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3章 抗清英雄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3章 抗清英雄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3章 抗清英雄

杀红了眼的义军士兵撞开了总兵衙门的大门,但已经有不少从南门攀城而入的清军攻到了,双方在总兵衙门面前杀作一团。

刘肇基坚持不住,撤了下去,换成一个千总指挥。打了大约两刻钟,终究是义军这边进城的人数较多,冲开清军,杀入总兵衙门内。

大家都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还是兴奋地到处搜索,金银财宝,乃至柯永盛的小老婆倒是找到了不少,可完全没有岳讬的踪影。

柯永盛的援兵一到,岳讬便撤退了,他不会在乱军之中逃跑,可要是有援兵接应还不跑,那就是傻了。此时岳讬已经到了胶州南门城头,向四周一望,见远处还有义军的援兵赶来,这些都是本地的义军,乃至早就占山为王的绿林土匪,被马进忠发动来帮忙的,也不用他们干什么,只要打冷枪、袭击落单清军就行。清军虽然不怕他们,但敌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还是十分棘手。

岳讬对一个绿营都司说:“让城里的兵士们赶快撤出来,不要恋战。胶州城内的武库、粮库已被反贼占领,就算夺回城池,反贼只消火焚仓库,这里也没法驻扎一镇绿营了。”那都司连声答应,命人准备了一只大筐,送岳讬下城。

岳讬是久经战场的人,他成年的时候努尔哈赤才刚刚称汗,条件艰苦,攀绳爬梯对他来说并不稀奇,他原本不想像个文官一样坐在筐里下去。但架不住这位都司极力巴结,而且岳讬毕竟已经四十二岁,不是小伙子了,折腾了这么久,也很疲劳,便同意坐筐下城。

岳讬坐在大筐里,他的护卫们扯着绳子,缓缓把大筐往下送。为了防止绳子被磨断,他们还在垛口的位置垫了一块皮革。

站在一旁的绿营兵也开始攀绳下城,不过有一个年轻的小兵没有动弹。

他叫黄三,是黄安德的一个远房亲戚,虽然是卫所兵出身,但山东的卫所兵实在是太多了,他安排不上差使,家里八人守着九亩地,还得给当官的干活,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听说自己的族叔黄安德当了大王,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便跑来投奔了。

来了才知道,这地方顶多也就是大碗喝稀粥,大秤分窝头。不过总归比他那个粥都得省着喝的穷家强得多,有时候山里粮食打多了,还能给家里送一口袋。

后来,清兵来了,黄安德拿出一摞银饼子,说谁要是去清军那里卧底,这些就都是他的,黄三想也不想就干了。

然后,他就在高密之战结束后,看到自己哥哥和弟弟的首级挂在城墙上。家里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他们也跑出来当义军,却都没有黄三这样好的运气。

黄三的命运在这乱世中算不上特别悲惨的,就单说黄安德的山寨里,多了不好说,十个人里找出三个比他惨的还是很容易的。偌大的国家,遍地有人造反,山寨里的两个喽啰战死,那比落下一片树叶还要寻常,但对于黄三来说,这已经是天塌地陷了。

高密之战后,黄安德把黄三的老娘、嫂子、妹妹、侄子、侄女都接到了崂山,还告诉他,从南方派来一个先生,教山寨中那十几个孩子念书,他侄子也在跟着学,而且学得不错。他妹妹嫁给了山寨里的一个头领,而且是做大老婆。

现在在黄三心中,天底下最好的人就是黄安德,最可恨的人就是柯永盛。他虽然不知道岳讬是谁,但知道这是清朝的一个顶大的官,估计起码比柯永盛大个十级八级的。

黄三心中犹豫着,他手上握着刀,这是在战场上,刚才一片混乱,所有绿营兵都持械在手,岳讬的护卫们也没觉得有何不妥,只要上前一步,就能砍断绳索,把这个清朝王爷摔死。

但是这之后,我估计也活不了了,肯定被抓起来严刑拷打,就像之前见过的那些被捉住的细作一样。说不定会被用拨火钳把手指甲一片片撕下来,说不定会直接被活剥人皮。

但这个王爷要是死了,是不是就打赢了?我侄子就读书当秀才,去南方做大官,我娘和嫂子也铺金盖银,呸,穿金戴银,像之前见过的指挥使的娘那个胖老娘们一样当官太太?

这个王爷要是不死,他和柯永盛是不是还得去打崂山?要是安德叔没打过他们,是不是兄弟们和我娘、我嫂子、我妹妹、我妹夫、我侄子、我侄女都得死?

他这么一犹豫,岳讬已经下降了好大一截,黄三盯着不断下降的绳子发了一会儿愣,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哎呦!再不动手,恐怕就摔不死他了!

黄三脑海中顿时一片空白,手根本没被思维支配,直接像条件反射一样手起刀落。绳索一刀两断,装着岳讬的大筐笔直地坠落下去。

那绿营都司的脸瞬间比庙里的白无常还白,急吼道:“抓住他!抓活的!”这事要是不审清楚,他绝对脱不了干系。黄三根本来不及多想,意念一闪,直接从城头纵身跳了下去。

岳讬的护卫们狂叫着把绿营兵们撞到一旁,下城救援。黄三已经身亡,岳讬由于下落的高度没那么高,又有筐和里面的软垫缓冲,虽然浑身多处骨折,昏迷不醒,但还有呼吸。

这时,那位都司也下来了,见护卫们手忙脚乱地抢救岳讬,不时怒视自己,心说恐怕要坏。让岳讬坐筐下城这事是他的主意,真要是追究起来,怕是逃不了干系。就算皇帝英明,不怪罪自己,再想升官发财那是永远没戏了。

想到这里,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我要是把这个虏王送给袁将军,是不是能去奉天倡义营当个大官?活的怕是带不走,他伤得这么重,抬着他跑路,肯定得被追上,那死的也行。”

虽然袁时中没接受李自成的封爵,但他们花的银圆上却有“奉天倡义”字样,山东清军都知道是闯军在背后支持义军。

而且,这位都司还有一层关系,他名叫罗勇刚,年轻时在辽西的西平堡当兵,因为姓罗,做了城中主将罗一贯的亲兵。当初西平堡沦陷,罗一贯战死,残兵败将一路西逃,他在半路上与王瑾有一面之缘。后来,他又被划到刘肇基麾下,在潼关和刘肇基一起被王瑾俘虏,当时王瑾竟然还记得他。被王瑾释放之后,他回到辽西继续当兵,最后跟着夏承德一起投降了清军。

平心而论,岳讬对他们这些绿营军官还不错,待遇比当明军那会儿提高了,而且岳讬也不像其他满洲王爷那样,正眼看绿营兵一眼都好像受了多大的屈辱。可现在你克勤郡王碍着老子的荣华富贵了,老子过去都能拿自家老百姓的人头请功,杀你一个虏王换子孙后代长久富贵,有何不妥?

突然,罗永刚的亲兵们挥起刀枪,向岳讬的护卫杀去。这些护卫虽然痛恨绿营兵无能误事,甚至打算事后把岳讬重伤的责任全都推到他们身上,拿他们的脑袋替罪,但也并不相信罗勇刚会谋害岳讬,更没想到绿营兵会攻击自己。猝不及防之下,又是以寡敌众,岳讬的护卫虽然也反杀了几个绿营兵,但转眼之间便被杀了个干净。

罗勇刚一刀砍下岳讬的头,拎着辫子提了起来:“这个归我,那些护卫的头就是你们的了,这可都是满洲真虏,袁将军的赏赐决计少不了。”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反贼袁时中就成了袁将军了。

有一个亲兵说道:“那黄三怎么办?”罗勇刚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稍微有一点良心:“好歹他送了我们一场富贵,升官发财不分他,名声总得分他一份。就说他和我们一起杀鞑子,被鞑子推下城摔死了。若他还有家人,也能领份抚恤。”

胶州之战,就这样以“抗清英雄”罗勇刚的反正结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