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六百九十九章 秦人陷阵之师,死战干渠!

第六百九十九章 秦人陷阵之师,死战干渠!

忽然,嬴政笑道,走到汉子的面前,拍了拍他身上的泥土。

让汉子一脸惶恐。

嬴政笑道:“老令啊,各个都是泥土人,能否找个地方让寡人和这一干臣子见见水?”

见嬴政没有责怪,更是询问见水。

汉子不由放下心,道:“那小吏请大王前往瓢口,最是提神。”

郑国也符合道:“对,那里水好。”

嬴政一挥手道:“你们说哪里,就哪里!”

嬴政说完,大步就迈出的大帐,臣子们互相使了一个眼神,便跟着嬴政出去了。

瓢口佳地,是一片清澈见底的湖泊。

这是中山引水口修成后试放泾水,在瓢口峡谷中积成的一片大水,因为试水,引水口尚需不断调整大小,峡谷两岸于沟底也需要多方勘验!

一个时辰后。

汉子道:“大王,老令据实说话,下水会否搅扰渗漏,可否勘验?”

嬴政笑道:“怕是这里一开,涌上万千人踩踏,也无所渗漏,不得了啊,好得很。”

得到了嬴政的赞许。

四处的泥工们兴奋的大喊。

嬴政忽然促足在一片清澈的河滩边,便要脱衣戏水,众人纷纷骇然,王绾吓得前去阻拦。

嬴政道:“水为我用,用水敬水,我秦国以水为德,有何下不得,众位一同,谁也不许站在这里。”

一干老臣顿时呆立了。

他们这老骨头一把,还要脱衣服戏水,成何体统。

思虑之间,嬴政率先脱衣跳了下去。

苏劫也跟着跳了下去。

泥土工们纷纷大笑不已,“大王万岁!大王万岁!!”、

李斯悄悄说道:“众位,秦人敬水,再说大王都跳了!”

说完,李斯也跟了上去。

此时,周围的百姓们,山呼海啸一般,臣子们咬了咬牙,也脱去外衣,跳了下去。

……

约莫半个时辰,早有士卒纷纷准备好了新的衣服,给一干朝臣们换上。

苏劫在李斯耳边说了句话。

李斯点点头,在一处空挡的泥地利,道:“大王,臣请继续会商工期。”

嬴政道:“好!”

此时,郑国还有一干水工纷纷稽首道:“臣等已直言,敢请大王示下!”

嬴政看着所有臣工,一头湿漉漉的散发,便说道:“今日会商,县令工匠所言,寡人对目下之情形已然明白,秋种完工或有艰难,然而,大田令已据实陈明了工地的境况,以为不当抢工为上,其最大担忧,便是急工毛糙,反受其害,寡人让诸位换个地方说话,便是想诸位松下心,多些权衡,再来重新会商,当能更为清醒。”

面前,百官和郑国以及水吏们一片肃然。

嬴政举重若轻,从容气度让他们万分折服,事实上,此时大家身裹粗布站在旷野之中会商,都有几分欣欣相向的慷慨,浑身热血都在奔涌欲出。

可见嬴政之厉害。

嬴政忽然面色一重,低沉而慷慨的说道:“虽则如此,寡人还是要说一句,合渠虽难,工期还是有望抢前。”

嬴政炯炯目光扫过众人的脸上。

果然即便是那些水工,此时也没有出言辩驳!

嬴政接着说道:“不是嬴政好大喜功,要执意改变大田令原定工期,所以如此,大势使然,河渠实情使然,先说河渠实情,郑田令属下之言,自然有理,然其担忧却只有一个,怕毛躁赶工,毁了河渠!也就是说,只要能精准的依照郑田令法度图样施工,快不是不许,而是好事,寡人可说的对?”

泥工们纷纷看去。

纷纷道:“大王明断!”

嬴政点头,环视一圈,道:“再说大势,去岁夏秋冬三季大旱,任谁也没想到今年开春还会大旱,开春既旱,今岁夏天关中依旧无收,一年有半,两料无收,关中庶民十室九空,老天之事,料不定,靠天,已然无望,今岁一空,便是三料无望,三料无收,秦国腹地何等景象?诸位可想而知。”

“寡人听说,楚国的淮北之旱情已经缓解,今岁夏收至少可得六七成,夏种若再顺当,楚齐二国便会彻底度过饥荒,恢复国力,也就是说,秦国今岁秋种若是无望,便会面临极大危局,到时,关中大饥,庶民难保不外逃,加之府库屯粮已不足一半,也便是说,眼下秦国的粮食已经难以维持一场战争,若是这般,到时,若被山东列国知道虚实,合纵攻秦,十有**,我秦国将会面临数百年来最大的亡国危机,嬴政不通治水,然对军国大势还算明白,诸位但说,此其时也,秦国何以处之?”

虽然。

嬴政可以说的淡缓,全然没有那股朝堂上的凌厉,但谁都听的出来,此乃嬴政之心声,亦大秦之难!

泥工门闻言,顿时一种宁样的情绪弥漫心头。

忽然,一个县令走了出来,对着嬴政道:“臣启吾王,天要秦人死,秦人偏不死,水旱夺路之战,臣代受十五县请命,我等各县精壮民力,愿结成决水之兵,死战干渠!若工程毛糙不合郑田令法度,甘愿以死谢罪!!”

随即。

其余县令,纷纷大声道:“秦人陷阵之师,死战干渠!!!”

十几个县令一齐站出,大吼之声不绝余耳,山谷为之荡波!

秦国的县令,非后世的县令,后世的县令属于九品。

秦国的县令属于大吏。

秦法有定,万户以上的大县,主官称县令,万户以下的小县,主官称县长,县令年俸六百石,县长年俸五百石。

六百石,在战国秦汉之时就是衡定一个大臣的界限标准。

六百石以上为大臣,六百石以下,为常官。

县令爵同六百石大臣,只有秦以及西汉之时是这般,后世以降,县令地位一代一代的日渐衰落。

而此时,十几个大臣甚至都说出了甘愿去作陷阵之士的话语。

泥工和郑国等人哪有不受触动。

百姓们亦哪有不受感触。

嬴政拍手,道:“好,寡人准许而等再行召集五十万人,务必在秋种之前,决泾水之堤,望四海之野,奠秦万世基业!诸位,可否于寡人一心而战之?”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忽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杵着拐杖走了出来,步履蹒跚!

老人对着嬴政道:“大王,老朽一定会在秋收之前,为秦国修好此渠,大王宽心。”

老者说的话听起来没力度,但是话语的意思,果决万分。

众水工纷纷投去关心及敬佩的目光。

“李老,你怎么来了。”

嬴政顿时扶起,道:“老人都能有如此向国之心,我大秦,何惧天下,何愁万世!敢问老先生是?”

百官和苏劫纷纷看去。

郑国也不由走了过去,泪水夺框而出,道:“李,李老,你来此作甚,大王,这,他是我水家的李焕。”

“水家李焕???”

嬴政不可思议道:“汝父,李冰?”

老者道:“老朽得见秦王大令,知郑国在此,故带水家子弟三千,赶赴而来,想为大秦略尽薄力,以全昔日父亲之功绩,还请大王首肯。”

老者对郑国道:“昔日,家父弥留之时还说,身后水家胜我者,唯郑国也!”

李冰!

修建了秦国的都江堰,奠定巴蜀之富饶,创世千年。

如今两代水工汇聚一堂,让众臣感受万分。

嬴政激动的道:“原来是李冰先贤的儿子!嬴政,见过先生!”

李焕道:“大王切莫如此,老朽只想问,大王这是答应我了吗。”

嬴政高声且激动:“寡人看诸子百家,水农医三家最具天下胸襟,李冰,郑国,许行,扁鹊,哪一个不是追着灾害走列国,何方有难居何方!与公等如此胸襟相比,其余百家大不如也,有先生之助,秦国朝野,永为鉴戒。”

……

大营之中。

嬴政缓缓的掀开苏劫的帘帐。

其若有所思,面沉如水,看起来有些心思,他一眼便看到了苏劫掌着灯,在案几上奋笔疾书。

“大王!”苏劫轻轻唤了一声。

嬴政道:“今日之后,民心有所向,接下来,就要拜托太傅了。”

苏劫缓缓道:“一百五十万人!这粮食可不少啊。”

嬴政心头一紧,道:“那太傅,可有把握。”

苏劫的毛笔落下最后一字,随即,用嘴吹了吹墨迹,道:“秦国想要三月修渠,想必他国眼里,那是不自量力,即便渠成,到底如何,能否可堪一用,也难以预料,不过,今日连一心为秦国的水工都认为,三月成渠,不是利民,而是害民,何况他国朝野上下呢?”

嬴政神色一亮。

苏劫将绢帛递给了嬴政道:“大王看看在说!”

嬴政看去,忽然问道:“太傅有几分把握。”

忽然,李斯的声音从外面传来,脚部有些急促,人还没进,“武侯,出事了!如何和大王说此事……”

李斯刚一进来,就看到嬴政和苏劫一同看着他。

李斯吓呆了。

“大王,臣……臣不是那个意思!!!”

嬴政冷着脸道:“廷尉有何话不能给寡人说。”

李斯道:“李斯的意思,是想和武侯商议之后,再行和大王说。”

嬴政冷哼了一句道:“说,什么事让廷尉都如此慌张!”

李斯道:“今日县令及郑田令,将三月成渠之事告诉了各地的水长,没想到,还是有人聚众抵挡,认为此乃不可能的事情,此事已然闹起来了,不过,水家和郑田令已然亲自去解释,臣担心,上令下行不通,耽误大渠成渠,故想和武侯商议之后,在告诉大王。”

李斯的话一说完。

苏劫忽然大笑,道:“大王,此乃大喜啊!!”

二人面面相觑。

苏劫这才道:“若是没人闹,臣的计策只有五成把握,如今,已是十成,岂有不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