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麓湖之畔 > 6 北园小聚

麓湖之畔 6 北园小聚

作者:陈跃0831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5 21:48:49

6 北园小聚

单板机室的实验课还没有开始。为了配合叶念慈编写800zc的实验教材,陈悦根据她的要求做程序和接口电路的验证工作。每个实验项目验证后,陈悦还书写了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供叶念慈参考,这点并非叶念慈的要求,令她倍觉满意。

赵容刚在五楼机房上完课。她一踏入单板机室,就见到了陈悦埋头在面包板上接线。“哇,这么勤奋?!不错啊。”她微微一笑。

陈悦吓了一跳,惊喜地抬起头来:“赵老师好!”

赵容笑容可掬:“我跟你讲过很多次了,我们现在是同事,你就别叫我老师了。”

“您是我老师啊,叫习惯了很难改口的。”陈悦微笑地重复着每次都解释的话,然后情真意切地来了句新的:“天地君亲师都是我们崇拜的对象,古语又有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我不能不尊师重道啊。”

赵容被陈悦逗乐了:“那好,你就叫我老爹吧。”她马上又补充道:“可不准叫师父哦!”

陈悦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赵老师,您刚在五楼上课?”他问道。

赵容说:“是的,今天累死了,要检查学生们的程序。”

陈悦诚心实意地说道:“您不叫我下去帮忙?”

赵容娇嗔道:“得了吧,你又没学过Fortran。”

陈悦笑着说:“您需要的话我可以自学,有不懂的地方您指点一二。或者我只是帮您看看学生运行的结果,学生有问题时您再来辅导。”

“谢谢你的好意啦!”赵容为陈悦的心意感动,她又自嘲道:“我这位助教啊,哪有资格请助教?”

陈悦突然想起此时是请赵容的最佳时机,他投桃报李心切:“赵老师,今天请您吃饭可以了吧?”

“还真不行,你又挑我没空的时候请我。”赵容笑着说,“不过,我不想吃饭,我想喝早茶。”

这里讲的喝茶,广州方言叫“饮茶”,是广东人一种传统的饮食风俗。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或酒楼,泡上一壶茶,要上几件美味的点心,如此品茶尝“点”,风味横生。广东人饮茶除了生津充饥,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因而饮茶也是广东人的一种社交的方式。民国时期,广州人一日不上茶楼便引以为“羞”,好朋友见面时“勒索”一顿茶也是寻常小事。饮茶受广东人青睐,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香浓的茶水比酒更适合广东的气候。再者是广式点心的丰富,据1956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有关方面的介绍,当时广式点心已有815种。发展至今已不下数千种了,为全国点心种类之冠。

早期的茶楼和酒楼是楚河汉界、泾渭分明的。茶楼又叫茶居,清晨四点开市,下午四点打烊。酒楼也叫酒家,是专门做晚餐或承办筵席的,从下午五点营业至深夜两点。后来,酒楼兼做了点心,还有早市和午市,茶楼也做起了夜市,故两者已没有了区别。不过,即使是同一店家,广东人仍然习惯饮茶时叫茶楼,吃饭时叫酒楼。

80年代广东人的饮茶主要是早茶。早上见面,大家往往以“饮咗茶未(粤语: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广东人对饮早茶的喜好。早茶是一种慢节奏的餐饮,茶楼的熟客一般以退休老人居多,这些茶客每天清早基本上会到一家固定的茶楼,一壶茶加两样点心,美其名“一盅两件”,他们一坐就是一个上午,享受着慢而舒心的时光。有人说,广东老人有忧郁症的少,得益于喝早茶的习惯,什么忧闷在喝茶中都聊散了。“一盅两件”还有另一个说法,“一盅”指的是排骨饭,而“两件”还是指两件点心。家人或朋友相聚,则不限于“一盅两件”。有趣的是,“一盅两件”已经成为了广东人饮早茶的代名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有些茶楼一天的早、午、晚三餐都可以饮茶了。也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有不少茶楼的早茶令人扼腕地消失了。

陈悦很高兴:“好啊,我长这么大还没喝过早茶呢。”

赵容很惊讶地问道:“你不是广州人吗?广州人哪有没喝过早茶的?”

“我不是广州人,但我是广东人。”陈悦笑着说,“以前家里穷,所以没有机会去茶楼喝茶。不忆苦思甜了,赵老师,那什么时候请您喝早茶?”

赵容想了一下:“这个星期天你方便吗?”

终于有机会可以请赵容了,陈悦高兴地点点头,说:“可以啊。星期天的话,少游也休息,我把他叫上?”

“好,你不提他我都快忘记你这位死党了。”赵容笑着说,“他有没有回来找过你?”

陈悦说:“有,还有几位同学也回来过。有两位同学要去澳洲,他们回来找我带他们去办成绩单。”

陈悦以为赵容会问是哪两位同学要去澳洲,其他准备出国的同学又如何?他意想不到的是赵容突然陷入了沉思,现出心事重重的样子,显然陈悦的话无意间戳中了她的痛点。陈悦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右手不自觉地拿起接线用的镊子摆弄着,很快他笨口拙舌地说:“赵老师,不好意思,是我说错话了。”

“没事,是我走神了。”赵容强作笑颜地说,“有什么喜事老要特意请我?”

见赵容出声了,陈悦霎时松了口气,笑道:“不是特意是诚意!我虽然没有喜事,但您对我这么好,我请您是很应该的。我现在拿了工资又拿回了学费,所以更应该请您了。”陈悦说拿回学费赵容并没有意外,她觉得到学校工作都是应该返还学费的。

“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也说过要给你庆祝的,我们再找时间。”赵容笑笑,她心中的惆怅似乎来得急去得也快,已烟消云散,情绪与刚才绝然不同了。

“好啊,谢谢赵老师!不过到时也是应该我请。”陈悦满脸诚意。

赵容笑道:“我给你庆祝,当然是我请。你又没我工资高,你跟我争啥?”

陈悦也笑了:“那我们到时再说。”

赵容问:“对了,陈悦,你实验室没课的时候,我可不可以到这里来看看书?”

陈悦高兴地说道:“赵老师,当然可以,欢迎之至!我还有一个小办公室,不管实验室有没有课,您都可以随时来。”工作以来,陈悦的内心很想能够像毕业设计时那样在单板机室天天见到赵容,为什么会有这种留恋他自己讲不清原因,是习惯了?是挂住她?刚工作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他不愿意多想这些微妙复杂的原因。此时赵容的请求,陈悦正是求之不得。

赵容喜形于色:“好,谢谢你!我想看看你的小办公室。”

小办公室的门与单板机室的后门斜对着,陈悦带赵容从后门来到小办公室门口,并用钥匙打开房门和开了灯。“哇,你这是梁主任的待遇啊!”赵容赞叹道。

这间小室不到10平方米,门口正对着的那面墙有三个仪器木柜,木柜之上有一行四个贴顶高窗,都可往内走廊推开。室内左手边靠墙砌了一个水泥台面,台面上铺满了光滑的小石粒,边上铺贴了白色瓷片,其下面有三个间隔也贴了白瓷片。室内有两张办公桌和四张有靠背的椅子,正中顶上有一把钻石牌吊扇。

“不够梁主任的办公室大。”陈悦话虽如此,心中却是为自己能有这样一间小办公室而感到幸运,他又笑道:“小斋容膝度年华。”

赵容笑道:“鲁迅先生讲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精辟!”陈悦点点头说道,“赵老师,实验室和小办公室我都给条钥匙您,这样您随时都可以上来看书,晚上也可以。”

赵容说:“不用,我不想你刚工作就违反纪律,你在实验室的时候我来就可以了。”

“梁主任开会时讲过,现在我们实验室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希望大家多点使用实验室。所以我觉得没有违反纪律。”陈悦慧黠地笑道。

赵容忍俊不禁:“歪曲‘圣意’!”

陈悦笑笑:“‘圣上’并没有明确指示如何使用实验室啊。”

“这样吧,有需要时我再问你拿钥匙。”赵容强调,她不希望陈悦可能因此而受到批评。

“好的。我上班时间都在,欢迎您随时过来。”陈悦的心里无限期待。

开学第一天系里开了个短会。开会前,陈悦本来已想好如何关心一下赵容家里的事情,一到系里,见到赵容和言老师有讲有笑的,他就放弃了。此时陈悦对赵容的事虽然仍念兹在兹,但见赵容也挺开心的,他再次打消关心一下她家事的念头。

———

星期天早上,北园酒家。

陈悦本想为了赵容方便,约在学校旁的茶楼。江少游电话里说不行,那些太差了,去北园酒家。

北园酒家离学校也不远,1公里左右,赵容是最先到达的,站在北园正门的门口。不到3分钟,陈悦也到了,他家离北园酒家也不远,1.5公里左右。两人都是走路来的。

赵容穿了一件袖子和衣领都有简单绣花的短袖白衬衫,一条深蓝色白圆点的半身裙,背着一个斜挎小包。在晨曦的阳光照耀下,衣袖和裙边随着晨风微微地飘动着,衬托出她的旖旎柔美,自有一种秀色气派。赵容那种临风衣袂飘飘的神态令陈悦远远看到便已心驰神往,微微陶醉。他快步地走向赵容,快走近时歉意地说道:“赵老师,早上好!不好意思,我迟到了。”其实,按照约定的时间两人都早到了。

“早上好!”赵容微微一笑跟陈悦打招呼,“没有啊,你很准时。”

“老师不觉得学生迟到就好。”陈悦诙谐地说道。

赵容觉得被学生尊重的感受真好:“算你是个好学生啦,行了吧?”两人都笑了起来。

陈悦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惊讶地说:“赵老师,我印象中是第一次见您手上没拿着书的。”开学第一天系里开会陈悦见到赵容时,她手上也拿着书。

“是嘛——?”赵容也开心地笑了,“好像也是啊。”

“赵老师好!老同学好!”江少游放好自行车后走了过来,声音有点洪亮,引致不少形色路人的注目。

陈悦和赵容的聊天被江少游中断,他们同时稍稍转身笑着目迎江少游的走近。江少游第一次见赵容背着小包如此优雅的少女风,像发现新物种一般地从头到脚审视了赵容一遍:“我都说赵老师比思诗漂亮的啦,她居然还不服气打我。陈悦,那顿饭我请得冤啊!”

赵容听得心里甜滋滋的,却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笑着问:“少游,你小子又在说啥啊?”

陈悦忍不住笑了:“赵老师,我们等会告诉您。您站累了,我们先进去吧。少游,那顿饭我也‘帮凶’了,等下给机会你‘报仇’。”

北园酒家、泮溪酒家、南园酒家、东湖酒楼是广州四大著名的老字号园林酒家。20世纪20年代末,有“南天王”之称的陈济棠先生主粤,广州市商会会长邹殿邦先生在小北路的一座别墅中开设了北园酒家。当年,北园酒家因地处广州北郊,毗邻白云山麓,树木茂盛,环境清静,更有小河从前面流过,故有“山前酒家、水尾茶寮”的美称。北园酒家吸引了市内不少官僚政客、富商巨贾、社会名流、中西医生、著名粤剧艺人长期光顾。

北园酒家原建筑在广州沦陷时被毁,1947年在原址附近重建开业。1956年北园酒家实行公私合营,时任广州市长朱光先生亲临北园酒家,提出扩建计划。1957年市府投资改建,由著名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精心设计,把北园扩建成当时广州第一家古色古香、富有岭南庭园特色的园林酒家,朱光市长为酒家书写“北园”招牌。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87岁高龄时曾到北园,即席挥毫“其味无穷”大字相赠。据说威望素著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到广州时,有人问他最喜欢广州的哪一座建筑?梁先生毫不迟疑地答道:北园酒家。

北园酒家内里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回廊,有一株树干挺拔的大树,假山余脉依树根建造,水又依山形而转,极为巧妙。陈悦三人进到酒家,见到厅堂陈设古色古香、布局典雅华丽,进而又见到了精美的满洲窗上套色玻璃的蚀刻,典雅的红木镂花屏风,连楼梯扶手的镶边也雅致不凡,爱好画画的陈悦有点陶醉了。三人上到二楼,大堂富丽堂皇,摆放着14幅由千足金镶镀的镂空雕刻红木花屏,花屏上按春夏秋冬四季雕刻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晶莹剔透,又让陈悦叹为观止。据说,北园酒家里面的很多摆设是由南海十三郎的老宅搬来的。南海十三郎,即江誉镠先生,别名江枫,广东南海县张槎塱边村人,今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南海十三郎是香江早期著名的粤剧编曲家,他的生平事迹被人们广为流传,现代有讲述他故事的舞台剧和电视剧等。

三人落座后,江少游老练地应答着服务员并点了一壶“寿眉”,白茶中的一个品类,因茶叶的外形酷似长寿老者的眉毛,故得此名。江少游给陈悦和赵容介绍:“现在,广州人很喜欢喝‘寿眉’。”两人都笑着点点头。

陈悦是第一次饮早茶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默默看着学着。赵容见江少游主动招呼着一切,也乐得逍遥自在,她很放松地坐着、欣赏着眼前的所有。

服务员用托盘端着一壶茶上来,托盘上还有一张“点心卡”。她先将点心卡放在餐桌上,陈悦看到点心卡上列有小点、中点、大点、顶点、特点、超点等不同的茶点类型,从小点到超点的单价递增。

服务员很有职业素养:女士优先,她先给赵容斟了一杯茶,然后再顺时针地给陈悦和江少游倒上茶。服务员给赵容、陈悦斟茶时,两人都分别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地敲击桌面,表示对服务员的感谢。

服务员斟完茶走开后,赵容笑着说:“陈悦,不错啊,你也会叩茶礼。”

陈悦也笑了:“是的,我以前有一位邻居,是位老人家、老广州来的,我们刚来广州时,她教了我们很多广州的风俗和礼仪,不过很多都忘记了。我们找座位的时候我见到有人这样做才想起的,刚刚也见到您叩指了,跟着您试了一下,感觉不错。”

赵容兴致勃勃地说:“广州的叩茶礼我听过两种版本,你的邻居是怎么讲的?”

陈悦说:“我记得她讲,单用食指敲表示单膝跪,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敲表示双膝跪,用五个手指一起敲表示五体投地。”

“对,以前我们研究所的老广州也是这样讲的。”赵容说。

陈悦正想问赵容还有一个版本是怎么样的?只听赵容说:“少游,你也应该学一下广州人的叩茶礼。”

“嗯。我早就会了,只不过不想做而已。”江少游心不在焉地说,他正在东张西望地寻找着“推车仔”。茶楼里有一类服务员,推着满载各式点心的餐车在各餐桌间缓缓穿梭着,扬手即停,广州人叫的“推车仔”就是指这种服务员及其点心车,由此出现了一句广州话的歇后语:茶楼点心车——推来推去。

赵容轻轻地拉了一下陈悦的手臂:“对了,快点告诉我刚才少游胡说的是什么意思?”陈悦简单地告诉了赵容原委,但省略了大家对她那盒磁带感兴趣的事。赵容淡然一笑,看着正在站起来的江少游说:“你小子真是言不由衷。”正值早茶的高峰时间,“推车仔”忙流动时间减少,江少游的心思已贯注在找食之上:“你们慢慢聊,我去拿吃的。”

赵容知道大家都饿了,也不管江少游,和陈悦闲聊了起来。

不一会,几个广州的名点就摆在了餐桌之上,有:水晶虾饺、秘酱蒸凤爪、面酱蒸排骨、香茜牛肉肠、金桔叉烧酥、广式蛋挞。有的是江少游自己端回来的,也有服务员送上来的。陈悦看到点心卡上已盖了六个蓝色的小印。

江少游笑着说:“吃,吃,吃,不够再拿。”

陈悦也说:“赵老师,少游,请!我们先吃一轮再拿。”

大家吃了一会,赵容停下了筷子,陈悦给大家倒了茶,赵容依然双指叩桌答谢。赵容看着江少游,微笑着问:“毕业后有没找过思诗?”陈悦有点吃惊赵容这么直接地问江少游,又觉得她问得有趣。毕业设计期间,赵容和陈悦都看得出来,江少游喜欢刘思诗,刘思诗对江少游也有好感。

江少游表情不是很自然地苦笑道:“找过两次,不过她准备嫁到香江了。”

赵容和陈悦都知道刘思诗毕业后要去香江,但“嫁到”香江却令他们都很意外。赵容温柔地直言:“少游,你愿意的话,就讲一下你们的故事给我们听听。不愿意的话,我们继续吃东西。”江少游和陈悦都被她的话逗笑了。

这一笑,令江少游轻松起来,他一副少有的稳重平缓的样子:“没事,我和她其实没什么。我们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南风窗’,去年底就听她说毕业后要去香江了,一开始我以为她父母去了香江,原来不是,她父母都在广州,她家只是有亲戚在香江。我问过我老妈,她说如果思诗不和香江人结婚的话,是不可能移居香江的。这两次见到她时,我都问她是不是结婚到香江?她都不肯讲,只是说到时再告诉我。我觉得这已经是默认,所以我们没戏了。”

所谓有“南风窗”,是广州人的一句俗语,指在香江、澳门有亲戚朋友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香江、澳门人的生活水准远比大陆要高,我们还处在食品和日用品凭票供应的阶段。港澳人士回来时,会大包小包地给大陆的亲朋戚友带回食品、衣服和家用电器等,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有一个细节最能体现出港澳人士的亲情友情,他们临回去时甚至将带来大陆穿的睡衣也留了下来。因此,当期时有“南风窗”是一种时髦的代名词,很多人以有“南风窗”而引以为豪,甚至很多青年男女谈恋爱找对象,对方是否有“南风窗”作为一个重要、甚至是首选的条件。1985年,广州诞生了一本很有影响力的双周刊杂志,名字叫做《南风窗》,这“扇”开在祖国南大门的“窗”至今仍深受读者的喜爱。

赵容载笑载言:“你的故事一点都不委婉曲折、扑朔迷离,也不荡气回肠、扣人心弦。你现在有女朋友了吗?”

江少游霸气地笑道:“有,如果我想要的话,追我的女孩多着呢。”江少游讲他故事时,陈悦觉得那个江少游他有点陌生,现在这句跅弛不羁的话让他觉得自己熟悉的江少游又回来了。

赵容也比较了解江少游,她不再追问他女朋友之事了:“工作怎么样?”

一说到工作,江少游有点懊恼:“别提我的工作了,我的经理简直不是人啊,我们一帮同事私下给他取了个‘花名(粤语:外号)’,叫做‘野兽’。”

赵容笑道:“你不是药中甘草吗?!怎么也狼狈啦?”

江少游沮丧地说道:“那个‘野兽’,他是一个死脑筋的人啊,管得太死了,我们离开办公室做点什么都要在小黑板上写明,连上个洗手间也要,真是把我们烦死了。他的其它规定也是很严格的,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我一点都不习惯。我啊,现在才发现还是读书好。”

赵容笑他:“这么快就发现读书好啊?有些人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发现的。”

“我就觉得,我现在的工作和毕业设计时差别不大,甚至还轻松和自由了。”陈悦说,他受江少游“管得严”的启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赵老师,我听王志超说我们实验人员也和你们一样,不用坐班?”

赵容点点头:“应该是,你看陈奇伟就不是天天回来,开会时我也从来没有听梁主任说过实验室要坐班的。”陈奇伟是陈悦的老师,分管模拟电路实验室。

陈悦点了点头:“哦,那真是太好了。”

江少游似懊悔又像开玩笑地说:“哎,早知道当时我也好好读书,现在也留在学校。”

赵容看着江少游笑道:“看你的样子像书生,而陈悦像画家。当时叶老师跟我讲《微机控制》陈悦全班考第一时,我第一个想像到的陈悦就是你。虽然你纨绔不作恶,但你的学习态度对不起你的书生帅气。你和陈悦这么死党,也对不起近朱者赤的古训啊!”

陈悦和江少游都笑了。

江少游笑道:“都怪陈悦总是爽快地借作业给我抄。”

陈悦心里涌起了一丝愧怍:“这样看来,确实是我的错。”

赵容笑道:“你们啊,应该各打五十大板。”

陈悦和江少游都恭敬地说:该打、真该打。

“赵老师,你说我像书生,我爸也是这样说的。”江少游又嬉皮笑脸道,“我爸说我如果头戴方巾,身穿长衫,手拿折扇,简单就是当代的唐伯虎,一定有很多女孩子喜欢我。我妈就说,你看他那个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样子,只要是父母反对的他就拥护,所以我觉得他啊,应该戴个墨镜,末代皇帝溥仪戴的那种,托住个鸟笼满大街地游来逛去,那才惊世骇俗呢。”

赵容和陈悦都笑得前仰后翻。

赵容笑道:“你父母太幽默了,他们是干什么的?”

江少游说:“他们是做进出口贸易的,忙过不停。我小时候他们管我很严的,高中开始他们就几乎没管过我了,所以我读书就越来越懒。”

陈悦唱和:“少游读书时讲过,他见我的时间比见他父母要多。”

赵容点点头,心中不免惋惜,很快她告诉自己:工作是靠能力的,与读书成绩的高低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她一看大部分食物还没动,就指了指桌面说:“来,我们继续。”陈悦又给大家倒了茶,说:“你们都别客气,吃多点!”

大家又斯文地吃了一会。有赵容在,陈悦和江少游都不敢吃得放肆。

赵容又笑着问:“陈悦,少游这么风流,你呢?你有没有女朋友?”

陈悦腼腆、坦诚地说:“我都没发现我们班有女同学喜欢我,所以女朋友对我来说,只是异想天开、白日做梦。”

赵容眉飞眼笑:“你这个傻子,女朋友一定要本班的吗?真是死脑筋!”陈悦觉得赵容的话有道理,讪讪地笑了。

江少游一本正经地说道:“哎——,陈悦,你没发现尹澜暗恋你啊?”

陈悦认真地说:“没有,人家的心早就飞到澳洲了。”他觉得,毕业设计期间和平时一样,尹澜遇到程序和论文的细节问题,她没有请教老师而是喜欢问他,是因为她把握“问”的度很好。她知道老师能解决思路的问题,而细致问题若问老师的话,老师的思维不一定能马上进入其中,相对来说不及陈悦解答得快。这个学期开学不久,尹澜回校找陈悦带她去办出国留学用的成绩单时,陈悦尽了地主之谊请她。吃饭闲聊时,俩人都发现彼此心里珍藏着这份纯洁美好的情感。谈着谈着,尹澜动容地问陈悦能否和她一起去澳洲读书?陈悦的反应是尹澜读书已对他有了依赖性,他笑道我也很想读书啊,我的大学还没读过瘾呢,可是我家里哪有这个条件啊?

赵容问:“尹澜去澳洲了?”

陈悦说:“还没有,已经申请一段时间了,应该快了。她的成绩单是她回校找我,我们一起去档案室和教务处办的。对了,我都差点忘记了,她还让我代她向您和叶老师问好呢。”

“谢谢尹澜了!”

江少游古灵精怪地笑道:“赵老师,我看陈悦这一类动物虽然是老师眼中的珍稀物种,但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谈恋爱。我猜啊,他除了他妈妈的手,其他女人的手他碰都没碰过。”

赵容和陈悦都笑了。陈悦说:“我看过一篇文章,按照少游的说法,我的前世可能是僧侣。”

赵容笑应:“你的前世是和尚的话,尹澜一定是尼姑。而且你的庙和她的庵一定离得很近。”

陈悦和江少游都忍不住笑了。

“赵老师精辟啊!”江少游称赞道。

陈悦突然想起了什么,惊讶地问道:“赵老师,您和叶老师是不是因为什么和尚、尼姑的,才将尹澜也安排到我们组的?”

赵容的嘴角依然挂着笑容:“当然不是!除了你是被迫的,他们三个人都是自己报名的,都是自愿的。你的被迫说来挺有意思的……”她停顿了一下,看着江少游笑了笑,“叶老师和我都是第一次带学生的毕业设计,我们哪有这么‘狡猾’?全靠你这位死党跑到叶老师那去为你争取,我们才受到了启发。我们也算是做了一件‘尊重民意’的事。”

江少游有点不好意思了:“赵老师,我们不是说好不告诉他的吗?”

赵容又笑道:“少游,你现在还怕解密啊?我们不告诉陈悦的话,他这小子怎么知道对你感恩戴德?”

陈悦瞬间意识到,没有江少游的举动,自己留校工作或许不可能,也不一定有机会与赵容成为好朋友。一股暖流涌入了陈悦的心田,他感动到不知如何表达了:“谢谢少游!谢谢赵老师!……”

江少游想给大家加茶,他拿起茶壶感觉到里面没水了,又将茶壶放下,把壶盖拿起,将壶盖一半压着壶口一半压着壶耳搁放着,这叫“揭盖加水”,是广州茶楼里的一种默契,茶壶没水了是不需要叫服务员过来的,服务员一看到茶壶盖这样放置,就会主动过来拿茶壶去加水。这一做法,广州人又戏称:壶盖不开,续水不来。当然,直接叫服务员来加水也是可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