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六百零四章 王氏实力

苟出一个盛唐 第六百零四章 王氏实力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3:14

第六百零四章 王氏实力

在李祐大婚后,进攻倭国之事基本敲定。

王审知出动水陆大军十五万,进攻四国地区,朝廷出兵三万从对马海峡攻九州,南北夹击,扫平倭西,然后合军长驱直入,挺进平安京。

为了表示诚意,王审知献军俸一百万缗,粮草三万石,支援大唐。

有了这些钱粮,大唐前期的军资算是够了。

只要能在倭国打开据点,广东道、淮南道的粮食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上去。

不过福建的实力令李晔咋舌不已,暗道王审知果然财大气粗。

福建也就六州之地,被王审知经营了近三十年,居然就能掏出十五万大军。

这要是跟大唐死磕,加上海上势力,够李晔喝一壶的。

在皇城司密报之后,李晔才得知王审知为了这一战,把全部家当都压上了,广募东海群盗,连大食商队的护卫也招募了,承诺他们可以肆意劫掠。

最奇特的是王审知的水陆大军中,还有七千倭人海贼。

看来带路党不止是中土的特产。

其实想想也是,后世倭人在美帝面前,不也是毕恭毕敬的吗?

大唐的三万大军,主力是刘知俊的两万天策右军,顾全武水军为辅。

三万大军,又有王审知支援,大大减轻的朝廷的负担。

兵贵精而不贵多。

天策右军步军为主,有少量重骑,正适合九州岛的多山地形。

历史上蒙古人推不进倭国内地,其实也是受了地形限制,蒙古骑兵不擅山地作战,在正面击败倭人之后,却无法突破九州岛崎岖的地形,进入其腹地,所以才打不开局面。

秋收之后,李巨川与刘知俊回返长安,李禔留在福州负责沟通、后勤,以及随之而来的接管福建全境。

“这些年你束手束脚,到了倭国,可随心所欲!”李晔特意强调。

李巨川、刘知俊都是一愣,话中的意思听明白了,但却不明白李晔的仇恨从何而来。

毕竟李晔算是个仁君,至少对大唐百姓不错。

倭人这两百多年来,也还算老实,跟大唐的关系也不错,派遣唐使,全面唐化,高僧空海引密宗真传入倭土,名臣晁衡仕唐五十载,都是一代佳话。

但李晔深知这只是表象。

倭人是有长处的,特别擅于学习,也特别会隐忍。

所谓忍术、剑道,不就是各种偷袭吗?

在地缘上,它是中土永恒的敌人。

一旦它强大起来,刀锋肯定对向海之彼岸。

刘知俊眼神大亮,“末将领命!”

李巨川道:“王审知若取倭国膏谀之地,王氏将兴。”

李晔笑道:“倭国虽然腐朽,但还是有一战之力,王审知若是占了平安京,灭倭国王室,倭人难道不会找他报仇?”

在李晔看来,倭军不足为虑,早已腐化,没有多大战斗力。

关键在于地方豪强与庄园主,他们有一定的实力,倭人向来骄狂,自会容忍京城落于外人之手?

大唐只要占据倭西的九州,加上对马岛、壹岐岛为跳板,便可对王氏形成威慑。

王审知先站住脚再说其他。

历史上倭人能入侵中土,要么是中土大乱,要么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这个时代,他永远没有这个机会。

大唐不是历史上的大宋,也不是白山黑水里崛起的土匪,李晔有信心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把海洋灌入大唐的基因中。

其实华夏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陆地民族。

那是满清自己的帽子,他们闭关锁国。

东吴便有大臣巡视南洋,隋炀帝也搞起了海军,攻打流求。

至于大唐,两百年来,沿海兴起的港口城市便是证明。

“将士们可有怨言?”李晔问道。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圣人安心,儿郎们为国征战,怎会有怨言?”刘知俊道。

话虽然这么说,但将士们心中怎么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上下同欲者胜,国家开疆拓土,将士一个个出生入死却一无所得,太说不过去了,“倭人子女钱帛,任尔等取之,朕只要土地!”

李晔记得九州萨摩藩就有一座大金矿,品质高,易开采。

对如今的大唐来说太重要了。

“末将待儿郎们多谢圣人!”刘知俊的所有束缚都被打开。

三条军纪再无约束力。

剩下的就看他刘知俊的刀子狠不狠。

李晔伐倭的密令下达,天策右军诸将皆大喜,全然没有将要大战的紧张感,一个个喜笑颜开的跟父母妻儿告别。

当初淮南系在新罗发了一笔横财,军中无人不知。

李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合理的利益可以接受,没有利益的激励,将士们凭什么去玩命?

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不也是利益主导的吗?

在这时代,倭人根本就没入大唐的眼。

当年刘仁轨白江口一战尽灭倭国精锐,倭人举国震惊,又是修长城,又是迁都的,一片风声鹤唳,岂料大唐根本就没看上他们。

不过这也导致大化革新向全面唐制转变。

两万大军出征,也不至于动摇国本,大唐也负担的起,朝臣也就没有多少怨言。

这么多年,他们早已习惯了李晔的思维方式,尽力执行就行了。

这也是开国皇帝的特权,想打哪儿就打哪儿。

在他们眼中,李晔无疑是英明神武的。

每次决断也没令他们失望。

出征大军将在莱州集训到明年春暖,九月之后,便是对马海峡的飓风期,而十一月之后,天气转寒,不利征战。

顾全武的水军已经出发,扫荡对马海峡附近的海贼,偶尔也与九州豪强发生冲突,但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只要亮出大唐旗号,倭人们客客气气。

这时代的倭人对大唐崇慕中带着恐惧。

白江口一战把他们彻底打疼了。

心理优势在唐军。

王审知则不讲武德,以海贼侵扰倭国南部沿海,洗劫城池。

倭人大惧,但醍醐倭王不为所动,专心礼佛饮宴,国中大事全都托付藤原氏,此时藤原时平新死,藤原忠平摄政,对地方的控制力更弱,更加不敢轻易出兵,海贼只要不冲进平安京,他们自然也不会管。

反倒是地方庄园主,积极组织武士,守卫地方,向倭人朝廷表达不满。

藤原忠平以天皇的名义向大唐派出使者,请求约束沿海。

李晔连见他们的兴趣都没有。

为了配合唐军的攻势,李晔带着亲卫都与黑云长剑都下升州。

顺道巡视江南诸道。

太子李祎留在长安监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