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八章 名号

乱世栋梁 第八章 名号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八章 名号

雪后,天气阴沉,地面白雪皑皑,丞相府,听事,李笠放着一堆公文不看,想着一件事。

改朝换代,国号自然要跟着改,所以,李笠有了个能攀附到赵郡李氏的郡望(江夏李氏)后,还得有个一响亮的国号。

按照游戏规则,新朝的国号,是称帝权臣受禅前的王国封号,这封号,一般来自某个春秋诸侯国的国号。

刘裕以宋王身份受晋禅,新朝国号为“宋”,萧道成以齐王身份受宋禅,新朝国号为“齐”,以此类推。

现在,走流程,李笠要先被封为“某(国)公”,然后进爵位“某(国)王”,然后以此王爵受禅,新朝,就是“某朝”。

佐官们给李笠做过分析,以李笠的经历进行引申,可考虑的国号有以下几个:

徐、楚、吴、越、赵、黄。

为何是这几个国号?各有说法。

李笠目前的爵位是彭城郡公,彭城,春秋时曾为宋国国土,所以当年出身彭城刘氏的刘裕,封爵为宋王。

但彭城在被宋国吞并之前,为徐国国土,这也是徐州的“徐”之出处,由此引申出“徐”这个国号。

宋国后来被楚国吞并,所以彭城地区,也属于楚地,秦末,为西楚霸王项羽的国都,所以引申出“楚”这个国号。

李笠的家乡在鄱阳,鄱阳地区,相继为吴、越、楚国土,所以引申出“吴”、“越”两个国号。

李笠的“郡望”是江夏李氏,江夏地区在春秋时,据说有一部分是黄国国土,于是,引申出“黄”这个国号。

而江夏李氏可以溯源到赵郡李氏,那么,由赵郡李氏所在的赵郡、赵地,引申出“赵”这个国号。

待选的六个国号中,楚、赵,是战国七雄之一,不过,楚和赵这两个国号,之前已经有人用过了。

十六国中,北方的石氏赵国,以及短暂替代晋国、随后被刘裕击败的南方桓氏楚国。

至于吴国,后汉三国就有孙氏吴国。

而徐国,为徐夷之国,被中原诸侯国视作蛮夷,越国其实也差不多。

至于黄国,为黄夷之国,同样被中原诸侯视作蛮夷,而且...

将来的国号若为“黄”,新朝叫做“黄朝”倒是好听,和“皇朝”同音。

但是,官军就会被叫做“黄军”....

李笠想到这里,眼皮跳了跳。

选这种国号,感觉像是民族败类啊!

以上几个国号,其实都有欠缺,楚最大气,但考虑到晋时权臣桓温篡位后建立的桓楚寿命很短,名声很臭,李笠觉得有些遗憾。

而且,好像历史上重名的朝代都很短命。

赵家的宋倒不算短命,不过一想到靖康之耻...

果然重名不祥。

吴,有割据政权的烙印,越,感觉也不太好,以中原视角来看,就是边陲小邦,给人以一种边缘化的感觉。

那么,不管什么渊源,直接从春秋时中原诸侯国选国号,总是没错的。

梁国的梁,就是如此,而“梁”和兰陵萧氏,其实并无太大渊源。

那么,李笠就有个选择:唐,李唐的唐。

但是,李笠不想用,哪怕这个时代,或许不会如历史轨迹那样,出现一个由关陇贵族李渊建立的唐。

那怎么办呢?

李笠觉得麻烦,正走神间,仆人来报,说老夫人病情不乐观。

弥漫着草药味的寝室里,吴氏躺在床上,精神不振,匆匆赶回来的李笠,坐在床边,看着娘的模样,心中不安。

怎么病情渐渐恶化了?

李笠虽然心中不安,但脸上没显出来。

“我没事的,你莫要担心。”吴氏安慰着儿子,儿子假装乐观:“孩儿不担心,娘的病会好的。”

“你从小,说谎时就有个毛病。”吴氏笑起来,李笠闻言一愣:“孩儿说谎时,有何毛病?”

“我只告诉你内人,免得你骗她。”吴氏笑吟吟,李笠看在眼里,心中愈发难受。

冬天,天寒地冻,老人容易生病,且容易一病不起,所以,入冬后吴氏便病倒了。

一开始,病情不重,但未见好转,如今渐渐恶化,那么...

“古代”的医疗水平很低,检查手段十分落后,李笠不知道娘到底生了什么病。

是高血压引发的各类并发症?还是那些常见老年病?

所以吴氏的病想要痊愈,只能看运气,看能不能熬过冬天,熬到开春,或许就有希望。

但是,越怕发生的事情,就越容易发生。

吴氏本来想装作不在乎,装作病情正在好转,免得李笠担心,但看样子,是装不下去了。

自己的身子状况如何,自己知道,吴氏觉得,除非佛祖保佑,自己恐怕真的..真的不行了。

那么,是因为儿子清理佛寺,导致佛祖震怒,才惩罚她这个做娘的么?

吴氏不止一次冒出这个念头,她信佛,所以担心儿子清理佛寺之举,触怒了佛祖。

但是,若佛祖要怪罪,她愿意替子受过。

“一眨眼,都过了二十多年。”吴氏缓缓说着,看着儿子,满是欣慰,“这二十多年,都是你把家扛起来,真的很辛苦。”

“孩儿不辛苦,不辛苦。”李笠握着吴氏的手,喃喃着,不管怎样,眼前这一位,就是他的娘,是他的至亲。

眼见着情况不对,李笠心中愈发不安,却装作淡定:“冬天天气寒冷,成日里闷在房里,娘没精神也很正常,等到开春,到外面走走,娘就不会觉得难受了。”

吴氏抬手摸着李笠的脸,有千言万语要说,却不知该怎么说,儿子如今到了要紧的时候,她一旦走了,那就麻烦了。

她不想给儿子添麻烦,但这种事,她说了不算。

她真想再撑几个月,好歹撑到,撑到...

“咳咳咳咳...”吴氏咳嗽几声,看着儿子,决定把该说的话先说了,免得有遗憾:“你二兄,走得早,没成亲,没留下子嗣。”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

“等到,等到你办完大事,莫要忘了你二兄,还没有香火...”

意思就是让李三郎李笠过继一个儿子给二兄李二郎做嗣子,延续香火。

“孩儿知道,知道...”李笠见吴氏开始托付后事,愈发觉得不妙,他不是担心娘去世,误了他的事,而是不想失去至亲。

“人,总是要死的,娘若真的走了,你莫要太伤心,伤了身子可不好,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有事。”

吴氏现在不怕说一些晦气的话,“我死后,就和你父亲合葬。”

“是否需要迁坟,你看着办即可...”

“昕儿,已经成家立业,但还得你这个做叔叔的多看顾...”

吴氏说着说着,声音渐小,眼睛缓缓闭上,不再说话。

好像睡着了,睡得很安详。

李笠见状,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心跳骤停,眼泪夺眶而出,却没哭出声,只是身子微颤。

旁边候着的侍女见状,惊得面色惨白,捂着嘴,抽泣起来。

老主母为人和蔼,对她们这些下人很好,从没打骂,就如同祖母对待孙辈一样,所以侍女们也把吴氏当祖母看待。

眼下,老人家走了,哪能不伤心?

却听得几声咳嗽,侍女抬头一看,见是吴氏在咳嗽。

吴氏咳完之后,睁开眼睛,见儿子的模样,赶紧伸手过去擦眼泪:“唉,人老了,容易犯困。”

“没,没事,娘困了,好好休息。”李笠的心跳恢复正常,几乎要破涕而笑,擦掉眼泪:“娘先休息,孩儿不打扰了。”

吴氏看着儿子,只觉得心疼。

父母去世,儿子若为官,需辞官守丧,此为丁忧,守丧要满三年。

当然,为母守丧,不满三年也没什么,但前提是儿子不当官,没人不依不饶、揪着不放。

以李笠如今的地位,吴氏知道自己一旦在关键时刻去世,儿子就比较尴尬了。

她虽然没读过书,也不知什么“大义”,但能想明白:改朝换代,哪怕有禅让作为过渡,但受禅之人,怎么都谈不上是“忠”。

若李笠在母亲去世期间,不守丧而去改朝换代,那就是不忠不孝。

真要是这般,“鄱阳李三郎”的名号,可就毁了。

所以,为了儿子,她要竭尽全力,活久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