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君子一回
快放寒假了。
星期六下午,江少游打电话给陈悦:“晚上一起吃饭,学校旁的登丰大酒店。我带我的小妹妹过来,我有个难题想听听你的意见。你有女朋友的话也带过来。”
江少游父母的生意做大了,江父坐镇深圳,江母负责广州的总公司。江母长年在生意场上拼搏,落下了胃病,父母都希望他能够出来帮母亲。方雨菲出国留学后不久,江少游也无意留在原单位了,遂放弃铁饭碗出来协助母亲管理广州的总公司。
不到一个月前,江少游来到学校见陈悦,当时两人已相隔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江少游问起赵容的近况时,陈悦告诉他自己已离婚,江少游错愕之余,不免唏嘘感叹了一番。而陈悦问到方雨菲的近况时,江少游说他们的联系也越来越少,几乎无话可说了。江少游还讲到,他的那位小妹妹现在已经是一高校的教师,他开始有些喜欢她了,不想再苦等方雨菲。江少游坐还不到半小时,他的BB机收到了一条信息,就匆忙走了。他没有告诉陈悦原因,陈悦也不便问。
周咏因为工作上的原因下班迟了,陈悦和周咏一同来到登丰大酒店时,刚好江少游骑着摩托车搭载着他的小妹妹叶子君也到了。摩托依旧,载者人非。江少游停好摩托车锁好头盔,四人相互认识后一同走进了登丰大酒店一楼的酒楼。
一见面时,陈悦和江少游都流露出了惊讶。江少游惊讶的是陈悦的女朋友是那位扎马尾的女生,而陈悦惊讶的是叶子君的相貌和穿着打扮。
叶子君的身高比1米60的周咏要矮一些,五官端正但不算太漂亮,脸稍微宽了一些,也缺少一点秀气,显得有点老成。她戴着一副眼镜,眼镜的边框价格不菲。
爱好画画的陈悦有一个特点,听到一个感兴趣的人或物时,就会凭自己的常识在脑海中勾勒出其形象。以前江少游在陈悦面前称呼叶子君为小妹妹时,陈悦在脑海已描绘出一个漂亮秀气、娇小玲珑、稚气未退的小女孩形象,此时见到的叶子君与陈悦已先入为主、不止一次想像的小妹妹形象反差较大,这是他惊讶的一个方面。
叶子君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大襟衫,上面点缀着像花又非花的抽象图案,黑色裤子裤筒的直径至少是普通裤子的三倍,上面也装饰着一些小条纹,衣服的布料明显是时下的高档货。她穿着一双高高的松糕鞋,看起来与周咏一般高了,脖子上还很艺术地绑了一条苏州丝巾。
叶子君的这一身打扮,给陈悦的感觉是“古灵精怪”加“新潮”,这是他惊讶的第二个方面。叶子君的穿着,陈悦觉得既熟悉又陌生。他首先想到了湛江吴川的渔家女,但觉得裤子不像,印象中只是朦胧记得姑妈以前也穿类似的大襟衫。他又想到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的福建“自梳女”,觉得又有点像,不同的是自梳的未婚女子都梳着一条长辫子挂在背后,而叶子君是“椰子壳”发型。
在陈悦的心目中艺术家都是有个性的,不管是内在的个性还是外在的,必有其一或者两者兼备。叶子君如此另类的穿着,是他在广州生活了11年所见的第一人,他对叶子君的好感顿时油然而生。陈悦这位山寨版“画家”不禁向叶子君这位真正的丹青妙手致敬:“艺术家好!久闻大名,无缘识荆。”在广州方言中,“久仰”与“狗养”同音,故人们较少使用。
惺惺相惜,叶子君笑道:“陈悦,你比我的一些老师更像画家,我也听少游讲过你爱好美术,希望以后能欣赏到你的大作。”
陈悦谦虚道:“子君,说到欣赏大作,只能是我们对你。”
四人落座后,服务员很快就开好茶位和上好了茶,并放下了菜谱。周咏和叶子君都拿起了茶杯慢慢地品着茶,两人聊着各自读书和工作的情况。
江少游喝了几口茶后,开始瞪着眼在寻找穿正装的部长,他想点菜。
陈悦看了一眼那晚自己醉酒所坐的那个角落,可惜被屏风遮挡住了。他像吃了南五味子,心里五味杂陈,自己的一次无奈醉情居然能吐出渴盼已久的爱意。陈悦曾开心地笑问王志超:“那天你为什么会想到打电话给周咏,而非我大哥或张凡?”王志超情意拳拳地说:“我当然知道你最想见的人是谁啦,我们是好兄弟,自然就想到了。”他心中感叹: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他又想到唐代黄蘖禅师勉励世人的“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真可谓人生哲理。他不禁为自己将这两句名言如此套用到自身的这件事上而暗自发笑,又觉得暂时想不出什么名言可形容自己的美妙经历了。
陈悦住单身教工宿舍时,和他同一宿舍的王泽昆是一位象棋爱好者,晚上经常约人到宿舍来博弈一番。陈悦晚上不是到五通厂就是在实验室,一般都很晚才回宿舍,有时还见到王泽昆和别人挑灯夜战,陈悦除了给他们斟茶加水之外,也见猎心喜做个观棋不语的君子,通过他们对弈时的讨论陈悦学习到了一些新鲜的象棋技巧。有时执子的两人难移一步,下一步的出棋者邀请陈悦帮忙支招时,他也会短暂参与一下。陈悦此时在心中感谢幸运之神对自己的眷顾,又感慨陈奇伟这位“闲棋”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妙不可言的作用。不!在棋盘上能有多少棋子?人生棋盘上的任何一个好友“棋子”都不是“闲棋”,都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否则自己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会黯然失色,味同嚼蜡。陈悦在心中感激着陈奇伟、张凡和王志超三位好兄弟。要不是他们,现在坐在这里的自己又何来如此幸福?
负责点菜的部长见到了江少游的招手,走了过来:“您好,先生。要点菜?” 陈悦飞扬的思绪也收了回来。
“是的。”
部长从餐桌上拿起了点菜单,标准式地微笑着:“先生,需要点什么?需不需要我给您推荐?”
服务员放下的菜谱江少游完全没看,他看着部长问道:“有什么海鲜?”陈悦觉得他与平时不同,现在一开口就是海鲜,明显财大气粗了。
部长微笑道:“我们的海鲜很多。你要点海鲜的话,最好你们自己到门口的海鲜池去挑选。”
“好。陈悦,我们一起去挑海鲜。”江少游刚坐下时,正想着如何单独找陈悦聊两句,没想到这么快机会就来了。
“悉听尊便!”陈悦应道,他站了起来先给叶子君和周咏加了茶。
部长保持着微笑:“这样的话,其它菜等你们点完海鲜回来,我再给你们写。”
江少游谢过部长,两人往设在登丰大酒店门外的海鲜池走去。来到门口时江少游停住了脚步,望着陈悦笑着说:“老同学啊,我发现我喜欢的女孩,都被你挖走了。”
陈悦忍不住笑了:“江少,你吃柠檬是因为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你喜欢的思诗和雨菲怎么样?我既没本事挖走她们……也不敢这样做。问题出在你太博爱了,当然,这并非中山先生主张的博爱。”不敢,他是想表达“不会”的,但无颜说出口。
江少游“噗哧”一声笑出了声。
陈悦有点感怀:“少游,现在我们都应该收心养性了。这一两年来,我最怕的是我妈妈问起我谈恋爱的事,我的事太让她牵肠挂肚了。”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江少游也感喟道,“人,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生命的精彩。对我来说,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我要吸取你惨痛的教训,不想再苦等雨菲了,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爱子君。”
陈悦一时不知道该说“支持”还是“反对”?说支持吧,就是赞同江少游抛弃方雨菲;说反对吧,江少游和方雨菲的爱情确实已经风雨飘摇,他和叶子君似乎才是比较现实的一对、也是他父母期待的结果。陈悦两头为难,只是微微一笑眼睁睁地看着江少游,玩味着他说的话。
“哎——”江少游一声叹气,“子君什么都好,但是——,你也看到了,就是她那一身衣服我很难接受啊,我唯一看得惯的只是她脖子上的那条丝巾,是我老妈在苏州买的。从你这位画家的角度,你是怎么看的?”
陈悦笑问:“你要我指点迷律的就是这点小事啊?”
江少游郑重其事地说:“对你来说是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是终身大事。”
“终身大事”四个字让陈悦有点意外,让他看到了江少游的用心。他赶紧道歉:“少游,不好意思,是我肤浅了。”
江少游无奈地说:“你说子君如果能像周咏那样,穿着淡雅清纯、自然而然多好啊,真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整蛊造怪(粤语,意:故意做出令人奇怪的行为)’?”
陈悦完全明白了江少游的烦恼,他通过自身很能理解叶子君的爱好。他认真地说道:“少游,我认为,从众有从众的好,有个性也有优点啊。你第一次见我的时候,不是也对我的长头发颇有微词吗?当时还有同学笑我是太平天国的长毛贼呢,而我就说自己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你还记得吧?可那是我的个性啊。子君也一样,她喜欢独特的衣服也是她的个性,这样才与众不同啊,没个性没特点的女孩子我估计你也不会喜欢。子君是学美术的,我也喜欢画画,你觉得子君的穿着是奇装异服,而我却觉得很有特色,我们的审美爱好与你们不爱好美术的人有不同这是很正常的啊。我看过一种说法:画家的审美观是孤傲、病态和感性的,这样才能创作出自己风格的作品。我与我妈妈分享这句话时,我妈妈就说:单从我爸爸和我身上,她已经觉得有点精辟了,对于一位真正的画家她不敢想像了。子君的大襟衫其实也是我们湛江、福建那些地方海边渔家女的服装,只不过是子君增加了她的创意和时尚的元素在上面了,而且面料也更高档了,你在广州没见到别人也这样穿着才有不习惯的感觉。恰恰是这样,子君才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你的荣幸啊。再说了——,还是算了,我们之间没必要说那些什么人品最重要的话,那些话是我们父母和老师说的。我只是想很诚恳地提醒你一点,现在不是说找老婆要找教师或者医生护士吗?我们两兄弟已经很幸运的啦。”
江少游茫然地点点头,不置可否。
陈悦看出江少游还是未能对叶子君的穿着释怀,他又说:“少游,你在香江电视上看过百慕大的男士下身穿短裤、皮鞋,而上身却穿西装、打领带吧?不过这还不算太怪。你也在电视上看过港人穿苏格兰裙吧?”
江少游点点头,淡淡地说道:“看过,但那是香江仪仗队穿的。”
“你说得对!”陈悦说,“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香江仪仗队的男性穿苏格兰裙时,也很难接受,后来却越看越喜欢了。我在杂志上看过一篇介绍苏格兰裙的文章,原来它是苏格兰男性阳刚英武的战服,后来演变成了他们的传统服饰,以至成了苏格兰民族的特色标志。”
江少游仍难安心:“人家那是有意义的。”
陈悦说:“子君喜爱就是有意义,意义其实是无所谓大小的。我们广州人不是说‘千金难买心头好’吗?你爱她,就应该尊重她的爱好。对吧?”广州方言“千金难买心头好”中的“好”是指爱好。
江少游露出了笑容。
陈悦继续开导:“我们华夏大地有56个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她极具特色的服装、服饰。我不知道你是否喜欢看画报?我去图书馆的话有时会去翻翻的。我从画报上看过有些少数民族的服装简直超乎了我的想像,对我来说越古怪的我越喜欢。你可以这样认为,子君是第57个民族的,而且唯你独享。”
江少游开心地笑了:“老同学,有道理啊。”
“你想通了就好。”陈悦笑道,“去幸福地奏响你们的‘贝多芬交响曲第六乐章’吧!”
“多谢老同学的指教!”江少游点了点头,然后高兴地说道:“走,我们去选海鲜。”
海鲜是酒楼高附加值的产品,特别是鲜活的海鲜更受食客的青睐,也更能卖出好价钱。改革开放后,不少酒楼向港澳同胞学习,在酒楼的名字上加入“海鲜”两字,突显了这类食材的江湖地位,借以招徕食客。有趣的是,在广州方言中,酒楼卖海鲜叫作“做海鲜”。
在广东和港澳地区有做海鲜的酒楼,都会不惜地方建一个海鲜池来保持海鲜的鲜活。据说,酒楼最早设置开放性海鲜池的是盛产海鲜的港澳地区,这一做法是由港澳同胞带进大陆的。登丰大酒店一楼酒楼的海鲜池设置在大门的左手边,位置显眼,目的是吸引食客的眼球。
酒楼的海鲜池一般分为若干个单元,用钢化玻璃或浮法玻璃间隔而成,相当于将若干个玻璃鱼缸拼凑在一起。海鲜池通常配置由水泵、过滤网组成的过滤系统,还配备制氧机为鱼池提供氧气。如果是海鱼,由于陆地的环境温度一般会高于海洋水温,还要为海鲜鱼池配置制冷机。
酒楼的海鲜池满足了食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需求,方便食客挑选点餐,这一新鲜事物刚在广州出现时,还充当了小小海洋馆的功能,让前来就餐的小朋友一饱观赏各式活鱼的眼福。小朋友看高兴了,酒楼的免费推销员就有了,自然生意就好做了。
登丰大酒店的海鲜池分为二十多个格,且高低错落分成三层。每个格里养着不同的海鲜或淡水鱼,方格正面的玻璃上贴有一块小PVc板,上面用油性笔写着海鲜的名字和价钱。很多鱼陈悦这位在海边长大的“大海的儿女”都没听说过,更别说见了,他想起了李富财说过的一句话:出处不如聚处。
这家酒楼的海鲜池是承包给别人的。这时老板放下“大碌竹(粤语:水烟筒)”,满脸堆笑地迎着江少游和陈悦大声说道:“两位老板慢慢挑选啊,我们的海鲜是全广州最好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最好是白菜、萝卜‘打孖上(粤语:两个一起来)’啊,买得高兴,吃得开心……”
这边厢热闹着,那边厢也谈得欢。
周咏微笑着称赞:“子君,你的衣服很特别,不愧是学艺术的。”
叶子君苦笑着说:“周咏,你过奖了,但少游一点都不喜欢,说我穿奇装异服,看得他混身都不自在,不舒服。”
周咏笑道:“他那是打情骂俏,是和你开玩笑的。”
叶子君痛苦地说道:“他是认真的。这是我的爱好,我不想因为爱情而放弃我的爱好,所以这件事令我很矛盾,也很苦恼。周咏,你教教我该怎么办?”
周咏说:“陈悦的长头发,我第一次见也不喜欢,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我也尊重他的爱好。少游不是学艺术的,自然没有你的审美高度,你们多沟通,多给他一点时间,慢慢拉近他和你的审美差距吧。”
叶子君无奈地说:“你能够善解人意,他就未必。”
周咏安慰道:“没事的,他慢慢会喜欢的。子君,这样吧,少游和陈悦是好同学和好朋友,我让陈悦帮你开导一下他。”
叶子君高兴地说:“那真是太好了。谢谢你,周咏。”
“不客气。”周咏拿起茶壶给叶子君加了茶,也给自己添上。
周咏喝了一口茶,问道:“子君,你的衣服这么特别,应该不是外面买的吧?”
叶子君露出了自豪的微笑:“是的,我自己设计自己做的。我妈妈在红棉纺织厂工作,我们家80年代就买了‘衣车’,高中毕业后我妈妈就教我‘车衫’了。”
周咏很惊喜:“真是太巧了!我妈妈和我大姐姐都是红棉纺织厂的,不过现在我大姐姐出来自己做生意了。”
叶子君笑着说:“世界真是小。红棉纺织厂的新厂徽,是我读书的时候给他们设计的。”
周咏称赞道:“你真是太强了!”她不禁想到了陈悦给五通厂设计的厂徽。
叶子君谦虚地说:“不是的,我只是很幸运有这样的机会而已。”
周咏问道:“你是学服装设计的吗?”
叶子君说:“我是学工艺美术设计的,一直以来少游的父母对我都很好,他们是做工艺品进出口生意的,我高考时什么都不懂,傻傻地报了这个专业,以为这样方便以后报答他们,当时真是很幼稚。不过,歪打正着的是,我毕业的时候这个专业的学生是最抢手的,所以最好分配。读大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服装设计,所以就瞎弄,我家里又有‘衣车’方便制作。周咏,以后我拿些我设计的作品让你指导一下,我们多交流交流。”
周咏笑言:“不敢当哦,是我要向你学习。我们家也有‘衣车’,我和我二姐也会‘车衫’,是我妈妈和大姐姐教我们的。我自己也很喜欢给自己做衣服,不过就没你这么专业了,也没你的艺术眼光。真羡慕你!”
叶子君笑道:“你这么漂亮,身材又匀称,穿什么都好看,是应该我羡慕你。才坐下一会,我就发现陈悦的目光总是离不开你。”
周咏的脸“唰”地一下红了起来,轻声说道:“子君,你真会开玩笑。”
叶子君笑问:“你平时还有什么爱好?”
周咏笑答:“我啊,还喜欢听音乐、茶艺、种花和做美食。我没什么大志的。”
“以后陈悦有口福了,我妈也说女孩子就是应该喜欢这些,我爸就开玩笑说女孩子最重要的是会煲汤。”叶子君赞许道,周咏被她最后的这句话逗笑了。
叶子君又说:“而我就受一位老师影响喜欢旅游,他说走到不同的地方都会给他新的画画灵感,所以他要走遍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我想向他学习。以前少游打工的时候一直不肯陪我去旅游,总是说自己忙。现在要他陪我去旅游的话,他更是有千条理由推辞我。他的父母真是给他起错了名字:少游,少游,很少旅游。”她哪里知道,江少游不忙的时候心还不在她身上。
周咏又被她逗笑了,抚慰道:“没事的,他有事业心是好事。你旅游的爱好看来也是要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
叶子君点点头,说:“你说得对!所以我以前都是和同学去旅游的,有时也自己去。”
“哇!你太厉害了,敢一个女孩子独自去旅游。”周咏既称赞又羡慕,这是她从来未曾想过的问题。
叶子君笑笑:“当你爱上旅游的时候,或者就敢了。”
“有道理!”
想到刚刚自己心血来潮诠释了江少游的名字,叶子君内心不禁自鸣得意。她说:“我曾问过少游的爸爸,给他起这个名字,是否因为喜欢北宋家秦少游?是否因为故事《苏小妹三难秦少游》?少游的爸爸说我猜对了一半,当时给他起名时,无意中看到了一句诗: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他很喜欢‘少年游’三个字,立即又想到了秦少游,所以就用了这个名字。”
周咏笑道:“少游文质彬彬的,我想秦少游应该就长他那个样子。”
叶子君开心地笑了笑,很享受周咏这句赞美的话。
周咏此时想到了陈悦告诉她的、姐姐陈迪起名的事。为了给她起名字,陈父专门翻起一本毛**诗词,从中寻找灵感。翻着翻着,他看到了《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一句: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他拍案叫绝:妙!就用这个“镝”字。他将镝字和诗句告知陈母时,陈母摇摇头说镝是箭头的意思,对女孩来说太硬了不好。陈父觉得陈母讲得有道理,他想了想说那就用它同音的“迪”字吧,启迪的迪。陈母笑了说迪字好,开导、遵循之意。周咏在心中感慨,自己已听到了两个以诗词为灵感取名的故事。
陈悦和江少游点完海鲜回来,刚坐下江少游就开心地说道:“子君,陈悦刚才给你起了个‘花名(粤语:外号)’,叫57,我太喜欢了……” 。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方雨菲;只愿君心似我心,是叶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