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朕心爱的傻姑娘 > 第731章 父子兄弟

朕心爱的傻姑娘 第731章 父子兄弟

作者:海里鱼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22 21:03:26

说到这儿,皇帝微微一顿,又补了句:“还有这回军中时疫,你可知道是何人所为?”

庆王闻言,微微一怔。

皇帝这两句话问地很有意思。

第一句话,是笃定之前帝都的时疫,确实是庆王所为。

而第二句话,就是表明他知道,这回军中时疫,庆王自己也是被坑的那一个。

而这两句话,才是皇帝来的目的。

过了许久,庆王才道:“如果本王说,本王也不知道病源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你可信?”

这话听着,倒像是托词。

但刘大总管知道,庆王说的是真的。

他家陛下既然来问,就不怕庆王不说。

他家陛下有所忌惮,而庆王,看似没什么需要再怕的,但其实也不是没有软肋。

只是他们彼此都清楚,没必要点明。

“这件事最开始,是本王帐下的一位先生提出来的.......。”

庆王并非一般的鲁莽武夫,但却也不是阴损的谋士,像这种损招,他想不出来。

今年春天,辽王入都那会儿,庆王就开始部署了。

正部署的时候,方固便提出了这个建议。

庆王刚开始,也是犹豫的。

但是在野心的驱使下,最终还是采纳了。

具体事务,包括病源,为了知道的人更少,则都由方固一手安排。

“据他所言,和荆州的鼠疫有关......再多的,你派人去荆州天神教查吧......方固原先就是天神教的人。”

庆王也不是不知道对方有私心,不过是各取所需。

他要皇位,要帝都一片乱象,从而给元德帝增加阻力。

对方无非是求财,瘟疫和战争对百姓而言,是苦难是地狱;但对那些人,却是滋养财富的温床。

对这些人而言,太平盛世的钱才最难赚。

庆王也是这两日才想明白,方固并不在意他和皇帝谁输谁赢,他的目的,或许就是要这场仗打得越久越好。

皇帝闻言微微抬眸,和他之前估计的一样。

帝都那场时疫,果然和荆州的鼠疫有关。

天神教......皇帝眸中闪过一丝寒意。

刘大总管也将这三个字记下了。

这场时疫的源头势必要查清,否则,对方能借着庆王,策划第一场和第二场,以后就会有第三场。

说完这些,庆王已然没有什么气力了。

或许真是报应,一切都因为他策划的那场帝都时疫而起。

那场时疫,要那么多人饱受苦难,所以老天爷也要让他尝一尝这种滋味。

“本王知道的,就是这些了......可是本王心里,这么多年,始终有个疑惑,唯有六弟才能解答。”庆王忍着疼意,看向皇帝问道。

他没有说清楚想问什么,但皇帝知道。

皇帝看了刘大总管一眼,对方微微颔首。

刘大总管从袖中拿出了一张明黄色卷轴。

是圣旨......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庆王看到这个,眸光微亮,就算当着皇帝的面,也不再掩饰心中的热切。

刘大总管稍稍站近两步,当着庆王的面将圣旨小心展开。

慢慢的,庆王看清了上面所有的字,一时清晰,又一时模糊。

所有字拼接在一起,让庆王原本蜡黄的脸色,又灰败了两分。

然而下一瞬,他又看向皇帝,干裂的嘴唇挤出一丝笑意,仿若带了嘲讽:“老六,篡改遗诏这种事,做了一回还不够,还要做第二回吗?本王都这样了,还有必要这般谨慎吗?”

说罢,又补了一句:“你若不想告诉本王,就算了吧......。”

皇帝看着他自欺欺人的样子,缓缓开口道:“朕听闻,庆王兄年幼时,先帝尚且是东宫太子,庆王兄的字是受先帝启蒙的,所以诸位皇子中, 庆王的字最像先帝。”

所以,庆王怎么可能真地认不出先帝的笔迹?

杀人诛心,皇帝也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

这最后一程,偏要让庆王走地不舒坦。

庆王呆呆地看着帐篷顶,如遭雷击,多年的执念如同附骨之疽......一直盘踞在心头的那些执念,这一瞬,彻底倒塌。

他顺着皇帝这句话,又掀开那久远的回忆。

在东宫,先帝只有他一个儿子的时候,将他抱在腿上,握着他的手,一笔一画地写着大字。

他说,大魏的江山,是他们家的。

他说,若是以后他没有嫡子,江山社稷,齐姓皇室,还有兄弟们,都要交托到他手上。

他说,他是他最勇猛的儿子。

他说,世家林立,在军中,他只能信他。

可是后来,他说他狼子野心。

因为一点疑心,将重伤的他丢在宫殿中任他自生自灭,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时候,他始终等不来,那个自己曾经叫过爹爹的人,派过来的援兵。

就连他的儿子,也得不到自己祖父的慈爱。

先帝彻底忘了替自己南征北战,守卫江山,在明宗皇帝面前争宠,替他挡过箭,浑身伤疤的长子。

可是,凭什么啊,章怀太子除了有一个嫡子的身份,哪一点配得上储君之位?

但这口气,庆王得忍,因为先帝那个承诺的前提条件,是他没有嫡子。

直到他忍到章怀太子薨逝,他想,辽王为先帝所痛恨,其他几个,年纪都小他许多,这回,总该轮到他了吧。

所以哪怕后来,梁王登上皇位,庆王审时度势,面上臣服,但在他的心底,还是坚信,先帝绝不会越过他,将皇位传给老六。

他说过的啊,他若没有嫡子,会将江山交到他手里。

“哈哈哈哈哈哈......。”庆王突然发出一阵凄厉的笑声。

他这一生啊,都陷在这个执念中,现在皇帝告诉他,他这辈子就是个笑话。

他是先帝的棋子,出生时,帮他在明宗皇帝那里争宠。长大后,替他南征北战,保他在帝都醉生梦死。

到头来,等他满身伤疤,年纪大了,几个弟弟渐渐长成的时候,又要将他一脚踹开。

甚至最最后,他宁愿将皇位给一个出身低微,冷落多年,和他丝毫不亲近的老六,都不愿意给他!

在看到这道圣旨之前,即便全天下人都觉得庆王是乱臣贼子,但是他自己都没这么想过。

他以为他是来拿回属于自己,但被梁王霸占了十多年的江山;庆王以为没了章怀太子,先帝总会记得当年的承诺,即便不记得,也还有无嫡立长的规矩......

他是长子啊,他和章怀太子不一样,他有军功,他为大魏立下过汗马功劳啊。

可在他爹眼中,他一刀一剑拼杀出来的战功,比不上章怀太子那个憨货的仁孝,比不上辽王的颖悟绝伦,甚至比不上梁王这个比他小了近二十岁的弟弟......

但凡先帝念及他一点,都不会让他跪完章怀太子,再去跪生母是宫女,排行还靠后的老六。

诚然,若是论天赋,庆王比不上辽王和梁王。但若是论军功,庆王不比辽王还有梁王任何一个人少。

那是他作为长子,多出来的十多年,量的积累。

可也正是因为天赋不足,一点点摸索,一点点累积,最后聚沙成塔,中间的过程才最为艰难,吃的苦最多,吃苦的时间也最长。

所以,拿庆王和其余皇子,在同一水平线上相提并论本身就不公平。

要怎么比呢?

小皇子们读书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外征战,九死一生。

梁王成年的时候,他的身上,已然布满了致命伤痕。

所以,他要和那些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长成的弟弟,如何比?

先帝那么多儿子,总会有年轻正盛的。

可就因为年岁,因为天赋,曾经他的付出,就不作数了吗?

忽地,庆王笑着笑着,一口鲜血喷出,染红了身前的锦被。

刘大总管又将遗诏重新收起,他离庆王最近,看地也最清楚。

在他家陛下刚进来时,哪怕身为败军之将,庆王也是从容的,维持着亲王的体面。

不用猜就知道,他觉得皇位本来就属于他,他是主,其他人才是窃贼。

即便造反,也是师出有名,即便败了,面对陛下,他也没有丝毫愧色。

庆王靠一口气撑着,然而就在刚刚,那口气散了。

庆王知道,此刻,他才是真地输了......输地一败涂地。

往后十年,百年,他的那些功绩会被慢慢磨灭,再提到他这个先帝长子,就只剩下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号。

兄弟俩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至于庆王......他这个样子,撑不了两天,也就不劳皇帝动手了。

即便是庆王罪孽滔天,若是由皇帝动手,留给后世,总有说不清楚的地方。

庆王这样的人,对他而言,失败比死亡要更加煎熬。

更何况,他为此隐忍筹备了十多年。

庆王的视线落到那张弓上,嘴角一边流血一边笑,眼神中是戏谑,是绝望。

最后,他哑着声音,又带了点叹息的意味:“替我把这个还给他吧......。”

“他”是谁,不言而喻。

仔细收藏了几十年的弓箭,庆王终于放下了......

其实庆王和先帝之间的父子情,早就在那些猜忌打压中被消磨地一点不剩。

这十多年,庆王只是不甘心,不甘心先帝骗他亦或是自己被骗了那么多年......

“等我死后,覆上石灰,和那些因时疫而死的将士们一样,就埋在这......我不想回帝都,也无颜再回北疆。”庆王费力擦了擦自己的嘴角,有气无力道。

不过是半炷香的时间,刚刚还有心情说笑的庆王,就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境。

如果庆王还活着,定然是要带回帝都受审的。

但那个自己幼年时长大的地方,庆王原先做梦都想回的故乡,现在庆王不想去了......

至于他驻守多年的北疆,从他领着庆王军造反时起,除非事成,跟着他造反的这些北地子弟能够建功立业。

可是现在,这些人要么死在了战场上,要么死于时疫,就算活下来,永生永世都会被扣一个乱臣贼子的罪名......

庆王哪里都回不去了。

但是如今,哪里轮得到庆王提要求呢?

所以呀,他还得为元德帝做点什么才行。

“死之前,我会写一封认罪书,写明此番,皆是我一人之罪过,还请陛下切勿株连。”

从前,打死庆王也是说不出这番话的。

现在说,也不是因为皇帝。无论到哪一步,对皇室,庆王都心中无愧。

就是那些枉死的百姓,也难以令庆王动容。

但是,跟了他那么多年出生入死的同袍,庆王做不到毫无愧色。

他总要再做点什么。

对皇帝而言,这封认罪书,可以保全自己的圣誉,自此,再也无人可以质疑他。

庆王这样,算是自己承认了自己是乱臣贼子。

同时,也是给君王一个台阶,有理由从轻发落那些跟着庆王军的一些兵士。

这笔买卖,对皇帝而言很划算。

就在庆王等着皇帝的答复时,只见刘大总管从袖中取出一个折子,递了上去。

庆王定睛一瞧,不是认罪悔过书是什么......

元德帝,他的六弟,还真是什么都给他准备好了。

连思考都给他免了......只要照抄就好。

等看清上面的内容,庆王忽地有些想笑,笑自己,笑皇帝。

老六啊,是下定决心要从谢家军开始修改军制了。

他这会儿已然恢复了冷静,在皇帝走之前,最后扭头又看了皇帝一眼:“难怪你......能当皇帝,兄弟几个,老二不是最狠的那一个,你才是......。”

从庆王的角度来看,元德帝确实怪狠的。

登基十一年,对百姓实行仁政,可是对世家,对藩王,仁政背后藏着的却是无限杀机。

章家,俞家,王家,苏家,还有辽王,包括庆王自己,当初有实力可以争夺江山的,死的死,败的败。

起码在十多年前,庆王想都不敢想,这些人全都会没落。

那时候,谁将先帝六皇子,谁将梁王放在眼里呢?

辽王想着收梁王为马前卒,庆王也差不多......

谁也料不到今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