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1-40章 方兴 ? 伍(下)

大周中兴 卷1-40章 方兴 ? 伍(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1-40章 方兴 ? 伍(下)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次日凌晨,周王师三更造饭,四更发兵北进。方兴追随大军行进,至距离赵邑不到十里处暂歇,已是中午时分。

此时,少保皇父来禀:“太宰卫伯和所率大军出卫都朝歌后,在太行山麓遭遇赤狄伏击,损失不小。经此耽搁,需延至明日才能前来会师。”

程伯休父愁眉不展,问召公虎道:“太保,卫伯和善战之君,卫军亦是昔日平定国人暴动之雄师。如今他们未到,是否还依原计划发兵赵邑?”

召公虎道:“事不宜迟,赵邑已经被围困三天三夜,若再迁延时日,恐怕朝夕不保!”

程伯休父道:“本将已派斥候探明,当前有五千赤狄叛军围攻赵邑,周边亦见到有散军驻扎。”

“小小赵邑,竟让赤狄倾巢来围,”召公虎忧虑道,“大司马认为我军可有胜算?”

程伯休父道:“我军远道而来,利于速战,而赤狄围城多日必生疲倦怠慢之心,正是突袭之良机。”

“大司马已有计较,那就有劳老将军指挥此战。”

程伯休父喜道:“将士们早已摩拳擦掌,这一仗王师定要旗开得胜!”

言罢,程伯休父告退,回到阵前,点起能征惯战之士,率周王师二百乘战车、五千徒兵,朝赵邑发起冲锋。

待到两军接战,程伯休父身先士卒,手中一柄八十斤战锤伤人无数。召公虎壮之,下令擂鼓助威。周王师士气大振,战意如虹。

方兴被战鼓之声激荡得心潮澎湃,如痴如醉。这是他曾经无数次憧憬过的战争场景,今日身临其境,心中打呼过瘾。

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赤狄围城部队显然准备不足。这些赤狄人数日久攻赵邑不下,正是士气低落、疏于防备之时。很快,在周王师凌厉的兵车攻势下,赤狄大军被割裂得七零八落。程伯休父铜锤所到之处、血光四溅,势如破竹。

赤狄头目不敢大意,赶紧组织反击。但攻城部队大多由步兵组成,缺乏机动能力,瞬间落了下风。

召公虎初临战阵,见状大喜,抚须笑道:“壮哉王师!赵邑之围,片刻可解也!”

少保皇父、众诸侯亦颇有得色,他们方才还对赤狄兵马有所顾忌,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方兴却看出不对劲,嘟囔了一句:“下定论还早咧,赤狄精锐骑兵可还未现身……”

“你说什么?”少保皇父就在少年身边,闻言色变,“军营之中,扰乱军心乃大罪也!”

召公虎摆摆手:“童言无忌,无妨。”

话音刚落,只见两支骑兵从赵邑城后呼啸而来,少说也有两三千骑。众人定睛一看,正是赤狄精锐骑兵,方才埋伏于林中,并未被程伯休父发觉。

这两支赤狄骑兵队以逸待劳,火速从两翼包抄程伯休父的战车方阵。这位大司马正杀得上头,忘情地追逐赤狄围城步兵,阵型被拉得松散且混乱。

“不好!程老将军危矣!”召公虎再不懂兵法,也看得出己方军队落了下风,大难即将临头。

果然,程伯休父所部五千周王师士兵被赤狄骑兵冲击,毫无反手之力。这些军士本就是临时重编,缺乏训练,这一惊慌失措,便落入下风,战损严重。

“鸣金么?”召公虎再难镇定,他没有任何临敌经验。

眼下虢公长父遁逃,卫伯和未到,程伯休父又陷入敌阵,其他人皆非战将,谁又能替太保拿定主意?

“不急,快看!”人人都陷入沉默,少年的声音格外刺耳。

但没人有暇指责方兴多嘴,他们都看到了战场上局势的风云突变——

就在程伯休父危急之时,赵邑城门大开,一支三十乘战车组成的车兵队冲出门来。主车上一位大将,全副戎装,在阳光下颇为耀眼。

“赵札!此人乃是赵邑宗主!”方兴大喜过望,不禁手舞足蹈。

召公虎刚才还愁云满面,顿时精神抖擞,连连点头赞叹赵札道:“好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

想必,被围三日三夜的赵邑将士见周王师前来解围,绝处逢生,军心大振。赵札带领数百健儿如猛虎出笼,几乎人人奋勇、各个争先,杀敌时以一当十,让赤狄骑兵叫苦不迭。

造父本就以善驾车著称当时,其赵氏子孙自然一脉相承。赵邑战车体型较周王师战车要小上不少,故而轻便灵活。就算与骑兵同场厮杀,机动性也丝毫不落下风。

那两支赤狄骑兵本意是掩护攻城步兵撤退,此时见新对手颇为难缠,其将领审时度势,便决定溜之大吉。

有了生力军助阵,程伯休父抖擞精神,赶紧下令重整阵型,命令五千周王师主力全力追击。

“不好,”方兴急在心上,“穷寇不可追也!”

鬼子历来狡猾,赤狄骑兵亦是天下精锐,哪有这么容易被击败,必留有后手。方兴虽不通兵法,但方武从小到大对他的熏陶,早已深入骨髓。

“此话有理,”召公虎赶紧下令鸣金,“赵邑之围已解,切不可贪功恋战!”

显父也忧心忡忡道:“老将军首战差点败北,怕是脸上挂不住、恼羞成怒,想挽回些许颜面罢。”

然而为时已晚,还没等到程伯休父听到金声,赤狄骑兵就突然调转马头杀了个回马枪,把周王师前锋军杀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不幸中的万幸,赤狄骑兵终究忌惮赵邑战车,给了程伯休父点颜色之后,便见好就收,彻底退出战场。

烟尘散去,程伯休父灰头土脸,垂头丧气地回了大本营。清点过后,前军死伤近五百人,三十乘战车被摧毁。

“败军之将,特来向太保谢罪!”程伯休父单膝跪地,发白的须发沾满了征尘。这一战,老将军颜面扫地,他显然很懊丧而痛苦。

召公虎连忙抚慰道:“大司马休要自责,赵邑之围已解,此乃程老将军功劳!”

“赵邑乃是赵人自救,老朽有何面目冒领军功?”程伯休父摇头长叹,转身回营整顿兵马。

看着程老将军落寞而蹒跚的背影,召公虎找来方兴,感慨道:“看来你颇通兵法?”

“我在先父处耳濡目染学来皮毛,”方兴谦虚道,“他生前在赵家村抵御鬼子,便以此道退敌。”

召公虎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凡人皆有心魔。”方兴心中一凛。

从彘林突围至此,他无时不刻已在努力同自己心魔抗争。反观召公虎,方兴看得到他的眼神中的不安和恐惧——

是对赤狄的胆怯?对此战的担忧?还是对未来的迷茫?他的心魔又是什么,方兴说不上来。

不知此次出兵对老太保而言意味着什么,但此战差点失利,军中唯一能征惯战的程伯休父又马失前蹄,这既不是好兆头,也让周王师的前程蒙上一层阴影。

就在此时,晋世子籍忽然一脸慌张,前来向召公虎辞行:“太保,晋国快马来报,如今有数千赤狄骑兵正朝晋国绛城而去。君父怕国防空虚,命小将率师回援、巩固防务。”

召公虎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疑虑,只得无奈同意。

就在大军准备进城之际,方兴只觉有人在轻唤自己名字。

“好兄弟,原来是你!”转头一看,原来身旁早已站着一人,正是昨日汾隰分别的杨不疑。

“好小子,恩师没看错你,”杨不疑难得夸人,“这才一日,便解了赵邑之围。”

“这都因恩人料事如神,”方兴确实不觉得是自己功劳,“杨兄此时寻我,所为何事?”

“特来与你辞行。”

“杨兄,你刚来赵邑,怎又急着要走?”

“不疑这便要赶回彘林彘林,告知恩师周王师之境况。”

说起老胡公,方兴又想起洞中的茹儿父女,心下烦恼道:“啊也!恩人与我十日之约,不知不觉已过了三天二夜,不知周王师可否在期限前到达彘林,解赤狄之围困?”

“世事难料,”杨不疑眼神突然暗淡,悄声问道,“不疑有一事不明,还想方老弟指教。”

“不敢,但问无妨。”

杨不疑道:“我细数营帐,周王师此来为何不到万人?难道其中遇到波折?”

“说来话长也!”方兴长叹一口气,便把虢公长父和虞公余臣如何假公济私吃空饷,又如何临阵脱逃,把周王师主力抽调一空之事说了个详尽。

杨不疑顿足捶胸:“这帮蠹虫!害得恩师失了计较,将耽误大事也!”

“此话怎讲?”

“就凭周王师这点兵力,如何迎战盘踞彘林的上万赤狄?”

“什么?彘林附近聚集这么多鬼子?”方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晋世子籍不是说,赤狄有数千骑兵进犯晋都绛城?”

“听他瞎扯,”杨不疑一脸不以为然,“晋国当惯了缩头乌龟,晋籍那胆小鬼只是怕去彘林送了小命,这才溜之大吉。”

方兴道:“若如此,就怕太保受他误导,折而向东面去救援晋国,而耽误彘林大事。”

“说来也怪,鬼子似乎一开始就围着彘林不放,从未想过去进攻晋国,”杨不疑挠了挠头,“即便是围攻赵邑,更多只是引诱周王师前来而已。”

杨不疑是个一等一的游侠,当他对兵法似乎一窍不通。

“这是围点打援,”方兴若有所思,“看来鬼子也想让周王师去彘林决一死战?”他说不清楚,这不是个好兆头,或许这一切真的和老胡公有关?

“赤狄确实对彘林势在必得,”杨不疑眉头一皱,“这样留给彘林中藏身之人的时日不多,可不能有半点闪失,遭了无妄之灾。”

听对方的口风,为何老胡公更像是被误打误撞被牵连进这场战争?难道彘林有着更大的秘密和阴谋?

“也不知此战周王师胜算几何,”方兴定了定神,“好在除周王师之外,还有不少诸侯**队助阵。”

“诸侯国?可别报太多指望,”杨不疑不置可否,“除了卫伯和,其他诸侯怕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看晋国派来的软蛋世子便知端的。”

方兴见对方去意已决,拱手道:“杨兄此去,务必多加小心!”

“我进彘林,如入无人之地,”杨不疑作了一揖,“不疑同你亡父还有个生死之约,我此去彘林便是要给他收尸!保重!”

“杨兄保重!”

言罢,杨不疑转身而去,很快便消失在行伍之中。

“杨兄真侠客也,来无影、去无踪。”方兴心中好生羡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