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麓湖之畔 > 29 搬家庆祝

麓湖之畔 29 搬家庆祝

作者:陈跃0831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5 21:48:49

29 搬家庆祝

长相思,长相思。

若问相思甚了期,

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

欲把相思说似谁,

浅情人不知。

北宋词人晏几道先生、即“小晏”的一首《长相思?长相思》道出了离别后陈悦和赵容的相思之苦。“小晏”的父亲“大晏”、家晏殊先生也有道: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陈悦和赵容保持着10天一封“见字如晤,展信舒颜”的鸿雁飞书,在“写、寄、等、拆、读、复”中周期循环,两人将爱和思念变成文字,享受着书信里的人间烟火和字句中的阳春白雪。从中国广州到加拿大温哥华,邮路迢递。“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封封信披星戴月,穿越万水千山。真所谓:天遥地远,纸短情长。

学校门口的斜坡边上竖着一个1.5米高的绿色邮筒,绿色是中国邮政的代表颜色,全国的邮筒都统一这个高度和颜色。邮递员的制服也是绿色的,他们的专用单车和邮包却是墨绿色的。

人们耳熟能详一句话“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陈悦读书时虽然没有第三怕,但也没有喜爱。工作后得益于梁冬、胡工和赵容的影响,开始涉猎鲁迅先生的作品,而且是越看越爱。不少人要到中年才爱上鲁迅先生的作品,陈悦足足提前了二十年。

陈悦第一次怀着激动的心情拿着他情意绵绵的信去寄给赵容时,脑海中浮现出鲁迅先生《两地书》中的名句:“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之前看这段话时,他不以为然,心里笑着鲁迅先生的“疑心”,此刻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离学校二百米有一个邮局,陈悦学鲁迅先生“舍近图远”。陈悦每10天必到此报到一次,每次他将信从邮筒宽阔的扁嘴塞进去后,在心中就兴奋地将倒计时器减去10天。

又有一次,陈悦突发奇想加拿大的邮筒是什么颜色的?加拿大人比我们长得高,他们的邮筒会多高呢?他很想问一下赵容这个问题,但到下一封信落笔时就不想问了,他知道这只是自己的好奇而非赵容的兴趣。

———

1989年3月底。

赵容出国前申请的婚房终于落实了。陈悦到总务处拿钥匙时,负责人说最好2周内搬好东西,将陈悦和赵容的个人床位退回给总务处。陈悦的内心欢欣雀跃,已经高兴到合不拢嘴,满口答应。翌日,陈悦打破10天一信的常规,马上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告诉了赵容这个好消息,并表达了期待她早日回来两人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新房只是单身宿舍的一个房间,在陈悦的宿舍楼内。陈悦来到新房,望着空荡荡、自己对其空间结构已十分熟悉的房间,为自己和赵容终于拥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而陶醉,他要求自己在赵容回来之前要将这里布置成一个明快、舒适的新家。他幻想着赵容回来之后见到他俩拥有一个如同和氏璧一样完美的甜蜜爱巢时,充满的惊喜和幸福感。他的脑海中又涌现出吴越王钱镠先生写给妻子戴氏的一封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他不禁浸醉在这最短、却又是最美、最深厚的情话之中,这也是他最想对赵容说的话。第三天的中午,在一个电子班几位男生的帮助下,陈悦就将自己和赵容的东西搬到了新房,下午立即将单身宿舍的钥匙交还总务处。

陈悦介绍王志超到五通厂做星期六工程师,王志超总想正儿八经地请陈悦一次,陈悦觉得和他校外也是一起共事,一起去五通厂有伴,是双赢的事,总是推辞。陈悦分到婚房,王志超又找到了请陈悦的籍口。赵容不在,陈悦既不想为房子的事情庆祝,他和胡工去大排档的次数也不少了,也不想煞有介事地专门为吃饭而去吃饭。

陈悦的想法没有跟王志超直说,王志超总视之为客气。这次,王志超约了张凡、林建新两人一起来给陈悦庆祝。他心想我们三个人来给你贺喜,你不会再推托了吧?他的方法果然凑效,陈悦知道却之不恭了。

张凡比陈悦小两岁,身高与陈悦差不多,长得端正大气,鼻梁挺直,架着一副金边的眼镜,嘴唇轮廓分明。他穿着考究的休闲西装,既不古板生硬,也不随便马虎。张凡在机房里分管苹果机实验室,那时苹果机的cPu是6502,陈悦读书上BasIc语言课的时候学校只有几台苹果机,他毕业前机房的苹果机已增加到了50台,系里设立苹果机室,张凡因苹果机室需专人管理进入广院工作。在与张凡平时的聊天中,陈悦感觉到了他的性格与自己很相似,都是可动可静偏向内敛和文静的,但张凡的见识就远比他广博。

林建新比陈悦高一些,戴眼镜,头发修剪得很短,身板挺挺的,显得朝气蓬勃。林建新是陈悦和赵容的门墙桃李,而且是陈悦的开山弟子,王志超比陈悦迟了一年才承担教学工作,故错过了教他。林建新毕业后因为已申请去新西兰留学,暂时还未能成行在机房做临时工,机房里哪个室忙不过来,他就到那个室帮忙。电子工程系招生班数的增加,很多外系也开设了文字处理课程,机房的课时较陈悦刚工作时已大大增加,相应地计算机的维护维修工作量也大为增多,因而有了林建新的工作岗位。

陈悦的小办公室喝茶方便,赵容出国后,王志超中午到六楼找陈悦喝茶的次数多了很多。有一次中午王志超带了张凡、林建新来喝茶聊天,之后他们有时也各自或相约到六楼来喝茶。陈悦原来与他们两人并无私交的,因茶结缘,很快便成了好朋友。

中午一下班,陈悦四人就来到了学校旁一家经济实惠的酒楼。酒楼的营业面积很大,人还不是很多,但临窗的座位都有人了。四人也不挑剔随意找了个他们觉得方便聊天的位置坐下,他们四人组合在陈悦的小办公室喝茶已经很多次了,但一起吃饭还是第一次。大厅中靠近厨房有一张大桌坐有厨师、服务员正在三扒两拨地吃午餐,已接近尾声。大厅里只有一两个服务员在为客人服务,林建新伸长脖子、举高一只手并摇摆着,在招唤服务员。他年轻稚嫩的脸上长着酒红色的青春痘,仿佛在告诉别人,他是四个人中最年轻的。

不久,年轻的女服务员给四人上好了茶。四个人开始用服务员斟的这第一遍茶水烫洗各自的餐具,广州话叫“啷碗”。陈悦不知道“老广州”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个用餐习惯,但他听说全国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学**广州的这一做法了,并戏称为广州人的“饭前仪式”。食源性致病菌常见的有三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80、90度的开水或茶水虽然具备了杀死它们的温度,但要保持温度持续浸泡15至30分钟才能杀死这些细菌。老广州虽然喜欢这样“消毒”一下餐具,但他们心里明镜似的,这么短的时间烫洗一下作用不大,他们寻求的是心理安慰,最主要是洗去餐具中的灰尘或者残留的洗洁精。老广州冲茶时第一泡茶是洗茶的,同时烫洗茶具。当食肆的生意越来越好,餐具的卫生状况就难以同步了,老广州讲卫生爱干净,聪明的他们就将冲茶的这一做法用于酒楼的餐具上。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避免了喝第一遍他们认为本该是洗茶的茶水。

陈悦边用茶水烫洗自已的餐具,边笑问:“建新,不知道新西兰人是否也会这样做?”

林建新笑答:“等我去到新西兰之后,写信回来告诉你!”大家都笑了。

见大家都已烫洗好了餐具,并已将烫洗后的茶水倒到服务员提供的小塑料盆后,王志超抢先拿起了茶壶给大家斟上第二遍茶。

王志超放下茶壶,拿起茶杯:“各位兄弟,来!我们祝陈悦拿到新房。”大家都拿起了茶杯相互碰了下,张凡和林建新也祝福了陈悦。

“谢谢三位好兄弟!”大家的祝福,让陈悦不禁又思念起了赵容,不由怅触万端。有诗为证: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王维先生的《春中田园作》,意为: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林建新笑问:“陈老师,几房几厅?”

陈悦回过神来,但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旧话重提:“建新,叫师兄就更亲切了,超哥和张凡都没有我这个荣幸哦。”王志超和张凡都笑着应和。

出乎陈悦意料的是,这一次林建新不拖泥带水:“好的,师兄。”大家都一哄而笑。

“师弟乖啊!”陈悦笑道,“我哪有几房几厅这么幸福啊,就单身宿舍一间房,还是两个人一间,我没赚。”三人都笑了,张凡和林建新都去过王志超的宿舍,明白陈悦所说。

王志超羡慕地说:“我是和男的一起住,你是和赵……容,性质完全不一样。”他差点脱口而出“赵阿姨”了,对陈悦尴尬地一笑,陈悦也笑了笑。张凡和林建新都微微一笑,并不知道他们两人之间对赵容有此私密称谓。

林建新又问:“赵老师什么时候回来?”

陈悦的目光中充满了对赵容的挂念之情,抿一抿嘴说:“还有大半年。”

林建新面露笑意,说:“师兄,你知道我们班同学是怎么说你的吗?”

王志超和张凡很感兴趣,陈悦更期待答案了,笑着问:“建新,你们怎么说?”

林建新笑道:“大家都说你的故事很励志,对我们男生是莫大的鼓舞。我们毕业前校内有个讲座‘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如何发展’,我们都是被辅导员逼着去听的,我们说如果这个讲座是你现身说法的话,哪里需要辅导员卖力吆喝?当时我们还不知道赵老师要出国呢,现在我觉得更加励志了。”三人都笑了。

林建新的话,令陈悦既舒服又意外。他意外的是,学生、最起码他和赵容共同的学生居然也知道了他俩的事。他清醒地意识到,他和赵容的爱情普普通通,这里面何来什么励志的成分?他心里想笑:如果学生追老师也算励志的话,那菲利普亲王岂不是更励志?别说大陆人,也没听说过港人、甚至英国人羡慕他。他又觉得,反倒是自己勤奋读书好像还有那么一点点励志。

陈悦工作两年多了,脸皮已不再会一听到称赞就“唰”地一下红起来,但心里仍然觉得不好意思,他笑道:“你们真会开玩笑,太抬举我了。我不但是出口转内销的,而且是本单位员工自行消化的呢。惭愧、惭愧!”众人皆笑。受自己话语的带动,他瞬间就明白了,这只是林建新口中的“励志故事”,实则也只是茶余饭后的故事而已。

“我们都是真心夸你的。”林建新诚挚地说道。

“谢谢你们的谬赞!”陈悦对着林建新微微一笑。

大家继续喝着茶,王志超已将菜谱看了个遍,叫了服务员来点菜。

刚点完菜,王志超就看着张凡问:“真的要离开学校啊?要抛弃我们这帮好兄弟?”他的话令陈悦和林建新一脸茫然。

张凡笑了笑,从西装的内口袋中拿出几张名片,分发给三人:“请多多关照!刚印好的。”然后将多出来的名片放回口袋。

陈悦一看名片,上面写着: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歌勤五金电器厂张凡厂长。原来与张凡相处,陈悦已经觉得他是一个有梦想、生机盎然的人,此时呈现在陈悦眼前的张凡更是一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人。陈悦再看了一眼厂名:歌勤,心中不禁偷乐了起来:歌颂勤劳,这个名字有点老土。

三人都端起茶杯来恭喜了张凡,祝福他生意兴隆!

张凡淡淡然一笑,说:“我本来想现在就辞工的,不过我的合同还有半年,我爸不同意我现在辞职,他要我遵守合约精神,他跟我说人而无信,如车无輗。如果以后我的员工也像我这样,我的小厂如何能办得下去?我爸经常说做厂没有任何技巧,小成靠智,大成靠德。所以我还要等半年,合同满了再走。”

三人对张父生出敬意,都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颂赞。

林建新问:“张老师,你爸爸在哪工作的?”

张凡说:“天河无线电设备厂。”

“他爸是厂长。”王志超笑着补充。

“什么?!张厂长是你爸爸啊?世界真是小小小。”陈悦很惊讶地说道,张凡是临工已令他大感意外,此刻张父更是他关注的焦点。“我读书的时候,生产实习就是到你爸爸的厂,它可是全国都有名的品质企业啊,我们第一天实习时你爸爸还给我们讲了半小时课呢。”

张凡笑了:“我老爸还会讲课啊?难以想象。”

陈悦认真地说道:“你爸爸讲得很好,比我们有些老师、更加比我讲课要生动。我还记得他讲了什么——员工要德才兼备,产品要人性化,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印象最深的是你爸爸提到了电影《废品的报复》,这个例子举得真好。我小时候看过这部电影,现在还记忆犹新呢。”

《废品的报复》是匈牙利电影制片厂1951年出品的黑白电影,是一部经典的、优秀的喜剧片,195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在国内上演,片长只有20分钟。故事概况是:主人公爱迪是一家制衣厂钉纽扣的工人,他工作漫不经心,马虎了事。一个周末下班后在去赴女朋友的约会前,他特意去商店买了一套新西装穿上。在公交车上,爱迪被人一挤,他西裤吊带上的纽扣开始掉落,接着公交车为了避免撞上一位骑自行车者而急刹车时,爱迪西裤吊带上剩下的纽扣全部都掉了下来,他只好用手提着裤子,样子甚是狼狈。在舞厅,爱迪同漂亮的女友见了面。在女友几番的催促下,爱迪才勉为其难地提着裤子与她一起跳舞。当两人跳到第二支舞曲时,女友提出要爱迪搂着她的腰来跳,爱迪此时既想又不能很是尴尬,女友生气离开了舞场,爱迪急着追回女友霎时忘记提住裤子,他的裤子瞬间从身上滑落了下来,引起了整个舞厅里的人们惊讶尖叫。爱迪在女友和大家面前出了丑,便投诉了那家出售西服的商店。商家很重视爱迪的投诉,和厂家一起经过调查核实,结果发现,为这套西服钉纽扣的人不是别人恰恰就是爱迪本人。

陈悦小时候跟母亲在湛江的新村小学时,新村大队有一块足球场大小见方的晒谷场,同时兼做电影广场。大队有时会放电影,虽然要自己搬凳子去观看,但它是农村贫乏的业余生活中仅有的一道亮光,吸引着人们早早吃饭、早早地去占个好位置。新村大队附近有一间火力发电厂和一间制药厂,为了方便更多的人观看,电影布幕悬挂在广场的中间,前后都可坐人观看。如果坐在电影布幕后面观看的话,看到的影像是180°反相的,例如:正面看到影片中的人是用右手握笔写字的话,在电影布幕后面观看的话就是用左手了。陈悦那时就看过《废品的报复》,因为它风趣幽默,在那个年代极度罕见,令人观后难忘。

王志超笑道:“我小时候,我们村也放过这部电影,我现在也记得它的情节。”

林建新虽然没看过这部影片,但从它直白的名字中也可以想像出影片的教育意义。

张凡笑笑:“你们听他所谓的讲课,不觉得像政治老师上课或班主任训话就好。”

陈悦诚恳地说道:“张凡,实话实说,当时听你爸爸讲课的时候,确实觉得有些话是为了教育学生而讲的,我工作两年多了,现在讲起才深刻体会到你爸爸所讲的实在是真知灼见,都是很实用的,只是当时太无知了未能领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拜会我这位言行合一的好老师!”

“陈悦,你客气了!随时欢迎光临寒舍。”张凡笑着说,“我爸的很多话我也听不进去的。不过呢,他有些话确实对我也很有启发。”

林建新只是在机房打杂,不分管具体一间实验室,他是临工陈悦好理解。张凡分管苹果机室,陈悦一直都以为他是正式工、国家干部,他不解地问道:“张凡,你怎么会是临工呢?”

张凡笑着说:“是啊,千真万确。你现在才知道啊?”

陈悦浅笑回应,问道:“你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正式进入广院工作呢?”

张凡依然笑着:“因为我没有学历。”

“什么?!怎么可能啊,你的技术这么好。”陈悦又吃惊了,王志超和林建新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校内百事通”王志超的这个功课也没做到家。

陈悦见过张凡操作苹果机和8088 Pc机都极为熟练,见过他维修苹果机时的驾轻就熟。王志超虽然到过长沙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电脑维修班,大家喝茶时陈悦见过每次王志超都请教张凡维修问题,在陈悦的眼中,张凡的电脑技术远胜王志超。模电一直是陈悦的短板,他曾多次请教张凡电子电路的问题,张凡都详细地给他解答了,陈悦觉得张凡的讲解比自己读书时的模电老师还要明了、易懂。陈悦这个学期想带学生的毕业设计,上学期末做准备工作时,他从一本电子杂志上找到了一个可控硅控制电路,但实施时行不通,张凡动手帮陈悦解决了电路问题,简化了线路,从原理上分析也更合理了。陈悦对于张凡的电子、电脑知识和动手能力佩服到五体投地,正如佩服胡工一样。

张凡云淡风轻地说:“我读了一年业大,感觉没学到什么实用的东西就没去了。碰巧当时苹果机房需要人,又碰巧我对苹果机有点兴趣侥幸过了梁主任的面试关,所以我才有机会和你们做同事。”

陈悦在赵容面前容易对自己的学历产生自卑,经赵容多次宽慰,他的心里阴影逐渐散去。此时他由此及彼,担心自己的说话会对张凡造成伤害,内疚地说道:“英雄莫问出处,张凡,我失礼了,请你原谅。虽然你比我小,但在我心目中,你已经是我的老师,所以才会不知不觉地问下去,真是不好意思。”

张凡笑道:“陈悦,这有什么呢,无话不说才是好朋友啊,没关系的。”王志超和林建新也点头称是。

陈悦感慨道:“我们梁主任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有慧眼,是个伯乐。”王志超和林建新对此的认同并不亚于陈悦。

张凡不好意思了:“你们三位才是人才。”

王志超忍不住笑道:“我们都别谦虚了,我们都是人才,都是国家的栋梁。”

林建新笑着说:“不行!我还是广州的花朵。”

陈悦笑笑:“那是不久前。”

王志超笑道:“广州的花朵你就没门了,不过,很快你就会成为新西兰的花朵。希望你这朵新西兰男花招一个漂亮的新西兰女蜜蜂回来。”

张凡附和道:“最好是地道的毛利族女蜜蜂。”

众人皆笑。

上菜了,陈悦端起茶杯:“我登记后,超哥跟我说现在他最大的愿望是找到超嫂,来,我们为超哥的心想事成,为超嫂,为张凡的厂越做越大,为新西兰的花朵和毛利族女蜜蜂干一杯!还有,也要为我们的伯乐、梁主任干杯。”陈悦心中感恩梁主任的信任,让自己能够在单板机室独挡一面。三人同声应和,也拿起了茶杯,大家碰杯祝福。

四人一起动筷,边吃边聊。

陈悦由衷地说:“张凡,原来你到我们学校真是太屈才了,你的世界、你的舞台确实应该更广更大才是。”林建新抬起头来看着陈悦,点了点头。

张凡谦虚道:“你过奖了!其实这段经历对我很有帮助。我老爸讲得对,当然他讲得很老土。我老爸说,你学历虽然拿不到,但不能放弃学习,或许在工作中学习更适合你吧。到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希望你可以吸收点书卷气、书香味,你无论以后是打工还是做老板,都要有点儒味,不要愚昧。愚昧的人容易成为龌龊小人、阴险奸商。”

三人再次对张父心生敬意。

一会,林建新停下筷子问张凡:“张老师,你的厂是做什么的?”

张凡说:“准备做楼宇对讲系统,现在样机已经出来了。”

林建新家所在的住宅楼装有楼宇对讲系统,他知道这是个什么产品。陈悦和王志超都是第一次听说,两人都只能从字面上大意想像了一下它是个怎样的产品,都好奇地询问具体情况。

张凡详细地给他们做了介绍,他接着说:“不难预测,以后广州的高层住宅会越来越多,跟港澳一样。外来人员也会越来越多,治安问题肯定会严峻,所以我觉得这个产品有前途。”

林建新说:“我们家那栋楼装了,有人找或者我回家时都觉得很方便。不过我们的楼宇对讲质量很差,经常坏。除了我们那栋楼,我到其它地方还很少见有装楼宇对讲的,所以应该有得做。”

陈悦和王志超都觉得他们分析得有道理。

林建新看了一眼张凡的名片,问道:“张老师,您的厂在钟落潭?”

张凡笑道:“不是,我是钟落潭人,厂只是注册在那,我要在广州找个地方,现正在找,还没找到理想的地方。”

地道广州人的林建新又问:“我好像听说钟落潭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有故事的?”陈悦和王志超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也饶有兴味起来。

“对!”于是,张凡给三人讲述“九佛”、“钟落潭”和“竹料”名字来源的故事……

后话:此时张凡在座的三位好朋友都没有想到,张父平实无华的教育,造就了一位诚实守信、谦虚恭谨的企业家,证券交易所的一位敲钟人,广州自产的、像林卓士那样低调的、“做自己开心的事”的善长仁翁。后来张凡面对别人什么家什么家的赞誉时,有一句话成为了他的口头禅:我还没有资格冠以“家”字,顶多是个“匠”。现在,他的产品走进了全国的千家万户……

———

北回归线是指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太阳优雅转身的地方,被誉为地球的金腰带。北回归线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北纬 23°261°的范围内变化。在初中课本中,粗略描述为23.5°。每年的6月21日夏至8时57分,太阳将垂直射向北回归线。当天正午12点左右,在广东由东向西漫长的北回归线上,将先后出现“立竿不见影”的有趣天文现象。从这时开始,北半球进入夏季。

北回归线在我国境内自西往东依次穿越的省份有: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域)、台湾。广东是世界上建有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省份,中国大陆最早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在封开,中国大陆最东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在汕头,世界上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在从化。

广州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城市。从化当时还是隶属广州市的一个县,北回归线横跨其境内南端的太平镇。陈悦工作第二年的五四青年节,学校团委组织了青年教工到南昆山旅游,回程时参观了从化县的北回归线标志塔。

广州市白云区的九佛镇也在北回归线上。

九佛镇原称“凤凰峒”。古南越人把山谷称作“峒”,九佛属山谷地势,其地形外貌近似“凤凰”,故称为“凤凰峒”。由于“峒”与“洞”同音,人们又叫她“凤凰洞”。

北宋灭亡后,不少中原人开始南迁,其中包括拒绝归降元朝的部分官军,他们逃到岭南后定居在韶关南雄,后南雄珠矶巷有陈、何、汤、马等姓的先民陆续迁徒到凤凰峒,凤凰峒日渐成墟。

明朝时期,凤凰峒居民的生活已经安定富足,乡绅们合议到陶瓷制作十分著名的佛山石湾恭请十尊佛像回来供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凤凰峒内山路难行,乡里遂选派健壮的男丁前往石湾。数天后,经过精挑细选的十尊佛像开始运回。到达钟落潭时要过流溪河,此处的河上有座桥,壮汉们背着佛像过桥时,一尊佛像因留恋流溪河两岸美景,借水涨而落,“钟落潭”因此得名,“钟落”是广州方言,是“掉进”的意思,那座桥人们又称它为“佛公桥”;这尊佛像被水冲向下游,壮汉们沿河用竹竿捞遍附近的河道而不获,又成就了钟落潭附近的一个地名“竹料”,在广州方言里“料”与“撩”谐音。无奈之下,壮汉们只能将九尊佛像运回凤凰峒并供奉在寺庙中。九佛到位,“九佛墟”因此而成名。

何翰的家就在九佛镇何家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