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偷得浮生两日闲

第三百六十四章 偷得浮生两日闲

张机身为涅阳县丞,纵然看不惯官场风气,却也算得上勤恳任事,从不荒废自己的职责。也正因如此,纵然他再喜欢治病救人,也不能每日问诊。

不过去岁开始,张机将坐堂的时间从每月一次改成了每月两次,逢初一十五各一次,从日出开始,至日落结束。

一个月两次出勤,若放在后世非但拿不了全勤奖,反而还要被老板扫地出门。

可这是汉末,一个良医难求的时代,再说人家的本职工作也并非如此,因此就算一月两次,也使得张机在民间颇有声望。

更何况张济问诊从不收钱,只开药方而已,让前来问诊之人自去寻药或是买药,这就更加能体现他的仁德。

林朝等人在驿站休息了一晚后,第二日索性出来闲逛,反正明日才是张机问诊的日子,眼下也是闲来无事。

至于林朝明明手持天子诏书,为何却一定要等到张机坐堂问诊的时候才登门拜访。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那就是林朝想看看传说中的医圣,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仁心仁术。

历史记载这玩意多半都是真的,但绝不可能全部是真。

而眼下徐州需要一位真正有大毅力,大智慧,大仁义之人来主持建立整个医疗体系。张机的医术可以不是当世最强,但他那颗仁心必须是真的。

关于医疗体系这方面,林朝不想出半点叉子,所以还要亲自考察一番张机的品性。毕竟来都来了,也不在乎多等两日。

涅阳城中的大街上,林朝与贾诩、郭嘉、沮授三人便装结伴而行,身旁太史慈带着十多名伪装成家仆的精锐相随。

涅阳虽是大县,但人口不过数万而已,城中自然称不上繁华,最多是热闹一些。

只是林朝等人一路走来,却发现城中百姓生活也还算过得去,并没有多少流民,也不像别处见到的百姓大多面有菜色,多是行色匆匆的模样。

这都得益于涅阳地处南阳郡的中枢要地,南北交通颇为便利,因而百姓生活才能略微富足一些。

毕竟南阳郡地处平原,又是荆州与豫州的交界之地,人口、财富、粮食重镇。不然,袁术也不会选择此地作为大本营。

林朝一行人边走边谈,一路从驿站走到了集市之中,望见往来的商贩,以及那叫卖的吆喝声,顿时一股人间烟火的气息扑面而来。

望着眼前的熙熙攘攘,一旁的沮授不禁感叹道:“南阳真乃富硕之地!”

郭嘉笑道:“这是自然,若是此南都之地都民不聊生,那我大汉可真就半点希望也没了。”

作为光武龙兴之地,南阳郡不知从何时起,便有了一个南都的称号。既然是南都,那就肯定要多家建设,因此南阳郡历东汉这一百多年开发,不仅版图很大,而且人口众多,成了大汉第一等大郡。

而且南阳之富硕,足可称的上是大汉之首。

若把当今都城雒阳比作后世的帝都,那南阳的地位几乎可以与魔都相媲美,是整个大汉的经济中心。

后来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对刘备说,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这其中的宛,便是代指南阳。

连诸葛亮都将之与雒阳并列,足可见南阳郡在汉末的地位。

袁术选这里作为开局,那可真是如同上了高速公路一般!

听了郭嘉的话,沮授先是一笑,继而摇了摇头叹息道:“只可惜,此处之富足只是虚妄,终究不堪一击。”

这句话顿时引起了林朝的兴趣,他开口问道:“公与此言何解?”

沮授正色答道:“子初何必明知故问,眼下中原遍地狼烟厮杀,许多地方百姓皆易子而食。而眼下南阳之地却如此富足,这不是虚妄是什么?”

闻言,林朝思索片刻,此明白了沮授的意思。

他是说以现如今天下的形势,南阳早该陷入战火之中。就算现在没有,不久后也将狼烟四起。

届时,眼前的热闹景象绝对会被打破。兵灾过后,南阳便会如满地残花一般碾落成泥。

沮授素有远见,这番话也是发自内心,只是不知他是叹息眼前的景象,还是痛惜以后的凄惨。

“其实公与也不必过于感伤。”林朝开口笑道,“大势如此,非你我所能动摇。这注定会到来的狼烟,亦非一时之祸。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林朝的话,也算是老生常谈的论调了。听起来高深有理,但实际不过是万金油之类的糊弄人的话而已。

可沮授不是容易被糊弄的人,他当即开口反驳道:“子初,你说历朝历代皆如此,此言固然有理,但某还有一事不解。”

“何事?”林朝问道。

沮授说道:“若古来天下大势皆如此,那你我存在的意义,又在何处?”

闻言,林朝微微一怔,继而沉默不言。

不仅是他,连贾诩和郭嘉也沉默了。这已经从现实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任何回答这个问题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人生在世的意义,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就算林朝有两千年后的知识,也不能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

除非林朝拿出熵增定律,并且给沮授解释清楚熵是什么……

沉默片刻后,林朝面色平静地开口道:“自古大乱之后有大治,大治久时,又有大乱,此乃天道轮回也,无可违逆。所谓的长治久安,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不值一晒。

至于你我存在的意义……若我们能让大乱提前结束,让大治提前到来,那便是功莫大焉。”

林朝这番话说得很诚恳,也是他心中真正的想法。虽然没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却也没有故弄玄虚扯一堆天命,人心之类大而空的理论。

所以闻听此言,沮授笑了,同时对林朝拱手一礼。

“子初之言,至诚至信,某受教了。”

见沮授冲自己行礼,林朝摆了摆手,刚想客套两句,却被旁边的郭嘉打断。

“好了好了,难得空闲两日,就不提这些令人头痛的事了。”郭嘉指着前面的酒肆大声道,“谁肯与某一同去尝尝这南阳富硕之地的美酒?”

此言一出,旁边的贾诩笑着捻了捻胡须。

他虽然不想喝酒,但很有兴趣尝尝这富硕之地的吃食,尤其是肉食。

见二人都有些意动,林朝便点了点头道:“也罢,走了大半日,某也有些口渴,且去痛饮几杯,以告慰这两日休沐之期。”

自从随刘备出仕这几年以来,林朝基本都没怎么休息,就算去岁在雒阳城中,也是在不停得算计别人。

眼下难得有两日闲暇,林朝索性也放纵了一些。虽然不说达到‘接着奏乐接着舞’的程度,但也不能委屈了自己。

一说到喝酒,郭嘉可就不困了。

当下他面带笑容的走到林朝前面,一副我为向导的姿态,引领着众人前行。

郭嘉从没来过涅阳,当然不识城中之路,但郭嘉是个爱酒且懂酒之人。都不需要进入酒肆,单凭里面飘出来的酒香,郭嘉就能分辨出哪家酒肆的酒水可堪一饮。

什么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郭嘉那只狗鼻子下,根本不会存在这种情况。

众人在他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一家酒肆入坐。

店家看见林朝等人的打扮,又看了看随行的太史慈以及一众家仆,顿时明白来人非富即贵,当即赶紧迎了上来。

“诸位郎君里边请!”

店家招呼的很是热情,且满面笑容。

在他的引导下,林朝等人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落座。

这个时代平民百姓皆无余财,就算是经济发达的南阳郡也是如此,因此能在酒肆内饮酒之人,要么是来往于各地的大商,要么就是县中豪强门阀家中的子弟。

上酒之后,郭嘉便迫不及待地拿了起来,给众人都倒满之后,又给自己倒了一碗,这才一饮而尽,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三杯两盏下肚之后,几人的话也多了起来。当然,最多的还是围绕林朝此次南阳之行,以及那张机到底是何许人也,究竟有何出众之处。

面对郭嘉的阴阳怪气,林朝不为所动,最后还是沮授问出了这个问题。

林朝端起酒碗自顾自喝了一口后,这才笑着冲店家一挥手。

等店家快步走过来,满脸笑容的躬着身子,眼中满是问询的目光时,林朝开口道:“店家,某初到贵宝地,想打听几件事情,还请直言相告。”

说着,林朝冲太史慈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立刻从怀中掏出一块马蹄金放在桌上。

见到这块马蹄金,店家眼中立刻露出了渴望的光芒,却迟迟不敢伸手去拿。

林朝见状,不禁摇头一笑,心道太史慈对于人情世故这方面,还是欠缺一些考量。

马蹄金虽说是这个时代的高级货币,却并不是流通货币,一般用于帝王赏赐,嫁娶聘礼,以及大额通商之用。

一枚马蹄金,可值万钱。用来赏赐酒肆老板,实在有些奢侈了。

倒不是说林朝小气,只是怕弄巧成拙,酒肆老板不仅不敢收,反而会暗自揣测林朝等人身份,而不敢畅所欲言。

如此以来,林朝可就听不到自己想知道的事了。

当然,太史慈此举也有自己的考量。毕竟林朝身为侯爵,又是主公麾下长史,徐州二号实权人物,出手自然不能抠抠搜搜的,免得日后传出去有损林朝的名声。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太史慈既然拿出来了,林朝也不能再收回去。他见店家不敢收,便拿起来往店家手里塞了过去。

“这……不可,贵人万万不可,小人何德何能,能收此贵重之物!”

店家心中揣度着林朝的来头,手中连连拒绝,却架不住林朝非要给他。抬头一看,只见林朝目光清澈,并无半分别的意图,这才勉强手下,心中仍旧有些不安。

林朝却笑道:“店家,某想问眼下这涅阳城中,粮价几何?”

听到是这种寻常的问题,店家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同时面带笑容答道:“贵人,据小人日常采买所知,眼下城中谷物五百钱一石,豆麦三百钱一石。”

闻言,林朝微微颔首。

这个价格……倒是比别的地方便宜不少。

但南阳是产粮大郡,这个价格也算平常。

林朝又问道:“一向是如此价钱吗?”

“这倒不是。”店家答道,“前些年谷物不过五十钱一石,豆麦都是三十钱一石。可自从大贤……反贼张角叛乱之后,这粮价便一年赛过一年高。直到去岁年末,已经涨到了谷物三百钱一石,豆麦两百钱一石。而今年不知何故,又是一通猛涨。”

说到这里,就算是在林朝面前,店家也忍不住一声叹息,感叹世道艰难。

林朝却又是一笑,今年粮价猛涨的原因,他自然是知道的。

自袁术入主南阳后,为了筹备讨董之战,自然大量征调赋税,用于采买粮草以作军用。如此一来,粮价飞涨也在意料之中。

顿了顿,林朝又问道:“店家,还有一事,某入城时曾听人说议论,说此地有一县丞,素擅岐黄之术,不知此人高姓大名?”

说到这里,店家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重又露出了笑容,开口道:“贵人有所不知,那位岐黄圣手正是本县县丞张公,张仲景。”

说到张仲景三个字,店家脸上笑容并不如之前灿烂,却发自内心,且有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岐黄圣手?好大的口气!”

一提到张仲景,郭嘉便冷笑一声,满脸不屑道。

当然,这番不屑看似是冲着张机而去,实则是在日常阴阳怪气林朝而已。

哪知店家听了这句话后,却一反常态地收敛了笑容,正色道:“这位郎君,不管你是何身份,还请莫要质疑张公之医术,不然此地不欢迎你们!”

说着,店家将方才林朝赏赐的马蹄金也拿了出来,放在桌上。

尽管他脸上满是不舍,却强忍住了心中对钱财的渴望,也不允许郭嘉质疑张机的医术人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