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343章 热度

红楼:我是贾琏 第343章 热度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343章 热度

孔照瞬间想通了一切,【我不过是方白衣下野后接任的过渡内阁的首辅,无论是能力还有权威,都无法与方白衣相提并论。能成为首辅的先决条件是陛下认可。这几年的首辅做下来变得心浮气躁了。完全忘记了初心,在任上不要有太多的想法,配合陛下推行的政策,落实执行。这些都是当初上任之前的初心,几年下来全忘记了。今年以来诸事非但没能配合陛下,反而起了副作用。陛下对我的耐心耗尽了。】

承辉帝看着孔照心里强烈的不满,【朕的批阅没看懂么?朕是在征求你的意见么?朕是在通知你!这几年的首辅下来,长进全无反而退步了。】

人呢,一旦上了某个位置,就不愿意下来了。

孔照是人,当然也是这么想的。尽管早有干一任就退下的觉悟,但事情真的要发生时,内心还是想抢救一下的。

“陛下,老臣所虑者,新的审计部门冠以何名?是部呢,或寺,又或院。”这句话是孔照对自身最后的抢救。

“审计配合考成法,卿以为如何?”承辉帝大概明白孔照的意思了,嗯,只要他乖乖的配合,留着也不是坏事,换个人更麻烦。当然了,该考验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考验,如果能力不足,看不清楚皇帝推出政策的用意,那就不配呆在首辅的位置了。看清皇帝的用意,并给出尺度合适的应对策略,能做到这点的只有贾琏这个后生,内阁诸公不是没能力,而是身前身后的顾忌太多了。

“陛下,此二者相辅相成,于改善吏治有莫大的好处。假以时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也不至于出现太大的乱子。陛下以仁厚待天下官吏,如果为官者不能明白陛下的苦心,那便是无可救药之徒。届时雷霆之怒,怨不得陛下。”孔照还是有相当能力的,只是一直比较保守。

“爱卿所虑周详,以朕观之,就叫审计部吧,专司审计预算、以及各项开支。”承辉帝一锤定音,这事情就定下了。

新增加一个部,就是七部了。这个部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当官的捞钱时吃相别太难看。配合考成法,效果更佳。

干活不行还大贪特贪的官员,在这两项制度的夹击下,定然原形毕露。

真不能怪承辉帝看不起下面的官员,实在是现在的官员,贪腐的手段往往比较简单粗暴,很多人数学不行,做账经不起查。即便是下面有高手师爷,面对专业的查账人员,还是能被查的干干净净。

加上一个巡视组制度,承辉帝关于吏治的诸多构想,似乎看到了吏治清明的希望了。

嗯,只能说,愿望是美好的。

皇帝为了家天下的长治久安,也确实比较辛苦。勤政的还好点,换个懒政的皇帝,再好的政策也白搭。

贪腐这个事情吧,真的就是由人来决定的,而不是制度。制度只能限制,做不到杜绝。

孔照告辞后回到内阁,面对诸公时表情平静,语气冷峻:“陛下整顿吏治之心坚定,本相也是此意。审计部之名,可有异议?”

一句话表明了皇帝与首辅的态度后,众人便不再聒噪了。其实大家心里很清楚,审计部门内阁直属,不等于不能绕过内阁。

当初设立审计司不是没反对过,照样落实了,现在又给抬到部的层面,大家不是不想反对,而是反对无效,还会伤及个人。

首辅都跪了,还反抗个屁啊!

“在下无异议!”没有自称下官,就算是梁道元最后的挽尊了。

“下官无异议!”余者三人,不约而同。

朝廷新设一部,这绝对是大事中的大事,多了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一个机会。

这个消息传出去后,瞬间热度拉满了,搞的李亨在处理国舅一家的事情时,竟然毫无存在感。

消息一出,群臣沸腾,瞬间分成两派,一派坚决反对,一派理性赞成。

毫无意外的是,反对派是多数,审计制度对于逍遥惯的官员已经够恶心了,现在又单设一部,今后做官的脖子上,等于带着一具无形的枷锁,换谁来心里能舒服?我辛辛苦苦的做了官,还要小心翼翼的做事,这官做的太不自在了一点。

雪片般的奏折落下来,李亨主导的通政使司又一次跳了出来,大量奏折被打上了胡言乱语的标签后,能送到承辉帝面前的不足一百份。

李亨非但拦下了大量奏折,还在《民生报》上开专栏喷人。嗯,专栏的特约作者就是换了个笔名的贾琏。

最新一期的《民生报》,头版头条《他们在反对什么?》,专栏作家【确有其人】。

文章开篇先算各级官员的俸禄,以及职务补贴,各种朝廷给的权力。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什么叫破家县令,灭门的令伊。

然后再讲什么是审计制度,简单的说,就是朝廷的钱经官员的手花出去,审计部门就是要查清楚,钱都花哪了。

事情说清楚之后,贾琏开喷了。

“户部拨款,官员俸禄,皆民脂民膏,百姓血汗。花了钱还不愿意朝廷清查去向,利用手里朝廷给的权力上奏反对朝廷的政策,他们在反对什么?审计乃内阁主张,陛下批准,反对者仗着人多势众在反对内阁,反对陛下。谁给他们的勇气,法不责众么?……。”

京城的酒肆茶楼,最近全在关注这个事情。

导致大理寺三大员被彻查的事情,居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

承辉帝再次展示了他的【仁厚】,王进被罢官并贬为庶人,没有抄家。毛。葛二人,仅仅是被罢官,保留功名,运气好还有机会起复。

只能说,朝廷养士的观念,深入到了制度的骨髓里。一旦成为士,只要不是太过分的罪名,都能安然落地。

毛、葛二人接到处置公文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看到的一切。

这两位被撤职后,还要上奏谢恩的。

离开大理寺的两位大人,身上依旧穿着官服,只是补子被拆掉了,步履踉跄的迈出大理寺的大门,不舍的回头望一眼。

更悲凉的是,没有人关心他们的遭遇,朝野内外,全都在关心新设的审计部,忙着在朝廷与民间报纸上打嘴巴官司。

两位被罢官的大人,此刻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贾琏那张看着就想用锤子砸一下的脸。

门口的大街上,贾琏策马缓缓而行,停在二人对面,缓缓抱手:“二位,走好!”

两人拳头捏紧,眼珠子也红了,但是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因为柱子把刀抽出一半,寒气凛人。

贾琏看着两人飞快的低头,觉得很没意思,就这?

两位失败者毫无反抗的勇气,让贾琏心生无奈,因为这样的官员是朝中的主流啊。

吵吵嚷嚷的半个多月,并没有影响新政策的执行,满朝文武很快达成了一个共识,眼下这位皇帝是个非常务实的君主。通俗一点,之所以是三公九卿,六部九卿,都与玄学沾一点边。如今搞出一个七部来,明显不合玄学之道。

好多官员都拿玄学作为依据反对所谓的审计部,却一点用处都没有。皇帝,就认一个实用。

道理很简单,朕看你们这帮官员乱花钱不爽很久了,现在要你们每次花钱都要找一个合理的解释,还要把帐做干净。

所有人还沉浸在新部门带来的动荡的余韵中,一骑快马冲过崇文门,直奔西华门。

城西一处僻静的小院子内,李亨与贾琏正在炕上对坐,中间的小桌子上,摆着铜炉,汤底沸腾,桌上是羊肉毛肚等吃食。

“羊是西宁郡王上贡的,父皇赏了我十头。”

“不错,算是赶上贴秋膘了,就是晚了点。”

京城美食就很神奇,要说菜系嘛,本地没有,外地来的各菜系大厨,权贵家中倒是不少。

涮羊肉的来历,贾琏不是很清楚,就是单纯的喜欢吃。

一筷子下去荡几下,沾了芝麻酱后入口,味道确实鲜美。

“我其实挺怀疑,京城各种本地吃食,都是为了这一口芝麻将才出现的。”贾琏很不客气的吐槽,筷子没停,酒含着没动。

“前些日子太热闹了,我都不敢轻易因私出门。看着审计部的事情热闹,私底下不少官儿都在传你的闲话。”李亨提醒一句。

贾琏没着急回答,三盘羊肉盛个盘子端下去后,这才放下筷子,端起酒杯,李亨迎合着碰一个。

一杯酒下了肚子,身子有点发热了,贾琏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口:“盛名所累啊!”

李亨哈哈一笑:“你那是恶名!”

贾琏狡辩:“恶名与盛名,不矛盾吧?”

李亨点点头:“那倒是,好在不是臭名!”

贾琏无奈的摇摇头:“在京城是恶名,出了京城就不好说咯。其实很多人心里清楚该找谁算账,只不过不敢,只好对着我来。”

李亨深有感触,叹息道:“是啊,三个舅舅死活不进宫求情,每次见到我就要下跪,吓的我啊,赶紧给他们跪回去才作罢。”

贾琏没接这个,话,李亨可以说,贾琏没法接。

拿起筷子,继续开造,喝酒都是次要的。

七八分饱的时候,贾琏放下了筷子,拿起桌上的竹筒打开,取了烟点上:“接下来计划如何?”

李亨笑了笑:“你没法子明着给我站台这个事情,给了我不小的启发。”

贾琏听懂了,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十根桩。李亨既然向那个位子发起了冲击,就必须要拉帮结派了。

不过怎么说呢,李亨走私下拉拢的路线,明着不会去拉拢。

见贾琏不说话,李亨又道:“我还年轻,老家伙们不好接触,你倒是可以接触一些同年,也没人会说闲话。”

算了算原著中的时间,贾琏提醒了一句:“陛下才四十岁!”

李亨点点头:“嗯,不着急。老二就坏在着急上了。”

贾琏放下筷子,看着李亨道:“卑职请殿下重新考虑并组织语言!”

李亨愣住了,刚才那句话有啥毛病呢?放下筷子,赶紧思考,过了一会才缓缓的摇头:“嗯,孤欠考虑了。”

称呼不经意间的变化,也说明了两人之间关系在微妙的摇摆。

贾琏的身份决定了,明面上必须秉承忠于当今的态度。私下里,不介意给更熟悉的李亨一点支持,仅限于此。

但是在李亨看来,贾琏给予的可不是小小的支持,而是大大的支持。

理由也很简单,贾琏身后站着一个张廷恩,很直接的影响到孙化贞,间接的影响李清。

这三位,是个官都能看的出来,必定会重返内阁,并且都再次回来,只要身体允许至少十年的阁臣生涯。

贾琏的出身,注定他要成为一群官员的核心。这群官员主要代表都是贾琏的同年,以此向外拓展边缘,绝对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贾琏在军方有影响力!这对于李亨而言,太重要了,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不敢说十年后贾琏一定会入阁,但二十年后,贾琏绝对能在内阁有一席之地,除非当今驾崩。

“多谢贾兄提醒,走一个。”李亨举起杯子,贾琏端着酒杯没着急碰,笑而不语。

李亨微微一笑道:“孤明白,今后只要紧跟父皇的脚步即可,不要搞那些虚的,声望对于孤而言,用处不大,甚至是拖累。老二就是例子!”

贾琏这才碰了酒杯,一口干掉,正要满上时,门口进来一个内侍,表情急促。

二人放下杯子,看着说话的内侍:“四川急报!刚进的西华门。”

二人交换了个眼神,不约而同:“打小金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