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铁血首辅 > 第148章 钦差大臣

大明铁血首辅 第148章 钦差大臣

作者:用灵魂去瞄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0:49

第148章 钦差大臣

第148章 钦差大臣

知府见衙门里的衙役并没有听他的话,那姓赵的幕僚还挑衅地看着他。

这让知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拿起惊堂木就砸向了赵幕僚,赵幕僚反身躲开,嘲笑意味更浓。

就在此时延安知府带来的亲随,听到动静跑了过来,知府见自己的人来了,又下令道:

“给我将这狂徒拿下,狠狠地打。”

哪些亲随听到命令,就要动手。衙门里的衙役也不敢拦着,毕竟是知府的人。

赵幕僚轻蔑地看着那些亲随,接着拿出腰牌大喊道:

“张开你们的狗眼看清楚,敢动锦衣卫,是想造反吗?”

知府的亲随一听是锦衣卫吓得都不敢动了。

赵幕僚在此轻蔑地看了知府一眼,而后转身就走,边走边说:

“王府尊好自为之。”

气的延安知府指着赵幕僚的背影:

“你!你!你!”

想骂娘又怕坏了文人的风骨,只能吹胡子瞪眼,眼看着张宗贤的亲信就这么羞辱了他,而后大摇大摆地走出了衙门。

赵幕僚刚走没有多久,那胡巡抚的侄子又跑来葭州治所衙门,找到延安知府,质问他为什么?还没有将太平号拿下,语气很是不客气。

知府刚刚在赵幕僚那受的气还没有消,又被这个纨绔子弟质问,当场就爆发,毫不客气地让亲随将巡抚的侄子打了一顿。

打完巡抚的侄子,知府这才消了气,等他静下心来仔细一想,自己就不该出这个头。这张宗贤一直传言有宫里的背景,虽说新帝登基,内廷肯定要大洗牌。

但是他的靠山也未必会失势,再看看那幕僚的嘴脸,张宗贤明显是有恃无恐的。暗骂自己被财货迷了心,随即不管巡抚侄子的叫嚣,带着亲随返回延安去了。

被打了一顿的胡公子,见延安知府离开,葭州衙门上下又没有人鸟他,只能捂着屁股回去找胡巡抚告状去了。

等他回到巡抚衙门的时候已经到了九月十三。

于此同时赵幕僚也跟着来到了,延绥巡抚衙门。在撤走了延安知府后,张宗贤就派他来继续与巡抚交涉。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拖住延绥巡抚和总兵两人,不要让他们做出过激的举动,哪怕假意将太平号送出也可以。

在将挨了一顿打的胡公子约出来后,上了就怒斥道:

“胡公子你家巡抚如此不讲信用,这说好的将清水营和黄埔川堡叫给我们太平号做买卖用,为何现在又突然出尔反尔了呢?”

那胡公子也不甘示弱,呛声道:

我家叔父可是巡抚加“提督军务”衔的,延绥镇的一应军务都要受我家叔父节制,什么叫给你们太平号做买卖用,那是朝廷边墙重镇,岂能私下相与。

赵幕僚心想都会打官腔了,这还是那个纨绔子弟吗?随后放低姿态的说道:

我家老爷自然知道,巡抚老爷督抚一方,掌管延绶镇军政,先前那些都是误会,我家老爷说了,有钱一起赚,羊毛作坊可以送给巡抚老爷和总兵老爷。

劳烦胡公子转告巡抚老爷。替我等美言几句。

说完就拿出五千两的银票塞给了胡公子。

这胡公子拿到银票便回去汇报去了。

巡抚那面见张宗贤都愿意让出羊毛作坊,便自认为已经抓住了张宗贤的死穴,便想着进一步的逼迫张宗贤让出其他的产业,直到把他榨干为止。

再加上他们已经收到新君继位诏书,内廷必然会大换血,便想着乘着此时检举张宗贤,想必他一个监生朝堂上也没人帮他说话。

随即就把准备好的奏本,让心腹带着去京城,交给他背后的大佬。

让他侄子继续谈,最好是在京城捉拿张宗贤的旨意来之前将他的家产榨干。

就这样每次张宗贤都让一步步,让巡抚那面不至于逼迫太甚,反正都是口头协议外加一些钱财,现在就看京城双方的博弈了。

京城,皇宫内。

三个月收复河套,重建东胜卫?

三个月,三年还差不多。真当自己是诸葛在世了,就是诸葛亮也有六出祁山无功而返。

拿到张宗贤奏本的朱由校,认为张宗贤就是在吹牛逼,可又想到他说的话都已经应验,又让朱由校不得不信,朱由校也不敢拿大明的江山去赌。

真要冰封千里了,到了下面列祖列宗也不会放过他。

三个月时间试一试也未尝不可,既然他立了军令状,到时候拿不下核套就以欺君之罪办了他。

随即朱由校决定任命张宗贤为钦差大臣,并且写明了只有三个月任期,专门查办延绥镇巡抚和总兵,相互勾结盗卖军粮一事,至于收复河套重建东胜卫的事,并没有在圣旨上说。

而是给张宗贤御赐尚方宝剑,用来节制延绶镇全镇兵将,总兵以下都可以先斩后奏,让他便宜行事。

毕竟土默特部无论是否真心,都受了明朝的封,要是以朝廷的名义出兵,必然会遭到群臣的反对,他张宗贤不是说不耗费朝堂的一粮一饷吗?

既然如此就看他是否真如奏本里所吹得那么厉害。

这就是典型统治者的权数,干好了是他领导有方,干不好就是你无能活该。

而后又让魏忠贤从内廷挑选一人带队,前往葭州宣旨,顺便监视张宗贤一举一动。

此时的内阁首仆还是方从哲,刚刚经历了移宫案的他,一心想着告老还乡,面对天启的第一份诏书,方从哲自然从善如流,直接转给六部审议。

六部面对新君的第一份诏书,也是不想折了新君的面子,想给新君留一个好印象,反正只是一份临时任命而已,虽然让一个知州去查巡抚,有点不合规矩。

但是皇上高兴就好,再说了三个月怎么查得出问题来,那边镇骄兵悍将云集,他一个知州能查出什么?恐怕到时候就是钦差暴毙,也查不出什么问题来。

巡抚背后大佬,同乡,同窗这些,在得知是皇帝下令查办后,也不敢给胡巡抚出面,毕竟新君上任,还是留个好印象,而且证据确凿已经抵赖不了。

只能让人快马加鞭的去通知胡巡抚做好准备,赶紧消除证据。

如此一来从天启下诏到内阁起草圣旨,而后交由天启审核,天启审核批准后,再交由内阁审定,内阁审定送到御史台署名,御史台署名后再交内务府加盖官印。

这一套流程下来,不到三天就办完了,在大明这个是前所未有的行政效率。

魏忠贤也选好了人,就是他的干儿子,和张宗贤称兄道弟的李公公。天启他爹一登基就把,万历派出去的税监都招了回来,这李公公也就回到了京城。

正好他也熟悉张宗贤,又是魏忠贤的干儿子,都是自己人。派去葭州宣旨再合适不过了。

等李公公带着圣旨出京的时候已经是九月十五了。这还是马师爷使出浑身解数上下打点的结果。

为了尽快让李公公他们赶到葭州,安排李二狗带着银两,给李公公他们安排最好的马匹,人还没有到驿站洗脚水都已经热好,把队伍里每一个人都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就差雇人抬着他们走了。终于在九月二十五这天,赶到了新建的黄河大桥。

早已得到通知的张宗贤,立即带着葭州衙门上下,在大桥上相迎,将宣旨的天使接到葭州衙门后,摆好香案,张宗贤带着葭州大小官员跪好,而后李公公宣读完圣旨。将圣旨交到他手中。

拿到圣旨后,张宗贤假装激动不已,甚至超长发挥假意晕倒,李公公赶紧询问怎么回事?又不是要抄他家,这么激动干什么?

这时候赵幕僚跑出来,向李公公解释道:

“公公你是不知道啊!我家老爷前些日子刚刚被人刺杀,差点命都没了,就是因为检举了那巡抚,引来的报复啊!”

这李公公出宫的时候,魏忠贤交代过他,一定要听张宗贤的,要维护自己人。

“竟然敢刺杀朝廷命官,他们这是要造反吗?”

张宗贤这时才假装醒来,拉着李公公的手说道:

“为兄终于把你派来了,你要是再不来,就只能给为兄上香了。”

“大哥说的是哪里的话,皇上已经封你为钦差大臣专门查办延绥镇盗卖军粮一案,还赐了尚方宝剑,出宫的时候,干爹也交代了,要我听大哥的。”

好,有老弟这句话就行。那延绥巡抚勾结总兵,竟然都敢刺杀朝廷命官了,如今圣旨已到,事不宜迟我等应速速前往榆林,将此二二人下狱,免得他儿子得知后造反。

“一切都听大哥安排,延绥镇的监军也已经收到内廷的旨意,绝不会让他们调动一兵一卒。”

“好,那就辛苦老弟了,我等现在就出发去榆林。”

没等李公公回答,张宗贤就带着圣旨以及尚方宝剑,再加上驻守学院的一个骑兵连,直接杀向了榆林。

一路上吃喝都在马上,在强行军一天一夜后到达了榆林镇,李公公原本就是一路上赶过来的,现在又被拉着强行军一天一夜差的被折腾过去了。

跟着他的锦衣卫也是被折腾得够惨,好在张宗贤早就交代了赵幕僚,给每一位锦衣卫都发了五百两的票据,作为此行的辛苦费。

到了榆林后,直接就让骑兵团包围了,巡抚衙门和总兵府,此时这两人还没有收到任何风声。

京师到延绥镇,这一路上的驿站是调查科的重点监控对象,早已安排了自己人,给延绥巡抚传递消息的信使,早就在半路就被截杀了。

在包围巡抚衙门和总兵府后,张宗贤拿着圣旨带着尚方宝剑,先是来到了总兵府,毕竟圣旨上写的他可以拿尚方宝剑杀总兵,所以必须先找软柿子捏。

王总兵在见知道包围总兵府的是张宗贤后,还想突围去调他的亲军回来,被骑兵团的排枪打了回去。

而后张宗贤到了总兵府后,见总兵还敢反抗,直接下令进攻,李公公都来不及阻止。

延绥镇的其他将门,带着自家家丁也来到了总兵府,原本他们是来帮总兵忙的,在看到监军太监也在张宗贤的队伍里,便都打起了退堂鼓。

张宗贤先让监军过去将这些将门约束起来,而后自己才带着圣旨走了过去。对着这些延绥镇的世袭将门说道:

“本官是皇上钦点,专门前来查办延绥总兵和延绥巡抚,相互勾结盗卖军粮,尔等带兵前来是要与他们同流合污吗?还是想试试皇上御赐本官的尚方宝剑是否锋利?”

一听又是钦差又是尚方宝剑的,这些世袭将门,那还不明白王总兵这是完了啊!赶紧与其划清界限,纷纷表示唯钦差马首是瞻。

骑兵团很快就攻下了总兵府后,将总兵一家老小都抓了起来,为了防止他们胡说,抓起来的时候都封上了嘴。

而后又将抄家的工作给了锦衣卫去办。就是要示好锦衣卫,让他们好好的捞一笔,回京后不要乱说。

那总兵一脸的不服气只不过说不出话来,不然早骂起来了。张宗贤得意地看着王总兵,心想让你派人刺杀我,敢惹老子,老子就要你全家的命。

李公公和那监军此时都觉得,张宗贤办得有点不妥,哪能还没有调查审问就将攻破了总兵府又将一镇总兵一家大小都绑了起来。

两人正要上前去劝阻张宗贤的时候,抄家的锦衣卫此时出来了,一脸兴奋的小声向李公公汇报,李公公听完后,表情一下就变得很不自然,狠狠地盯了一眼那监军。

就跟着锦衣卫跑进总兵府去了。原本张宗贤已经准备好了说辞,想要应付过去此事,见那便宜兄弟突然就脸色大变地跑到总兵府里,以为他们发现了太平号在草原的事情。

赶紧跟着进去,心里想着实在不行,只能杀人灭口,然后栽赃延绥镇要造反,自己组织民装将其剿灭。

那监军莫名被瞪了一眼后,也觉得不对,也跟着进了总兵府。

等这几人到了总兵府后院时,就见锦衣卫的人此刻正在砸墙掘地,好像是要找什么东西?

新人新书求订阅!求!求推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