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360章 刘备做得好,清理掉最后一点残渣

第360章 刘备做得好,清理掉最后一点残渣

第360章 刘备做得好,清理掉最后一点残渣

洛阳。

刘备得知三公九卿被罢免了八个,唯一没有被罢免的人就剩自己,立马意识到发生了大事。

惶恐不安地渡过了三天,刘备才敢壮着胆子进宫给刘协请安。

“执金吾刘备参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玄德今日有何事求见?”

刘备这几年跟那群老狐狸待久了,深得语言精髓,十分委婉地问道:“陛下,臣闻近日朝中风云变幻,三公九卿之位多有更迭,心中忧虑国本之稳固,社稷之安宁。微臣虽不才,然愿为陛下分忧,不知朝中局势究竟如何?又可有微臣能效犬马之劳之处?”

刘协闻言,目光微闪,似在审视刘备的真心,片刻后缓缓开口:“玄德忠心可鉴,朕心甚慰。近日朝野之变,实乃为了整顿纲纪,清除冗员,以期国家更加清明。至于你,朕素知你忠义仁德,有治世之才,却未有重用之机。今观局势,朕有意委你以重任,不知玄德可有信心担此大任?”

刘备闻言,心中既惊又喜,连忙跪拜道:“陛下厚爱,微臣感激涕零。臣虽不才,但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誓死守护我大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协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道:“好,朕便等你这句话。朕欲设一特别机构,名为‘机密局’,专门负责搜集情报,监察百官,以及处理一些不宜明面处理的事务。此职位非同小可,需得忠贞不二、智勇双全之人方能胜任。朕观朝中,唯玄德可担此任,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备闻言,心中虽有千般思绪闪过,但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再次跪拜道:“陛下信任,微臣自当肝脑涂地,不负重托。机密局之事,微臣定当全力以赴,为陛下分忧解难。”

然而,等到刘备在刘协的授意下,开始着手筹备机密局时,重重阻力迎面而来。

先前还能打成一片的大臣们,如今一个个视刘备为贼寇。

万般无奈之下,刘备找到好友杨修询问。

这个杨修正是前司徒杨彪的独子,从小聪明绝顶,被困洛阳后,才跟刘备走得近了些,两人关系还没亲密到无话可说的地步。

因此,当杨修得知刘备的来意,只能十分隐晦地说道:“玄德公可知,董卓乱政之时,三公九卿亦是如今日这般更换频繁。”

刘备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昔日董卓权倾朝野,视百官如草芥,随意任免,以致朝纲不振,人心惶惶。而今我欲设立机密局,虽非为了一己之私,却也不免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引来了诸多非议与阻挠。杨兄此言,犹如醍醐灌顶,让我看清了局势的复杂与微妙。”

刘备沉吟片刻,继续说道:“然则,国家危难之际,若不思变革图强,何以安内攘外?机密局之设,意在搜集情报,掌握先机,为陛下分忧,为社稷谋福。即便前路荆棘满布,我也必须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杨修闻言,相当无语,他再说朝中有奸人作祟,刘备倒好,光想着自己那点破事,鼠目寸光。

杨修心中暗叹,面上却未露分毫,他轻捋长须,语气平和而深邃:“刘皇叔所言极是,变革图强乃国家之根本,亦是万民之所望。然则,变革之路,非但需有坚韧不拔之志,更需有洞察秋毫之明。机密局之事,既已触动暗流,便不可等闲视之。吾辈当以智慧为剑,以公正为盾,既要防身立命,亦要护国安民。”

他微微一顿,目光炯炯地望向刘备:“且说朝中奸人,其行虽诡,却也不过是乱世中的浮萍,随风而动。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辨明忠奸,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象所迷惑。皇叔既有此决心,当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集众人之智,共谋大计。同时,亦需加强机密局内部建设,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又能严守秘密,以免为敌所乘。”

刘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深知杨修之才,非池中物,遂点头道:“德祖言之有理,是我疏忽了。我虽一心为国,却也需顾及更多。机密局之事,我将亲自过问,并设监察之职,以防内外勾结,确保一切行动皆在阳光之下进行。同时,我也将广开才路,招募天下英才,共商国是,共克时艰。”

杨修不想再多少什么,这般鸡同鸭讲,就算到了明天,刘备也听不懂,便让下人送客。

刘备十分不接地被赶出杨府,仔细回想杨修所说的话,才醒悟过来。

“哎呀!”刘备重重地拍了下大腿,懊悔道:“刘玄德啊刘玄德!杨德祖如此醒目的提醒,你却视而不见,一心只想着机密局,当真蠢笨如猪!”

走出杨府大门没多远,刘备又是一阵懊恼:“我岂能将机密局要事跟杨德祖明说,今后休想探听到分毫消息了。”

没办法,刘备再次返回皇宫,向刘协说明现在的难处,当然他自身的错误一个字都没提。

“陛下”

刘备躬身立于大殿之下,神色凝重而又不失恭敬,缓缓言道:“微臣刘备,此番前来,实乃有一棘手之事需禀报陛下,并恳请陛下圣裁。机密局之事务,关乎我大汉安危,微臣本应谨言慎行,不料却因一时疏忽,错失良机,未能及时洞察并妥善处理与朝中贤能之士的沟通之道,致使信息闭塞,难以掌握全局。此乃微臣之过,甘愿领罚。”

刘协闻言,目光微沉,随即又流露出几分理解与宽容:“玄德言之过重了,机密局之事,本就错综复杂,非一人之力可轻易驾驭。杨修之才,朕亦深知,其直言不讳,或有其深意。皇叔此番能自省其过,更显忠诚与担当。朕相信,只要皇叔今后更加谨慎行事,定能克服难关,为我大汉再立新功。”

刘备闻言,心中感激,连忙叩首谢恩:“陛下英明,微臣定当铭记教诲,不负陛下厚望。关于机密局之事,微臣已有一计,欲寻一妥善之法,既能确保机密不泄,又能与朝中贤士保持沟通,共谋国是。只是此计尚需陛下首肯,并需时间筹备,望陛下恩准。”

刘协微微点头,示意刘备继续:“玄德但说无妨,朕自会斟酌。”

刘备于是将心中所想细细道来,其中包括加强机密局内部纪律,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与朝中各派系沟通,以及采用更加隐秘的传递信息方式等。每一点都经过深思熟虑,旨在既保证效率又兼顾安全。

刘协听后,面露赞许之色:“玄德此计甚妙,既解决了当前之困,又为长远计。朕准奏,即日起,皇叔可着手实施。朕亦会下旨,让朝中百官知晓,凡有良策或情报,皆可通过正当途径上报,不得因私废公,阻碍国家大事。”

刘备再次拜谢,心中大石终于落地。

刘协端坐在龙椅上,望着刘备离去的背影,小声嘀咕道:“若你不是皇叔的人,我岂会浪费口舌与你周旋。”

实际上,刘协就没想过要刘备探听到任何消息,只是随便找个由头,让刘备有事可做,别一天到位疑神疑鬼的,对大事不利。

刘备还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大臣的最后一次挣扎就发生了。

当刘备看着刘协用金茂亲兵肆意屠戮大臣极其家眷时,立马就明白杨修说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了。

没想到,刘协竟然跟奸臣金茂合作,共同铲除朝中这些忠良大臣。

是可忍,孰不可忍?

刘备求见刘协,痛心疾首道:“陛下何故造反?”

刘协闻言,神色未变,只是淡淡地瞥了刘备一眼,那眼神中既有预料之中的冷静,又似乎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决绝。“玄德此言差矣,朕非造反,乃是在清理门户,肃清朝纲。朝中奸佞当道,欺上瞒下,祸乱朝纲,朕身为天子,岂能坐视不理?“

刘备闻言,心中怒火更甚,却强压怒意,言辞恳切:“陛下此言差矣,朝中虽有奸臣,然大多数皆为忠良之士,一心为国,岂可一概而论,滥杀无辜?再者,金茂此人,狼子野心,陛下怎可与之共谋大事,岂非引狼入室?“刘协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苦涩与无奈,“刘协有所不知,朕亦知金茂非善类,然时局所迫,朕不得不借其手,以雷霆之势震慑朝野,方能有机会重振朝纲。至于忠奸之分,朕自有分寸,待大局已定,自会清算。“

刘备听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刘协此举虽看似极端,却也有其苦衷与考量。然而,作为一国之君,如此行事,终非长久之计。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再试一次,以理服人:“陛下,臣愿为陛下分忧解难,只需陛下给臣一个机会,臣必能查明真相,还朝堂一片清明。至于金茂,臣自会妥善处理,绝不让他成为陛下心腹大患。“

刘协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最终缓缓点头:“玄德之言,朕记下了。但此事关系重大,朕需慎重考虑。玄德可先退下,待朕有了决断,再行告知。“

刘备见状,虽心中焦急,却也知不可操之过急,只好躬身行礼,缓缓退出大殿。

这时,刘协终于忍不住嗤笑道:“就凭你也想跟皇叔作对?”

不是刘协瞧不起刘备,而是根本就没瞧上。

另一边。

刘备并没有刘协想象当中的不堪,很快就像个明白主次。

现在他手中没兵,想要跟金茂叫板无异于痴人说梦,还不如借助洛阳这二十几万百姓,组建一只大军,再去劝谏刘协。

想到就去做。

刘备不愧是三国雄主,凭借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洛阳内的势力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

仅三个月时间,就招募到两万大军,又是三个月时间,就初步形成战斗力。

那些个没死绝的士族豪强们仿佛又看见了希望,一个个带资入股。

刘备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很快,新的问题就暴露出来。

由于士兵大多起于微末,而士族豪强刚进入军队就身居高位,使得军中怨声载道。

刘备急于求成,只是视而不见,并加强军纪。

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士兵们加入军队那是看在刘协勤政的份上,作为皇帝护卫军而成立。

现在刘备这么搞,是想要让这些人全都变成士族豪强的爪牙啊。

这哪能忍?

于是,在有心人的渲染下,营啸发生了。

一场大变,就这么戏剧性地结束了。

可刘备还不死心,又写信给关羽、张飞,希望能得到两人的支持。

也不知怎么回事,在西南军区担任将军的张飞听说了这个消息,吵吵嚷嚷地回到荆州,讨要个说法。

荆州,宛城。

“主公,你把关老三怎么了?”

张飞怒瞪双眼,质问道:“你杀了他?”

金茂勃然大怒,吼道:“张飞!你擅离职守,我还没治你的罪,竟敢问罪于我?”

“是不是这些年太过纵容你,膨胀了?”

张飞脖子一缩,讪笑道:“嘿嘿,主公息怒,俺老张这不是听说二哥可能出事了,心急如焚嘛。您也知道,我俺和二哥关羽,那可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他若有难,俺岂能坐视不管?”

看张飞憨态可掬的样子,金茂烦躁地摆手道:“来人!带着憨货去见关羽。”

“啊?”张飞满脸惊喜道:“多谢主公。”

“滚吧!”

“喏。”

等到张飞离去,金茂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自语道:“荀彧我都留着,桃园三结义难道就不能养着?”

另一边。

张飞被带到一座府邸,见到了发福的关羽,以及那十几房美妾和二十几个子女。

张飞目瞪口呆,忍不住问道:“关老三!你是种猪吗?这么能生?”

关羽早就没了当初的锐气,笑道:“人生在世,不就开枝散叶、落叶归根,这两件事吗?”

“如今我成了其中一件,只要日后荣归故里,人生便圆满了。”

张飞摇头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