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55章 工部观政之事情来了

红楼:我是贾琏 第155章 工部观政之事情来了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155章 工部观政之事情来了

第155章 工部观政之事情来了

晒太阳,还是夏天的太阳!这几天贾琏过的可不好受!

我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为了挣点散碎银子,连着几天顶着夏日忙碌,我容易么?

降低了一个色号啊!

贾琏决定呆在办公室里养半个月,绝不再多晒一息。

在郎中大人担忧的眼神中,贾琏回到了办公室。

郎中大人转身就把两个员外郎找来商量事情。

“国舅爷晒黑了,大家都看见了。某寻思,他是不是去下面的工坊微服私访了。”

“很有可能,这些公子哥儿,最是爱惜身子,如无必要,不可能顶着烈日出门。”

“赶紧派人去工坊那边问问,有没有陌生人出没。”

几個上官在商量对策的时候,贾琏优哉游哉的享受张书吏的泡茶服务。

本以为贾琏是个难伺候的主,没曾想这位爷非常的省事,办公室里喝茶看报,茶叶都是自带的,还非常乐意分享,并且花样繁多。有杭城碧螺春,有栾刮片,有黄山毛尖,祁门红茶。选择很多,想蹭点茶叶自己动手。

张书吏一边动手,一边说着闲话。

神机营这边就没问题了,出了问题那也是神机营的锅。与我工部何干?

接待的官佐很仔细的介绍面前两支火铳,一支是元年一型铳,一支五年一型铳。

当然该提防的也必须提防,要不怎么给领神机营来呢?

靶场不算太大,草棚子里有简易长桌,上面摆了两支火铳,五十步之外有草人靶子。

次日贾琏来到虞衡司,张书吏见了立刻表示,准备妥当了,这就过去看看?

贾琏自无不可,跟着张书吏出门,骑马往城西走,出了西直门,外城一处军营门口下马。正在执勤的士兵懒洋洋的看着两人,为首的官佐还冲张书吏笑着说话,两人一番勾搭后,张书吏才过来请贾琏进入军营。

张书吏把茶放在贾琏面前后,这才不紧不慢的回答:“元年一型铳,太祖元年定型的一款火绳铳。还有一款二型铳是手铳,也是烧火绳的。太祖五年有一款燧发的五年一型铳,因为成本以及使用不便的原因少量生产,只有京营下属的神机营才有装备。”

贾琏真是没想到,因为成本原因,燧发枪居然被火绳强压制了。这不是劣币驱良币么?

张书吏立刻道:“只要不去库房,爱怎么玩都行。”

想到朝廷军队要是因为武器不行打了败仗,这不是影响我安稳富贵的日子么?

“走,带我去看看五年一型燧发铳。”贾琏说完茶都不喝了,直接站了起来。

官佐在一旁继续低声解释:“此铳怕大风、雨雪天,正常情况且击发成功率只有六成。”

想着贾琏坐下了,笑道:“不着急!”

昨日商量的结果,无论这位爷想玩点啥,都给他伺候舒服咯,别纠缠虞衡司那点事情就行。伸手不打笑脸人麻,你来工部观政,我费心尽力的伺候,总不能还翻脸不是?

贾琏很仔细听他介绍完毕,这才上手拿起燧发款仔细查看起来。

张书吏人都麻了,这位爷,怎么想起这一出啊。

“正是这个道理!”

贾琏随口应和,翻阅手里的公文,看见【元年一型铳】时来了精神。

其实工部也有试射的靶场,这不是不合适贾琏去么?万一被他看出点不对呢?

张书吏松一口气,赶紧出门去汇报,张主事这边也麻了,这位爷怎么又出幺蛾子?

“没准是好奇呢?毕竟是武勋出身?”张主事自我安慰了一句。

“贾爷,您别着急啊,这玩意库房里未必有,不如小的让人去神机营问问?准备妥当了,您再去看看。”张书吏赶紧劝说,贾琏一听也是啊,我不是来找茬的。

“张兄,这个元年一型铳,啥情况?”从武器装备,可以看出军队的战斗力,结合王子腾在西域的战果,贾琏觉得很有必要搞清楚,这个时代的武备水准。

“水是玉泉山上运来的泉水,京城哪都好,就是寻常的水太硬,不合适泡茶。”

贾琏看了一眼火药池,发现了问题所在,怎么不知道加一个盖子呢?

嗯,基本搞清楚是啥水准了,燧发枪,还是初级版本的。也许是太祖走的太早,后续的研发投入没有跟上,导致很多问题没解决。看这意思,太祖对武器装备没有直接的了解。

这么说是因为贾琏看见了装火-药的葫芦,说明不是定装药,倒出一点火-药看看,贾琏轻松了很多,这火-药水平不错,是颗粒状,呈现出栗色。

也就是说,黑火-药这块,大周朝差不多是顶级玩家。

再看枪,扳开击锤,感觉一下力度。从官佐的介绍可知,正常情况下也只有六成击发,难怪不受欢迎呢,完全可以理解。北方风大,刮风或者雨雪天,这枪基本就没法用了。尤其是看其配套,并无枪刺,可见作战时还需要带把刀。

看外形,此枪已经与近代步枪没啥区别了,不是传统的弯钩枪托。

火绳枪,贾琏就不去看了,让接待的官佐用燧发枪打几枪看看。

这位官佐一看就是熟手,熟练的装药,压实,举枪,击发。

第一枪很顺利的击发了,砰的一声,白烟冒出,刺鼻的味道钻进鼻孔。贾琏倒是没在意这个,平静的看着没说话,这位官佐只好继续。

第二枪不那么顺利,装填完毕后,举枪扣动扳机,没能击发,二次击发成功。

不用看都知道是钢材的问题,弹力不足,导致击发成功率低。

“这火铳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怎么工部迟迟没有推出改进款?”

贾琏不是随口问的,而是刻意在问。接待官佐当然不知道原因,笑着没说话,张书吏上前解释:“根据记载,太祖元年开始试制,研发五年才堪堪能用,故而后续再无投入。”

张书吏功课做的很足,直接道明了原因。

“武器直接关系到士兵的性命,战场成败,怎么可以因为畏难而停止研发呢?”

贾琏很不客气的质问时,张书吏表情非常的拧巴。

接待官佐早就跑了,应该是不想被连累,人家也不傻,不该听的不要听。

等边上没人了,张书吏才低声道:“停止五年一型铳的进阶研发,起因是前首辅方白衣上的折子,说这款火铳迟迟不能达到要求,靡费巨大,劳民伤财。加之当年四方边疆还算安定,没必要在武备上投入太多,影响民生。太上皇故而下旨,停了研发投入。”

贾琏听完忍不住吐槽:“腐儒误国!才过了几天太平日子,居安思危便忘记了。方白衣该死!”这话贾琏敢说,张书吏不敢听啊,生怕他来一句【太上皇糊涂】。

好在贾琏也没继续说话,而是摸出一个小本本,拿出炭笔记录今天的调查结果。

燧发枪,无膛线,火药池无盖,无枪刺,非定装药。

随便看看,就能找到这么多的可改进的地方,贾琏寻思着,回去要写一份改进报告了。

张书吏在一旁看的清楚,忍不住劝一句:“小公爷,一支燧发枪的成本,能抵两支火绳枪。您是不在意成本,朝廷在意啊。”

贾琏淡淡道:“我当然知道朝廷在意,成本也是可以降低的。”

张书吏苦口婆心的继续劝说:“小公爷诶,您是没见过工坊里是怎么造火铳的。就说这铳管,一个大匠三天才能打出一根合用的枪管。”

回到虞衡司,办公室里的贾琏奋笔疾书,开始走流程。

《关于燧发铳完善与改进调查报告》,写公文什么的,贾琏太熟悉了,根本不用多想。

刷刷刷,五千字的公文一挥而就。该公文从燧发枪现状谈起,先谈缺点,后谈优势。现阶段的燧发枪优势不多,但只要更为便捷的装弹和开火这个优势就足够了,缺点可以改嘛。

报告的第二部分,就是改进方向,一共五点,之前都记在本本上了。

第三部分,这是关于制造工艺的一些想法,现阶段的工艺有哪些可以提高的方向。钢材不行,那就组织人进行研发改进嘛,不能因为怕花钱,怕困难就放弃。

第四部分,总结与展望。虽然是官样文章,贾琏还是写出了话来了。

火枪虽然射速不高,但架不住训练简单啊,一个弓箭手,没有三五年练不好,一个火枪手,一个月就能练出来,火枪才是未来。当前的国际形势如何如何,对外西域战火未熄,西南边乱不休,对内,郧阳民变至今没有抚定。即便是太平年景,也要居安思危,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历史上强汉盛唐,不也是说崩就崩么?

五千字的报告交给郎中大人,这不算越级了,毕竟是来观政的。

虞衡司郎中看了这份报告后,真就是一脑门子官司。小公爷,你是来观政的,不是来做主官的?可惜再仔细琢磨,难道这就是陛下给贾琏的任务不成?陛下对工部不满么?还是单独的对虞衡司不满呢?

好吧,虞衡司郎中大人,拿起笔画个黑圈,表示已阅,上呈。

临近下班的点,工部尚书陆大人,满脑子都是新纳的小妾的若干优点,比如叫声起到了激励效果,寻思着晚上吃几颗药才够用。

没曾想门口虞衡司郎中进来,脸色不安的奉上一份公文。

什么公文需要虞衡司郎中亲自送来?这是出事了么?

陆大人脸色骤变,惊的站了起来,正常都是书吏送来的,不会出意外吧?

“出事了?”陆大人还是忍不住问了起来,郎中大人拍拍公文道:“大人看看再说吧。”

下班到点前,一直低头看报告的陆大人抬头:“劳驾去请两位侍郎大人来商议。”

两位侍郎一道,边走边笑,正商议着晚上去哪喝酒取乐的当口,虞衡司郎中叫住二人:“尚书大人有请。”看着这位的表情,两位侍郎的表情也变的阴沉了。

极为扫兴的掉头回来,尚书陆大人拍拍桌子上的报告:“看了再说话。”

一刻钟之后,被迫加班的两位侍郎表情极为复杂,这事情真就是可大可小啊。

“虽说贾琏家学渊源,奈何也才十六岁吧?这里头提到的改进事宜,实在是大有可为。即便不是燧发枪,火绳枪这么改一改,实战效果肯定会大为改观。”

右侍郎刘大人明显是技术官僚出身,说话真就是切中要害了。

“刘兄的意思?”陆大人来了精神,他不擅长技术,人家刘大人擅长啊。刘大人出身就是工匠家庭,全家人供他一个人读书成功,就此阶层跃迁。虽然是同进士,然则半年观政后,外放为县令,懂技术,情商高,升迁之路还算顺畅。

不过同进士的出身,决定了他没有特殊情况,顶点就是一部尚书。

“不考虑成本的话,这份报告的可行性很强。”刘大人非常肯定的给出结论。

蓝大人则皱眉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压则压啊。一旦报告上呈内阁,事多矣。”

陆大人和刘大人都听懂了他的意思,这事情还是从内部挖潜力吧,别往上捅了。一旦以改进火气的名义要求增加工部的投入,牵扯到的利益之争就多了。

首先是其他部门不能答应,工部打着改进武备的借口要钱,别的部门就不能有样学样,找自己的借口打报告要钱?就你工部聪明是吧,巧立名目谁不会啊?我们礼部最近还要组团出访呢,你见我们狮子大开口了么?

刑部这个倒霉衙门也可以喊几嗓子,人员不足,办案经费不足,那是会引起地方治安不靖的,刑部上下不也是想法子深挖内部潜,克服困难么?就你们工部特殊?

户部会怎么讲话?还不是老一套,朝廷国库空虚,本就用度不足,工部还要借口要钱?没钱,这里有条户部尚书的命,你们来拿走吧。哦,报告是贾琏写的,那没事了。

陆大人沉吟再三才开口:“万一,这是陛下的意思呢?毕竟,贾琏再怎么天才,也才十六岁啊,走一趟神机营就能搞出这么一份报告,刘大人都挑不出毛病?二位信么?”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气温都下降了好几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