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0章 最适合投降的地方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0章 最适合投降的地方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0章 最适合投降的地方

崇祯在寝宫门前伫立良久,方正化、王承恩等几个随行的太监也都跟着像泥塑木雕一样站着。

终于,崇祯回头看了看方王二人,犹豫了一下,说:“王承恩,朕的妻儿便托付给你了。不要藏匿民间,即便贼帅能约束士卒,城内饥荒数月,破城之际也必有乱民抢掠,隐匿街巷,反增危险。你带五十个新卫营军士,带他们到开封府照磨所衙门去,只带三天的干粮清水,所有财货都不要携带。照磨是九品小官,照磨所是清水衙门,不会有什么积蓄,便引不来乱民。然照磨所又是文书卷宗的要紧之地,贼重图书籍册,必有从贼文人带纪律严明之精兵前去抢夺,届时向他们投降,必可性命无忧。”

崇祯对于四大反王做过不少研究,知道他们对于明朝官府留下的文书档案十分看重,以此作为建立新政权及均平赋税、清理刑狱的参考。哪怕是在流寇阶段,尤其是闯军,也把这些文书作为研究明朝的材料,在早期的时候,王瑾还经常亲自带队占领照磨所。现在想来,恐怕那时闯贼就有心问鼎之轻重了。

刘邦入咸阳的时候,诸将抢金银财宝,独萧何抢图书的事情,知道的人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却很少。萧何毕竟曾为秦吏,鼓捣这些东西就是他的专业,他这么做并不稀奇,可驿卒李自成、逃兵王瑾在没有读书人加入队伍的情况下,就如此重视图书档案,这特么可真是反贼一代更比一代强,皇帝这行越来越不好干了。

现在王瑾当然不会亲自带兵抢占照磨所了,不过各路反王军队最近的几次破城中,都会有稳重的老资格将领或随军幕僚带兵占领照磨所,完整地将原来官府的文书档案接收下来。带去的士兵也都是纪律较好的老兵,不会随便杀人放火。崇祯虽然研究了这么多,最后也只落个给自己的家人找了个最适合投降的地方。

王承恩还算机灵,带着周后、田妃、袁妃、三个皇子、两个公主,从周王府后面的小门潜了出去,连崇祯的嫂子懿安皇后张嫣都没带,至于周王乃至刘文炳、巩永固的家眷,更是顾不上了。

周王朱恭枵的心境则完全不同,他的能力在明末藩王中可以排在前列,至于人品,虽然并不算特别突出地烂,可一般藩王的罪行他也都有。尤其是明廷南迁之后,周王府打着供奉皇上的旗号,加倍聚敛,重征皇帝臭名昭著,军功章也有他的一小半。

朱恭枵的勇气和崇祯也差不多,不过怕的事情和崇祯不同,他这个六十三岁的人,并不怎么怕死,却怕做囚徒,怕受流亡之苦,更怕被擒之后受审而死。此时他正在集结家甲,准备做最后的殊死一搏。

就在这时,大门被撞开了,黄得功全副甲胄,手持利剑,带着亲兵冲了进来。

黄得功本来是更擅长用刀,但考虑到既然是送皇上宾天,还是用剑比较有仪式感。反正行宫里也没什么能打的人,黄得功穿着精制铠甲,就算拿根树枝也能打遍全场,只要树枝够长够粗就行。

虽然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看黄得功这个样子,显然不是来吃饭的,王府的打手上前阻拦,黄得功挥剑便剁翻了两个,这还有什么可说的,打吧。

其实黄得功要是和朱恭枵商量商量,说不定朱恭枵也能同意送皇上宾天,不过这事也没有事前商量的。此时开封城内人心惶惶,谁也信不过任何人,武将和亲兵家丁有类似于义父义子的关系,可以性命相托,其他人都是潜在威胁。

周王府豢养的家丁打手都是不允许穿盔甲的,训练水平和黄得功的人比起来也差得远,仗着他们用的是长枪,黄得功的部下用的是短刀,一些特别悍勇之辈还能临死前拉个垫背的。黄得功这边才被捅死四个,周王府这边被砍杀了三十多人,作鸟兽散,朱恭枵也在混乱中被一刀砍死。

“黄得功!你要造反吗!”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带着一百名新卫营士兵负责皇帝寝居的警卫,看见黄得功等人冲杀进来,立刻列阵阻拦。

“你这鸟人,懂个屁!”黄得功这会儿没心情打嘴仗,他知道,新卫营这关可不是那么容易过的。这些人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还有一些最新式的火器,黄得功理论上来说人多势众,可实际能掌握的也就几百人,不见得是新卫营的对手。

火铳声响起,黄得功的部下倒下不少。崇祯费那么大力气、花了那么多钱整来的新型火枪,第一次实战是用来杀老百姓,第二次实战是用来打黄得功。

开封并无生产斑鸠铳的能力,目前仅有的几十支斑鸠铳和捷克铳都是走私得来的,捷克铳的学名应该叫“一六三零年苏尔式火绳枪改进型”,但是闯军习惯于称其为“捷克铳”,大部分闯军士兵都没听说过捷克这个国家,但“捷”和“克”在军中都是好词,所以大家都爱这么叫。

走私领先全世界二十年的先进武器,这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肯定是震动全球的大案。但在这会儿,还真不算啥事,闯军管理虽严,但多报些损耗,把枪拿去卖的事也照样有人干。

不过,闯军还有一种武器更容易多报损耗,而且允许向西营和曹营出售,因此也就更容易走私。

黄得功的亲兵都是膀大腰圆的壮汉,臂力是不成问题的,一扬手,手榴弹掷了出来,落入了新卫营临时构筑的胸墙后面,也有人用弓箭和鸟铳还击。火绳枪毕竟还不足以形成压倒性的火力,周王府里既没有特别坚固的防御工事,又有太多的障碍物,不适合发挥火力,新卫营并没有靠射击杀伤太多黄得功的部下,双方进入了肉搏阶段。

一开始,新卫营以长矛结阵,尚能阻挡对手,可是王府中地形狭窄,长矛阵难以施展。黄得功的部下在近距离上用重箭射击,又投掷手榴弹,搅乱了对方的阵势,随即身披重甲的勇士便挥舞大刀冲上来砍杀。

这种战术是清军破阵之法的威力加强版,就是把清军投掷的飞斧、骨朵之类的东西换成了手榴弹,毕竟清军的战术也是从辽东明军那里继承下来的,和黄得功的部队是同一个师承。闯军破阵其实也是这个套路,只不过更进一步,把重箭换成了短铳。

新卫营士兵的个人武艺和黄得功的亲兵家丁比起来差得太远了,一旦进入混战,立见不敌。不过很明显,他们比朱恭枵手下那帮乌合之众强多了。朱恭枵的三百多人被黄得功击溃,只死了三十多人,其中还有一半伤口在后背,而这一百人的新卫营,死了五十多人才溃散。谁说明军不能打仗,这些新卫营的士兵只不过每个月领了一石大米,就已经拼命到这个份上了。

兵谏的队伍重新整队,正要继续前进,奄奄一息地倒在血泊中的李凤翔用尽最后的力气,将一支簧轮手枪对准了黄得功的后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