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观 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

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观(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四更)

不管兴庆府耍什么花招,有什么想法,结果都是由形势来决定的。

形势就是:大宋的围困,根本就没有任何疏漏,根本就不存在突围的可能。

虽然大宋不再推进了,也表明了议和停战的诚意。然而,兴庆府却仍然不死心。

开始是一些零星的,小股骑兵的试探性突围。前线也因此责问兴庆府了,兴庆府的理由也很充分······部落骑兵因惧战而逃窜。

无所谓了,随便。有理由没理由都没什么区别,是不是部落骑兵逃窜也没有区别。对于大军而言,有多少突围者,就杀多少。

果然,见宋军并没有因为有突围骑兵而再一次大举进攻,零星的突围,就变成了多点开花的突围,小股骑兵也变成了整编的骑兵队伍。

战火便又一次点燃了。不过,这一次,不是大宋在推进,而是西夏人左冲右突的想突围。

挺没劲的,真不知道党项人怎么想的,既然大军能碾压式的推进,岂能在乎你分兵突围?好好的一个战场,成了大宋军卒戏耍西夏突围的游猎场。

战车首尾几乎衔接了,各路大军更是做到了没有任何疏漏,真正的密不透风的围困。统一的军令,统一的训练科目,形成包围圈的宋军,任何一个将领在指挥作战时,都不存在兵不知令的情况。

别看是多路大军围困,在事实上,完全可以当成一个整体。

“差不多该回朝了······”

种颚现在都懒得上前线了,守城战本就是大宋军伍的传统优势,即便是原本的军备,大宋守城都不曾在党项骑兵面前吃亏,更何况如今兵力和军备都占绝对的优势。

不仅仅是他,应该说现在的战事,已经没将帅什么事了,最基础的校尉,完全可以指挥这种规模的突围和反突围战。

“确实该回朝了。大军出征近两年了······”

狄青很喜欢现在的状态。有战事了出征,无战事修养,脱离了朝堂的纷争,却一样有用武之地。不管是征战还是在讲武堂训导,都是他梦寐以求的。

“狄帅,此战结束,我等主帅,谁会留守西北?”

西夏肯定是不存在了,河西走廊也打通了,这并不意味着西北就没有战事了。不管是西州回鹘,还是黄头回纥,在西北一带,与大宋的争端不会因为西夏的灭亡而消失。相反,出于河西走廊的利益争端,恐怕战事不可避免。

种颚心底是想留在西北的,他真的不适应在讲武堂修养的生活。

至于对北辽作战,应该是所有人都明白,短期内,国朝不会再主动挑起大的征战。对于北辽,朝廷的策略肯定是一举拿下燕云十六州。

所以,放眼国朝,有征战的区域,也就是西北一带了。他种颚就喜欢征战。

“子正,青以为,我等几人都不会留守西北。主西北的驻防者,只会在副帅中选任······”

“子正,平灭西夏的功劳滔天,现在我等不是考虑留守西北,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全身而退。老夫是不必操心了,不属于朝堂,不招惹麻烦······”

多年同僚,同出于西北,又都是在与西夏的征战中得以擢升。狄青有义务对种颚提个醒。

“狄帅,官家重武!”

“官家重武又怎样?子正,国朝文武之别,在官家治政时期是得到了改善,那是因为官家在军伍设置了文佐帅,从而让文臣介入了兵事,并不是说官家改变了国朝文贵武贱的本质。”

“以文驭武,是太祖开朝时定下的,官家即便有堪比太祖的威望,想改变百年形成的文武差异,非短时间能做到的。老夫以为,为后来武将计,我等功成而退是对官家最好的支持。”

“子正,这几年在讲武堂,老夫、仲通和你,以及熊本等人,都还是没有深刻的领会官家的意图。其实,官家的最终目标是文武相通,或者不分文武。也就是说,撇开文臣还是武将的出身,构建文武互换的通道。”

“就看讲武堂一直有欧阳公主持,并且讲武堂受训的将帅和校尉,每月都参与贡院的讲学和试考,你就应该想到,国朝的将来是没有绝对的文武之分的。”

狄青这些年因为没有了朝堂的职衔,反倒跟朝廷的重臣往来多起来了,也就有了跟朝廷重臣的交流。当然,这也是因为欧阳修的原因。

“没有文武之分?”

种颚有些错愕。

“子正,就以这次大战而言,你觉得个人勇武和谋略,在大规模作战中,那个更重要?”

哪个更重要?若是早先,种颚会毫不犹豫的说是将帅的勇武。因为,将帅的勇武才战事僵持时,将会决定最终的胜负。

而现在,或者说从有了火器这样的军备,勇武已经不再能左右战事结局了。

想当年,让人闻风丧胆的铁鹞子,现在受不了两颗火药弹的轰击。原本所向披靡的西夏骑兵,也在战车面前不堪一击。

甚至说,一个文弱书生坐镇中军,都可以以军备的绝对优势大胜。像王韶,像章惇,即便是高遵裕以及其他副帅、文佐帅,校场上跟自己走不了两个回合,可这场大战要说功劳,恐怕王韶的偏师居为首。

种颚突然有些失落。

“子正,想要达到官家设想的模式,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成型的。官家在往这个方向做,我等就需要配合官家。”

“在讲武堂训导,适时去贡院传授,让文臣了解征战,让武将熟读经典······我记得官家说过一句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就是官家的目标。”

“其实,我等的存在,更多的作用是官家所言的帮、传、带。帮助新的将领成长,传授多年军伍的经验,带出一批又一批可以取代我等征战的将帅·····子正,这才是官家对我等老帅的期望,也是我等目前的作用。”

“当然,如果身体允许,或许我等还能为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

狄青还记得,官家当初还是太子时,就跟自己说过:收复燕云还需要他狄青。

狄青说的有点多,种颚需要仔细琢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