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三三二 钢铁竞争

七海扬明 章三三二 钢铁竞争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三三二 钢铁竞争

铁是人类消耗最多的一种金属材料,消耗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铁,然而帝国本土的铁矿却品味不高。

在帝国本土探明的铁矿中,中低品位的铁矿居多,能称得上富铁矿的,连百分之二都没有。即便是中低品位的铁矿,也表现为中小矿多,大矿少,特大铁矿更是几乎不存在,这就导致采掘成本和冶炼成本较高。

而在帝国海外,尤其是澳洲两行省和南美靠近巴西殖民地的地方,有大量富铁矿,但当地表现为人口少,采掘条件较低。时代不同了,已经不是可以通过短促的,大规模的投资改变现状。

原因其实特别简单,在钢铁行业,尤其是生铁、粗钢这一技术水平比较低的行业,帝国已经有了竞争对手。英国就是第一个竞争对手。这个国家拥有充沛的煤炭,铁矿也很丰富,关键是,铁矿就靠近煤矿,而且距离海岸线都不远,更有内河交通,铁路也在崛起。

与帝国这个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国家不同,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经过了光荣革命中断,在第二次光荣革命后才再次复兴,其表现为,工人运动还没有展现出威力,更重要的是,英国传统贵族已经和资本家融合,成为资产阶级新贵族,国王失去了对国内统治的实权,只保留了军事统帅和外交权。

这直接导致了,英国的资本家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也就是说,在生产成本上,英国钢铁的成本远远低于帝国,哪怕帝国有钢铁冶炼的技术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是难以逾越的,很多技术与其说是科学,还不如说是经验的延伸。

当然,英国的钢铁是无法卖到帝国本土和朝贡体系的国家,但对帝国在欧洲、中东地区实现了直接竞争,普鲁士也参与进来,紧接着是法国,现在乌克兰也有参与进来的迹象。

在欧洲和中东地区的竞争,帝国倒是不怕,因为在这片区域内,价格因素的影响力,远远低于政治因素。比如在奥斯曼帝国,英国钢铁价格再低,也不能抢占帝国的市场,因为奥斯曼与英国关系紧张。

但是在广袤的殖民地,就不是那回事了,在帝国四十二年,裴元器之子裴广平赴任裕王的北美封地,其做的第一件好事,就是代表裕王封地那小的可怜,只有二十几家铁匠铺级别的钢铁协会,向负责封地管理的海外事务部提交请愿书,要求解禁英国钢铁进口禁令。

当然,解禁是不可能的,于是采取了中庸之道,解禁葡萄牙钢铁禁令,帝国商人可以从葡萄牙采购钢铁进入北美封地。

虽然把英国这个不友好国家换成了葡萄牙这个帝国传统友好国家,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假设那些进入裕王封地的生铁和粗钢会说话,说的肯定是英语而不是葡萄牙语。

帝国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是在非洲,由非洲开发公司管辖,但实际上,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已经是西班牙与帝国共有,同时,葡萄牙在巴西和东非的殖民地,帝国也基本拥有和葡萄牙人一样的权力。

葡萄牙和西班牙都不是工业国,其国内也没有像样的钢铁冶炼行业。理论上,非洲和美洲的钢铁贸易应该是被帝国商人垄断才对,但这只是理论,而非实际。

实际上,英国钢铁已经大规模进入这些地区,逐渐排挤帝国钢铁。

原因很简单,从英国进入殖民地的钢铁制品,帝国可以让帝国控制的殖民地海关加高关税,防止其进入殖民地,但问题在于,这套体系有一个漏洞,当年为了迫使西班牙接受这些条件,帝国给予了西班牙很多特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西班牙本土卖往殖民地的商品,不用缴纳关税,殖民地卖往西班牙本土的产品,也没有出口关税。

以往,这不是什么漏洞,因为帝国是唯一的工业国,不存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但是随着欧洲的崛起,帝国的商品出现了竞争者。英国人就让自己的钢铁往西班牙转一圈,然后卖往殖民地,就可以避开关税。

同样,英国与葡萄牙也有类似的合作,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人自然是愿意的,甚至,英国接受两国资本在英国投资建立钢铁厂,加深合作关系。

因此,想要维持帝国钢铁制品的竞争力,就必须降低成本。

实际上,国内已经有了动静,在出现了外国竞争后,帝国的各大钢铁厂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工具迭代明显加速了,但这解决不了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因此,购入外国高品位的铁矿石,就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而在南洋地区,很多国家都有铁矿,只要帝国的投资、机械设备抵达,正好可以弥补这一方面。

而且从内政的角度上来讲,帝国政府也有意限制帝国境内的矿业采掘。

采掘业会带来的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当然,在这个时代,这还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需要考虑主要是**问题,矿业大省总是与贪腐息息相关,与其他行业的**还不一样,往往是塌方式的**,一查到底,就发现没几个好人。

从另一方面来说,采掘行业也是容易生事端的行业,尤其是采掘行业的工人。在早期其受资本家矿主过度压榨的时候,其会联合起来对付资本家。但是随着法律的保护,资本家的压榨稍稍缓解,他们就会与资本家联合对抗政府。

其中典型的就是,矿业采掘往往有大量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或者私采私挖。显然,对于这种行为,帝国要给予严厉的打击,但矿工们可不管这个,为了保护自己的工作,抄起镐头就和衙门对着干。

在很多地方,甚至衙门会被迫妥协。一个家伙随意挖个煤矿,不办手续,不缴税,等衙门上门封查,立刻就招呼工人闹事,最后只能补办手续补缴税款了事。

矿工这个工种与城市工人是不同的,城市里的工人来自于城市和农村,进入工厂工作,往往要经过技能培训和考核,一进工厂,身边全是陌生人。但矿工不同,往往一个地方开始挖矿,一村一镇,一家一姓都进去当矿工,或者从事配套产业,这些人既是工友,又有宗族关系,凝聚力非常强。

而城市工人在工厂工作,在城市或郊区生活,有很多途径学习知识,了解社会。但这个时代的矿工就不同了,在山沟沟里工作,动辄就是地下生活,长时间远离社会,与社会脱节导致更多问题。

所以,城市工人出现罢工等行为,出动治安官,配合工会就能解决。但矿工不同,要么不解决,真要解决,就要直接动用军队。

哪怕撇开矿工与政府的关系不谈,矿与矿之间也会为了利益争斗,动起刀枪,伤人性命的事屡见不鲜,几百人乃至上千人发生暴力冲突,也并非没有发生过。

“这些资料都很有用,但是据我所知,除了安南和广南两国,在南洋其他国家,矿藏情况都处于未探索的状态。所以你得跟资源部那边打招呼,过了年就把队伍建起来,我们要帮着南洋各国找矿才行,我们不仅自己手里要有牌,还要给其他国家手里塞牌,不然这牌不好打。”李君威说道。

林君弘点点头:“你这话说的没错,但你得给内阁那边说,我不负责这一块。”

李君威哪里不知道这一点呢,他笑着说:“这不是求你当个和事佬么。”

自从李君威回国,再次以理政王身份长期参与朝政,和内阁、议院的关系就不那么好。因为李君威做事实在是太强势了,大部分时候,对规矩都不那么重视。

就比如八十万馄饨教头案,直接动用禁卫军在夜市和混混们打架,这除了李君威谁也干不出来。而且这事怎么看都不像是符合法律和政治规矩的样子,更关键的是,这对申京的治安管理起到了倒逼作用。

一下子抓了几百个混混去劳改,平日里欺男霸女的混混们,现在整日穿着劳改服,不是在这条街上疏浚河道烂泥,就是在那条街上疏通下水道。老百姓能不拍手称快吗?报社记者能不报道吗?

这一报道,舆论一起来,就出问题了,为什么裕王上一趟街就能抓几百个犯罪分子,你们申京治安厅做不到呢?不用说,肯定是治安厅里有内鬼,有**分子,怎么办,查!

而且议院对此也没办法,今天某议员公开批评裕王殿下擅动禁军,违法国法。明天报纸上就报道这议员包养小三,出入妓院。是真的吗?显然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调查清楚,可作为议员,这个时候就要发表声明,我没有干过包养、嫖娼等等违法犯罪的事,而这正是李君威要的结果。

这种人有的是政敌,只要指出一件来,那完了,他就是欺骗百姓,德行有亏,有李君威在背后使坏,他还能长久的了?

而同样的办法,放在李君威身上就没用。你说我嫖娼,开玩笑,本王二十多个媳妇呢,再说,我就是嫖了又怎么样,天下百姓谁不知道老子好色。

在比如,山西、河北两大矿业大省,私人煤矿大规模侵吞国有土地,用于开矿,内阁就是解决不了,李君威也不惯这毛病,直接派军队前往两省抓人,军队把矿井一围,把人一抓,再查国土资源部的档案,但凡是国有土地,管你是否补发了证件,管你真的假的,直接让工人回填矿洞,不填?直接拿炸药炸了。

闹事?你能闹的过大炮吗?

可问题在于,李君威也不是一味的用强,关了非法矿井,让人满口答应给失业的工人安排工作。谁安排呢?反正老子拍拍屁股走了,当然是当地的政府安排啦,当地只能找内阁。

结果就是,事你办了,风头你出了,内阁要来擦屁股,内阁又找李君威,李君威倒是简单给他们出了馊主意,下次再关闭非法矿井的时候,就不那么麻烦了,也不需要内阁和行政体系擦屁股,所有的矿工直接抓走,就以非法采矿、聚众闹事问罪,先坐上火车拉甘肃去,然后直接解运河中之地摘两年棉花。

到那里还能碰到老熟人,你那当矿主的村长二大爷,当会计的二大娘,当打手的大哥二舅,都在那里摘棉花呢。说不定去了之后,觉得种棉花也挺赚钱的,把妻儿老小全接过去,矿霸是做不成了,做个棉花霸也是可以的嘛。

这可把内阁的人吓坏了,好家伙,一下把全村全镇的老爷们一勺烩,那老娘们们还不把当地政府大楼给掀了。

这就是李君威对行政体系的理解,你不是不作为吗,与其拉你拽你,求你骂你,不如找个人拿刀子在后面捅屁股,捅一下就往前走一走。

“你和内阁的关系,我可帮不了你,我嘴笨的很。”林君弘说。

李君威笑着对他说:“你可以跟内阁那边透风,就说我已经找到如何在海外殖民地应对欧洲钢铁竞争的办法了。”

林君弘笑了:“等你经贸谈判弄完,找到矿,挖出铁矿石,运到帝国炼成钢铁,再运到美洲非洲,黄花菜都凉了,市场让人抢光了。”

“不是这个办法,现在做的是长久之计,还有其他更快的办法,疗效好,见效快。虽说以往垄断的好日子都找不回来了,但至少能弄个公平竞争啊。”李君威说道。

林君弘竖起大拇指:“那行,我去跟内阁通通风,让那群老家伙去求你。”

“对,我坑了他们,还得让他们求我。”李君威得意说道,又对李君华说:“皇上,我去赶火车了,您继续忙吧。要是气不顺,就把内阁的那些人叫来骂一顿,出出去,尤其是那个姓封的,这小子满肚子坏水,整天就想找我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