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九章 名号(续)

乱世栋梁 第九章 名号(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九章 名号(续)

冬去春来,出使梁国的齐使刘逖,看着窗外被阳光映照的花草树木,陷入沉思。

他奉命出使梁国,在淮阴经历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冬天。

招待国使的馆邸,下榻处有“火炕”,睡觉时十分温暖,所以刘逖就寝时不需要穿着臃肿的寒衣,能够一觉睡到天亮。

夜里,下榻处点起“煤气灯”,灯火通明,使得室内如白昼,在灯下看书十分方便。

刘逖自幼苦读,因为看书用眼过度,视力不是很好,尤其夜晚,看书时十分吃力,除非多点蜡烛。

但蜡烛很贵,刘逖平日不舍得多用,现在,因为有了明亮的“煤气灯”,他晚上看书轻松得很。

所看的书,不是一卷,而是一“本”,为“线装书”。

馆邸提供的书籍,放满整个书架,而书架占据了书房里三面墙壁,所以书的种类很多,许多都是刘逖有所耳闻却没完整看过的典籍。

至于大名鼎鼎的《华林遍略》,馆邸就提供了几套,所以作为使主的刘逖,以及几位同僚,这段时间在馆邸过的日子可谓“爽快”。

每个人,都是手不释卷...手不释“本”,只要有空,就从早到晚看书,仿佛每一天过得都很快。

当然,正事不能耽搁:刘逖此来,是为了促成齐、梁两国开“边市”。

其实就是求和。

梁国已经全据河南(虎牢以东),而周国占了洛州(洛阳),形势对齐国十分不利。

尤其梁国,因为有李笠这头猛虎一直蠢蠢欲动,对齐国的威胁极大。

若任由周、梁两国携手,齐国的处境只会越来越危险。

所以刘逖此来,是要尽可能促成齐、梁两国开“边市”,只要对方同意,那就意味着对方短期内不想兴兵。

接下来,就能考虑握手言和了。

毕竟,梁国皇帝年初驾崩,国内局势不稳,加上要在河南站稳脚跟,需要喘一口气。

刘逖是在秋末抵达梁国,到了淮阴才知道,梁国的宗室诸王,不认同彭城公李笠都督中外诸军事,起兵讨伐“国贼”。

结果诸王很快兵败被俘,讨伐“国贼”的人,自己成了“国贼”。

梁国的宗室力量经过此次变故,已经虚弱不堪,再没有人可以阻挡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李笠,迈出那一步。

现在,在淮阴逗留的刘逖以及同僚,算是亲眼目睹李笠一步一步向前走的过程。

之前,因为皇后、妃嫔未能给大行皇帝生下子嗣,于是以宗室子过继先帝(萧大器),作为大行皇帝的弟弟即位。

却是个三岁小儿。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后续,李笠进爵楚公,朝廷以徐州及周边地区数郡为楚国,楚国建台省、设置官吏。

不久,李笠进位楚王,进丞相为相国,总百揆,备九锡,加黄钺、殊礼,赞拜不名。

以王妃黄氏为王后,世子为王太子。

接着,太尉王僧辩及不少大臣上表劝进。

于是,天子下诏,逊居别宫。

命太宰、江夏王萧大款奉册,大宗正庐陵王萧应奉皇帝玺绂,禅位于楚。

楚王李笠不受,天子再让,李笠再辞。

前后,三让三辞。

此为禅让之礼制,虽然有些无聊,但却是必须要走的,接下来就会为正式的禅让。

刘逖目睹了魏、齐换代,所以对这个路数并不陌生。

他看着窗外景色发呆,只叹“维桢之臣”,始终避不了那个结局:要么功高震主被杀,要么取而代之。

维桢,是梁帝萧纲给李笠赐的字,有栋梁之意,刘逖知道这件事,此时感慨,并无讽刺之意。

天下大乱,列国纷争,数百年来,皇帝和权臣之间,已经势同水火,权臣若不能做到取而代之,后果就只有身死族灭。

昔年,魏、梁二国北、南对峙,随后,魏分东西,相继为齐、周取而代之。

取代者,是魏末大乱之际崛起的豪杰。

南方的梁国,自侯景作乱之后,烽烟不休,现在,江山也要易主了。

当年,侯景作乱时,趁势而起的那个年轻将领,历经数帝,立下赫赫战功,甚至成为国丈,却因为女婿之死,想做忠臣而不得。

走到今天这一步,孰对孰错?

刘逖不知道,对何李笠选择“楚”为国号有些疑惑。

对方或许因为不通典故,所以不知道南朝的“楚”封号有什么别样意味,但佐官们不可能不懂。

晋时,权臣桓温妄图代晋,未能如愿便去世。

其子桓玄,倒是如愿了,受晋禅,建立楚国。

桓玄的楚国,存在了三年便灭亡,于是桓楚被视作伪朝。

所以,对于南朝而言,“楚”这个国号,一如两汉之际王莽的“新”,名声不好。

但是,李笠居然还以“楚”为国号,刘逖觉得,要么此人狂妄自大,要么就是不在乎。

雄心勃勃,不在乎国号是否有微瑕。

不在乎这国号曾经被人用过,且国祚不长。

一如当年,明知道南朝已经有过齐国,国祚不过二十来年,但渤海王(高澄)依旧选中了“齐”作为封爵,进位齐王。

这也是齐国国号的由来。

以李笠这二十年的表现,观其赫赫战功,刘逖觉得,选择“楚”为国号的原因,应该是后者,且与李笠之出身有关。

李笠家乡在江州鄱阳,此为楚地;李笠坐镇淮北徐州,并以此为根基,势力渐长,此为楚地;

梁国全境,一如战国时之楚国,无论荆襄、江沔,还是洞庭、彭蠡,亦或是两淮南北、东西,以及江左,全都是楚地。

南朝江左,三吴之人,蔑称其他地区之人为伧楚,李笠以楚为国号,刘逖觉得,或许比起“吴”这个国号,更能代表“南方”。

而汉末三国,孙吴偏居一隅,或许,雄心勃勃的李笠,不甘于偏安,而是要....

想到这里,刘逖不住叹息。

他的使命,或许可以完成,但其实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

即便两国能够握手言和,但这样的“和”,又能持续多久?

改朝换代的李笠,必然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用统一天下的不世之功,洗刷自己名为受禅、实为篡位的行为。

“维桢”二字,不为萧梁,而为天下。

此人能做到么?

刘逖根据对方这二十年来的表现进行判断,认为“能”。

而齐国国内,天子亲小人、佞臣,疏远朝臣,成日里酗酒,不理事务。

去年,周、梁两国大举入侵,天子应对失当,明显手足无措,还借酒浇愁。

今年甚至让位皇太子,自己做了上皇,依旧醉生梦死,任由佞臣祸乱朝纲。

如此所作所为,对比气势咄咄逼人的李笠,怎么看,都让人觉得不太乐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