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铁血首辅 > 第150章 归化城

大明铁血首辅 第150章 归化城

作者:用灵魂去瞄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0:49

第150章 归化城

第150章 归化城

面对汉军坚固的营寨,顺义王满脸愁容。

只能带着鞑子大军,眼看着汉军修复东胜卫早已倒塌的城墙。

进攻,就得面对汉军连绵不断的火器打击。

不进攻,等东胜卫修好后,归化城就会时刻受到威胁,两者才相距一百多里,在草原上骑兵一天能跑一个来回,今后自己的曲部还怎么在周围放牧。

鞑子大军迟迟不进攻,反而让伯仁很着急

原本的作战计划是,用坚固的营寨大量的杀伤鞑子,直到鞑子久攻不下的时候,骑兵再出击,一举消灭所有的鞑子。

现在鞑子不进攻,就在那看着。这让伯仁很难受,虽然并不会影响到东胜卫的修复。但是作为一名指挥官,他渴望战斗崇尚进攻,想要消灭眼前的敌军。

眼看已经下午了,担心鞑子就此退走返回归化城。

伯仁找到大师兄一起向,张宗贤提出主动出击,将这些鞑子消灭在这里,一旦鞑子退回到归化城,那他们将来就得强攻坚城。

毕竟归化城在前世,可是开垦了四十万公顷的土地,也就是六百万亩田地。再加上还有大黑河,可以引水灌溉,拿下归化城就可以移民十二万户,能解决五十万百姓的生存问题。

肯定是要攻占的,还不如将鞑子消灭在这里,减少攻城时的伤亡。

张宗贤思考再三,也觉得鞑子退走后,会增加未来攻取归化城的难度,在这里将鞑子消灭,或许可以直接就拿下归化城。

与众人商议后,决定由伯仁带领所有骑兵出营迎击鞑子。

经过多次对阵土默特的鞑子,伯仁鞑子骑兵的战力已经是非常了解了,他早已观察到营外的鞑子骑兵参差不齐。

除了中军好一点,有队形,甲胄也完备。其他左右两翼,完全是牧民直接拉上了战场。尤其是右翼的骑兵,看起来铁质武器都少。

伯仁认为鞑子骑兵绝对挡不住立法军骑兵的冲击。

早已整装待发的三个骑兵旅,迅速的从营寨中鱼贯而出。

在大营前迅速地进行列队,首先以连为单位迅速地排列为两列横队,横队里骑兵与骑兵之间相隔半米,一个连队的攻击正面为一百二十米。

而后又以营为单位划分为一个个攻击集群。每个攻击集群由三个两列横队组成,战斗力最强的连队排在第一波横队中,横队与横队前后要留出大约十米的缓冲。

每个攻击集群之间,还要留出大约五米的间隔。防止冲击的时候撞在一起。这样一个骑兵旅的攻击,正面将达到一千一百二十米。

而鞑子骑兵除了中军有一定的队形外,其他两翼都是乱糟糟地挤在了一起,从空中看立法军人数少,反而攻击正面比鞑子骑兵要长。

三个骑兵旅将分别攻击鞑子的左中右,其中战斗力最强的一个旅,也就是立法军骑兵第一旅,旅旗为一只下山猛虎,将由伯仁亲自带领迎战鞑子中军。

三个骑兵旅在完成了列队后,随着伯仁一声令下,进攻的号角响起,立法军骑兵开始抽出马刀举起骑枪,迎面对着鞑子骑兵漫步向前。

鞑子的顺义王在看到汉军骑兵出营后,还感谢佛祖保佑,敌人自己从坚固的营寨中出来,这不是给他们送人头来了吗?

在顺义王用以往的经验看来,大明精锐骑兵向来是少数,都是边将的家丁组成,有个两三千就不错了,不像鞑子从小就骑羊长大就骑马。每一个拉出来都是骑兵。

直到立法军开始列队完成后,鞑子的顺义王才明白,佛祖保佑不了他了。

原本他还对自己手下的骑兵充满信心,在看到汉军严整地列队,完备的甲胄后,后背直发凉。而且汉军这样的骑兵竟然超过了万人。

骑兵对决向来是队形整齐的一方获胜,这不是武将单挑,集团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在此刻蒙古人的骄傲,让他无法退却,紧接着鞑子的顺义王,下令让鞑子骑兵全体前移,直面迎面而来的汉军骑兵。

看到鞑子骑兵动起来后,伯仁下令提速,随着两声急促的号角声,法军骑兵立即从慢步变为了快步。

带动的鞑子那面也跑了起来,此时立法军的每个攻击集群,依然能保持两列横队。

而鞑子那面随着速度提升,因为战马的好坏不同,以及左右两翼鞑子骑兵心理素质的差异,面对迎面而来的骑兵心中有了胆怯,速度自然而然就慢了下来。

就导致中军与两翼就这么渐渐地开始拉开了差距,使得中军鞑子成了一个突出部。此时的鞑子右翼已经落后中军至少百米,而且这个落后的距离还在不断扩大。

随着双方骑兵的不断前进。双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在鞑子中军与立法军骑兵相隔不到一百五十米时,伯仁再次下令加速。

急促的号角,让所有攻击集群的骑兵条件反射般地,用靴子上的马刺,刺向了战马,将速度又提高了一个台阶。

立法军的骑兵紧握手中武器,眼神坚定,从空中看去,仿佛是三道巨浪一样,拍向了鞑子中军。

面对立法军的迎面而来的枪林,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恐惧的顺义王,终于忍不住调转了马头,反身往回跑去。

不仅是鞑子的顺义王,鞑子的整个中军,都畏惧立法军的兵锋,全部都调转了马头,左右两翼的鞑子此时也反应过来,也都调转马头反身往回跑。

将速度提升到极速的立法军骑兵,很快就追上了鞑子的中军,吓破胆的鞑子中军,成了被狼追逐的羊群。

原本攻击鞑子左右两翼的骑兵旅,很快就超越了鞑子中军,前线指挥官抓住战机,迅速截断了鞑子中军的退路

一直在观察战场的良臣,在鞑子崩溃后,立即派出了,步兵旅前去帮忙围攻鞑子中军,让前线骑兵腾出兵力,继续追击鞑子左右两翼。

被包围的鞑子中军,在火铳的连续打击下,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鞑子的顺义王也早已被打落马上被踩成了烂泥。

在支援来的步军到达后,伯仁指挥骑兵第一旅,将鞑子中军交给步军处理,而后又迅速更换了马匹,继续向溃逃的敌军追去。

整个战场上,原先以营为单位的骑兵集群,此刻已经在追击中,瓦解为一个个连队,不停地追击着溃逃的敌人。

立法军骑兵的战马本身就是,从缴获的战马里挑选出来最好的。平日里吃的都是混合了粮食饲料,体力更好爆发力更强,轻而易举地追上了鞑子骑兵,将他们打落马下。

张宗贤没想到鞑子如此不堪,一个骑兵对冲就吓破了胆,在得知已经逼降了鞑子的中军后,立即命令良臣乘胜追击拿下归化城。

随后又将留守黄河西岸的步兵旅,调往东岸交给良臣。立法军的步兵也是有马的,只不过他们没有进行过,骑马列队作战的训练。

在得到西岸的兵力补充后,良臣又将俘虏交给补充旅看押,自己带着两个步兵旅,顺着大黑河朝上游的归化城攻去。

在半夜时分到达了归化城,此时的归化城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中。一些溃兵已经逃回了城里,此时的混乱正是这些溃兵造成的。

看到已经陷入混乱的归化城,良臣没有犹豫,迅速地控制了归化城的南北二门,至此土默特部耗费无数建立的归化城便落入了立法军手里。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还有追击的部队押送着俘虏返回东胜卫。最后硬是俘虏鞑子三万多人,基本全歼了鞑子主力。

将鞑子俘虏中的贵族全部挑出来后,剩下的俘虏就作为苦力大军代替补充旅继续修复东胜卫。

在审问俘虏后得知,顺义王派出一个万支队,去支援达拉特万户部进攻河套,虽然河套定居点已经完成了秋收,各个定居点的青壮也已经动员起来。

为了以防万一,张宗贤还是让伯仁,带领一个骑兵旅返回朔方城主持大局。自己则是带着三个补充旅前往归化城。

此时距离三个月的期限才过了不到一个月。张宗贤已经拿下了归化城,收复了东胜卫。

作为草原上的唯一的归化城,其城墙全部用青砖砌成,远远望去一片青色。当地百姓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库库和屯,又译为呼和浩特,汉意为青色的城

归化城是模仿元大都修建的,可见这些鞑子还是想着南下。

到达归化城南门时,良臣已经在城门口迎接,一路进入城门,大街上跪满了归化城的各族百姓,良臣并没有强制他们出来迎接。

这些人自发的出来跪迎新的统治者,这是表示他们对强者的诚服。

归化城中最有名的最值钱的,是白银铸成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本身就对此不是很感冒的张宗贤,在看了几眼后,就要下令将其融了给参战的士兵做勋章用。

被良臣劝阻,最后决定将此物送到京城献给天启。

而后张宗贤以立法派掌教的身份,任命良臣为归化城总督,负责归化城以及东胜卫,今后的防御和开垦移民工作。

交代良臣继续扫荡周围鞑子部落,将这些部落全部驱赶到大同镇以北,未来两年归化城的主要工作就是移民。

又将此次整编自延绥镇的五个补充旅,全部留给良臣,这些补充旅将就地改编训练为,三个骑兵旅和两个驻防步兵旅。

等开春就会将他们的家人给接到归化城,对于那些没有成家的士兵,就将俘虏鞑子的女人分给他们,让这些士兵在归化城扎下根去。

后面还会给良臣安排一批学院弟子前来支援他的工作。把归化城的百姓全部编户齐民。而后丈量土地,为开春后的移民做准备。

拿下归化城缴获了,土默特部百年的积累,虽然没有多少粮食,但是牛羊很多,在将这些牛羊与河套定居点收获的粮食进行调配后,开春后的归化城至少可以接收五万户移民。

至于俘虏的鞑子,他们在修复完东胜卫后,将投入到修建归化城至东胜右卫,东胜右卫至朔方城的马拉铁路建设中。

安排完归化城的事后,张宗贤就带着土默特部百年的积蓄,以及缴获的百万头牛羊中的三十万头牲畜,十万匹战马中的五万匹,返回了朔方城。

还将俘虏鞑子贵族也全部押往朔方城。准备将他们献俘给天启。

十月二十三,张宗贤带着缴获的牲畜以及俘虏回到了朔方城。此时的朔方城还在建设中,各方面自然没有葭州的别墅舒服。不过好在取暖还是没有问题的。

返回朔方城后,张宗贤立即给还在榆林卫,等他消息的便宜兄弟李公公写了封信。

假意告诉他,在出关后的第二天王总兵的同党就发动了兵变,监军也在兵变中受了伤,在平息兵变后,又遭到了鞑子的偷袭,不过最终还是击败了鞑子,拿下了鄂尔多斯万户部,现在正面临鞑子其他万户部的围攻。接着就问起了,京城那么天启有什么旨意。

事实上在将王总兵一家押往京城后,天启一开始是不信的,但是铁证摆在他面前不得不信,又想起张宗贤的话,认为王总兵的莫逆之举是受到雪妖的影响。

随后就让锦衣卫负责审讯王总兵一家,并没有让内阁过问,随着锦衣卫开始动刑,王总兵的小儿子便受不了刑罚说出了实情。

一开始王总兵还想将太平号,在草原上的事说出来,想要拉张宗贤一起下水,然而此时的锦衣卫已经投靠了魏忠贤,完全当他话是放屁,一个劲要他交代同党。

因为延绥镇世袭将门较多,好几个地方的总兵都是从延绥镇出来的。天启担心会引起连锁反应,就下令秘密处决了王总兵一家。随后让锦衣卫加强了对各镇总兵的监视。

对于张宗贤将延绥镇的兵马全部带出边墙的事,虽然天启有所疑虑,顾虑到张宗贤是为了封印雪妖,也就没有追究,只是让那李公公随时汇报情况。

接下来的时间,张宗贤陆续编造了几场战斗,造成延绥镇边军损失惨重的假象,又利用钦差大臣的身份,假意幕军支援河套地战斗,实际上是招募移民开垦河套的土地。

求订阅!求!求推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