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一八二章 坐而论道

大周中兴 第一八二章 坐而论道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一八二章 坐而论道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唏嘘罢夏、商兴亡之史,召公虎问仲山甫道:“仲山先生,可否为孤等言说大周开国以来之经济?”

仲山甫道:“太保虚怀若谷,仲山这就献丑了。周人自先祖后稷开始,便是以农为立族之本,也是因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农耕之技,同西北戎狄部落友好共存。

“自周朝建立,定都关中平原之丰镐,依旧以农耕为国本。农耕之国,土地为根基,周王族在周武王的率领下虽然改朝换代,但殷商留下来的地盘过大,无法一时吞并。

“于是,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巩固天下,周武王、周成王便大力推行分封,让王室兄弟、子弟、亲戚、功臣们裂土封侯。得到土地的诸侯们,只得凭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创业维艰。

“分封的好处有二——一来,把大周最先进耕种之技推广至全华夏,二来,亦能镇压当地殷商余孽,巩固大周社稷稳定。此土地分封制度之下,诸侯国安心经营,将收成缴纳给周王室,以维持天下太平。”

召公虎点头道:“夏之灭亡,在于鞭长莫及;商之灭亡,在于重商抑农。我大周先王所创之分封制度,可谓前无古人之创举!”

兮吉甫道:“太保,兮甲有一言,怕是会有所冒犯。”

召公虎道:“今日大有楼上,你我四人平等相待,畅所欲言便可!”

兮吉甫作了一揖,道:“大周之初,分封制确有划时代之优越,然而时至今日,造成大周困局的,恰恰又是这分封制度。”

召公虎若有所思,沉默不语。他对于这分封制的其中利害,又如何不知。

兮吉甫接着道:“大周之初,天下地广人稀,但凡有进取之诸侯,便可造福一方百姓。如今,大周之人口十倍于周初,而天下之良田沃土却无增益,五谷亩产亦无大增,此消彼长,自是民不堪苦。”

仲山甫也道:“大周初年,周王室重农抑商,近年来,民间又有商人活动频繁,做起了低买高卖的生意。就如当今这天下大旱,奸商们便把之前丰年屯下来的粮食高价卖出,赚取大笔差价,发国难财。

“不仅如此,他们还趁大周的饥荒,囤货居奇。那些可都是老百姓救命的粮食,奸商们却为了卖个好价钱而锁仓惜售。商人亦分君子之商与小人之商,如此行径,仲山亦不齿!”

仲山甫虽然同为经商之人,但他对于这种逐利害人的行径,确是深恶痛绝。

召公虎问道:“这些商人是大周之国人,还是商朝之余孽?”

仲山甫道:“兼而有之,商人之利,多倍于务农之利,故而好利之人竞相逐之。传言中,商朝覆灭之后,虽说国祚不再,但其立国支柱之巫教与商盟并未瓦解,而是转入地下,近年来颇有死灰复燃之势。”

谈及巫教和商盟,召公虎神色大变,方兴也是心有余悸。

召公虎道:“这么说,天下的商人尽可以影响天下大势也?”

他虽是一等一的政治好手,但对于经济则是一窍不通。事实上,大周开国以来的绝大多数卿大夫,都只在意礼乐显学,而对经商济世的学问一窍不通。

仲山甫接着道:“大周今日之困局,那些套利商人固然可恶,但他们只是疥癞之患而已。”

“何以见得?”

“真正的沉疴痼疾,而是在各诸侯国身上。这些诸侯国的始封国君白手起家,多大有作为。但他们后代锦衣玉食,生而富贵,自然好逸恶劳,乃至坐吃山空。

“而诸侯国内仍要不断分封给小宗、卿大夫土地,而诸侯国之土地十分有限,而随着人口增多,诸侯国越来越穷。继而诸侯国给中央的贡赋少了,周王室也越来越穷,一直恶性循环。”

召公虎道:“此事孤亦十分忧虑,如此下去,诸侯国又当如何?”

仲山甫道:“长此以往,诸侯国间必将撕破脸皮,互相倾轧征伐,不堪设想。”

“若要改变现状,仲山先生可否有良策?”

仲山甫叹道:“早有一策,可惜胎死腹中。”

“何策?”

“那便是前朝厉王的专利之策!”

众人见仲山甫重提周厉王的专利政策,都屏气凝神,听他继续发表高论。

仲山甫道:“这正是周厉王过人之处!周厉王之好利,绝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周社稷和天下黎民百姓。周厉王之逐利,恰恰不是与民争利,而是为民争利。

“专利之策前,上自诸侯、下到国人,无不争先恐后去攫取川、泽、渔、林之眼前之利,进而,公田荒芜、无人耕作,这不就是走回商朝亡国的老路吗?等到天下无粮可收,难道要抱着财帛饿死吗?

“周厉王慧眼独具,这才出台专利政策,为的就是禁止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只有国家收回山林川泽之利,才能让百姓安于耕作,这样才能真正让国家强大、百姓富足。

“只有国富兵强,才能内服诸侯、外镇四夷,这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等待百姓富足,藏富于民,国家自然更为强盛。所谓德治,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只顾高台教化,却让百姓饿肚子。”

“周厉王因国人暴动而流亡,但不代表专利之策的改革宣告失败。专利无疑是成功的,周召共和十四年,天子在外而国力不衰,这些,难道不都是厉王专利改革的功劳吗?”

仲山甫的一席话,召公虎闻所未闻,听得如痴如醉。

关于周厉王的专利之策,召公虎也曾反省过很长时间——

起初,召公虎刚刚从父亲手中接过太保之位,年轻气盛,对周厉王推行的这个政策不以为然,认为是与民争利,和历代先王的教诲大相径庭。

可到了自己和周定公共和执政之后,这才切身体会到大周财政的捉襟见肘。多亏了周厉王那几年的专利之策,才使得大周国库重新充盈。而这正是支撑周召共和十几年,而至今政权稳定的基石。

周厉王之错,不在专利,而在于卫巫。

周厉王是个强势君王,但是他无疑过于自信——专利的成功,加上连年征战的获胜,让他产生中兴成功的错觉。最终,他忘记防范身边的小人,使得身败名裂、功亏一溃。

方兴始终一言不发,他听了仲山甫对周厉王的评价如此之高,不禁热泪盈眶,心想:如果那日在彘林之中,周厉王能听到如此高论,恐怕会引以为人生知己吧!

只可惜,斯人已逝,千秋是非功过,留于谁人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