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373章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第373章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第373章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陇西郡,狄道县。

当诸葛亮得知大皇子要来他手下任职时,心中不喜反忧。

心中诸多猜测,诸葛亮唯独没有猜到正确的那种。

实在是太突兀了。

要知道诸葛亮只要将大西北的驰道给修建完毕,那就是大功一件,三公九卿可能还不够,但光禄大夫等九卿预备役肯定够了,只等资历熬到,三公九卿板上钉钉。

至于封王就不用想了,诸葛亮分析过,从今往后,南阳王可能会是最后一任王,就算大皇子真成了太子继位登基,他的兄弟最多封侯,而不会再封王。

就算现在还没出政策,诸葛亮料定十年之内,当今陛下肯定会出台相关政策。

所以,从龙之功对于诸葛亮来说都没什么吸引力,他的将来一片坦途,完全不需要大皇子登基来为他的仕途助力,反倒是大皇子需要他的支持。

毕竟,诸葛亮才二十九虚岁,十年之内要是完成大西北发展计划,妥妥九卿,有生之年必定能登上三公之位,再往高处就得做出更杰出的贡献才够。

可前有戏志才、荀攸,后有周瑜,诸葛亮并不好高骛远,自认为能比得过前辈们,他们可是有从龙之功的,比不过。

这天。

大皇子在南阳王及九百随从的护送下来到狄道县。

陆逊要在中央护道,刘协闲得慌,便跟着金临一同来到西北看看异域风光。

鲁肃协同诸葛亮等三位建设局副局长,来到狄道县外等候,并非为了大皇子,金临面子还没那么大,而是迎接南阳王刘协。

这次,刘协可是持节代皇帝金茂巡视地方,除了不能干涉,具体权利也不低,鲁肃可不想因小事而恶了对方。

“臣鲁肃恭迎天使!”

“诸葛亮…”“…”群臣纷纷见礼。

南阳王刘协迅速下车,来到众人跟前,客气地扶起一位位功臣,谦虚道:“诸位不必多礼,陛下深知西北苦寒,特意命我代为慰问。”

“此外,陛下亦挂念此地民生与边防之稳固,特令我此行带来不少物资与策略,希望能与诸位共商大计,共谋狄道乃至整个西北的繁荣安宁。”刘协边说边示意身后的侍从将一箱箱密封的文书与清单呈上,每一份都沉甸甸的,不仅代表着朝廷的关怀,更是对狄道未来发展的期许。

鲁肃闻言,心中一暖,连忙躬身道:“大王亲至,实乃狄道之幸,西北之福。我等定当竭尽全力,配合大王工作,不负陛下厚望。”

诸葛亮在一旁,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轻轻捋了捋胡须,缓缓开口:“大王此行,必能带来诸多新政与良策,我等愿闻其详,共同研讨,如何将陛下的仁政惠及百姓,巩固边防,确保西北长治久安。”

刘协闻言,微笑点头,环视一圈,见众人皆是一副热切期盼的模样,心中甚是欣慰。他深知此行责任重大,不仅关乎朝廷的威望,更关乎西北百姓的福祉。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正式进入正题:“诸位,本王此行带来之物资,多为军需与民生所急,如粮草、布匹、药材及部分农耕器械,旨在缓解当前之困。而策略方面,则涉及边防布防、商贸流通、农业改革等多个方面,略有调整,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尽管指出。”

“陛下深知鞭长莫及的道理,具体情况还要诸位贤明共同定夺。

鲁肃松一口气,朝东边作揖道:“陛下英明神武!”

随后,他目光扫过在座的将领与官员,语气中多了几分凝重与期许:“首先,关于边防布防,我提议加强沿线的烽火台与哨所建设,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与准确,同时,组建快速反应部队,以应对突发战事。我们需将防线前移,以攻为守,不仅要守住疆土,更要让敌人望而生畏。”

“在商贸流通上,我计划打通南北商路,特别是加强与中原及南方诸省的贸易往来,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和商品,促进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设立官营市集,规范交易秩序,保护商贾利益,吸引更多商人前来投资,带动地方繁荣。”

“至于农业改革,乃是根本之策。我们将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灌溉系统,鼓励农民种植高产作物,并设立专门的农业学堂,培养农技人才,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此外,减轻赋税,让百姓有更多的余粮和资金投入到生产中,形成良性循环。”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目光更加坚定:“我还打算设立一个专项基金,用于救助受灾民众和扶持贫困家庭,确保每位百姓都能感受到朝廷的关怀与温暖。同时,加强医疗体系建设,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诸位,这些都是初步构想,具体实施方案还需我们集思广益,共同商讨。我深知前方道路坎坷,但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为了西北的安宁与繁荣,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具体事宜便由副局长诸葛孔明详细叙述。”

鲁肃让开身位,诸葛亮拱手行礼道:“诸位同僚,首先感谢大家的信任与支持。关于医疗体系建设的细化方案,我有几点建议。其一,我们应当优先在偏远地区建立或升级基本医疗点,确保每个村落都能有合格的医护人员和基本的医疗设施,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通道。这需要我们加大对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力度,同时引入先进的远程医疗技术,让优质医疗资源跨越地理限制,惠及更多百姓。”

“其二,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和救助机制,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和因病致贫的家庭,要提供更加精准的帮扶措施,确保他们不会因医疗费用而陷入困境。我们可以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筹资机制,包括政府补贴、社会捐赠以及个人缴费等方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障体系。”

“其三,加强公共卫生宣传与疾病预防工作。通过定期开展健康讲座、疫苗接种、卫生习惯养成等活动,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刘协听得十分认真,众人也没进城,就在此地开起了会议。

诸葛亮乐得如此,作为工作狂,他最讨厌浪费时间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要是今天就能把所有的事情交代完,明天开工,他能乐坏了。

然而,有人却沉不住气。

正当刘协跟诸葛亮交楼火热之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

“大兄,为何不进城?”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过来,盯着金临不放。

刘协默默叹一口气,这些年,三弟长于妇人之手,当今皇帝又属于管教,使得金临长歪了,原本好好的一个天资聪颖之辈,如今成了这副模样。

他缓缓转过身,眼神中既有责备也有无奈,望向金临时,语气尽量保持平和:“三弟,你可知此刻我们为何驻足于此?”

金临被众人目光所聚焦,显得有些局促,但依旧倔强地抬起头,回答道:“自然是因为城门未开,需等待片刻。”“你只说对了一半,”刘协轻轻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深意,“我等非但等城门开,更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让我们的行动更加高效、减少不必要麻烦的最佳时机。作为未来的领导者,你需学会审时度势,懂得时间的宝贵与利用,而非一味地急于求成。”

诸葛亮在一旁微微颔首,补充道:“大皇子,陛下常言,‘欲速则不达’,世间之事,往往需耐心等待,方能抓住最佳机遇。今日之事虽小,却可映射出大智慧。你若能领悟此中真谛,未来定能成就不凡。”

金临闻言,面色微变,似有所悟。他低下头,沉思片刻后,再次抬头时,眼中多了几分坚定与自省:“兄长、诸葛局长教诲的是,金临受教了。日后定当勤勉学习,不再如此急躁。”

刘协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拍了拍金临的肩膀,以示鼓励:“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我有兄弟之情,更有师徒之谊,我自然希望你能成为栋梁之才,不负这大好年华。”

经过这么一打岔,在场之人也没了谈性,纷纷回到城内继续商谈,金临则没有多留,很快就下到基层吃灰去了。

三个月后。

大地银装素裹,寒冬已至。

陇西郡到武威郡的石道已经铺好,就等钢材到位就能修建车道。

诸葛亮站在武威郡金城县办公室门口,抬手借住一片鹅毛大小的雪花,询问道:“大雪将至,各部各队还有谁在外面劳作?”

身后书佐不假思索道:“大多数已经回城避灾,唯有一只运输队尚未归建。”

“哦?”诸葛亮眉头一皱,这是几年内少有的失误,一般来说,有他跟鲁肃这样的牛人坐镇,这么低级的错误不会出现才是。

“队长是何人?”

书佐怯懦,不敢言。

诸葛亮猛地一惊:“难道是大皇子?”

书佐低头道:“正是。”

“糟糕!”诸葛亮难得惊慌一会,叫道:“你速去禀报南阳王和局长。”

“来人,备马!”

这三个月来,金临吃苦耐劳倒是一点不含糊,可性子死倔,不要刘协哪怕一点的帮助,非要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走。

这样一来,跟手底下的人倒是打成一片,可跟上面管理层十分不对付,老是违抗命令。

诸葛亮作为直属顶头上司,当真左右为难,罚又不能重罚,撸职肯定不敢,那可是皇帝亲封,他怎么也得上书参一本才行,再加上南阳王在旁边护着,没办法,诸葛亮每次都只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这次也是一样。

建设局有专门的气象部门,诸葛亮更是其中佼佼者,老早就预料到可能要大雪封路。

因此,早早下发命令给各部门,预防雪灾。

偏偏金临不信邪,倔强地执行一趟从陇西运输到武威的任务。

等到诸葛亮收到消息时,金临已经率队出发,没办法只能任由他。

这不,麻烦来了。

很快,南阳王刘协以及鲁肃等人都收到消息赶来。

此时,诸葛亮已经准备就绪,正要率领一百骑兵沿着大路找过去。

但是城门口的积雪已经堆积到膝盖,以目前的下雪程度,可能过一两天就到腰甚至更高,那时,就算骑马也不好使。

鲁肃赶紧拦下诸葛亮,“孔明,此等恶劣天气,贸然出行实乃不智之举。雪势之大,非人力所能轻易抗衡,若强行前往,恐非但救不了大皇子,反而会让更多将士陷入险境。”鲁肃神色凝重,眼中满是对未知的忧虑。

诸葛亮闻言,眉头紧锁,目光穿透纷飞的大雪,仿佛能洞察远方的状况。“鲁局所言极是,但大皇子性格刚烈,一旦决定便难以回头。我等若坐视不理,他恐有性命之忧。”

南阳王刘协在一旁沉声道:“本王有一计,或可解此困境。即刻调集城中所有可用之民力,连夜清理道路,同时派遣精通山林之道的斥候,携带紧急物资,先行一步,寻找大皇子的踪迹。待道路稍通,大军再行跟上,如此既不失时机,又能确保安全。”

诸葛亮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大王之策,甚合我意。即刻传令下去,全城动员,清理积雪,同时派遣精锐斥候,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大皇子。”

鲁肃点头赞同,随即转身去安排相关事宜,而诸葛亮则继续留在城墙上,凝视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金临能够平安归来。雪依旧在下,但每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了一团希望之火,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却始终没有等到好消息。

两天后,终于有斥候在一处不知名山脚下找到奄奄一息的金临。

据说,找到金临时,运输队全都冻死了,但大家伙把金临护在中间,这才保住了这小子一命。

等到金临醒来,知道事情的经过时,他号啕大哭,一直说着:“都是我的错!”

“要不是我执迷不悟,他们也不会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