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11章 (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年暴富)

第111章 (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年暴富)

第111章 (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年暴富)

看着小舅子被打击的体无完肤,张廷恩还是决定捞他一把,回头看一眼妻子,张吴氏很满意今天这场旁听课的效果,笑眯眯的出来,揪住吴安中的耳朵,直接给他拉走了。

吴安中能得以还算体面的退场,装模作样的反抗了一下就乖乖的顺从退场了。

出去之后,吴安中才揉着耳朵抱怨了一句:“姐,好歹给我留点面子嘛。”

张吴氏冷笑道:“你还有面子可言?要不我给你送回去,继续跟贾琏对阵?”

吴安中顿时沉默了,刚才的一切,再也不想面对了。

见弟弟的脸色难看,张吴氏叹息一声道:“你姐夫和贾琏平时在一起,聊的都是朝廷里的事情。我让你留下听一听,是为了让你长点见识。知道一下,朝廷里的人是怎么办事,私底下又有哪一些不能为外人道的东西。可惜我高看你了,自以为读了几本书,走遍天下就没有你不明白的道理,就敢跟人放对。真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那是因为他从琅琊出发,逃避战乱到了荆州,沿途所见所闻,知道真实的民情国情。”

这番话并不是张吴氏自己的见地,而是私下里张廷恩谈及吴安中时说的。讲的就是吴安中少年得志,自以为天下虽大,随处可去。殊不知,就他这样没见过世面的独自出门人,在运河边随便一个码头上,都能叫人麻翻了,做成肉包子。

“你也不要去跟贾琏比,他是家学渊源,从小接触的都是最顶尖的权贵,稍微用点心思,就能比伱看到的更多。再者,你姐夫讲,贾琏虽然出身富贵,却是个能沉下身子,弯下腰看底层庶民生活现状的人。这就是个妖孽,咱不跟妖孽比。”

书房外的张吴氏在借机教育弟弟,书房内的师徒二人的谈兴却突然消失了。

两人都不想说话,张廷恩直接上了躺椅,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啥,贾琏也没有正襟危坐,而是坐在椅子上,靠着椅子背发呆,神游四海。

贾琏点点头:“想做点事情的皇帝,没有不难的。身边前后左右的人,都是既得利益者。本朝延续三代,内部利益瓜分殆尽,想要在内部做文章,就一定会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就本朝而言,北方经过战乱人口锐减,情况还好一点,南方一些地方,税都欠了多少年了。不管朝廷怎么催收,就是收不上来。”

张廷恩也不怕妻子听到什么,很直接的对贾琏道:“陛下很难啊!”

一番话给张廷恩干哑巴了,张吴氏听了之后,也舍不得走了,留下来站在张廷恩身后,抬手给他揉起太阳穴,她知道丈夫现在一定很头疼。

“你说过,眼下想要朝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对外想法子。我想问一句,对内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么?”张廷恩看意思还是不甘心的很。

贾琏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师,这怎么是气话呢?这是实话啊!您是寒门出身,家里怎么滴也有个百八十亩地吧?不然供不起一個不事生产的还要花费巨大读书人。您中了举人后,家里的情况是不是快速的好转了?如今身居高位,家里来信是不是告诉您,身边全是好人,说话好听,办事漂亮,想到的没想到的,地方官员都提你家人想到了,先做了。”

张廷恩听了眉头紧皱:“不要说气话!”

地方官员只要愿意配合地头蛇,哪个不是捞的盆满钵满的离开呢?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真的没有内部改良的办法么?好不甘心啊!”张廷恩发出惆怅的叹息。

稍微读过一点史书的都知道,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前者在执行的问题上出了大问题,所有变法到了下面,全都走样了。后者的变法从考成法入手,闹的官不聊生。两者的变法,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朝廷的财政问题,但变法的后果,都加速了政权衰败的速度。

一直到张吴氏带着丫鬟端着茶水点心进来,师徒二人在坐正了身子。

任何一个国家,在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安定之后,保守力量一定会成为最强大的力量。

狠一点的能吏,比如孙传庭那种,能给地方士绅收拾的服服帖帖。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是懒政,能偷懒就一定会偷懒,反正他在一个地方任职,短的干一任,长一点的两任,然后就调走了。几年时间,舒舒服服的过着,难道不比累死累活的跟地主豪绅斗智斗勇惬意么?

张家如此,那么京城有多少官员呢?各省又有多少官员呢?官员的家庭的情况,即便没有张家的那么夸张,在当地那也一定是受到当地官员一定程度上的关照。地方士绅的力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地方官员的所有重大事务,都离不开他们的配合。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之后,搞出了很多笑话,崇古派当道的时候,幻想着三代之治世界大同。然后弄出一个王莽来要恢复井田制,国家搞的一塌糊涂。

PS:说一句题外话,所谓的王莽是穿越者的地摊文学思想,可以休矣。王莽是复古派推出来的,要恢复所谓的周礼,跟穿越者完全不沾边。

贾琏不想再说什么,张廷恩其实什么都明白,只是无法逃脱出个人奋斗方向的苦恼。

两者的变化都是一个目的,为朝廷搞钱。那么请问一句,乡贤们会痛快的掏腰包么?

结果是注定的,代价被转移了。

贾琏听了忍不住冷笑道:“办法当然有,杀一批,流一批,换一批。那些人的嘴再硬,你不跟他废话就是了,直接问问他,真当朝廷的刀不快耶?”

“转移内部矛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塑造一个外部的敌人,而且这个敌人非常有钱,抢了这个敌人,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生活就有希望了。越是底层的黎庶,越需要看到活下去并且生活有望好转的希望。人一旦失去了生存的希望,没有什么可以失去,必定会铤而走险。”

贾琏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只能做这种诱导性的建议。同时也要拜眼前的老师所赐,他才有机会建言。不然走正规渠道,真的就像现代的普通人在网络上发泄一下不满,发泄之后爽一下,结果是发泄了个寂寞。

张廷恩欣赏贾琏的正是他的思维不保守,总能跳出现有认知的桎梏,看似天马行空,离经叛道,仔细一琢磨,实则很有可操作性。

“眼下朝廷有对外开海的口岸,守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没人愿意出去冒险。”

张廷恩给了一个最接近真相的理由,无论是国内的商人,还是朝廷,都是这个想法。

对外贸易在这个时代,大周朝绝对是顺差,茶叶、瓷器,这两样完全是独家生意。

“洋人皆蛮夷,本朝的所谓有识之士,都是这么看的。欧罗巴开启大航海时代已经快两百年了,通过殖民给欧洲带回去天量的财富,欧罗巴内部为了争夺殖民地,两百年间战争不断,催生出一个世界性的海权大国英吉利。继续秉持天朝上国的心态,洋人的坚船利炮迟早要打上门的。跟他们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内。”

贾琏徐徐道来,一点都不着急,毕竟他肯定是看不到那天的,能改变最好,不能改变他也会通过报纸,不断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不需要当下的认可,将来真的有那么一天了,总会有人想起他说过的话。

实际上现在京师报纸中,讽刺贾琏介绍欧洲的作者不少,并不缺少追捧者。

天朝上国这四个字的含金量,了解一下。

真的就是四周的国家全都干跪下了!

贾琏很清楚,有的话不管他怎么大声呐喊,没有人信的。

怎么办呢?那就不要只动嘴,搞出点实际动静出来咯。

比如之前说的骗局,海外有没有金山呢?

真的有啊,就是太遥远了一点。远到朝廷就算知道了,也未必会动心。

但这个国家人口过亿都快两亿了,总会有愿意冒险的人嘛。这个时候,只需要朝廷官方轻轻的推动一下,有人走出第一步,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你说的这些暂时太过遥远了,眼下陛下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在朝廷内部解决问题。首先是钱的问题,开启铸造银币之后,预计三五年内,大大缓解朝廷入不敷出的问题。其次就是京营的问题,王子腾那边,今后你得搞好关系。辽东那边的军头,还是认贾家账的。如果贾家没有后续出彩的人物,这一代老人去了,关系也就淡了。这不是你出头了么?”

张廷恩能把话说到这个程度,贾琏原本松弛的心态也紧张了起来。贾家能出两位京营节度使,依仗的就是当年辽东的骄兵悍将。镇压异族,反击外敌,战功赫赫,一门双公实至名归。太上皇后期的打压固然是贾家衰落的原因之一,真正的原因是后继无人。

张廷恩很明确指出这一点,隐晦的暗示贾琏,值此两代帝王纠缠的特殊时期,贾家为首的四大家族的价值实际上是被放大了。武将领域推出一个王子腾,文官领域可以预见是贾琏。那么站在皇帝的角度怎么看待四大家族呢?

面对这么一番话,贾琏毫不犹豫的给出了答案:“贾家是有忠于陛下的组训的。”

一句话给张廷恩说的露出笑容,别人怎么想的他不知道,贾琏算是表明心迹了,谁当皇帝我就终于谁啊。现在承辉帝在位,那还有啥可说的呢?

这种话一听就知道是真话,明确的道出了贾家当初的生存之道。非常的有说服力!

“陛下与我商议过了,户部联手宗人府,推出皇家中央银行,暂定设总部京师、金陵、广州、宁波设分部,实现汇通天下。这个主意是你出的,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通过银行把大宗的资金掌握在手里,如果做成了,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张廷恩的话道出了一个事实,承辉帝和他都没有太大的把握,真的就是抱着试试的心态。

“规则很重要,陛下那边一定要制定出一个明确的制度,首先一条就是不管谁做皇帝,都不能拿银行当储蓄罐,没钱的就着银行要。真这么做了,这天下距离遍地烽火也就不远了。”

这句话再次给张廷恩干沉默了,规则是人制定的,当权者哪个是愿意遵守规则的?不都是怎么爽怎么省事就怎么来么?

“难道有朝廷的信誉为保证,还会出问题么?”张廷恩提问的时候,答案其实已经有了。

“国家有难处了,比如某地发生了叛乱,朝廷没军费的时候,银行里有钱,就问哪位陛下可以做到视而不见,一点都不动心?权利一旦不能变成钱,掌权者还能有啥乐趣?就问老师,哪位陛下能甘心呢?”

张廷恩想了很久才轻声问一句:“你有什么稳妥一点的办法?”

这个问题贾琏其实之前就是口嗨,随便说说,他又不是金融体系出身的。再说了,现代社会玩金融的圈子,都是拿别人的钱在玩,一个个的心脏的就叫一个不能看。

“经营和监管一定要分开,不能是一家人,不然这事情就搞不好,注定要捅破天。窃以为,朝廷的央行只管发行银币和监管,各地的分行,官督商办。负责监督的官员,在分行只能干一届。央行的官员,也只能干一届。银行业一旦失去监管,后果就是天下大乱。”

无论如何,贾琏都必须往严重里说。北宋就出现交子了,明朝还有宝钞,结果都被玩砸了。贾琏知道现在这个银行,一旦收益巨大,必定会遭到无数的觊觎,在皇权绝对权利的背景下迟早也是要被玩崩的。还是那句话,那时候我也未必能看见。

还有一个就是,如果真的能推动大周朝走向海洋,催生出一个以商业利益为代表的强大的集团,将来银行被皇家玩崩了,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而言,真未必就是个坏事。

只不过到那时候,对于普通人而言,真的就是末日一般的景象了。

可是,人类社会不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