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三百四十八章 老骥伏枥

太子别动 第三百四十八章 老骥伏枥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三百四十八章 老骥伏枥

吏部衙门。

仗着年龄大的优势,马文升从文华殿搬回来一把沙发椅。就是太子在奉天殿坐的那把,坐垫和靠背加了弹簧和棉花。

装了暖气片的衙门班房温暖如春,身体陷入柔暖的沙发椅内,疲惫的马文升慢慢合上眼睛打起了呼噜。

近期政务太多,又正逢太子全面掌权的关键时期,马文升不敢有丝毫懈怠。吃过年夜饭他已经七十七了,本该在家中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奈何就是咽不下一口气!他十几年前就应该成为吏部尚书,可就因为党争,被压了多年。太子喜欢任用敢为天下先的年轻官员。他这个吏部尚书快下台了哦。就算厚着脸皮不致仕,紧张、繁重的政务能压垮他的身体。多来几次长达四、五个时辰朝会,他这条老命要交代在奉天殿。

“笃、笃、笃”敲门声响起。

门外的人等了半天没等到回应,轻手轻脚推门而入。熟睡的马文升一无所查。

“尚书大人?”王鏊低声呼唤。

年纪渐长的马文升耳背,王鏊只得把他推醒。

被吵醒的马文升双眼困顿,眼前有一模糊的人影。戴上挂在脖子上的眼镜,这才看清了来者是詹事府詹事兼吏部右侍郎王鏊。“王侍郎有事?”

王鏊和南京吏部尚书韩文走的近。小道消息说,曾经多次弹劾过他的韩文有可能接替他成为吏部尚书。马文升打心底不喜欢被韩文举荐到吏部的王鏊。但王鏊身上还有个詹事府詹事的头衔!虽然太子没表现出对王鏊特别看重,可詹事府出身,铁打的太子党。马文升也不敢打压王鏊。

“刚才刘瑾到兵部传太子口谕,让兵部三日之内把甘肃总兵、三边总督、市舶司下海上巡捕营的名单报上去。”

兵部的事让王鏊不惜吵醒马文升,是因为马文升从中插了一脚,举荐兵部左侍郎张海成为三边总督。太子让兵部推荐,应该是属意有作战指挥经验的武官担任。张海虽然在兵部多年,但没有上过战场。太子隐晦地拒绝。同时,送了一副能帮助马文升看清东西的眼镜。

二月初一大朝,太子警告百官做好分内事、少管闲事,可不仅仅是针对曾鉴说的!马文升能倚老卖老装傻充愣,吏部可不敢在太子树立威信的时候挑衅。

听到太子向兵部索要名单,马文升眼睛不花、耳朵也不聋了。

他大拍桌子激动地道:“首任三边总督是王越!又不是武职!武官可以抢总督,文官就不能吗?太子自己都说用人不看文武,能力胜任为重!”

“尚书大人,刘首辅势必要拿下哈密的大铜矿,甘肃总兵、三边总督人选不能有差池。张海侍郎真的不适合!”王鏊苦口婆心劝解。王鏊及时通报是让马文升死心,不是让马文升继续纠缠下去。

王鏊心里着急。马尚书官海沉浮几十年,怎么就看不透呢?想要把他弄下台的可不是李阁老和刘尚书。

马尚书和首辅刘健关系莫逆,因此前几年皇上没同意他升任吏部尚书。首辅如果和吏部尚书穿一条裤子,很容易架空皇帝!马尚书得偿所愿,那也是因为年事已高、离致仕之日不远!皇上念旧情,虽然一直压着马尚书,但迁任吏部尚书的同时,赐下三孤之一的少师兼太子少师!又有多少官员能得此殊荣?

“张海不合适,另一个肯定合适!”马文升自信满满。

“请尚书大人指教。”

王鏊默默地把在任的文官过了一遍,并没有找到适合的人选。有九边任职且表现出众的文官不多。太子赏识的许进现在是户部左侍郎,户部清丈田亩的事也很重要。

“秦纮!”

王鏊愣了愣:“秦大人于成化年间两次击退过达延汗,又有多年总督两广军务的经验。合适是合适,不过秦大人已经致仕多年。“

马文升大笑:“秦纮弹劾与太皇太后有亲的安远侯柳景惨遭罢官,虽有王恕作保转为南京户部尚书,但已经心灰意冷,才会托病辞官的。太子不是耳根子软的皇上,从不给人留情面。不会因为秦纮的坚持原则冷落他。”

王鏊猛烈的咳嗽。在吏部官衙抱怨弘治帝耳根子软?不怕被人听去传给太子?太子多次容忍马尚书,只因为太子不会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计较。一旦涉及原则问题,太子谁的情面都不给。

崇王还是太子的叔爷爷呢,太子不照样申饬崇王巧取豪夺,削夺俸禄三分之一吗?太皇太后求情都没用。

“可是……秦大人和尚书大人同龄吧?”都是77岁高龄之人!

马文升哈哈大笑:“年纪大怎么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太子用人重能力,可没提过年龄。难不成还需要三边总督上战场?被太子重创过的鞑靼,已经不是当年越过大同防线横扫百里的鞑靼了。三边总督绝不能让武官占了去!”

王鏊认同。如果换成秦纮,吏部可以争一下。“下官亲自去太子面前举荐。”

“等一下,兵部不会这么快把名单报上去。刘大夏做事思虑太多,有的要思量了。”马文升笑呵呵地说,“焦芳来找过本官,言下之意想让本官在廷推的时候支持他升任工部尚书。焦芳同样出自詹事府,现在爬的比你这位詹事高。你没点想法?”

“下官从未听闻曾尚书被罢官。焦芳此举孟浪了!下官只听过太子敲打身边人,未见过太子因为亲疏关系故意抬举某人。”

王鏊想说,太子在用人方面简单粗暴,重视能力胜于一切。焦芳没有水利、屯田、交通建造方面的出色履历。太子不可能把焦芳塞到工部。

马文升轻蔑地撇了撇嘴。太子不就是因为刘大夏有意巴结,才处处抬举刘大夏的吗!按理,他从兵部尚书调任吏部尚书,兵部左侍郎张海接替兵部尚书。谁知刘大夏横插一脚!刘大夏仗着和李东阳是同乡、同年,摸清了太子性子投其所好!

“你去找太子的时候,顺便告诉太子有几位传奉官也想入市舶司。探探太子的口风。”马文升把主动申请入市舶司的几张申请表递给王鏊。

《官职调动申请表》,太子捣鼓出来让吏部发放到京师各官衙和地方、在籍官员人手一张、且印着吏部大印的表格。是毛遂自荐的专用文书。

马文升坚持认为,太子让弘仁殿替他配眼镜是为了方便他翻看《官职调动申请表》。

呵,韩文比他更见不得传奉官。看到时韩文那个不输胡御史的硬石头如何膈应太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