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520章 崇祯变卦

明末妖僧 第520章 崇祯变卦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520章 崇祯变卦

刘慧明觉得这事有点儿奇怪,自己昨天明明已经和崇祯商量好了,接下来就由他领兵请教京畿一带的土匪,他连尚方宝剑都赐给他了。现在自己已经把事情提出来,他怎么一直不表态呢?

难道他要反悔?

刘慧明看了一眼御座上的皇帝,突然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张缙彦正与陈名夏僵持不下时,礼科给事中龚鼎孳适时站了出来,缓缓地说道,“陛下,京畿乃国之重地,出现盗贼确实应及时剿灭,然而刘尚书刚办完宣府一案,精力耗损严重,且兵部事务繁杂,实在不宜分身。故,臣以为当另选其他人负责清缴。”

龚鼎孳四下看了一眼,道,“臣推选襄城伯李国祯率新军清缴盗贼。襄城伯掌管京营数十年,熟悉京畿舆情,实乃最佳人选。”

群臣为之一愣,一些反应灵敏的大臣瞬间就明白了他的用意,纷纷赞同起来。

襄城伯李国祯也适时站出来表态,“臣愿意为陛下分忧。”

刘慧明大吃一惊,我擦,这姓龚的小子杀人不用刀啊,这招实在太狠了。别看这些土匪恶霸嚣张跋扈,其实他们背后往往都有人,刘慧明本想借剿匪之机打压勋贵势力,剪除他们的羽翼,以陈名夏为首的言官不知是识破了他的计策还是单纯地想限制他的军权,便找了各种借口阻拦。

最后,他们见阻拦无效,便开始在军事统帅上做文章,这一招不仅起到了限制刘慧明的作用,还把他的军权剥夺了。要是真的让李国祯去剿匪,这些勋贵估计做梦都会笑出声来。

刘慧明看了一眼这个年轻的科道官员,见他也正看着自己,两人相视一笑,又同时撇过头去。

崇祯终于把眼光看向了自己,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不想让自己主持这项军事行动。

刘慧明心中一凉,只得站出来表态,“陛下,龚给事体谅微臣,臣也附议!”

哼,龚鼎孳,你想得太简单了,你以为我的军队谁想带就带得走吗?

哼,崇祯小儿,老子今天算是看透你了,咱们走着瞧吧。

崇祯点点头,关切道,“爱卿确实过于劳累了,且留在京城休养一段日子,就留在朕身边为朕赞画国事吧。”

刘慧明无奈,只得下跪谢恩。

襄城伯李国祯笑意盈盈,正要上前领旨谢恩,不料半路杀出个陈咬金。

吏部尚书李遇知站出来反驳道,“陛下,勋戚不得带兵出征,此乃祖制,臣以为李国祯不合适为帅!”

礼部侍郎邱瑜也出班奏道,“臣推荐兵部侍郎王家彦为帅,王家彦协理京营多年,可当此重任!”

刘慧明的心里一下就豁然开朗了,哈哈,李遇知啊李遇知,你个老东西,真是我的大救星啊。

他突然明白了,崇祯的朝堂可不是康熙王朝,什么事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崇祯的朝堂一直都是吵吵嚷嚷的,基本上属于谁的声音大谁就有理,就连崇祯也经常被大臣带偏节奏,自己何必担心。

嘿嘿,既然自己不能做主帅,难道李国祯就没人反对了?

果然,王家彦的名字刚飞进朝堂,张缙彦就站出来反驳道,“王家彦包庇山西商贾涉嫌通敌,已被下狱,案情尚未明了,如何能复起为将?”

“原兵部尚书张国维赋闲在家,可为帅!”

张国维也不例外,他的名字还没飘进崇祯的耳朵,又有人出来反驳了,“张国维新罢,陛下未追究其贻误战机已是恩典,如何能复起?”

“兵部侍郎金之俊尽忠职守,可为帅!”

“金之俊从无带兵经验,如何能带兵?”

……

刘慧明看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每当一人被推荐出来,总是有人出来反对,吵吵嚷嚷了近一个小时,仍然定不下来主帅的人选。

刘慧明有些内急,耐心也不太好了,便站出来抛出一个重磅炸弹,“陛下,臣推荐一人,可当此任!”

“爱卿久不发言,朕还当你睡着了呢?”崇祯早已神游物外,见刘慧明出来发言才笑着打趣道,“爱卿要推举何人?”

刘慧明从容地说出两个字,“太子!”

“太子?”崇祯一愣,大臣们也震惊了,包括太子朱慈烺自己都没想到刘慧明会推荐他带兵出征。

大学士蒋德璟忙站出来反对,“陛下不可!天子坐不垂堂,太子是储君,岂能身临险地,臣以为万万不可。”

吏部尚书李遇知也站出来反对,“臣附议。”

有了二人的带头,其他人也纷纷站出来反对。

这一次大家倒是统一了意见,就连一直站在刘慧明这边的李邦华、凌义渠也纷纷表示不同意太子带兵出征,原因大同小异,总之就是太子应该在东宫好好读书,打仗那是粗人干的事,太子千金之体不能以身犯险。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大明的臣子不希望皇帝出紫禁城,皇帝不行,太子也不行,亲王就更不行了。

刘慧明哈哈大笑,道,“陛下,民间有句话叫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现在海内不宁,天家子弟身上流的是太祖和成祖传下来的热血,自然应该站出来重现祖先的荣誉。何况剿灭土匪根本算不上打仗,顶多就是小孩子过家家,根本就没有危险可言。太子此番出京也不过是长长见识,体察体察民情,学习一些行军的基本知识就行了。这也可以算是一番历练,如此,太子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有社会实践相佐,以后定能成为圣贤之君。”

太子被刘慧明说得心花怒放,大袖一挥,恭恭敬敬朝崇祯下跪道,“父皇,儿臣愿意领兵出征,为父皇分忧!”

“打仗岂是儿戏!”不等崇祯说话,首辅大学士陈演反驳道,“太子乃国之储君,万万不可涉险。”

刘慧明道,“那臣再推举一人为副帅辅佐太子,如此一主一副,可保本次行动万无一失。”

崇祯不置可否,“哦,爱卿要保举谁?”

刘慧明道,“天津巡抚赵光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