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34章 第四三章 阳谋有解?再这样下去就

第434章 第四三章 阳谋有解?再这样下去就别

战争爆发迄今已有一个多月,从大西洋舰队增援而来的各型军舰通过巴拿马运河,接着在航行跨越半个太平洋后陆续抵达了夏威夷。

现在,集结完毕的太平洋舰队总共有多达12艘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27艘巡洋舰,如此规模堪称庞大无比。

兵力充沛,摆在哈斯本上将面前的事情就是进行战略决策了。

在今天以前的一个多月里,太平洋舰队一直遵循着“不因增援巴布亚地区而出击”的战略原则。

因为大家担心舰队主力前往南太平洋以后,明军很可能会在中太平洋实施一场迅猛的攻势,直捣中途岛,甚至是夏威夷。

那样的话舰队主力就得仓促回防,仓促应战,可能会存在燃油不足、人员疲惫的问题,势必会处在下风。

不过在昨天与今天,海军情报部门驻夏威夷h站递交的报告明确指出,基本可以断定明军并没有针对中太平洋的行动计划。

英**情六处驻科伦坡的站点亦搜集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情报,同样印证了h站的结论。

「目前,敌人的舰队集结于西太平洋,没有向东进攻的迹象。」

情报的变化终于让谨慎的太平洋舰队可以有所行动,现在,哈斯本上将便可抛弃顾虑,主动出击了。

他和在座的众多将领都心知肚明,待命于西太平洋的明军舰队就等着见机行事,假使美军舰队驰援巴布亚,那么明军舰队肯定会大举来攻。

在战略上必然如此,可战术上会怎么布置却不得而知。

这是标准的阳谋——美国人对明人打的算盘心知肚明,但依旧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一如预料的派出太平洋舰队南下阻截明军进攻巴布亚,然后在此期间和以逸待劳的明军主力舰队交战。

要么按兵不动继续在夏威夷呆着,与明军舰队隔着半个太平洋大眼瞪小眼,但明军肯定会进攻莫尔兹比乃至澳大利亚。

对美国人而言,此时确实没有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尤其是战争归根究底是政治的延续,有些情况下不得不勉为其难。

哈斯本上将这几天正承受着来自军政两界的外在压力——这便是作为一名高级将领所必然面对的无奈情况了。

达尔文被明军攻占,澳军第6步兵师一万之众全军覆没,师长理查德少将力战而亡,如今正被美、澳、英媒体大肆宣传。

他被追晋为中将,乔治六世国王为之颁发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美国方面亦大张旗鼓的授予优异服役十字勋章。

但这样的宣传在麦大帅眼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他反而觉得有些碍眼。

他从科罗吉多岛乘潜艇成功出逃以后,转机来到墨尔本担任美澳联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官。

当他携妻子走下火车时,迅速被数十名记者团团包围采访,而他恰好就期待着这样的场面,随即自信且从容地发表了一通临场演讲。

演讲最后以“I shall return”收尾,顿时引发了人们的热烈欢呼。这句口号迅速传播开来,被当作标语刷在墙壁上,甚至印在香烟盒和邮票上。

但是,在公众面前装样子归装样子,道格拉斯很清楚光喊口号无法取胜,三寸不烂之舌也劝不退明军。

莫尔兹比正受到迫在眉睫的威胁,新官上任三把火,道格拉斯迅速施行了一系列举措,意图将莫尔兹比打造成重兵镇守的前哨海空基地,变成抵御明军对澳洲大陆进攻的坚固据点。

充满斗志和热情的上司无疑能给下属们带来积极风气,达尔文陷落以来沮丧和惶恐的氛围逐渐褪散,美澳联军上下正在迅速重拾信心。

光靠自身注定不足,所以道格拉斯从上任的第一天开始就在不断发电催促华盛顿方面。

要钱、要人、要枪、要炮、要弹药、要飞机、要坦克……什么都要,还提议让太平洋舰队赶紧南下来援,消弭明军之威胁。

他与一部分政要的看法一致——后撤与退却到此为止,必须竭尽全力守住莫尔兹比。

但如果没有海军前来帮忙,掌握制海权的明军可以轻易分割巴布亚和澳洲大陆,莫尔兹比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道格拉斯强烈希望太平洋舰队赶来增援,最好在珊瑚海或托雷斯海峡与明军舰队大打出手,打破明军的战略野心!

来自军界和政界的多方看法让哈斯本上将压力山大,这位耿直刚烈的司令官相当不满,于是向总统发电诉苦,阐明目前的战略局势。

「……总统先生,我诚恳地告诉你一些情况,敌人的战略部署向我们展示了两条放着陷阱的小径,避免被踩到陷阱的唯一办法就是开辟第三条路……我们应该策划一场长程奇袭来搅乱敌人的部署。——哈斯本-金梅尔」

按兵不动也好、前往增援也罢,这两个选项都会正中明军下怀,唯一破此阳谋的办法就是不按套路出牌,寻找第三个选项。

哈斯本提出的计划是——反其道而行之,组建一支快速特遣舰队,由4艘航空母舰与1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为核心,绕路北太平洋前往关岛附近海域,对停泊在那待命的明军舰队进行出敌不意的空袭。

华盛顿号的建造进度稍慢,所以过几天才能交付服役;北卡罗来纳号完成得更早一些,但也算匆匆服役,水兵们都还没来得及熟悉就操纵着她来到了夏威夷。

但战列舰只起压阵的作用,主要打击力量还是依靠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大队。

可以说哈斯本的这个想法是大胆且致命的,一旦成功,那么大明海军将会遭受重创!

可目前的情况是,澳大利亚人所表现出的恐惧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了对美国人的期冀与依赖,这正是扩大合众国影响力的大好时机。

政界人士普遍认为应该给予澳洲大陆坚定不断的援助,收买人心,长远来看无疑会有不错的回报。

军界之中,一样有很多人坚持认为应该立刻将太平洋舰队派往巴布亚。

作为老练且优秀的政治家,富兰克林总统很少擅自干预专业事务,但这一次则不然,政治需求恐怕要主导军事行动了。

何况哈斯本上将的预想虽然很丰厚,但相应的,收益越大自然风险愈大,这个长程奇袭计划存在不小的失败可能性。

如果奇袭失败,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没增援巴布亚,又损兵折将。

从11月6日到11月10日的四天时间里,檀香山与华盛顿之间往来的电讯格外之多,双方就战略决策展开了激烈争辩。

生性刚正的哈斯本上将对于贸然增援巴布亚的要求严词拒绝——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做法简直是送死!于是他连夜飞赴本土,先从夏威夷到旧金山,再从旧金山到华盛顿。

一整夜没入眠的司令官赶到了白宫,和总统、海军部长、陆军参谋长大声争吵,场面一度非常紧张。

大家各退一步,勉强达成了共识,最后的结果是——长程奇袭关岛的计划风险太大不予批准,同时太平洋舰队主力留守夏威夷待命,只派出一支特遣舰队前往增援。

不过总统还提醒,如果情况允许,主力舰队也应该积极出击,一切皆可凭司令官自由决断。

“上帝保佑,至少……舰队主力不会执行这次愚蠢的行动了。”精疲力尽的哈斯本上将喃喃自语道。

事态紧急,明军的行动随时可能发起,所以他又立刻登上飞机,马不停蹄地返回夏威夷司令部。

他在飞机上断断续续的睡了一段时间,勉强补足了精力。

一返回司令部,他就立刻开始着手拟订行动计划。

哈斯本手头的兵力相当充沛,他开始精心挑选战舰和指挥官来执行这场几乎算主动自投罗网的行动。

因为本质上不是为了追求压倒性优势,所以哈斯本拟订的特遣舰队序列仅仅只满足“能够抗衡、击退在达尔文的明军登陆舰队”而已。

已知天市右垣号被重创而无法参战,那么明军部署于达尔文的航空母舰应该就是天市左垣号和北落师门号?战列舰只有龙朔号?

所以他认为只应派出一艘航母即可掩护舰队,同时以两艘战列舰抗衡龙朔号。

不带上战列舰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有可能会在所罗门海域或托雷斯海峡等复杂海域交战,有可能一不留神就蓦地遇上了,只含航母的舰队要是被明军高速战列舰突击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最终敲定的第12特遣舰队(TF-12)序列颇为精简——主力舰少、屏卫舰多,分作两支分遣舰队。

TF-12.1舰队: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北安普敦号重型巡洋舰、火奴鲁鲁号轻型巡洋舰,以及4艘驱逐舰。

TF-12.2舰队:马里兰号战列舰、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凤凰城号轻型巡洋舰,以及5艘驱逐舰。

不过战争期间的情报不可能完全准确,许多时候都是滞后且半真半假的。

天市右垣号的确受损较重,这个情报大体正确。

北落师门号和龙朔号已经被调往北线,前几天就离开了达尔文,此刻正驶向关岛,这个情报就是完全错误的。

作为替代,老旧的元狩级之二被调来达尔文,分别是元封号和元鼎号,这个情报美军一无所知。

太平洋舰队作如此部署,甲字一八〇舰队自然也已枕戈待旦、蓄势待发。

至昌三十九年十一月中旬的第一天,奉命回京述职的周长风并未直接回京,而是分别在广州、南昌停留驱车转悠了一圈,最后才抵达京师应天府。

各种商铺一如既往的开张,皮革、鞋子、丝绸、牛奶、猪油等大部分商品都应有尽有,只有少数因为贸易中断而缺货。

售卖冰糖、白砂糖、红糖的小店仍在不限量的供应。一打听,批发商压根没有听说过官府会实施限量配给。

加油站亦是如此,悠哉悠哉的工作人员一边看着报纸一边调整油泵压力。公示牌上,标明的56号、66号、70号汽油的价格甚至比战前还要更低。

wwш _тTk án _¢ o

之后,在南昌府西城区的一条烟花柳巷外,周长风禁不住微微咋舌。

立冬已过,衣着纤薄、浓妆艳抹的女伎三三两两的站在屋内,炭炉烧得红红的,隔着玻璃门窗都能感觉到里边一定暖洋洋的。

尖头高跟鞋、坡跟绣花鞋……这些都还好,可以无视,只是那轻柔紧贴肌肤的黑色尼龙丝袜……

“不行,要还是这幅光景,这仗就不用打了。”

大受震撼的周长风深吸了一口气,微微摇头,随即转身离开。

当天下午,他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了高桥机场的跑道上。

大约一个小时后,紫禁城。

“……破交战果颇丰,截止今日斩获总量已逾十万公吨,永元、元兴二舰更是让英人提心吊胆。”

“……督府情报处电讯监听组报告称,近五日来美之夏威夷电讯往来甚是频繁,超平常二倍有余,可将之视作谋划或行动之征兆。”

罗符在一如既往地向皇帝报告最新的军情。

因为皇家海军无暇顾及印杜,航空母舰都被紧急调往大西洋围剿肆虐的工人海军破交舰队,所以大明海军便试着把两艘永元级战列巡洋舰部署到了印杜洋,执行破交任务。

总的来说,战果倒是还可以,一时间让英国人胆战心惊,但因为总是被陆基航空兵攻击,所以也算险象环生,永元号的舰艏甲板都被航弹炸出了一个大洞。

“周待诏久等了,进来吧。”

“嗯?好。”

正陷入沉思的周长风这才回过神来,随后迈过门槛走了进去。

多日未见,朱泠婧的气色倒是不错,上袄下裙均为樱红,看着很喜庆,估计这些天对她来说堪称春风得意。

她打量了周某人一眼,颇为不解地问:“你这模样,全然不像得胜而归啊。”

“陛下,我出发的时候也挺开心的……”面露无奈的周长风作揖行礼,“不过我半路上好奇,就在广州南昌降落转悠了一下,发现丫的根本就没一点总体战的样子,完全是歌舞升平啊。”

周长风之前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民间动员的事情,许久之前大明朝廷就开始对铝这种重要轻质金属进行加税管控——也就是铝饷。

所以他一直以为朝野间是清楚动员和实施配给制节省资源的重要性的,但现在看来好像不是那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