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342.见面礼(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342.见面礼(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鲁若麟是一个理性的人,对于洪承畴他并没有什么偏见。洪承畴投降满清是原来历史上的事情,现在有了金州军搅局,洪承畴应该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一番作为。

洪承畴当时为何没有选择自杀,而是选择投降满清,这个问题鲁若麟不想做评价。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坦然面对死亡的,所以那些为了理想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才会那么值得尊重。

洪承畴来到旅顺时,还带来了宁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总兵马科、东协总兵曹变蛟,浩浩荡荡十几条船。

洪承畴之所以如此高调,一是因为清军此时首尾难顾,在宁远、锦州一线基本放弃了攻势,处于防守状态,明军受到的威胁并不大,所以洪承畴才能带这么多的总兵来到辽南。

二嘛,就是向鲁若麟展示一下实力,为压服鲁若麟增添一点筹码。

“下官辽南都督府鲁若麟见过总督大人。”鲁若麟拱手给洪承畴行了一礼。

论官职,洪承畴比鲁若麟高。但是鲁若麟身上有爵位,视为超品,所以严格说起来谁大谁小还真不好说。

不过爵位只是身份,不代表职位和权力,所以鲁若麟还是以下属的身份主动向洪承畴行了礼。

洪承畴对鲁若麟亲自到码头迎接并主动行礼非常满意,快步上前,双手将鲁若麟扶起,笑着说道:“兴汉不用多礼。早就想与兴汉见上一面,只是诸事缠身未有机会,今日总算是得偿所愿了。”

以洪承畴的年纪,托大叫一声鲁若麟的表字并没有什么不妥,反而显得更加的亲近。

“总督大人折煞下官了,但凡大人吩咐,刀山火海下官也会前往拜见的。”这种不要钱的好话,鲁若麟也是熟练得很。

虽然明知道是假话,但是洪承畴依然听得笑眯眯的。

对于洪承畴带来的三个总兵,鲁若麟也就和吴三桂熟悉一些,马科和曹变蛟都是第一次见到。

马科和曹变蛟不愧是明军中有名的猛将,都是五大三粗一脸的彪悍,脸上的傲气怎么也遮掩不在,眉目之间顾盼生雄。

金州军与清军大战的时候,洪承畴正带领马科和曹变蛟他们在河南剿灭李自成,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这让二人颇有些自傲的资本,并没有觉得自己麾下的兵马比金州军差多少。

“来,兴汉,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宁远总兵吴三桂,你们应该认识吧?”洪承畴将吴三桂让了出来。

“末将吴三桂见过平辽伯。”吴三桂恭恭敬敬的向鲁若麟行了一礼。

“长伯,别来无恙啊。别叫什么平辽伯,见外了不是,叫大哥。你我兄弟几年不见,甚是想念啊。”鲁若麟将吴三桂扶起,面带笑容的说道。

鲁若麟与吴三桂也有五六年没见了,不过金州军与吴家的关系却越来越密切,生意也是越做越大,有了这层关系在,两人的相处自然要随意得多。

“大哥。”吴三桂非常听话的顺应了鲁若麟的称呼,“小弟身在宁远,也知道大哥在京师的壮举,恨不能跟随左右杀个痛快。”

“有机会的,鞑子不是还没死光吗?”鲁若麟霸气的说道。

“大哥说的是,是小弟糊涂了。”吴三桂连忙低头认错。

想当初鲁若麟找上吴家的时候不过是一个海外的小岛主,只是挂了个朝鲜的虚名将军而已。那时候是鲁若麟主动来求吴家合作,吴三桂对鲁若麟是有足够的心理优势的。

这几年吴三桂凭借着家里的势力和敢拼敢打的性子,不过而立之年就做到了宁远总兵,在大明的将军中已经算是佼佼者了。

只是这个世界的事情就是这么难以预料,如果吴三桂的人生是自带主角光环,那么鲁若麟就是一路开挂,简直就像作弊一样。才不过几年的时间,鲁若麟就变成了平辽伯、辽南都督,手握战舰千艘、精兵十万,实在是让人惊爆眼球。

吴三桂长期驻扎在关外,自然知道清军有多么难打,所以他知道金州取得的胜利有多么了不起。

如果说一开始吴三桂对鲁若麟还有些看不起,单纯的认为鲁若麟是个商贩,那么现在所有人都以与金州军搭上关系为荣。

沈志祥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投靠金州军之前,沈志祥在皮岛的日子过得非常的艰难,虽然有沈世魁这个叔叔在,但是皮岛各种资源本来就紧张,想要帮沈志祥也只能偷偷的来,而且也没有多少资源可以提供。

后来在沈世魁的安排下沈志祥与金州军达成合作,几年下来就捡了一个爵位,这让包括吴三桂在内的人心里都不是滋味。

辽东军在北方征战了这么多年,能够获得爵位的人屈指可数,沈世魁、沈志祥叔侄是鞑子崛起之后少有的能获得爵位的辽东武将。

但是要说到真正的能力,像吴三桂他们这样的辽东军头们是看不上沈世魁和沈志祥的。但是事情就是这么讽刺,偏偏就是这对被辽东武将们看低的叔侄获得了爵位,实在是让吴三桂他们心里五味陈杂。

究其原因,这对叔侄身后的金州军影子绝对跑不掉。那些辽东将领们这才发现,除了和金州军做生意,其实大家还有更大的合作空间。

这次吴三桂来到辽南,除了给洪承畴撑场面,还抱着与金州军加强合作的心思。为此他特地带了一些自己的亲信将领准备向金州军取取经,希望能够学习金州军的练兵之法。

关宁军一向自诩自己为大明第一强军,但是在看到了金州军的彪悍战绩之后,他们也不得不低头服输。随之而来的就是向金州军示好,并有了偷师金州军的想法。

原本这种学习别家兵法的事情是非常犯忌讳的,所以以前大家都没有想过在这方面下功夫。现在金州竟然公开承诺向朝廷传授练兵之法,虽然显得非常的傻叉,但是也方便了其他有想法的人,起码再开口也不会显得那么突兀。

所以关宁军派出了自家的后起之秀,与鲁若麟关系密切的吴三桂,想来学兵法的事情不是什么难事。

与吴三桂简短的叙旧之后,洪承畴微笑着为鲁若麟介绍了剩下的两员大将,马科和曹变蛟。

对于这两个猛将型的将领,鲁若麟有一些浅显的印象,毕竟都是在历史上留过名的。

马科和曹变蛟历史上的走向是完全的两个极端。

马科在松山之战时抛弃洪承畴率部逃跑,逃脱了性命。后来在李自成进京之后投降了李自成,为闯军征战,结局不祥。

而曹变蛟作为极少数坚定的跟随洪承畴死守的人,最后战死沙场。而他守护的对象洪承畴在后来却投降了满清,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所以虽然马科和曹变蛟都显得有些桀骜,但是鲁若麟在对待二人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对曹变蛟明显的要更亲近一些,这完全是受到了历史上二人结局的影响。

对于旅顺的繁华与兴盛,洪承畴一行人非常的惊讶,对于金州军的实力又有了新的认识。

管中窥豹,有这样繁荣的后方作为支撑,前方的军队打起仗来也要有底气得多,至少钱粮是不用担心了。而钱粮往往决定了战争的成败,哪怕是再笨的将领也知道这个道理。

对于自给率非常低的关宁军来说,金州军充足的后勤供应让他们羡慕得眼睛发红。这些关宁军嘴边挂得最多的就是:“要是我手下的儿郎们有这个待遇,杀鞑子不过是砍菜切瓜。”

但是鲁若麟敢保证,哪怕为关宁军提供再多的钱粮物资,关宁军想要强大起来也很困难。因为不光是关宁军,整个大明军队的体系已经彻底腐朽了。再多的钱粮物资也敌不过将领们中饱私囊,实际上很难发到士兵们手里。

现在的关宁军地方军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底下的士兵只知道有将领而不知道有朝廷。这样的军队朝廷还要每年花大笔的钱粮将他们养着,甚至宁可自己吃菜咽糠也不敢断了关宁军的供应。

关宁军成功的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获得了大量钱粮,并且仗着自己为朝廷守卫门户而桀骜不驯。

关宁军与鞑子作战败多胜少,但是往往受到处罚的都是那些显得“高高在上”的文官们,而那些在文官们嘴里都是低贱武夫的关宁军将领们,极少受到处罚。即使有也是不痛不痒,待遇差别非常明显。

说到底还是投鼠忌器,朝廷也不敢捅关宁军这个马蜂窝。

洪承畴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以军事为主,所以参观的地方大多与军事相关。

粮仓、兵器库、刚刚投入生产的钢厂、受训的部队等等都是洪承畴要视察的地方。在评估金州军实力的同时也好弄清楚金州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旅顺的粮仓里金州军准备了大量的储备粮食,主要是玉米、红薯,只有少量的大米。

金州军为了接纳从天津送来的海量移民,并支付承诺的运费,几乎搬空了旅顺城的粮仓。

好在通过各种手段的不断补充,旅顺的仓库又慢慢的开始有粮食储存。不过因为成本和时间的考虑,旅顺城的仓库里堆放的都是红薯和玉米。别看这些东西便宜,但是关键时刻也是能救命的。

兵器库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每天都有新打造好的武器和装备进入仓库,为接下来即将到来的战事做准备。

如果前面两点还在洪承畴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钢厂的视察着实惊爆了他们的眼球。

钢铁作为辽南规划中的支柱型产业,钢厂的生产效率比起朝廷的工坊高得多。

为了能保证旅顺钢厂投入生产,鲁若麟从济州岛调来了大批的老手,迅速将旅顺钢厂的架子搭了起来。

在日夜不停的赶工之下,旅顺钢厂在前段时间终于建成投产,一批批的钢铁走下生产线,惊呆了洪承畴他们一行。

洪承畴他们知道金州军的武器非常犀利,铠甲轻便结实。但是都没有亲眼见过金州军的炼钢过程,以及后面的钢制品加工过程,所以洪承畴他们对金州的武器生产能力表示震惊,并暗中带着浓浓的羡慕。

一把好的武器,一副好的铠甲对士兵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这些常年征战在一线的将领们更了解。金州军的强悍战力,优良的武器装备也占了很大的因素。

关宁军的武器装备除了自己生产一部分,绝大多数还是需要朝廷来供应。正是因为钱粮和武器供应不能自给,所以关宁军对朝廷的依赖度依然比较高,无法完全脱离朝廷的掌控。

关宁军的后勤供应对朝廷来说既是沉重的负担,又是朝廷制约关宁军的唯一手段,所以哪怕再困难,朝廷也不敢断掉对关宁军的供给,否则关宁军很有可能反叛或者自立。

洪承畴随手拿起一把刚刚锻造好的钢刀,用手指轻轻的划过刀刃,感受到了钢刀的锋利。然后对准身前的人型草垛,用力的砍了下去。只见手起刀落之间,草垛被劈为两半。

“好刀。”洪承畴笑着说道。

洪承畴可不是文弱的书生,虽然算不上武艺高超,但是身材也比较魁梧,有一把力气。

毕竟不是每个文官都像卢象升那样的文武双全,可以挥舞大刀对敌,洪承畴这样的文官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正好麾下的儿郎缺少趁手的兵器,兴汉,有没有多的可以让我带回去?”洪承畴对身旁的鲁若麟问道。

“现在库存的兵器还不够使用。”鲁若麟的答复让洪承畴脸色有点难看,不过后面的话马上让他喜笑颜开。“不过等总督大人返程的时候,应该会有一批兵器再造出来,到时候您带回去就可以了。”

“好!兴汉就是爽快,老夫就不矫情了。”洪承畴拍了拍鲁若麟的肩膀,表示满意。

两人都没有提钱的事情,知道这批武器算是鲁若麟给洪承畴的见面礼。

即使提了也不过是赊账,洪承畴可是穷得很,不可能有还的一天,还不如索性大方一点,换个人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