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落日
6、从军实习
在三所学校就读数年后,徐东先后在新式中堂、天津水师学堂、陆军武备学堂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取得了在大清国立足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条件。
在机缘巧合下,徐东在主教官的帮助下,分配到北洋第一镇(师),第一步科,第一协,统制官曹坤的手下担任见习排长。手下也有三十来个人,日子过的还算逍遥。
与曹坤的关系不算好,只能是正常的上下级官长。因为北洋军官特别的培养方式,部队里的官职并没有配备完整的副职,各级旅、团干部都是由上级任命。造成正常升迁困难,心腹掌握军队等各种毛病。
而目前徐东只是一个小角色,对此毛病毫无发言权,手下有三个班,几十号人可供驱使,也算是个人物了。
一班长叫王德武,河南项城人,听说和上头是有亲属关系,其实就是个大头兵,一个个吃饱了瞎扯。不过这人人的特点是力气大,脑子清楚,但胆子比较小。
二班长叫李禾一,山东菏泽人,听说是逃荒者。因为经常低着头讲话,为人和善,脾气好,故此人称李稻谷。
三班长叫吴斌达,河北巨鹿人,农民,听说家里人多,吃不上饭,故被忽悠来当兵吃粮。故此得了吃亏后遗症,凡事比较计较,但做人又很粗心,经常和手下的小兵吵架,脾气差。
徐东有事没事就约这三人和其他尉官一起吃喝,反正徐东是没有存钱娶媳妇的打算。故此花钱还是比较大方,与他人吃喝次数较多,人缘还算可以,毕竟散财童子的做派,还是受欢迎的。
由于部队管的比较严,底层士兵是没有机会吃喝的,徐东的举动就在某些人眼里,慢慢的传到了曹坤的耳朵里。
为此没少被徐东的顶头上司一连长阙德仁的说教。好在徐东是散财童子,加上说不清楚的背景和目前如此低级的官阶,显然是毫无批评价值。
倒是,阙德仁的说教更像是索要好处,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逢年节的,礼物不能阙,伸手不打笑脸人,拿人家的就手软的道理还是非常吃的开。
由于徐东乐意将个人军饷共享,在担任实习排长期间认识了很多名人,比如吴佩孚、李纯、 徐树挣、王占元、张敬尧等。但与每个人的关系又都不一样,多数是徐东的官长,故此徐东每次都是交出俸禄,为各位前辈分担日常靡费。
在日常带兵训练中,徐东是充分重视士兵的日常出操和训练,加上北洋军足额的军饷,个个士兵都是好士兵。一想到这些士兵以后都要交给其他人带,搞得徐东有点舍不得,把这么好素质的兵员交出去。
哎,人世间总是有很多失去,所以要舍得,必然要先舍,才有更好的得。
练兵的日子是充实的,在军营每天的工作也是定式的,除了业余时间可以聚聚餐,大多数时间都要吃住在部队。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一年多。
实习完成,按照训练规划是要授予实职。但一直没有好的实阙职务空出,故此在未来具体工作的安排上处于休息状态。
据说,上官是有安排徐东等一批军官,出国深造的计划,但这些事情目前还没有落实经费。
在和德国佬的某次谈话中,徐东被暗示可能去德国深造,但日本教官的建议是去日本军校深造。
德国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也是非常牛的,能去德国学习陆战,毕业后回国担任高级军官是不用愁。至于日本的陆军大学,也不错,至少有不少历史名人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比如蔡锷、和蒋介石。
由于都还没有落实,也就当成闲聊或者某种预兆处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