太子过去吧。

李重夔领命,走近了萧定权。

萧定权失望之极地看着皇帝,垂下了头:臣明白了。

李重夔上前。

萧定权:不用,我自己会去。

他将要转身离去之际。

卢世瑜跪地:陛下!殿下素来仁孝友善,绝不会行此事!臣请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共同介入,彻查此案!

杜蘅:臣附议!

李柏舟嘲讽地:太子殿下都当廷供述了,卢尚书怎么就能够如此笃定?!

卢世瑜:是!太子殿下是先帝交给臣的。请陛下下旨三司查证,不论结果是否如殿下所言,臣皆当一死以谢先帝!

萧定权愣住了。

他看看一脸冷漠的皇帝,再看了看痛心疾首的卢世瑜,眼眶终于湿润了。

萧定权喃喃:老师——

李柏舟笑笑:这里是明堂,卢尚书是大儒,立的哪门子军令状?

卢世瑜:可要是有人构陷储君——

李柏舟:构陷储君等同谋反,赤族而诛!真要如卢尚书说的,臣刚刚无礼,也会请殿下惩处!

杜蘅插嘴:中书令不愧掌过兵部,军令状立得驾轻就熟!

卢世瑜转向萧定权:臣虽然不知道殿下为何要如此供述。但是请殿下先受点委屈,以千承之尊暂涉司法之地,三司立案之后,臣一定能查出证人证物,为殿下洗清冤屈。

皇帝皱眉:卢尚书,这不是你说教的地方。

萧定权抬头,望向殿外。

(闪回)咬舌身亡的张尚服。

地上的空白立轴。

早朝前即将被处决的白衣内人们。

眼前的卢世瑜:下旨三司查证,无论结果是否如太子所言,臣皆当一死以谢先帝!

(闪回)

萧定权恍惚地摇头:老师,我自己的事我自己承担,和老师没有关系。不要让三司介入了——

卢世瑜疑惑:殿下?

李柏舟嘲讽地:卢尚书离职,虽然算不上荣退,但至少可以全身而退,殿下何必让他去冒这个风险?还是请把实情,亲自再告诉他一遍吧。

皇帝皱眉,但没有阻止。

萧定权看着卢世瑜,忍耐地:是我让尚服张氏诬告齐王,她不肯才堕楼的。是我之罪,无言可辨——

李柏舟:卢尚书这回听明白了吗——

萧定权抬起了头,望向李柏舟:——这事情面子上,看起来是这样的吧?

李柏舟愣住了。

萧定权:实情,我稍后会向天子和朝廷汇报——

萧定权从李重夔手中自行把帽子取回,戴好。

萧定权:中书令,听人说话,切忌只听一半。何况刚才是储君向天子述职,中书令迫不及待从中打断,还在明堂上跳梁吵闹,简直殊无人臣之礼!

皇帝疑惑了。

李柏舟诧异地望着齐王。

萧定权一手扶起了卢世瑜:卢尚书,三司就不要介入了,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证人证物,也不劳他们去查了,我手上正好就有——带上来吧!

一朝人望向殿门,二人缓缓走入。

其中一个,赫然是昨晚已被勒死的吴内人。

齐王不但不解,且大惊失色地望向萧定权。

萧定权没有理睬他。

径直地与皇帝对视,无奈的控诉的眼神。

局势逆转了。

35拱辰殿日外

拱辰殿外,侍立的在殿外姜尚宫。

眼看着吴内人抱着黑色锦缎的立轴,在宦官某的陪同下登阶,即将入殿。

她的两耳垂上,只剩下一只多宝耳环。

姜尚宫:你怎么会——

姜尚宫看见了她的脖子上一道深深的黑色勒痕。

(闪回)昨夜,在姜尚宫的注视下,紧紧勒住她脖子的衣带。(闪回结束)

她身旁的宦官某闻声抬起了头,姜尚宫看清了他的脸。

(闪回)紧紧勒住吴内人脖子的宦官某的脸。

宦官某:大王要我告诉尚宫……(闪回结束)

现在护送她上阶的宦官某,和声称自己是逢齐王之命前往诛杀吴内人的宦官某,是一同个人。

姜尚宫顿悟:让你来的,不是大王,是太子——

36拱辰殿日内

吴内人跪在殿中。

齐王和萧定权一道,站在吴内人面前。

萧定权望着齐王,叹了口气。

萧定权:两件事——第一,大哥和姜尚宫,是没有我和嘉义伯之间那种默契的。做什么之前,一定要先通好气,免得叫外人(意指宦官某)钻了空子。

(闪回)昨夜晏安宫前,萧定权和顾逢恩出殿。顾逢恩向宦官某示意。宦官某随即跟了上去。(闪回结束)

萧定权:——第二,(意指吴内人怀中的轴子)呈给天子过目的东西,一定是要事先检查好的,这是最起码的人臣之礼。

(闪回)懿德宫的书架旁,萧定权和顾逢恩展开了卷轴,卷轴是空白的,他们对视一眼,在此时就已经发现了。(闪回结束)

萧定权对呆若木鸡的齐王:齐王,记住了吗?

卢世瑜奇怪地看看李柏舟和齐王的反应。

卢世瑜:殿下,这个人到底是谁?

萧定权:这个人到底是谁——请齐王告知陛下和诸位吧。

齐王不语。

萧定权:——还是让她自己来说?

齐王低头,无意间对上了吴内人仇恨的血红的双眼。

他也看见那少了一只的耳环。

齐王无奈地转向皇帝:陛下,她是尚服局的内人——吴氏。

朝臣低哗议论:昨天要嘉义伯截住一个宫人——

难道就是此人?

皇帝意识到了吴内人的身份和她背负的秘密,愕然转向萧定权。

萧定权:陛下,昨日冠礼变事,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臣方才的陈述——但是内中实情——

皇帝有了阻止的意图:太子——

萧定权:——齐王阴令此人制造檄文,意在冠礼之上攻讦臣躬。此事偶被尚服张氏得知,张氏念及与孝敬皇后君臣之义,在冠礼前密告于臣——

齐王:陛下,不是臣——

萧定权:反被此人推堕城下,更在君父及天下面前抛出此物——(从李柏舟手中取回白绫,甩到了齐王脚下)——嫁祸于臣。

.тTk án .¢ ○

满朝再度惊哗:骇人听闻——竟有此事——

李柏舟:简直是一派胡言——

萧定权怒斥:李柏舟!你是在跟谁说话?!

意识到自己言辞不当,李柏舟只得向萧定权垂了垂头。

李柏舟:臣不敢,但是单凭一个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宫人,就能够颠倒黑白吗?

萧定权: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来的?我看中书令的自信,比卢尚书还要更多几分。此人到底知道多少内情,现在开口,又会在天子和朝廷面前说出多少内情。中书令——你,又敢冒这个险吗?

李柏舟哑然,看着形容狼狈的吴内人,又望向齐王。

齐王无力地反驳:空口无凭,你——

萧定权示意。

宦官某取过吴内人手中抱着的立轴,交给萧定权。

萧定权旋即将它抛到齐王手中。

萧定权:齐王要证物?——此刻就可以公示天下。

齐王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皇帝一眼,急欲展开。

萧定权走近了齐王,在他耳边轻声:大哥先别着急打开,大哥敢保证过了一晚,上头还是没有字吗?

指引他看向卢世瑜的方向:本宫的老师,可是本朝书道第一人啊——

齐王愣住了:你敢造伪?陛下是知道的,你不怕——

萧定权:我敢这么做,当然有我的觉悟。大哥也不妨有点觉悟,看看白纸黑字,一目了然之时,天下,是会相信你,还是会相信我?

齐王的手停止了动作,他犹豫了。

齐王:陛下,这轴子,臣明明没有——

皇帝怒:你给朕住口!

萧定权:大哥,别说孩子气的话,免得惹爹爹更加生气。

齐王诧异地看着他,又惊惶地转向了皇帝。

皇帝脸色阴沉地望着二子和朝臣。

卢世瑜:请大王为我等详解,此轴和此人,是否确如殿下所言?

齐王没有答话,向皇帝露出了乞恕和求助的眼神。

齐王:陛下……

皇帝起身欲离开:齐王自己,跟天下解释去吧!

齐王:臣……

杜蘅:大王无话可说,就是默认了?诬陷储君,赤族之罪!——中书令之言,言犹在耳!

(字幕 刑部侍郎 杜蘅)

皇帝停住了脚步,大怒:杜蘅,你想赤谁家族?

杜蘅不为所动:臣不敢。臣任职刑部,自然深知,大王即使犯律,也在八议之列,必须由天子亲裁。但中书令嘛——

李柏舟皱眉,怒视杜蘅。

齐王轻声:爹爹……

杜蘅:臣请天子裁定!

数个朝臣于此时附和:臣等请天子裁定!

皇帝恨铁不成钢地怒视齐王,看着整个不可收拾的局面。

最后终于望向了站立在一旁的萧定权。

皇帝终于开口:太子。

父子对视。

萧定权无奈控诉的眼神。

皇帝:太子,是你的事情,交给你来处置。

李柏舟抬头:陛下!

皇帝:齐王——也交给太子。

齐王惊恐:陛下!

萧定权:陛下,臣真的能够,全权处置?

皇帝点头。

萧定权的目光掠过了齐王和李柏舟。

?ttā n ?co

(第二集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