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670章 反攻倒算

明末妖僧 第670章 反攻倒算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670章 反攻倒算

刘慧明回到下处,见何欢拿着一份情报正在思索着,忙问道,“有大事发生了吗?”

何欢看到刘慧明,忙起身相迎,道,“大人可算回来了。”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刘慧明接过情报,问道,“哪儿来的报告。”

何欢没有说话,刘慧明接过情报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是马祥麟的处理报告下来了。他这一次损兵折将被狠狠地申斥了一通,督师自然是当不成了,还差点儿连爵位都被夺了。

这样的处理在情理之中,刘慧明无话可说,但是他推举的文安之被崇祯否决了。崇祯采纳了他的建议,把湖广拆分成了湖北和湖南两省,分别以武昌和长沙为省府。历史上的湖广分治是在康熙三年,刘慧明此举足足提前了二十年。

不过,崇祯虽然采纳了他的建议把湖广拆分了,却只给了文安之一个湖北巡抚的职位,湖广总督的职位还是落在了何腾蛟的身上,历史大势还真是浩浩汤汤啊。

刘慧明看到李乾德竟然成了首任湖南巡抚,气就不打一出来,挖苦道,“这个李乾德见到张献忠就跑,不知道还以为是他的向导呢,他怎么没被处理?”

何欢憋住笑,指了指后面,道,“大人看看这里,张达中调任长沙知府,金光辰升任夷陵知州,荆国光又去了广东肇庆任知府了。”

“咱们的工厂作坊完了!”

刘慧明只吐出两个字就已觉得后背发凉,被连着敲了两闷棍,他也明白崇祯已经开始怀疑他了。

刘慧明想起崇祯那张表面十分亲切,背地里却冷若冰霜的脸,心里不由得一寒,各种历史资料都表明,他不是一个立场坚定的人,如今看来还真是这样啊!

刘慧明已经懒得去想是谁在背后捅刀子的事了,他只为自己早日离京感到庆幸,“看来此次离京真是个明智之举啊!”

何欢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他早就看出了刘慧明不是玩政治的料,曾几次劝刘慧明尽快离京,不要在京城耽误时间。

刘慧明想了想道,“通知夷陵那边的人,放弃工厂,全部搬到南阳去。”

何欢点头称是,这是他们之前早就商量好了的,张献忠正在向荆州移动,根据历史轨迹,他马上就要入川了,夷陵和荆州是他的必经之路,荆州还好,城池高大,或许可以幸免于难。夷陵可就不行了,夷陵城池低矮,到如今已经被流寇攻破好几次了,根本挡不住张献忠的。而南阳和襄阳经过一季的屯垦,新作物已经有了收成,可以发展工业了。

刘慧明又吩咐道,“荆州被一锅端了,襄阳和南阳也有危险了,你赶紧给王永祚写封信,让他多使银子,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自己的位置。”

何欢忙点头称是。

刘慧明又道,“襄阳和南阳一定不能丢,给周敏也写封信,告诉他,加入他做不成知府了,也不要离开南阳,就留在那里当个乡绅,一定要把所有州府的六房都控制住。”

何欢忙记下来,又补充道,“王永祚昏聩懦弱,恐不可靠。我建议襄阳也可以交给周敏,让他如法炮制。”

刘慧明点了点头,他又想起留在夷陵的女人们,算算时间她们应该已经生产了,忙提起笔给何芳芳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养好身体之后就尽快离开夷陵,回石砫去。

忙完了家事,刘慧明才感叹道,“咳,掌控不了吏部,没有人事权真的是处处被动啊,咱们要想个办法,把吏部控制在手才是。”

何欢无奈地笑了笑,道,“这事难度不小,李天官虽然退了,但新上任的钱天官对你也不太友善。”

刘慧明心说他和自己有夺妻之恨,不给自己使绊子已经是网开一面了,怎么可能站在自己这一边?

何欢见他眉头紧锁,插话道,“大人莫非忘了许直?”

刘慧明的双眼瞬间亮了起来,吩咐道,“对,对,还有老许可以帮我们!你赶紧给戴涛写信,让他想办法把他推到文选郎的位置上去,咱们控制不用控制整个吏部,把文选司握在手里就行了。”

许直现在是吏部考功司员外郎,离文选司郎中还差一步,他和自己的关系还没有公开化,只要稍加运作就可以做到。

二人商议了一阵,刘慧明又给王承恩写了一封信,让他从中斡旋。

搞定了人事权的事,刘慧明才想起了倪元璐,问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倪元璐在干什么呢,他怎么没有事先通信?”

刘慧明已经开始质疑倪元璐的能力了,想当初他离京之时还特意和他谈过,让他在京城好生看顾,守好大后方。如今他才走了一个月,敌人就已经杀到了家门口,他却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这也太失水准了吧?

“倪元璐正在受到言官弹劾,为了自证清白,已经向皇上上表请辞了”,何欢拿出另一份情报递给刘慧明,“陛下留中了。”

“哈哈,好啊,好啊,果然好计策!先来一遭釜底抽薪,再打掉倪元璐,断了我一臂,后面我是不是就任他们揉搓了?”刘慧明冷笑不已,“这些人窝里斗的功夫我算是领教了!”

何欢心说你好歹还知道自己的处境,看来还没昏头。

刘慧明被敲了几闷棍,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敌人是谁,他细数了一下朝中的大佬,内阁首辅陈演虽然和自己关系一般,但绝对算不上敌人。魏藻德虽然和冯铨关系很好,但他是个胆小怕事之人,刘慧明临走前那雷霆一击把他吓得不轻,他应该没有这个胆量对付自己。

另外,他和自己关系一直都很不错,是崇祯默认的哼哈二将,不至于如此看不清形势。

刘慧明掰着指头算来算去,最后还是把账算在了东林党和复社的头上,问道,“是谁在弹劾倪元璐?金光辰升官是谁办理的?”

“金光辰因为触怒了皇上被贬为夷陵同知乃是年初之事,现在升官是吏部考核的结果”,何欢解释道,“弹劾倪元璐的是礼科都给事中沈胤培。”

刘慧明愣了一下,问道,“他不是阉党吗,怎么跟东林党搅在一起了?”

沈胤培是浙江湖州人氏,崇祯四年的进士,由于一踏入官场就带着浙党的烙印,自然就被东林党和复社归结为阉党了,因而入仕十多年以来一直都声名不显。倪元璐当时还出马拉拢过他,他也表示过投诚之意,没想到这么快就叛变了。

何欢苦笑道,“此人虽虽有意加入至公党,还参加过两次聚会,最终还是成了敌人。”

“mD,看来是咱们给的筹码不足啊”,刘慧明也苦笑了一声,“他弹劾我们什么?”

何欢拿出厚厚的一叠塘报,一边指点一边说,“弹劾我们妖言惑众、罔顾大明礼制、张扬异端邪说。”

刘慧明仔细地看了塘报,原来沈胤培说的是《崇祯历书》的事。刘慧明走后,倪元璐就按照事先的计划刊印《崇祯历书》,刚开始还好,随着印刷量的加大,终于引起了士林的强烈反弹。

言官首先弹劾戴涛,吓得他赶紧上表请辞,哪知崇祯亲自过问了此事,不准他离职,还给他升了官,现在已经是通政司左参议了,专门掌管《京报》的发行,与邸报分庭抗礼。

言官没办法,只得把目光对准了倪元璐,倪元璐百口莫辩,最后只得上表请辞。

刘慧明见崇祯明目张胆地拉拢戴涛,不由得想起临走时他同样明目张胆地拉拢谭洪的事,心中就有些不满,问道,“老戴和谭洪没有背叛我吧?”

何欢从文件堆里找出一份报告,递给他,道,“这是刘信之前几天发来的,谭爷立场坚定,没有受到蛊惑。不过……”

刘慧明忙问,“不过什么?”

何欢道,“谭爷虽然没有变节,但第八师下面的人却被挖走了不少,除此之外,武备学堂毕业的学员也有很多加入了第二军和第三军。”

刘慧明的心里五味杂陈,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学员,竟然就这样给崇祯做了嫁衣,虽然他当时信誓旦旦,可如今他们真的成了朝廷的人,他心里还是感觉很不舒服。

刘慧明想了很久,最后还是一摊手,“算了,不管了,就这样吧。武备学堂本来就是为朝廷办的,现在就交给朝廷吧。”

何欢点了点头,很快就写了一封密信给谭洪,让他从下一批学员开始停掉他们的经费,让他们自生自灭。

何欢又道,“戴先生也写了封信过来,他表面上顺从了皇上,背地里还是向着我们的,为表忠心,他还准备把小戴公子送到军中效力。”

刘慧明嗯了一声,道,“这个老戴,就是识时务啊!襄阳是座大城,很安全,你们也尽快把家眷接过去吧,免得张献忠打过来了,被一锅端了。”

何欢嗯了一声,道,“兄弟们的家眷如今大部分都安置在石柱,襄阳和南阳也有部分,襄阳很好,南阳城池不如襄阳,总觉得有些不放心。”

刘慧明道,“那就让周敏把城墙修高一些,把河道挖深一些!”

他又想起了何欢过年时看上的那个姑娘,笑着问道,“你说得那门亲事怎么样了?”

何欢没想到刘慧明会突然问他的私事,怔了一下,道,“已经定下了亲事,今年恐无暇回去成亲了。”

刘慧明心中涌起一股歉然之情,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唉,都是我的不好,耽搁你的终身大事了。”

何欢笑了笑,道,“不妨事的,我在大人从宣府带来的那批女子里挑了一个做侧室,离京时已经怀有身孕了。”

刘慧明大喜,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赞道,“嗯,不错,这一点我们倒是很合拍,工作虽然很忙,都没有耽误生孩子。”

何欢尴尬地笑了笑,心道我还是不如你啊,你是仲马,我最多算一只仲羊。

两人又说了一阵闲话,刘慧明想起了那份自白书,问道,“咱们那份竞选自白书呢,怎么没人弹劾?那上面的内容更劲爆呢!”

何欢道,“自白书被陛下留中了,还未公布。”

刘慧明呵呵笑了两声,道,“看来竞选之事也要泡汤了。”

何欢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心道你当时提出这事我就觉得不靠谱,现在碰了壁,知道官场的厉害了吧!

“他们采取的是敲边鼓伐大树的策略,咱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我的盟友一个个都干掉!”刘慧明思索良久,决定还是从这些言官的私生活上入手,“好好查查这几只狗,看看他们有什么不法事。”

既然战火还未烧到自己身上,自己不妨陪他们过几招,自己手上有情报机构,不怕他们不露马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